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 第33章 科举和立储

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第33章 科举和立储

簡繁轉換
作者:六月竹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03:33:53 来源:源1

第33章科举和立储(第1/2页)

若说姜承奕之前的无数举措刚好组成了大秦的外骨骼,现在扶苏问的则是关乎血肉的问题。

虽然在姜承奕的指导下,他已经将整个新大秦运行的框架想好了,但却不知该怎么为其填充血肉。

大秦虽然有了人才,可并没有能够推举人才的渠道。

那就和没有人才一样!

而没有这些人才填补到朝堂和各个郡县之中,那么大秦这台国家机器也不可能再继续运转下去。

所以现在的大秦必须需要一个实际的制度来解决如今朝堂之上勋贵当道、年轻一代青黄不接的问题。

这其实不是一个太大的难事,只要愿意花时间,大秦也是可以慢慢完善好这样一个人才供给的渠道的。

但扶苏觉得大秦已经耗不起这些时间了。

他想直接得到一个答案。

果不其然。

姜承奕点了点头:“我确实有一个法子,这个法子就是科举。”

姜承奕难得没有再让扶苏自己去琢磨,而是直接说出口了。

毕竟他明天应该就要死了。

趁着这段时间多给眼前的学生讲些东西,合情合理。

“何谓科举?以科学举士吗?”

扶苏问了一嘴。

“那倒不是,要是用科学来作为评判标准的话,恐怕大秦这百年都招揽不到一个人才了。”

姜承奕调侃了一句,然后解释道: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仕,大秦可以设置几门不同科目来作为综合评判人才的标准,比如什么明经、作文、算筹乃至武学等等。”

扶苏听得如痴如醉,嘴上还在不断重复,想要借此加深印象,记住姜承奕所说的这些科目。

姜承奕却是伸手拍了他一下:

“我只是举个例子,至于你决定要用什么方式去取仕,那肯定是要根据国情来改变的。”

“就比如现在的大秦缺少人才,甚至可以不注重学问,着重考察人品和临场反应能力。”

“毕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

扶苏点了点头,假装听进去了。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听进去,现在脑子里只剩下姜承奕说的这一句诗。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仅仅是在跟姜承奕学习该如何创办科举取仕的法子了。

自己也已经成了一个正在被选拔的考生。

要从姜承奕的每句话中学到些东西。

就比如他曾经一直坚定的认为只有从书本里看来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才是真正的知识。

但后来他也知道,有些知识是可以从别的学派获取到的。

现在他更是恍然大悟。

只要是有作用、能发挥出独属于自己的力量的东西,都可以叫做知识、学问。

而姜承奕看扶苏表面上听进去了的模样,则是继续说道:

“以此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打破贵族世袭垄断,允许平民通过考试入仕,才能真正做到选拔人才!”

扶苏又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倒是还是清楚的。

不过他马上也就又有了疑问:

“不过,姜先生,如果要做到公平,那岂不是要从全国如此之多的百姓当中挑选人才?这样的考试规模,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姜承奕没有否认,点点头继续问道:

“如果只进行一次集中的考试,这规模自然是会过于臃肿的。”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只进行一次考试,考试的地点应该定在何处?定在咸阳?对于那些处在边关的穷苦百姓而言公平吗?”

“若是为了一次考试搞得劳民伤财,这科举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了。”

姜承奕语重心长。

“那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这科举考试并非是一次性考完的,而是分批次进行考试,从而做到尽可能对百姓友好和公平?”

“可这样一来,没有中央的监督,又该如何才能保障”

扶苏赶忙问道。

在姜承奕这将近一周的“魔鬼特训”下,他的思路只要一慢下来,就会被姜承奕接连嘲讽两次。

所以他现在的思维是极其敏捷的,完全能够跟上姜承奕的思路。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本就天资聪颖,不然也不会被嬴政如此看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章科举和立储(第2/2页)

只不过在姜承奕来之前,他被淳于越这些迂腐的庸师教坏了罢了。

姜承奕赞叹道:

“不错,而且不光要分批次考试,还要分等第考试,这样既能避免前者的问题,又能保证在最重要的考试中有着中央监督的绝对公平。”

“这样至少能保证倒数第二级的官员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地帮考生徇私舞弊。”

“而且初级和中级考试考过,但能力也就到此而已的人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做个夫子,去教导更多的人读书。”

扶苏连连点头。

他内心早就已经被姜承奕震惊到麻木了。

姜承奕的法子可谓是滴水不漏,将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部都考虑在内了。

依大秦现在的国情。

虽然不可能直接将姜承奕说出来的现成的科举模式拿来直接使用,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却是一定没有问题的。

在他看来,姜承奕这个科举的法子不仅仅是完美适用于大秦,甚至会适合每一个朝代!

从上到下全部涉及,而且尽可能保证了整个科举道路上的公平,和对寻常老百姓的人文关怀。

简直是将儒家和法家的理念全部融会贯通在里面了。

甚至就连考试的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在内,让科举取仕有了独特的变动,可以让其成为完完全全为国家和中央服务的模式。

当然,最为重要的事情是。

科举制度以公平考试取代血缘世袭,直接将朝堂上的世袭罔替连根斩断。

彻底解决了朝臣之间因为血缘和家族关系而连襟做大的弊端。

若是在施行科举制后,还有类似的情况,那就只能说是在任的皇帝无能了。

因此,这样的制度绝对可以成为大秦的政治与文化支柱。

可谓是对于中央和地方而言双赢的手段!

“先生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话吗?”

扶苏眼神灼灼。

他已经将今日姜承奕说的话全部记了下来。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多问了一嘴。

虽然今日他接收到的消息实在是太多,以至于现在他还没有彻底想明白某些关键点。

但是他还是想多听听姜承奕讲一点儿东西。

毕竟......

皇帝一眼,驷马难追。

就算他是皇子,也很难改变嬴政的主意。

“哦,对了,要是想要开始施行科举制度的话,最好还是先想想怎么让始皇帝将扶苏立储吧!”

在他这般悲观思索的时候,姜承奕忽然补充道。

“什么!扶苏?立储?这又是为何?”

扶苏又被吓了一跳。

他觉得自己的脑海已经要被撑爆了。

他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科举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而且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上疏跟嬴政说立自己为储啊!

“你傻啊!”

姜承奕翻了个白眼,解释道:

“百姓对大秦的抵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而且许多人都有新事物恐惧症。百姓从未见过嬴政和扶苏,但他们也都下意识觉得扶苏是对百姓好的那个人。”

“那么大秦想要让百姓积极参与首次科举,就要做出诚意,让百姓不要恐惧!让扶苏这个储君自己主持,自然是最大的诚意和安抚。”

“而且扶苏虽然人傻,但是学识的确不错,人也老实;又是皇室后裔,绝不会徇私舞弊,肯定是最适合第一次科举主持的人。”

扶苏愣了愣:

“先生这么一说,好像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姜承奕呲牙一笑:

“是吧!你懂了就好,今天的放风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你要是还想听我讲课,就等我托梦给你讲吧!”

说罢,他就将扶苏连推带搡推出牢房,自己静闭双眼,等着明日的死期。

而扶苏则是先回头看了一眼姜承奕,然后朝着自己的牢房快速奔跑而去。

他要赶紧将姜承奕这次讲述的内容全部做成奏疏。

他刚刚已经知道,自己要如何才能让姜承奕活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