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270章 眼线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270章 眼线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1 15:12:06 来源:源1

第270章眼线(第1/2页)

南山位于府城北方,植被稀疏,半山腰分建了不少的茅草屋。

屋墙均是土坯,还用篱笆围成一个个小院。

老母鸡带着小鸡在院子里刨食,小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让整个小院都热闹起来,院子里一垄垄菜地将一大半小院染绿。

到了半上午,烟囱冒出的白烟被风压弯了腰。

老人从厨房出来,走到屋子后面开荒出来的地里喊一声:“吃饭嘞!”

半大孩子们带着草帽,边跳边唱地往家跑。

大人们或扛着锄头,或挑着空担子,与村里人闲聊着往家走。

村口有人大喊一声:“陈大人回来了!”

众人顾不得吃饭就往村口赶。

瞧见一身官服的陈砚正往村里走,村民们挤了过去,这个问大人吃了吗,那个问大人怎的白日里回来了。

叽叽喳喳声竟压过了各院子里小鸡的叫声。

陈砚笑着一一应答,脚步却并未停下,村民们就跟着他走,一直将陈砚送回他自己的屋子。

若非陈大人说自己熬了几夜未睡,他们必是要跟进去的。

陈砚进了屋子,发现多日未住的地方竟没什么灰尘,想来是有人帮忙打扫。

他也就免了再擦的麻烦,直接坐在长条凳上。

薛正给陆中一个眼神,陆中便将手下五名锦衣卫布防在整个院子四周。

待陆中进来点了头,薛正方才拿出一包东西递到陈砚面前。

陈砚解开布袋子,看到最上面是账本。

翻开看第一页,他便猛地抬头看向薛正:“这是?”

“海寇们近三年抢盗的走私物资。”

陈砚心中大喜,再次低头看向那一条条的记载。

哪年哪月哪日,海寇出动多少人划多少船,前往府城外抢走多少走私货物,拿去南潭岛变卖多少银钱,又采买了哪些东西,记载得十分详细。

甚至连每次出海折损多少人都有详细记载。

纵使陈砚身负二十多万两巨款,也被狂风帮的豪富给惊到了。

光是狂风帮帮主伍正青的私产,就有足足六十万两,赶上整个大梁朝一年税收的一成了。

那整个走私集团又有多大的收益。

“那伍正青怎愿意将自己老底都揭了?”

陈砚颇为诧异。

薛正道:“我杀了他,他不愿揭家底子也得揭了,至于这账册,乃是红夫人所作。”

这红夫人以前也是一位官家小姐,自幼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精。

后家道中落,她流落风尘。

因其才貌双绝,成为花魁,引得无数儿郎倾慕,想要为其赎身。

后与赵驱看对眼,赵驱手中银钱不够,便找到伍正青借银钱,不成想伍正青一眼被红夫人迷住,替其赎身后将其霸占。

伍正青身边的女人虽多,唯独红夫人识字,便让红夫人帮他记账。

红夫人颇擅管账,竟还帮着伍正青做起了生意,将抢来的钱当本钱,又赚了不少,这才有了如此巨款。

薛正得知如此矛盾,就与赵驱走近,最终将其策反。

“岛上原七千三百五十二人,因擅自逃离,斩杀八百二十一人,余六千五百三十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0章眼线(第2/2页)

陈砚瞬间抓住重点:“何人逃离?”

“副帮主杨智宸。”

薛正点了点包裹下方的信,道:“陈大人看完这些信就都知晓了。”

陈砚放下账册,拿出最上面一封信,展开,只看开头,他目光便是一凝。

看完后,叠好放回去,再看第二封。

一旁的薛正道:“杨智宸乃是宁王在狂风帮的眼线,赵驱被我等招安后,他便领着手下八百多人叛逃,被赵驱埋在他身边的眼线告发,赵驱领着众人围剿他们,将他们尽数剿杀。”

陆中大惊:“宁王既然知道海寇岛在何处,为什么不领兵荡平海寇岛?”

陈砚边拆书信边道:“若没了海寇,宁王的私兵没了用处,参与到走私里的官绅商贾又怎会心甘情愿受宁王辖制?”

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就要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

千户所虽也有兵,船炮却不够,只能当当护卫,真到了海寇来抢夺时,就没法应付了。

这就是宁王的养寇自重。

只需将岛上的人维持在合适的数量,宁王就可借机收买人心,还可换取大量钱财养私兵。

这些信件就是宁王手下与杨智宸互通消息的凭证。

陈砚将十三封信都看了一遍,其中有五封都提到了宁王,还有不少送给杨智宸的钱财。

至此,松奉的局势已十分清晰。

宁王需走私敛财来养私兵,官绅商贾们需宁王的私兵防护,如此一来,双方便成了铁桶。

将东西放回布包里,陈砚将其推到薛正面前:“有了这些证据,陛下终于能动手了。”

薛正垂眸看向那布包,声音中有些急切:“这个月就快到十五了,宁王收不到杨智宸的书信,必会起疑。”

“那就在他起疑之前将这些送到京城。”

陈砚盯着眼前的布包。

他早已知晓本地的状况,锦衣卫也早传消息去了京城,可没有证据,陛下只能按兵不动。

如今证据到手,便是师出有名,此地的乱象也该被清除。

“怕是来不及送出去,宁王就已然发觉,此等证据必要万无一失才可。”

薛正仰头看向陈砚:“陈大人可有良策?”

陈砚盯着眼前的布包思索起来。

莫说薛正,就是他也不敢承担一丝风险。

见他沉思,薛正放轻了呼吸。

一旁站着的陆中本想提议自己日夜兼程送去京城,看看沉思的陈砚,又看看盯着陈砚的薛正,又默默闭了嘴。

再抬头,陈砚已然有了笑意:“那就让宁王忙起来,忙到顾不得海寇,此事就可暂时掩盖。”

薛正跟着他松了眉头:“看来陈大人已想到了办法。”

“这几日本官刚抓了位盐商,也该让宁王和宁淮上下都知晓。在松奉,盐商被抓,宁淮上下就该来找本官施压了,只要本官多折腾,宁王与松奉上下的注意都引到本官身上,北镇抚司便可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此证据送往京城。”

薛正双眼微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