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69章 落定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69章 落定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69章落定(第1/2页)

永安帝拂袖退朝。

汪如海命内侍将陈砚送回自家宅院,派锦衣卫层层保护,五名外科圣手入宅医治三元公,不可外出。

而宫内却跪满了大臣。

如此大动静,自是在京城街头巷尾都传遍了。

士子们闻言真是怒不可遏。

“原是陈三元手里有徐鸿渐的罪证,高家才穷追不舍,便是陈三元来京赴考,半夜还被刺杀,烧了一间屋子!”

“天子脚下竟还敢干这等杀人之事,是欺天!”

“三元公血溅奉天殿,至今还生死不明,听闻便是治好了也会痴傻,如此竟还不能让天子看徐鸿渐的罪证!”

“徐鸿渐为天子之师,天子向来尊师,怕不会违背师生情谊。”

“教导过天子就可只手遮天不成?这世间公道何在?万千百姓的性命就这般不值一提?我朝第一位三元公以死明志都不可撼动其分毫,我等读书又有何用?”

“三元公大义,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若如此也不可动摇徐鸿渐分毫,这圣贤书读之又有何用?”

“三元公还躺在家中,清流们跪在宫中请命,我辈读书人也不可就此沉寂,必要尽一份力。”

“这天下终究不姓徐!”

京城因此事沸沸扬扬,天子越偏信徐鸿渐,越如扬汤止沸。

先是京城各大书院的书生罢学,再就是国子监近半学生罢学。

茶肆、食肆尽是“倒徐”之声。

徐宅大门紧闭,徐鸿渐称病不出。

是夜,一辆马车停在徐家门前,车上下来一人,正是礼部左侍郎董烨。

董烨匆匆入内,在暖阁中见到了徐鸿渐。

“承光可曾用过晚饭?”

徐鸿渐笑得颇为和善。

董烨虽急,却也应道:“不曾。”

“正巧为师也饿了,承光就与为师一同用膳吧。”

徐鸿渐派人下去准备,董烨心中虽焦急,却也不愿拂了恩师心意。

待两人吃完,下人收拾碗筷,董烨就再憋不住,急忙道:“如今之局势对恩师大大的不利。”

徐鸿渐靠坐在椅背上,慢悠悠道:“那陈三元是个有本事的,竟将我逼迫至此。”

能屹立官场多年,徐鸿渐自是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莫说门生遍布朝堂,就连天子也是受他教导。

大梁讲究尊师重道,即便永安帝对他不满,轻易也不可动他。

自永安帝上台,就大力扶持清流一派与他抗衡,他也任由着永安帝。

毕竟是天子,总要讲究个平衡之道,不扶持两方势力相斗总要吃不好睡不好。

若清流势力太大,该睡不好的就要换成他这个首辅了。

隔一些时日就要把清流的势力削一削,既不能让他们太壮大,又不能让他们彻底被消灭。

不成想,这平衡被一个陈三元给打破了。

董烨气道:“他不过就是在御史面前学了一招撞柱子,就赶紧用上了。”

“承光你性子骄纵,沉不住气,就会一叶障目。”

徐鸿渐缓缓道:“他将高家所做之事尽数算在为师头上,便可顺理成章将他在京中被刺杀一事推到为师身上。如此一来,既加强了那证据的可信,又将自己的品行拔高,再行撞柱,方才能引发此等倒徐大势。”

董烨自是能想通其中关窍,可在恩师面前必要藏一藏拙,还要表表忠心。

此时便要道:“难不成就任由他如此攻讦恩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9章落定(第2/2页)

徐鸿渐顿了顿,方才道:“为师老了,终归要退,这大梁终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后生。”

董烨心头先是一惊,旋即又是一喜,待回过神便是一紧,赶忙道:“恩师万万不可,我等还需仰仗恩师!”

徐鸿渐目光方才从董烨脸上移开,悠悠道:“为师近些时日常觉脖颈痛疼,也为这大梁做不了什么了。”

董烨起身行至徐鸿渐身后,为徐鸿渐捶肩,徐鸿渐神情缓和了些,师徒二人再寒暄了会儿,夜便深了。

是日,徐鸿渐上疏请辞,天子不允。

徐鸿渐再上疏,天子依旧不允。

如此连续上了三十二封奏疏,永安帝终于批复。

此事就这般落幕,高家以被抄家终结,东阳府知府赵文楷被罢官。

于此同时,六科突然发力,大肆弹劾朝中大臣参与贩卖私盐一事。

因朝中过半官员尽数参与其中,永安帝以罚各自一年俸禄来了结此事。

此番风波在除夕前一日了结。

陈砚是在除夕夜得知此事的处理结果。

彼时陈砚正在屋内烤火,薛正进来与他说了此事。

薛正就是那位给陈砚当肉垫的锦衣卫,也是那位将徐鸿渐的罪证送到陈砚手里,又在门外吹了一夜寒风的人。

经过五日的休养,薛正好完全后就入了陈宅。

见到薛正时,陈砚就暗暗感慨还是习武之人身体素质好,经过他那么一击头捶,没几日竟就活蹦乱跳了。

那一日,若露一点怯,此事就成不了。

他那般做是极冒险的,稍不小心就要重开了。

若在朝堂上撞死,好歹还能把徐鸿渐拉下水,若他露出一点怕死的态势,就会被永安帝所弃,在此之后首辅想弄死他简直轻而易举。

刀只有足够快,才会被持刀人奉为神兵利器,会极爱惜。

也唯有如此,他方才有一线生机。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他当场被救下,虽然脖子扭伤了,头也痛了几日,实际并无什么大碍。

陈砚深深叹口气:“可惜了。”

薛正皱眉:“可惜什么?”

“徐鸿渐全身而退。”

有那等罪证,他原以为可以将徐鸿渐打压下去,如今却只是徐鸿渐主动辞官。

薛正将剑抱于胸前,一张脸依旧冷着:“能将徐鸿渐逼得辞官已是难得。”

陈砚看向薛正的目光带了一些羡慕:“你们习武之人这点真好,不用费心。”

薛正道:“你们读书人就是这点不好,肚子里的肠子要绕无数个弯。”

又定定看着陈砚,心中腹诽:难怪长不高。

不过此话他是万万不会说出来的。

光是与这位三元公打交道这几回,薛正就已经明白一个道理:三元公从头到脚都是心眼子,万万不可轻易得罪。

就连首辅都能被他逼退,可见实在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一向都是文官害怕锦衣卫,如今薛正却有些惧眼前这位词臣。

陈砚悠悠叹息道:“权势未打散,便是辞官也会有被启用的一日。”

大梁朝文官们是十分洒脱的,若干得不顺心了,就可辞官归乡,回去赋闲几年再回来当几年官。

于男人而言,权力就是最好的春药。

徐鸿渐把持朝政多年,又如何能轻易放手?

如今退让,不过是权宜之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