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 第 231章 东汉幼儿园,外戚干政,埋下

我的抖音通万朝,老祖宗兴奋麻了 第 231章 东汉幼儿园,外戚干政,埋下

簡繁轉換
作者:道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25 来源:源1

第231章东汉幼儿园,外戚干政,埋下祸根!(第1/2页)

【人若病了,可以吃药,可天若病了……那会吃人!】

【今天来讲讲这两位农民起义中的佼佼者!】

【第一位:大贤良师,以此身为药,欲以天下之疾,天公将军——张角!】

天幕之上,画面之中,一个道士头戴黄巾手握太平法杖,仰天怒吼。

「甲子尚水,显炎汉将亡之兆,」

「三公既现,领大道而立黄天,天地三才,载厚德以驱魍魉!」

「苍天离析,汉作倾覆,逢甲子之岁,可问道太平!」

「吾以此身为药,欲医天下之疾,联九州黎庶,撼一家之王庭!」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随着这声怒吼……天幕之上,惊雷落下,震耳欲聋!

大汉的皇帝除了刘邦,这下子都坐不住了。

“陛下……您不生气吗?”

刘邦自顾自的倒满酒,对着众人说道:“生气?乃公为什么要生气?”

“先前那副场景你们又不是没见过。”

说罢刘邦对着众人举杯痛饮。

这时,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陛下,这张角煽动百姓,意图推翻我大汉,实乃大逆不道,您这么喝酒庆祝是不是有点……”

“有点不太好?”

刘邦放下酒杯,大笑起来:“哈哈,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

“这张角若有能耐改天换地,也算是个英雄。”

“况且,大汉历经数代,早已也是弊病丛生,若他真能医好这天之病,乃公还待谢他呢!”

说罢刘邦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大汉也够本了!”

乃公自己这边还管不过来呢,还管子孙?怕不是想多了。

“来来……诸君痛饮,此酒!”

……

汉景帝看着天幕上振臂高呼,头戴黄巾的张角,直接破防了。

“又是请大汉赴死……大汉咋惹你了?”

抄起案几之上的棋盘,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冰冷的眸子,看着天幕,一言不发

自他上位以来,虽有七国之乱,然天下大体太平,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而这张角仅凭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竟要他大汉赴死!

他大概已经想到当时的局面了。

从始至终,他都知道天下并非完美无缺,除非后世出了一个……类似前边大宋那样的庸君!

“朕倒要看看,这张角究竟有多大的本事!”说罢,刘启转身望向天幕,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严与决心。

……

汉武帝等人也是如此,他们现在破防归破防,但已经没有刚开始听到的愤怒了。

如果因为昏君误国,让大汉风骨受污,他们情愿就此覆灭。

宁愿看着自己的王朝轰轰烈烈的覆灭,也不愿看着自己的王朝跟妖清一样在屈辱中和怒骂中崩塌!

……

而东汉被张角救治过的百姓们此刻却眼中满是崇敬与向往。

仿佛又看到了天公将军的模样,口中喃喃念叨着“黄天当立”。

张角看着天幕上对自己的宣扬,心中感慨万千。

他身旁的两位兄弟张宝和张梁激动不已,张宝握紧拳头道:“大哥,如今连这天幕都在为我们造势,我等大事定能成功!”

张角看着远方,目光坚定:“虽有这天幕助力,但切不可大意,我等要拯救天下苍生,还需步步为营。”

“为天下贫苦百姓,谋取一丝生路,纵使身死道消,吾亦心甘情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1章东汉幼儿园,外戚干政,埋下祸根!(第2/2页)

此时,各地响应起义的百姓们看到天幕上张角的怒吼,更是群情激昂,纷纷拿起武器,向官府冲去。

而那些地方官员们则吓得瑟瑟发抖,有的甚至弃城而逃。

……

【黄巾起义是,史书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由太平道天公将军张角所发动。】

【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

【引发暴动的根源就是,东汉的皇权更替。】

【众所周知,东汉的皇位从汉和帝刘肇死后就开始了地狱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汉幼儿园。】

【其中最小的上位者仅仅不过百天而已,享年不满周岁!】

啥?

吃着奶的年纪,就登基称帝了?

刘秀麻了、刘邦麻了、所有人都傻了!

幼儿园什么意思他们不懂。

但是这百天不满周岁他们可知道啊!

一个自己拉屎都能被夸的年纪,就这么被迫上位执掌朝政了?

这如何震慑百官,执掌朝政?

汉景帝刘启看着天幕上说的,眉头紧皱。

从天幕说的一点上敏锐的抓住了一个重要信息。

外戚,干政!

恐怕后边东汉灭亡与这外戚有着必然的联系。

……

【虽然小是小了点,但是,只有外戚和宦官才知道,东汉幼儿园的实力有多恐怖!】

【汉和帝9岁继位,14岁就发动政变,灭掉了勒石燕然的外戚窦氏一族,草灭匈奴,收复西域,又顺手把贵霜帝国干废了。】

【汉顺帝10岁继位,就发动了夺公之变,诛商外戚阎氏,并从阎太后手中夺回天子玺绶,实现亲政,并且严厉打压宦官。】

【东汉宦官和外戚势力在顺变一朝极大的被削弱。】

【汉质帝8岁继位,因为看不惯外戚梁冀专权,就骂他跋扈将军,梁冀认为小皇帝这么聪慧早熟,长大了自己哪还驾驭得了,于是下毒杀害汉质帝。】

【汉质帝中毒之后还说如果有水喝还能活下来,但是被梁冀制止。死的时候,年仅9岁。】

【15岁继任的桓帝先是诛杀了外戚梁冀,又贬出宦官,打击地方豪强,讨伐鲜卑,收复西域诸国,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中兴之主的存在,然而没命,怎么看也不是诸葛亮笔下的昏君。】

【牛逼之处在于汉桓帝,从宫外招了几个小偷专门教他们学习偷东西,别人都以为他疯了,结果他从梁冀家里面偷出了谋反的证据!】

【人称厕所战神,在厕所完成所有谋划,利用宦官干掉外戚!】

……

【综合下来,老刘家的政治基因强的可怕,只要过了十岁,自动觉醒政治基因,包括这个玩的最花的汉灵帝也是如此!】

【说起汉灵帝,你可以说他昏但绝对不能说他没能力。】

看到这的诸葛亮忍不住摇了摇头,显然后人理解错了他的意思。

汉和帝、汉顺帝、桓帝虽有作为,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百姓苦不堪言这是实打实的。

汉质帝聪慧却遭毒害,可见朝局之黑暗。

且桓帝之后,灵帝即位,卖官鬻爵,致使天下大乱,黄巾起义爆发。

即便前期有君主力挽狂澜,也难改东汉后期积重难返之颓势。

亮所言昏君,非指某一人,而是东汉后期那腐朽的朝廷。

王朝兴衰,不能只看表象之功,更应观其对天下百姓之影响!

黄巾之乱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天下的根其实早就乱了。

这一点三国的所有人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