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66章 早朝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66章 早朝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66章早朝(第1/2页)

永安帝道:“也该将东西送给这位陈修撰了。”

汪如海应了是,心中却为陈砚惋惜。

堂堂三元公,可惜了……

当天夜晚,陈砚的宅院被一位身穿飞鱼服的男子造访。

男子面如冠宇,身上却带了肃杀之气,再加身上的飞鱼服,往院中一站就自带寒气。

这就是文官们闻之色变的锦衣卫。

若换了别的官员,瞧见锦衣卫突然出现在自家宅院,必定会下意识回想自己最近做过什么坏事。

纵使最近没有,以往有没有。

与他们相比,陈砚极淡然。

瞥了眼锦衣卫递过来的布包,就对那人道:“来就来罢,何必客气到带礼上门。”

那锦衣卫脸上神情丝毫未变:“你接是不接?”

陈砚相信即便他不接,明天一早起床,这包东西也会出现在自己的床头。

与其到时候被逼迫,不如这会儿给彼此留点情面。

陈砚双手接过布包回屋,顺手将房门一关。

被挡在门外那位锦衣卫:“……”

那锦衣卫撩起衣袍坐在台阶之上,将剑抱在胸前,眼角余光瞥了眼屋内的烛火后,又收回静静看着前方。

屋内的陈砚将包裹里的东西都看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这个修撰算是当到头了。

将东西收好,吹了灯,正要躲回炕上,就见门外坐在台阶上的身影。

陈砚想,还是文官好,不用与腊月里的京城寒风较量。

再次打开房门,陈砚对那人道:“屋外寒风瑟瑟,不若进屋?”

那锦衣卫只道:“职责所在。”

特务机构果然忠心,根本不会被一两颗甜枣所诱惑。

陈砚也就不再多话,关门,吹灯,睡觉。

这一觉睡得极香,若不是门外那恼人的锦衣卫敲门,陈砚还在做美梦。

待梳洗完,陈砚当着那名冻得嘴唇发紫的锦衣卫的面,吃了厨娘昨晚留下的四个夹肉烤馍,喝了温在炉子上的热粥,这才觉得饱了。

进入腊月,天儿实在冷得厉害,陈砚就让厨娘前一晚将第二日的早饭做好,第二日来做午饭就成。

待吃完,将碗筷往锅里一放,这才对那一直盯着他吃早饭的锦衣卫道:“走吧。”

吹了一晚上寒风的锦衣卫回头看了眼空空如也的碗,这才跟着陈砚离开。空空如也的肚子能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此时不禁有些后悔昨晚为何不去屋里躲躲寒风。

不过已经晚了。

大梁的早朝在卯时开始,那些离得近的官员倒还好,住得远的官员要赶在早朝,半夜就要起床。

京城的腊月寒风能冻死人,被窝就成了温柔乡,根本不愿离开。

而朝臣年纪都不算小,要早早起床,实在是折磨。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陈砚就很佩服这些高官,尤其是已八十高龄的徐鸿渐,竟也能顶着风雪按时在朝堂上收拾政敌。

今日已是腊月二十三,明日朝臣们就该放年假了,一直到来年元宵过后方才复工,因此今日的早朝格外不同。

早朝甫一开始,兵部率先朝着户部发难,要户部批明年的预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6章早朝(第2/2页)

每到腊月,大梁朝的各个衙门就要做好来年的预算,朝户部要钱。

户部从尚书到左右侍郎就要拧成一股绳,在朝堂上哭穷的,更甚至要舌战群儒,让各个衙门砍预算。

户部一向秉承的就是宽进严出,如若不然,国库根本支撑不了各个衙门的用度。

银子就这么些,哪个衙门都盯着,哪个衙门要紧,给谁不给谁,这都要反复拉扯辩驳,方才能达到一个多方都不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今年因私盐一案,户部尚书和左侍郎尽皆被禁足,只留下户部右侍郎薛洪先一人应对另外八卿衙门。

这薛洪先便推辞自己只是户部右侍郎,这尚书和户部左侍郎都没来,大家且等着吧。

一拖再拖,到了最后一日便再也拖不下去,几乎是被其他人围攻。

薛洪先被逼急了,当即就在朝堂上怒道:“今年的盐税未收上来,夏税与秋税尽数救了灾,国库根本没银子。你们纵使杀了我拿去卖肉,也卖不上价钱。”

这话就是在耍无赖了。

各衙门不从你户部要钱,还能去何处要钱?

可悲的是,朝堂众人也知此乃是实情。

今年先是南方水灾,一开始就淹了八个县,旋即就是临近几个省都发生洪涝。

再就是北方三省干旱,受灾百姓多达数十万,粮食见风长,大把的救灾银子撒进去,肥了谁不知道,百姓也只是有口吃的吊着命。

夏税秋税被消耗不少,还能去哪儿弄银子。

户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到了此时,众人便又想到未收上来的盐税。

当大家都在没钱了,自是会从边边角角捞钱。

礼部左侍郎董烨当殿责问薛洪先:“既是你户部管着钱袋子,就该管好喽,明年各衙门都没银子,也该是你户部之责!”

薛洪先气得反唇相讥:“户部这银子是给朝廷花了,给百姓花了,本官请教董大人,是南方受洪灾的百姓不该救,还是北方旱灾的百姓不该救?又或是今年的会试、殿试不该举行,还是军事粮饷能克扣?”

立于殿外的陈砚都想为薛洪先鼓掌。

一人独自面对各个衙门的围攻,竟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果然户部都是以一敌百之辈,实乃我辈之楷模。

若是换了低端局,此一番慷慨陈词必要震慑全场,可惜此乃是大梁的早朝,里面聚集了大梁最有学问的一群喷子。

董烨当即冷笑:“你们户部尚书和左侍郎都纵使族人贩卖私盐为己谋利,至使盐税收不上来,国库空虚,真可谓当得好差,本官如今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瞧瞧,这就把话题从要钱扯回了私盐案,接下来就该继承传统攻讦政敌了。

果然,董烨朗声对天子道:“陛下,焦志行与袁书勋等人为谋私利贩卖私盐,实乃我大梁之蛀虫,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如何向那些葬身灾祸的百姓交代?”

立刻又有御史紧随其后:“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附议之声响彻整个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