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408章 辩开海5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408章 辩开海5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04:42:09 来源:源1

第408章辩开海5(第1/2页)

陈砚脖颈的青筋凸起,声音响亮,覆盖整个高台,再如水波一般朝着四周荡漾开来。

这些话仿若带着某种力量,将感染着离得近的士子,让他们情绪激昂。

“好!”

台下数名士子激动呼喊。

华夏的数千年的脊梁,怎可在他们这一代折弯?!

许多原本反对开海的士子,此刻却是满脸狂热。

高台上那一动不动的身影,仿佛沉重的压舱石,只要有他在,无论多大的风浪都无需惧怕。

如此狂热情形,自是让得一些别有心机的士子脸色大变。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凝重。

当即就有一长脸士子双眼一眯,对同伙一点头,众人挤开人群,朝着空台方向而去。

高台上,陈砚语毕,沈良墨神情凝滞。

陈三元太会蛊惑人心,不过几句话就让不少士子激动起来。

若再让他高喊大义,今日必定会让不少士子反水。

沈良墨稳住心神,道:“这些话谁人都会说,可治国不是喊口号,水军更不会因你几句话便强大起来,如今也办不到全力压制倭寇。一旦开海,倭寇长驱直入,代价便是千千万万沿海百姓的性命,你可知晓?”

这番话犹如一盆凉水,兜头浇在士子们的头上,让他们热情褪去,只剩一股难言的憋屈。

他们不由齐齐看向那盘腿坐于高台上的少年。

陈砚目光沉静:“依沈老所言,我泱泱大国竟挑不出强兵猛将?”

“你莫要以为老夫不敢得罪那些武将退缩,老夫既来此,就将一身荣辱置之脑后。自先帝后,我大梁武将便青黄不接,至今已有十年未出一员名将,再如此下去,莫说东南,就是西北也会再乱起来。”

沈良墨腰杆挺得极直。

自太祖打下江山,及至先帝,与金战事不断,名将频出,屡屡大捷。

许是当时武力过于充沛,名将扎堆出现,到了先帝晚年,那些将领年岁渐大后,朝中竟无人可用。

当今登基到如今,竟再无一提起名字,就可让敌国胆寒的将领。

正因此,被赶走的金国最近几年蠢蠢欲动。

“东南与西北同时乱起来,我大梁便如被两边拉扯,到时才是大难临头。到时大梁动荡,百姓难安,陈三元你可担得起这千古罪人之名?”

沈良墨说到最后,已动了怒火。

他是被自己的学生劝动,阻拦开海,可他并非仅仅是因那背后之人许诺的好处,更是对大梁未来的担忧。

他几乎可以预见,一旦开海,大梁陷入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治国安邦可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喊几声口号就行的。

在他眼里,陈砚就是不顾实际情况,只知蛮干。

陈砚定定看着他,反问:“无仗可打,何来名将?未战先怯,如何能赢?”

闻言,沈良墨摇摇头:“你只知凭一股少年意气,便在此大言不惭,可知一旦输了,我大梁又是何等境况。陈三元,你虽有才学,然于国事上实在稚嫩。”

谁能保证打仗就能赢?

一旦输了,这代价太惨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8章辩开海5(第2/2页)

说到底,陈砚依旧是一名书生。

纵使他敢于弹劾徐鸿渐,也不过是一腔孤勇。

士子们担忧之声渐起,四周议论纷纷。

一片喧嚣中,陈砚长长叹息一声,士子立刻屏住呼吸,不再发一言。

陈砚转过头,对上底下众士子时,脸上的豪情已被担忧取代。

“此次宁王叛乱,除了我大梁的船炮外,他还从西洋购入两艘炮船,你们可知西洋炮船的射程有多远?”

不等底下的士子开口,陈砚的声音再次提高:“西洋大炮有效射程有两里!他们既愿意将此炮往外卖,必然是手中有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而我大梁火炮,有效射程最远也不过两里。我大梁火炮射程上已落后西方。”

此言一出,众士子一片哗然。

在他们的认知里,大梁乃是天朝上国,自是处处领先他国。

可陈砚说他们的火炮落后西洋火炮,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更伤了他们的自尊。

陈砚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年,我大梁海禁,西方各国却已进入大航海时代,他们的船舰,他们的火炮都在飞快发展。而我大梁为免倭寇返境,闭门造车,已在世界争霸中渐渐落后,若再如此下去,十年后,二十年后,轰开国门的,就是坚船利炮!到了那时,我等难道用祖制,用礼法去抵挡炮火吗?”

士子们均面露骇然之色。

王西炎艰难地吞咽口水,惊恐道:“难道九渊先生书中所写都是真的?”

旁边的士子惊诧:“什么书?”

王西炎拿出随身带着的一本书,朝着四周的士子们高呼道:“九渊先生的《徐迁客历险记》,早就画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场景,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片名为种花家的地方,夜晚也可亮如白昼,人们相隔千里,也可在一日内相见,大炮射程可达数千里,更能上天下海。我原以为这一切不过虚幻,今日听陈三元所言,或许真有此地。”

“我也看了此书,里面种种实在匪夷所思。”

“那不过九渊幻想的仙境罢了,仙人也不过如此,怎可能真有如此世外桃源?”

有看过书的士子反驳道。

王西炎高声道:“若真有这国家来攻打我大梁,我等又如何阻挡?”

“危言耸听!西方不过蛮夷之地,怎会比我大梁更强盛?”

九渊因将四书画成故事后,在士林中有极高的影响力。

当九渊的新书发售之际,无数士子冲进各地的书肆抢购,以期能看到更多经史子集的故事版。

可九渊的新书注定让他们失望,因为九渊“自甘堕落”,不注解经史子集,竟画了话本子。

在大梁朝,话本子被归为“闲书”,看此类多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光阴。写话本子者,都是些被生活所迫,或无缘科考的书生。

许多原本崇拜九渊先生的士子,在得知九渊画话本子,均是怒其不争,反倒怒骂起九渊。

当然,这等闲书,他们自是不会看。

也因此,九渊先生的名望一落千丈。

有一部分士子买来看完,为书中描绘的种花家着迷,却不敢让人知晓,只能在心里闷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