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174章 君臣同乐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74章 君臣同乐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174章君臣同乐(第1/2页)

为了证实土芋在北方的产量,焦志行亲自督促户部右侍郎薛洪先找了京郊一些庄稼老把式种植。

到五月中,焦志行亲自前往各处盯着土芋一一挖出。

在瞧见那堆满箩筐的土芋,焦志行激动不已:“此乃乃是上天赐下恩泽!”

当天下午,焦志行就让人搬着土芋进宫贺喜。

“此土芋亩产高达十五石,实乃祥瑞啊陛下!”

永安帝虽早已从陈砚那儿得知土芋的产量,可北方的粮食产量始终比南方少,他心中就存了疑虑,这土芋来了北方究竟能有多少产出。

如今一听,竟也有十五石,这可是大大解决了粮食危机。

如此大好事,永安帝如何能不高兴。

如此祥瑞,又怎能不让文武百官一同见证?

翌日早朝,文武百官行完礼,一筐筐土芋就被抬到大殿之上,让大臣们都鉴赏。

百官自是也欣喜恭贺皇帝,朝堂之上一派喜乐。

永安帝满面红光道:“如此神物,必要让大家都品尝一二,曾昌,今日午膳就吃这土芋,朕与你们一同用膳!”

这土芋自是由光禄寺烹制。

翰林院的众翰林们得到烤得外表漆黑的土芋时,各个犹豫不知该不该吃。

陈砚看到分给自己那三个黑成炭的土芋,心里对光禄寺很是钦佩。

在他看来,土豆无论蒸煮还是炸炒,都不会难吃,他是万万没想到光禄寺竟会拿去烤。

烤土芋也不难吃,只是烤着这等焦炭一样,实在是人才。

难怪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写“翰林院的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乃是四大不靠谱。

光禄寺的厨子实在该换一批了。

不过陈砚觉得这里面只有光禄寺的茶汤和武库司刀枪不靠谱,翰林院的文章还是很优秀的,毕竟他就在翰林院。

至于太医院药方,陈砚很希望它靠谱。

虽说土芋被烤成了焦炭,陈砚心情还是颇好,耐心将其一一剥开,露出里面熟透了的土芋。

陈砚尝了一口,不由得又感叹土芋实乃好物,被光禄寺如此摧残,竟还能兢兢业业地为能填饱他人的肚子而散发阵阵香味。

“陈修撰,这土芋如何?”

同衙房的一位修撰巴巴盯着陈砚问道。

陈砚笑着应道:“不错。”

经过一上午的修史,众翰林早饿了,听陈砚如此说,当即纷纷一层层剥开表层的黑炭咬一口,便纷纷惊呼:“光禄寺竟还能做出如此美味?”

有翰林道:“这世间竟有连光禄寺都糟蹋不了的粮食!”

众翰林一顿,纷纷觉得还是更愿意相信粮食而不是光禄寺的厨艺。

陈砚实在有些听不下去,道:“土芋不止可烤着吃,还可油炸,再放些酱料一拌,香味更甚。若再割一刀肉,将土芋切成块,再一同炖着吃,滋味也是绝美。亦或者加醋炒,风味也是极佳。”

众翰林仿若能闻到香味,一个个恨不能让陈砚去教教光禄寺的厨子。

“此土芋今日才挖出来,陛下与民同乐我等方才可尝尝,不知陈修撰怎知还能有这些做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4章君臣同乐(第2/2页)

彭逸春虽是笑着,话里确实夹枪带棒。

以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你陈修撰如何会做?莫不是在信口开河吧。

陈砚并不惯着他,直接道:“族里种了几年土芋,我自是吃过这些做法。”

就是从他陈族出来的,他彭逸春还能有什么意见?

彭逸春神情一僵,脸上就带了些不可置信,却依旧扯了个难看的笑脸:“此土芋不是那镇江按察使杨彰呈报上来的?”

与你陈族有何相干。

继而又意味深长道:“这土芋亩产极高,已入了陛下之眼,我等便是有心想要为君分忧,也不可在此时强行攀扯,需为自己考虑。”

其他人一听也就明白了。

土芋之功极大,若想冒领,怕是会触怒龙颜。

而彭逸春就是规劝陈砚莫要少年冒进,不要冒险。

陈砚道:“按察使杨彰管的是一省刑罚,并不亲自种地,这土芋之种必要有出处。”

他虽是要靠着土芋做个顺水人情将焦志行送上首辅之位,却不会真就将功劳彻底让出去。

趁着彭逸春挑事,就将土芋之事挑明。

土芋乃不世大功,从种子到呈现于天子面前,一整条链上的人都有功劳,但他陈族必居首功!

此言一出,整个衙房众翰林皆是目瞪口呆。

土芋乃是陈修撰族里进献的!

“以土芋之功,陈修撰怕是要封侯了!”

不知谁轻轻嘀咕一声,又让众翰林心头大震,再看陈砚的目光与以往已全然不同。

陈砚本就因连中三元,在整个翰林院都是极特殊的存在,众翰林必要高看他一眼。

如今再加上这献种之功,真真是要平步青云了!

陈砚朝着众翰林拱手:“为君父分忧,不敢贪功,此话还望众位切莫再说。”

永安帝的赏赐还没下来,此时若就传出封侯之类的话,一旦入了天子的耳中,怕不是就成了他倒逼天子了。

众翰林反应过来,纷纷笑着称是,只是再对待陈砚时,语气里已多了几分小心。

翰林们虽清贵,然也要为自己的仕途着想。

不能明面上去投靠那些权臣,交好也是可以的,总不能光顾着清高,一辈子在翰林院坐冷板凳。

陈砚身边很快就围了不少翰林贺喜,整个屋子一派喜乐之相,唯独彭逸春是个例外。

彭逸春只觉晴天霹雳。

土芋竟是陈修撰的家族贡献,这翰林院还有谁能挡陈修撰的晋升之路?

彭逸春在一瞬便面如死灰,整个人仿若缩小了许多,在众人的热闹中竟毫无存在感。

衙房内本是一片喜乐,范侍讲却推门而入,不等众人行礼便点了陈砚和另外两人的名:“你们三人随本官一同入宫掌记,边关告急,万不可出差错!”

屋内的喜色被一股紧迫与焦躁取代。

军情要事,容不得半点差错,今日宫中当值掌记一人已是不够,必要多几个方才保稳。

范侍讲所点的三人均是字写得极快,又极少犯错的。

陈砚收拾好笔墨纸张等一应物品后,跟随范侍讲匆匆入了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