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398章 舆论汹涌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398章 舆论汹涌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04:42:09 来源:源1

第398章舆论汹涌(第1/2页)

白发苍苍的都察院右都御史韩镇文瘫坐在地,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及至痛心处,他仰起头高声道:“这是要动我大梁根基啊!太祖,臣子们无用啊!”

那些打闹的官员闻言悲从心起,也顾不得撞柱子,一个个往地上一坐便嚎啕大哭。

整个大殿哭声一片,仿若有亡国之相。

如此大阵仗,就连永安帝也无法保持镇定。

上次暖阁哭谏,百官是胁迫天子,永安帝被激起怒火,与他们相抗衡。

可这次,这些老臣是在哭太祖,哭大梁。他们哭的是忠义,哭的是气节。

永安帝怕了。

哪怕内阁三人与六部堂哥都如柱子般立于堂上,他依旧怕了。

他们这一哭,永安帝再坚持开海,就是不敬太祖,不尊祖训,一旦往后有天灾**,便都会算到永安帝头上。

他再不敢多留,丢下一句“退朝”后便落荒而逃。

即便他离去,大殿上依旧哭声不断。

永安帝心惊肉跳。

他早知开海会遇到众臣子阻拦,也知陈砚为此在京城跑了多少趟。原以为陈砚“说服”了焦志行与刘守仁,加之六部九卿不出手,此事便算定下了,即便有阻碍,也可压下去。

他万万没料到群情如此激愤,朝中大臣竟不发一言只顾痛哭。

永安帝焦躁难安之下,只得先将事拖上一拖。

不过数日,又一不好的消息传入宫中。

赴京赶考的举子们纷纷前往贡院门口静坐,竟要罢考来年的会试。

过了年就是春闱,因担心路上有耽误,大多数举子会提前出发,早早就来京城寻一落脚之处,一来是提前适应京城的气候,二来也是为了多多结交好友。

即便考不中,若结交的友人能中,便是有了一份人脉,往后也可有个照拂。

因此,京城已经有不少来自各地的举子。

科举向来是国之大事,如今竟闹到这般地步,于国可是大事!

“不过几日,这消息怎就传得满京城尽知了?”

永安帝恼恨。

虽是问话,他心中却是有谱的。

必然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才能让此事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京城。

此消息传出去还不够,需得有人煽风点火。

读书人最喜针砭时弊,一旦坐在一处,必要高谈阔论一番,以显示自己见识广博,只要稍加煽动,立刻便化身斗士。

可此时说这些已然无用,只得先想办法解决此事。

此事自是要落到首辅焦志行身上。

焦志行急匆匆赶来,规规矩矩行了礼,便道:“臣以为,需先规劝那些举子们离开,否则形势只会越来越差。”

永安帝道:“天寒,若冻死几个举子,此事便越发不可收拾了。”

焦志行也知此事紧急,立刻派国子监祭酒朱登科前往规劝。

朱登科才名扬天下,受到诸多学子的敬重,加之他管着国子监,又是焦志行的同乡,此事交给他再适合不过。

朱登科匆匆赶到贡院门口,就见数百人,身穿厚袄子,拿了毛毯垫在地上面对贡院而坐,还有人陆续赶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8章舆论汹涌(第2/2页)

那些书生各个怒气冲冲,神情坚定,仿若誓死无悔。

一瞧见众人的神色,朱登科便不敢言辞过激,只得好说歹说,让众人先行归家。

“此事朝堂还未有定论,各位大人与圣上定会有妥善处置,本官也会将你等想法禀告圣上,陛下定有圣裁。你等在此受冻也无济于事,不若先行归家等消息。”

祭酒大人如此恳切,有些举子意动。

人群中响起一道响亮的声音:“如今朝政崩坏,我等若不加以阻止,真不知我大梁要落到何等地步!”

“我等均有报国之心,如今正是我等舍生取义之时,怎可畏惧严寒?”

“陈砚为了一己之私,倒行逆施,竟要违背祖训,我等必要教教他何为读书人的骨气!”

“今日便是冻死在此地,我等也绝不会让朝廷开海!”

几番激荡之语过后,原本快被朱祭酒劝动的举子们再次坚定决心。

冻死是小,失节是大。

他们甚至还逼问朱祭酒,究竟支不支持开海,弄得朱祭酒哑口无言。

眼看他们要闹腾起来,朱祭酒只得留下一些人看着,自己赶紧去找焦志行禀告。

才到半路,就被手下找来,说是国子监的学生罢课了,纷纷围在国子监门口大骂陈砚不顾纲常,要动国之根基。

朱祭酒一个头两个大。

国子监可是他管着的,一旦出了什么事,他难辞其咎。

一着急,声音便也带了急切:“让王司业先行安抚啊!”

那人提醒道:“祭酒大人,王大人已升任礼部右侍郎了。”

自王申任国子监司业后,朱登科发觉其实在能干,便渐渐将国子监之事都交到他身上,自己混起了日子。

闲散多年,今日突然忙得屁股生烟,连王申高升都给忘了。

此时才意识到,国子监这一摊子事都落到他自个儿头上了,朱登科整个人晕乎乎的。

再想逃避,事儿总归要干。

他压下心中急躁,吩咐下属道:“往常都是博士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对博士敬重有加,你快些回去,让博士们稳住学生,切莫让他们闹事。待本官回禀首辅大人,再想应对之策!”

下属应下,急忙忙往国子监赶。

朱登科的轿子急匆匆往宫内赶,他坐在轿子里却是抱紧了头,感慨:“这叫什么事!”

待他去值房找到焦志行,禀告此事后,便道:“焦阁老,下官的国子监也乱起来了,实在无力分心再管贡院那一摊子事。”

此事涉及的可是整个大梁最优秀的一批举子,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名声尽毁。

朱登科本就不想沾染此事,因首辅大人亲自下令,他不得不走一趟,如今连国子监都乱了,他不肯再多背锅了。

焦志行压下心中的不满,挥挥手让其撤退。

连国子监都闹起来了,若再不加以制止,怕是要蔓延到整个大梁的学院,到那时,莫说提议开海的陈砚,凡是赞同此事者,都要名声尽毁,他这个新任首辅怕是也当到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