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69章 献计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69章 献计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69章献计(第1/2页)

王申道:“东阳府四周山多水多,剿匪并非易事,府兵还未动,他们就已不知窜到何处去了。而水就在眼前,治理好了就可让百姓免于洪涝之苦。”

他虽是知府,然三年一任,是继续留任还是调走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如此短的时间只能专心干一件事。

“若我能将水治理好,东阳下一任知府才可腾出手做其他事。”

陈砚起身,对着王申行了个学生礼,起身,朗声道:“百姓能遇见如座师这般为民谋利的好官已是极幸运,哪里敢奢求往后的父母官都如座师一般?”

王申若有所思。

陈砚继续道:“学生平日听村里人说起座师,无不夸赞座师治水有方,这两年竟再未有河水泛滥之事。座师还可在东阳府一年,若能再解决匪患,便是东阳府百姓大大的幸事,也可让座师再往上走一走。座师一心为民,却只能造福一方百姓,若能入中枢,造福的就是天下百姓。”

王申竟心潮澎湃。

为官者,谁不想入中枢大展抱负?

正如陈砚所言,一旦入了中枢,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王申端起茶杯,轻轻拨弄着碗中的茶叶。

嫩绿的茶叶被波动得在水中起起伏伏,掠起层层波浪。

他状似随意道:“东阳匪患是沉疴旧疾,并不好处理。”

虽未答应,也未一口回绝,陈砚就笑道:“光靠座师一人,此事必定难以解决,若再加上整个东阳府的百姓,必能让那些匪徒无处遁形。”

王申手上动作一顿,撩起眼皮看向陈砚,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探究。

陈砚不躲不避,直直与他对视。

片刻后,王申端起茶杯悠然品茶。

陈砚就知这是送客,告退后和杨夫子周既白一同离开。

因车夫被吓跑了,三人只能步行离开府衙。

一路上三人都静默不语,等出了城,周既白终于忍不住跑到陈砚身边,道:“你说府尊大人会愿意剿匪吗?”

陈砚道:“若他不服老就会剿匪,若已经服老,那就不会。”

王申不过五十多岁,作为官员,这个年纪并不算很大。

须知当朝首辅已七十了,仍旧稳稳当当把持朝政。

只要王申还想往上升,便要做出一些政绩来。

治水可以让他在考核中得一个上,可能平调,也可能在地方上升官,是极难进入中枢的。

再加一个“剿匪”,功绩就大了,入中枢的可能也大大增加。

何况他还给了王知府一个解决方案:百姓。

今日百姓们压着土匪上府衙,足以佐证他的提议是可行的。

当然,实施起来必定也是困难重重。

不过这天下没有白捡的政绩。

周既白从怀里掏出巴掌大的小册子,又拿着一个竹筒,将里面一只极小的毫笔拿出,又在另一个竹筒上蘸了墨,埋头将这些一一记下。

小册子是周既白让他娘缝制的,往常大家用的书册太大,不易随身携带。

竹筒里的墨也是提前磨好备着的,就是为了随时能拿出来写字。

今个儿光听陈砚在衙门口说的那番话,他就觉得受益匪浅,在府衙谈话,一口一个座师,就成了以学生的身份向座师出谋划策,而非秀才朝知府献计,这其中的区别就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9章献计(第2/2页)

他正记得起劲,就听杨夫子问道:“你究竟是为府尊献计,还是为自己报仇?”

周既白愣愣看向陈砚。

陈砚道:“学生不想瞒夫子,两者皆有。”

王知府是好官,能升上去是百姓的福气。

自回了陈家,他看到的是陈得寿和柳氏的起早贪黑,看到的是村民肩膀上的锄头,脚底残破的草鞋。

村里一些孩子冬天竟穿着单衣,去年冬天,村里冻死了四位老人。

就这还是丰年,在清官的治理下,过的所谓好日子。

他实在想象不出史书上所写的灾年“易子而食”是何等惨状。

他实在弱小,能做的只有出主意,给王知府这等好官一个晋升的可能。

官场的事一向复杂,能不能成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秀才能决定。

当然,为自己报仇占比也极重。

今天他差点前途尽毁,只把那六个土匪送去大牢实在难以泄愤。

谁知道这些人背后有没有人指使。

以他现在的能力,当然是无法调查的,那就把这些土匪一锅端。

哪怕王知府不愿意办这件事,等下一任知府前来,他还是会去献计。

不过想要让人听他的,必要自身有实力。

一个小小的秀才终究是不够的,至少要能考中举人才有资格让官员高看一眼。

三年后的乡试他必要中,否则又会让那些土匪多过几年潇洒日子。

一想到那些土匪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陈砚浑身难受。

杨夫子沉默片刻,终究悠悠抬起头,看向天边:“你可知养寇自重?东阳府匪患存在多年,盘根错节,怕不是王知府一人能撬动。”

东阳府的官员来来回回换了多少任,难不成就没有一任想解决匪患吗?

如此大的政绩定然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了。

一日日下来,匪患也不知牵扯了多少势力,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不能动。

陈砚笑道:“夫子可知百姓乃是汪洋大海,扎根再深的树也能冲倒。”

杨夫子思忖片刻,便笑道:“倒是为师着相了。”

王知府在此地五年,将整个东阳府治理得极好,在百姓中极有清誉。

若他能站出来剿匪,应该能调动不少百姓,与那些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剿匪的官员定然是不同的。

再许以重利,定会让不少人心动。

陈砚道:“夫子思虑周全,学生不过是凭着一腔孤勇罢了。”

杨夫子道:“你不必自谦,论这等事为师不如你。不过今日实在凶险,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陈砚也是面容严肃:“学生受教了。”

今日的事确实冒险。

若那些劳力害怕不肯上前,他当时的举动必然惹恼匪徒,身上怕是要多几个血窟窿。

他当时也是在赌,赌他手里的钱足够让那些劳力动心。

反正那些匪患是冲着他来的,就算他求饶,那些匪徒照样会废了他,还要得意地看他笑话。

既如此,不如拼一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