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83章 投诚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83章 投诚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83章投诚(第1/2页)

陈得寿跟着陈砚已经走了足足半个时辰,后背的汗早就被寒风吹得冰凉刺骨,耳中仿佛仍旧回荡着高二公子阴寒的声音。

“阿砚,我们这是去哪儿?”

陈砚拍了拍帽子上的雪,侧头看向陈得寿:“去府衙。”

陈得寿的嘴唇被冻得发紫,此时再开口,冷风便往嘴里灌:“去府衙为周大人他们伸冤吗?”

“此事不是他一个知府能管的。”

陈砚顶着风雪一步一步往前:“如今我要做的是先保全自己。”

“高家势力比知府大,他会为了你去得罪高家吗?”

陈得寿心里担忧,面上也就多了些惶恐与无措。

之前陈砚去府衙,王知府根本不见他,如今就肯见了吗?

陈砚道:“所以我要去向他展现我的价值,让他知道保全我比和高家结好对他更有利。”

所谓关系,其实就是利益置换。

王知府在任上,为了高家配合修水利,就与高家交好。

真到了能捞政绩时,便是得罪高家也在所不惜。

譬如那剿匪,难道王知府就不知道东阳府的匪患猖獗,背后必定有各大家族的身影吗?

一个四品官员还会认为盘踞本地的高家与匪患毫无关系?

他自是想得到的。

但他还是不顾得罪高家剿匪了。

可见只要利益够了,得罪也就得罪了。

自己如今只是一个秀才,高家的一些小动作他能防,可涉及到官场,高家就是刀俎,他只能是鱼肉。

他必须找盟友。

作为东阳府的父母官,王申就是他必须要拉拢的对象。

陈砚在府衙门口站了半个时辰,终于被请了进去。

王知府与其家眷就住在府衙后院,正值冬日,暖阁的温度极高,陈砚刚进来,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身上的雪尽数化为水钻进衣服里,顿时衣服湿了大片。

好在冬日里衣服穿得多,外面袄子虽湿了,里面的衣服还是干的,因此并不难受。

王知府始终低头忙着处理政务,并未看陈砚一眼,陈砚并不出声打搅,静静站着。

从白天等到傍晚,暖阁里越发昏暗,王知府终于揉着酸胀的双眼靠在椅背上,抬眸,仿佛才看到陈砚一般道:“何时来的,怎的也不喊我?”

陈砚行了个学生礼,恭敬道:“来了有一会儿了,见座师忙于公务便不敢打搅。座师乃是一府之尊,必是极忙碌,学生除了读书也没什么事,等等也无妨。”

王知府心里嘀咕,一段日子不见,这门生说话做事倒是越发滴水不漏了。

不过今日他再如何会来事,都要空手而归了。

周荣牵扯进废太子一案,莫说他一个四品知府,就是巡抚大人也不敢掺和。

王知府想早早将陈砚打发了,端起一旁暖在小火炉上的茶壶,给自己的茶碗添满,轻嘬了一口。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一直暖到胃里,将忙碌一下午的疲倦驱散了些许,方才若无其事道:“上回给你的信你可看了?”

陈砚垂眸道:“学生谨记座师的教诲。”

这倒是出乎王知府的意料。

竟如此轻易就揭过去了?

如此一想,王知府心里又有些怅然。

他颇为欣赏陈砚,起先是因着陈砚的文采,觉得此子小小年纪便可写出此等文章,假以时日,文坛必定能有他一席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3章投诚(第2/2页)

后来陈砚又将剿匪之事说于他听,王知府又高看了他几分。

许多士子虽文章写得好,却极为迂腐,甚至过于耿直。

这等士子即便再有文采,也是不适合官场的。

陈砚却有官场所需的独到眼光,更懂策略,若能悉心培养,将来仕途也能走得顺。

当他得知周荣被抓之时,王申心中对陈砚颇为惋惜。

他既对陈砚关注,自是知晓周荣和陈砚的关系。

果不其然,陈砚找上门来了。

王申并未出面,只让人给陈砚带了封信。

他想,陈砚必定要卷入其中。

可惜了一个神童。

今日陈砚为了保全自身不再为周荣奔走,于陈砚而言,情义也是尽可丢弃的。

虽能理解,终究还是让王申对陈砚冷了几分。

再开口,声音已经少了些师长对晚辈的慈爱:“如此甚好,你有大好前程,何苦将自己埋没。”

陈砚见他语气变了,倒是有几分错愕。

前世陈砚能登上漫画第一人的宝座,就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把控。

此时细细一琢磨,也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当即声音黯然道:“学生到如今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做的也不过帮周夫人和既白送几件御寒的衣物,送上一顿热乎的饭菜罢了。”

话虽是应付王申,也是心中所想。

他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这等微不足道的事。

王申见他神情不似作假,心里多了几分触动。

他不过一个小小秀才,自己那般期待倒是真难为陈砚了。

王申语气便又多了些慈爱:“能在他们如此危难时刻还送上衣服与吃食,已是雪中送炭,这份情谊让人动容。”

世人皆知丢掉道德枷锁方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可谁也不想自己结交的是背信弃义之辈。

人性便是这般矛盾与复杂。

王申又道:“他们虽关在府衙,却是上头下的令,本官也是无可奈何。”

述说自己无奈的同时将自己从此事中摘出来,也免得埋下祸患。

陈砚又行了一个学生礼,恭敬道:“学生能送衣物等进去,自是承了座师的恩情,学生铭记于心。学生此番前来,便是特意来感谢座师,顺道给座师送上年礼。”

王知府并不想牵扯进这等大案里,自是不会吩咐狱卒们如何照料姜氏和周既白。

不过陈砚主动欠下王申这份人情,王申当然也不会拒绝。

人情债最是不好还,可也最能拉近关系。

门生给座师送年礼,在大梁是极寻常之事。

毕竟占了一份师徒情,谁也挑不出礼来。

不过文人不可沾染了铜臭之气,什么金银一类是万万不能直接送的,否则就是辱没了文人的气节,与商贾无异。

这送礼送的是里子和面子。

去年陈砚送的是家里的熏肉,一来不贵,是学生一家人的心意;这二来,自是表明在王申这位知府的治理下,东阳府百姓安居乐业,可有多余肉用来腌制。

虽不算贵重,却是送到王申的心坎里。

听说陈砚又来送年礼,王申倒是颇为好奇:“年礼何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