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206章 告你去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206章 告你去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206章告你去(第1/2页)

两个锅一直没停过,煮一锅杂粮饭,这些灾民就吃光一锅,一直吃到后半夜,所有灾民都撑得动不了了,火终于被熄灭。

陈砚手一挥,除了放哨的之外,其余人席地而睡。

陈大人还是很讲信用的,让灾民们绕开了黄家的前后门,以方便黄家人进出。

待到大天亮,灾民们都醒了后,再次生火煮饭,待到吃饱喝足,就该去下一家了。

将名单摊开,陈砚一一喊名字,最后众人一合计,决定去离此三十里外的一位姓夏的盐商家要饭。

这位姓夏的盐商可谓富得流油,即便离此地颇远,不少灾民也听过他们家的事迹。

比如这位夏老爷上马车都有小厮给他当凳子,光儿子就有27个,听说往京城送礼都是用车队拉。

锅和碗筷一收,灾民们斗志昂扬地推着粮食和银子的,跟着陈大人浩浩荡荡赶路。

得知他们走了,黄奇志大大松了口气,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

“可算把这群瘟神送走了。”

想到自己送出去的银子和粮食,他的心一抽一抽的疼。

不能就这么平白无故吃亏,必要去找胡大人问个究竟。

过了两日,待家中老娘身子养好了,他就坐上马车,跑去府城找胡德运。

胡德运这几日很忙碌。

没有陈砚这个碍眼的下属在,他要肃清府衙上下。

谁有二心他就整谁,头一个被怀疑的自是聂通判。

这聂通判平时就不怎么听话,又是他去接的陈砚,肯定跟陈砚脱不了干系。

上峰想给下属穿小鞋,实在不费什么力气。

因此最近这几天聂通判过得是焦头烂额,胡德运则是心情畅快。

恰恰是在他如此高兴的时候,黄奇志找上门来。

胡德运以为黄奇志又是来给他送礼的,无论如何也要抽出空来高高兴兴接待黄奇志。

等真见到黄奇志,他人就懵了。

什么要饭?

要什么饭?

黄奇志却以为胡德运又在装傻,想将事情全甩锅给陈砚,心里就暗恨。

你胡德运可是给陈砚写了名单,怎么赖得掉?

黄奇志道:“府台大人若想纳捐,知会黄某一声就是,何必搅得黄某一家不得安宁?”

胡德运真是一肚子气没处发:“这都是陈同知私自做的,与本官何干?以你我交情,本官怎会偏袒灾民来害你?”

黄奇志能给他送银钱,灾民能给他什么?

偏帮谁这还需问吗?

可惜黄奇志已看过陈砚手里的那份胡德运所写名单,此时胡德运此言只会让他认定胡德运是想将自己摘干净。

二人自是不欢而散。

黄奇志虽是商贾,可人家是盐商,手头有的是银子,结交的官员多的是,不只你胡德运一人。

何况这松奉又不是你胡德运一人说了算。

这一告就告到了宁淮布政使石华容处,很快胡德运就得了一封石华容的训斥信。

于是这松奉府焦头烂额的人又多了一个,那就是胡德运。

这还不止,很快那位姓夏的盐商也找上门,连茶都不喝就在痛哭:“一万两纹银外加八千石粮食啊,便是倭寇抢劫也没三天就抢走这么多的!”

府台大人你真黑啊,一出手就索要这么些,那灾民用得了这么些银子与粮食吗?还不都是进了你胡德运的兜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6章告你去(第2/2页)

胡德运被哭得一个头两个大,怎么解释这聂老爷都不信,气急之下就道:“你怎的就给了?咬死不给他们还能冲进你宅子不成?”

夏老爷一听,哦,合着你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从我兜里掏钱掏粮食,反过来还怪我是吧。

行,我治不了你,总有人治你。

于是这夏老爷成了第二个告到布政使大人面前的。

有了一个两个,很快就有了第三个。

这次胡德运学乖了,有人上门哭诉,他也跟着一同痛骂陈砚,极力安慰,并当场派人去将陈砚找回来。

可惜陈砚早换了地方,至于下一个倒霉蛋根本无法出来报信。

第三位等两天就要问胡德运人找到了吗,得到的答复都是在找了在找了。

人还没找到,第四位又找上门来了。

两人一合计,哦,合着你胡德运这是在拖延我等。

咱也不等了,告你去。

于是胡德运就过上了被人找上门哭诉,然后被告的日子。

起先还是盐商,之后变成各行各业的商贾,再往后就变成了乡绅。

胡德运扛不住了,将府衙所有人派出去找陈砚,势必要将人找到。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胡德运终于找到陈砚,可惜那位找到陈砚的衙役自己回来了。

“陈同知让小的回禀府台大人,此地商贾乡绅都极有家国情怀,个个慷慨解囊,不久他就能筹够银钱,将全府的灾民都安顿好,让府台大人不必挂念。”

胡德运额头的青筋突突地跳,他几乎是瞬间跳起来,对着那赶回来的衙役咆哮:“让他滚回来,即刻滚回来!”

可惜等那名衙役再赶过去时,陈砚和灾民早不见了。

再找到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不出意料,那位被抢,啊不,被要饭的乡绅已经找上了门。

等胡德运再找到陈砚时,已经是十一月初了。

衙役回禀:“陈同知说必会完成府台大人交代的任务,为府台大人分忧,叫大人不必记挂,他完成此事后就会亲自回来向府台大人禀告。”

胡德运咬牙切齿,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里蹦出来:“你们去将他绑回来!”

于是分散出去找人的衙役们组成五人一队找陈砚。

此时的陈砚已经将胡德运给的名单都走完了,陈砚一想,大户们都尽心尽力了,出口就要为国为民的官员总不能空手吧?

若不走一趟,岂不是不给他们为国出力的机会?

他身为同知,必定要体恤底下的官员。

白日里官员们都在衙门办事,那肯定是不能妨碍他们办公,就去这些官员的宅子要饭,报国机会给他们送上门。

其实官员的宅院很好找,只要到了本地给百姓一把粗粮,很容易就能打听到。

陈砚就领着灾民围了源常县县太爷的宅子。

与那些盐商比起来,这位县太爷的宅院就要质朴不少,不过比其他百姓的宅院还是奢华许多的。

经过长久的讨饭生涯,灾民们的工具已经升级了,从原先光靠嗓子,到了现在多了唢呐和锣。

灾民们并不会如何用这些吹出哀怨的曲子,不过这些不重要,能弄出声响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