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07章 九渊先生真乃神人!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07章 九渊先生真乃神人!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07章九渊先生真乃神人!(第1/2页)

陈砚胸口仿佛被什么填进去,胀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深深吸了口气,再重重吐出,声音却多了几分暗哑:“太早了,我不过一个秀才,既白也不过一个童生,能不能入官场,实在是难料之事,何须牺牲爹的前程。”

闻言,周荣哈哈大笑,笑得胸腔震动,两只大手分别压在两个儿子的肩膀上:“我和杨夫子都认定你们二人将来必定金榜题名,前途无量,必远胜于我!”

他眼底仿佛有火在烧,渐渐火热起来:“我虽退下了,却想将抱负托付于你们,望你们将来能不负一身官服,为天下百姓多做实事。百姓所求,不过一日三餐,顿顿吃饱,想要办成却是难如登天,你们二人必要携手,相互扶持,在那只知党争,为己谋利的官场给百姓们蹚出一条生路!”

夏日清凉的风从窗外钻进来,将父子三人的衣衫吹得四处飘动,却吹不散赤子的炙热……

翌日一早,周荣就离开了。

陈砚将那幅秋收图从箱子里翻找出来,挂在床对面的墙上,躺在床上,只需一睁眼就能瞧见。

这般日日看着,陈砚便更紧迫,连走路都是急匆匆,仿若带了风。

进入藏书楼,凡是经史子集,必要拿来看一看。

他并未发觉有人已经观察了他好几日。

李景明见他一本接一本地翻,仿若囫囵吞枣,终究还是板着脸来到了陈砚的面前。

“书要背下才叫背完,你看得如此快,往后要用时是想不起来的。”

陈砚抬眼看去,就见李景明一如既往板着脸,整个人却带了些颓丧。

既是好心来提醒他,陈砚自是好言回应:“我记性好,看过就记下了。”

李景明板着脸道:“我自认与你有几分交情,你何须如此搪塞于我。”

陈砚:“……”

他怎么不知自己与李景明还有交情?

“你资质极好,才学过人,更该好生珍惜,不可糟践了。”

李景明年纪不大,说起话来却是一副老学究的样,仿佛是长辈在规劝晚辈。

这等人一旦认定了道理,便十分固执,陈砚也不与他争辩,将手中正看着的书递给李景明,让他考自己。

李景明随意翻找了几句,陈砚不假思索就可背出后一句。

李景明从一开始的不服气,变成震惊。

竟真的都背了下来。

“你是如何办到的?”

陈砚颇为无辜道:“都看过一遍了,难道还记不住吗?”

见李景明神情僵硬中又带着尴尬与难以置信,陈砚心情大好,又故作惊讶地问李景明:“难不成你竟办不到?”

李景明脸颊抽搐了下,终于还是开口:“我天资不如你。”

他一向自诩记性好,文章读个三四遍就能记住,今日与陈砚一比,差得就远了。

陈砚颇为同情地看着他,不甚走心地安慰道:“正所谓勤能补拙,你多多努力,不会比旁人差。”

李景明脸色青了白,白了绿,绿了又红。

短短片刻,竟显得五彩斑斓。

陈砚所剩不多的良心让他终于停止了对李景明的打压,接过书继续看,也不管李景明是否站在旁边。

待他将手中的书看完,耳边响起李景明的声音:“我在按察使司衙门口看见你了。”

陈砚有些诧异,再一想,以李景明眼底揉不得沙子的性格,遇到高家这等猖狂,去衙门口请命乃是情理之中。

“高家全身而退,你甘心吗?”

陈砚心想说自己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什么不甘心。不过对上李景明眼底的不甘,陈砚就将话咽了回去。

“我等所做皆为无用功,高家只需以权相压,轻易就可让墨竹轩低头。什么雕错版,实在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7章九渊先生真乃神人!(第2/2页)

李景明面上尽是不忿。

士子满腔赤忱,为民请命,最终却草率收场,自是大受打击。

陈砚问道:“你可曾看九渊的新作?”

李景明不明所以:“未曾。”

“你可去墨竹轩买本来看看,他的新作会解答你心中疑惑。”

陈砚一改此前对李景明的态度,此刻多了几分真诚。

天色渐晚,李景明放下手中的书,揉揉酸涩的眼,看了眼仍旧捧着书卷的陈砚,顶着夕阳走出府学,走近了墨竹轩。

沿街不少铺子已关了门,墨竹轩仍旧是人满为患。

李景明挤到柜台前,对伙计拱手,客气问道:“请问可有九渊先生的新作?”

那伙计带着得体的笑道:“新作每日只卖一百本,今日的已被抢空,若您想要,明日可早些过来。”

李景明心中不免失落。

他早就知九渊先生的书极难买,更遑论是新作。

只是心中抱着一丝侥幸,总想来试试。

既没有,也只能明日再来。

翌日一早,李景明又来到墨竹轩,又被告知已售完。

李景明便越来越早,以至于天不亮他就过来。

彼时墨竹轩还未开门,门口就已挤了长长的队伍。

李景明发了狠,前一天傍晚就拿着被褥到墨竹轩门口,却见带着被褥的人也排了老远的队。

李景明:“……”

这些人怎如此清闲,不用读书,不用谋营生么?

待李景明买到书已是八月了,他将书护在怀里急匆匆归了号舍。

彼时舍友皆已睡下,他捧着油灯到号舍外,就着月光与被风吹得摇曳的灯火翻开了那厚厚的一本书。

单单是这本书就花费了他一两五钱银子,抵得上他家半年的积蓄。

若是以往,他是舍不得买下的,只会等着府学中有了再行翻看。

当年的漫画《论语》、《孟子》乃至大学,都是在府学中看的,可此次他等不及了。

这半年,他一直被此事折磨,仿若自己所做一切皆是无用之功。

陈砚说此书有他想要的答案,他今夜就要找到。

李景明耐下性子,一页一页翻看。

他虽早已熟读《中庸》,看这漫画仍旧会有所感悟,有些以往不通的地方,此刻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以前他看另外三本漫画书时也有此感,总觉不比那些名家对四书的注释差。

看得多了,李景明对九渊先生越发敬仰。

正因此,在看完《大学》后,他对高家愤慨至极,不惜日日前往按察使司衙门口静坐,以表心意。

也因此,当得知墨竹轩那番说词,他满腔热血就仿佛被凉水浇灭,冷彻心扉。

终于,他翻到了一名老童生为了百姓出头,一步步往上告当地县令的故事。老童生自是斗不过百里侯,最终冻毙于风雪中。

可百姓们为其立碑,美名远扬,竟传到按察使大人耳中,按察使大人派人去查,县令的种种恶行便再瞒不住,最终被吵架问斩。

在百姓的叫好声中,按察使大人亲自前往祭拜老童生,并道:“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国家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宁死不变操守,是真强。

此故事在整本书中并不精彩,却让李景明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仿佛是九渊先生在以前宽慰他们这些士子,即便明知会失败,也要坚定去做,这才是道义。

李景明仰头,看着天上皎洁的月,听着四周传来的虫鸣鸟叫,他喟叹:“九渊先生真乃神人!学生受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