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28章 竟预知此景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第28章 竟预知此景

簡繁轉換
作者:清闲艺术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40 来源:源1

第28章竟预知此景(第1/2页)

诸葛亮轻摇羽扇,稍作思考,缓缓言道:“放弃此城。”

“什么?”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

弃城?

可他眼下仅有新野一地,若舍弃,日后何以为家?

心中失落。

难道军师已无能为力?

刘备正疑惑,张飞在下方已按捺不住:“诸葛孔明,上次你提议火烧博望坡,结果曹军无损,我方反受重创。”

“如今又要弃城,没了根据,我们如何立足,与曹操对抗?”

张飞性情暴躁,嗓门洪亮,厅堂众人皆闻。

众人皆以异样眼光看向诸葛亮。

他们皆知,主公三请卧龙出山,然而初计即被识破,反受其制。

军中私下议论,称卧龙非龙,实为病龙。

威信荡然无存。

见厅堂喧哗,刘备怒拍桌案,厉声道:“孔明之计,乃我所准,若有差错,责任在我。”

“此事休要再提。”

“翼德,不得胡言。”

训斥张飞后,刘备转向诸葛亮,急切询问:“孔明,为何要弃城?”

“主公,此地城池狭窄,难以抵挡夏侯惇十万大军。”

“若死守新野,无异于困于孤城,不如另寻出路。”

“主公与刘琦公子交情深厚,不妨暂避江陵,还可助其掌管江夏。”

“掌控江夏,便是我们逐鹿中原之基。”

诸葛亮语气果决。

刘备点头:“江夏确为一处避难所,但现任太守黄祖怎会轻易将地盘交给刘琦?”

刘表去世后,刘氏对荆州的掌控已大幅减弱。黄祖出身安陆黄家,恐怕根本不会重视刘琦。

诸葛亮微笑回应:“主公所言极是。我建议派一员猛将前往江夏辅助刘琦。”

“只要除去黄祖,再以刘琦之名,江夏将领谁敢不从?”

刘备闻言大喜:“好主意!那就派二弟前去。”

“关某武艺高强,定能成功。”

关羽听到赞扬,尽管心中对诸葛亮有不满,仍高傲地抬头。

诸葛亮望了他一眼,继续道:“不过主公,我们需尽快前往江陵与刘琦会合。”

“这……军师,能否宽限三日?”刘备犹豫后道。

“主公有何顾虑?”诸葛亮不解。

“此城有十余万百姓,我怎忍心看他们落入曹军之手?所以想带他们一同撤至江陵。”

刘备言罢,诸葛亮愣住,羽扇停止摆动。

若有可能,他真希望即刻离去。

夏侯惇大军即将抵达新野,此时还要顾念百姓?

即便曹操残暴,也不会加害新野所有百姓吧?

曹操在徐州虽有屠城之举,但那是针对士族,平民伤亡并不多。

且自徐州事后,曹操受世人谴责多年,怎敢再犯?

再者,曹操今时不同往日,正塑造仁义形象,优待百姓,怎会自毁前程?

主公,此举不可。

携民同行,行进缓慢,至江陵需月余。

若遇夏侯惇追击,岂非送死?

孔明竭力劝阻。

“我心意已决,纵死亦要保护百姓,军师不必再劝。”

刘备态度强硬,孔明无奈长叹,勉强应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章竟预知此景(第2/2页)

“既然如此,主公携民撤离,亮有一计,或许可行。”

众人闻之,心头一震,不由自主地后退。

“军师,有何良策?”

连刘皇叔也面露迟疑,轻声探问。

“火烧新野。”

话音方落,刘皇叔愕然。

再度火攻?军师,莫非您仅擅此道?博望坡之事,其结果如何,无需多言。

“咳咳……”

面对刘皇叔质疑的眼神,孔明轻咳掩饰。

“主公,上次实为意外。此番火烧新野,能歼敌最佳,若不成,亦可阻敌追击,为我军撤离赢得时间。”

孔明未提此计能否制敌夏侯惇大军。

博望坡之败后,他深知夏侯惇帐下智士不弱,只能图拖延,非胜敌之策。

“嗯,军师言之有理。”

刘皇叔沉吟片刻。

我不可得,你也休想染指。

烈焰熊熊,新野化为乌有。

百姓已随军撤走,无需顾虑声名。

“既如此,即刻筹备。”

“好。”

随即,刘皇叔点头,关将军领两千铁骑,星夜兼程赴江夏,助刘琦攻城。

成功后,即遣船只接应众人及十万民众。

一时之间,新野城内繁忙异常。

居民虽不情愿,却也不得不离。

城中遗粮、布匹、财宝,刘备皆派人收集,由辎重营带走。

数日之间,新野民众尽迁,十几万人随刘备前锋而去。

而诸葛亮与刘备等人仍留城中,暗中布置火油、焦炭等易燃物,静待夏侯惇大军入城,一举焚之。

刘备甚至已备说辞:此乃曹军泄愤,烧毁新野。

彼时攻城者为夏侯惇部,曹操无从辩解。

“主公,是否于新野四门设伏?曹军中计,则伏兵封门,狙杀敌军;若不上当,则点火油焚城,趁其救火时突袭。”

撤离前夕,诸葛亮于刘备耳畔低语。

“这……再设伏,若被曹军察觉,岂非枉送性命?”

上次博望坡之火让刘备心存恐惧。

那次袭击损失重大,两千伏兵几乎折半,幸存者多带伤。

诸葛亮安抚道:“主公无忧,夏侯惇虽智囊众多,却料不到我们撤走百姓后仍设伏。即便被发现,曹军忙于救火,我们亦能安然撤离。”

刘备望向赵云:“子龙,你领两千精兵执行此任务。”

“遵命!”赵云领命而去。

部署迅速完成。

赵云率两千人留守,准备伏击曹军,其余人随刘备加速前往前锋部队,带领百姓撤离。

两日后,夏侯惇大军抵新野城外,只见城门紧锁,城墙空荡,心生疑惑。

“文长先生,你看,新野城寂静无声,实在古怪。”夏侯惇马前驻足,侧耳细听,却连人声都未闻。

对于这座拥有十万人口的大城而言,此景不可思议。

除非城中无人。

空城!夏侯惇急忙查阅锦囊,双目圆睁,惊呼:“丞相竟预知此景。”

勿入空城。

这不正是现状?

陈群内心更为震惊,深知锦囊非丞相所作,必有高人。

谁能预知半月后事?若非亲见,谁敢置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