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215章 大汉经不起两代权臣的操控

第215章大汉经不起两代权臣的操控(第1/2页)

荀彧刚走出大厅,荀攸便追了上来。

“叔父,您为何阻止主公明日发兵?还提议等苏祭酒一同出行,这不是害他吗?”

荀攸素来直言不讳,即便面对荀彧,也毫无顾忌地发问。

若今日消息传开,十五万将士得知因一人耽搁行程,心里会作何感想?若是让城里百姓或不明真相者知晓,恐怕都会觉得苏晨功高盖主,连主公都得迁就他改期出征。

而历史上那些功高震主之人,结局都不太妙,比如吕不韦、韩信便是明证。

一旦失势,便是死路一条。

“公达,你不会懂的。”

荀彧忧心忡忡地摇头。

这些顾虑,他绝不能对任何人提起,哪怕是荀攸也不行。

因为一旦走漏风声,必会招致苏晨怨恨。

若被苏晨盯上,荀家定难逃劫难。

他今日之举虽有风险,却只会让苏晨怨恨自己一人,即便为此丧命也无妨。

“我不懂。”

荀攸点头赞同,随即摇头否定道,“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你的行为实在莽撞。”

“主公所作所为皆有深意,你莫要涉险。”

“况且你没察觉主公之意?他已看出你想扶植苏祭酒,非但未阻止,还设宴邀请许昌众臣出席。

这表明了什么,叔父您比我更明白。”

荀攸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气。

他对荀彧心存敬仰,因此对刚才的行为格外不满。

这不是自掘陷阱吗?

“呵呵……”

荀彧苦笑一声。

曹操的态度他岂会不知。

此举分明是向世人宣告:苏宁逸乃其信赖之人,谁若对苏宁逸稍有冒犯,必将遭其震怒。

这岂不是变相警告他,莫要惹事生非。

这般态度,换做以往,主公绝不会对他如此。

纵使再器重苏晨,主公也不会因苏晨而怠慢于他。

可见,主公已然改变。

不再是当年那个他所效忠的主公了。

他与主公间的嫌隙由来已久,虽暂未扩大,但情谊已然脆弱。

“大汉经不起两代权臣的操控。”

荀彧低声叹息。

“叔父,您说什么?”

荀攸未听清,蹙眉追问。

“没什么。”

荀彧摇头,轻拍荀攸肩头道:“公达,无论日后我有何举动,望你莫怪。”

“你也不必追随我,荀家未来还得靠你撑着。”

话毕,荀彧脚步沉重地离去。

“叔父。”

荀攸呼唤,然荀彧未停。

待荀彧背影消散,荀攸方醒神,反复琢磨荀彧之言。

越想越觉不妥,这话怎似遗言一般?

荀攸面色骤变,随后满心忧虑地追赶而去。

另一处。

曹操的私人府邸之中,此刻仅有三人。

曹操、程昱与许褚。

“丞相为何不晋封为王?对外能威慑孙刘联盟,对内可激励麾下文武,对我军征讨马超十分有利。”

程昱立于下方,言辞恳切地说。

这些年过去,程昱也显出了几分苍老之态,胡须与发间已添了不少银丝。

“程昱啊,此刻称王还为时过早,不说其他,光是荀彧,他便不会同意。”

曹操摆手,淡然道,“况且如今外部未定,内部亦有隐患,我要是称王,必定会使许昌陷入混乱。”

“此事就此作罢吧。”

曹操心中虽有称王之意,但诸多阻碍加之顾虑重重,只能将念头暂且压下。

毕竟西凉尚未攻下,孙刘又虎视眈眈。

许昌城中效忠大汉的臣子依旧不少。

即便他想称王,也要待局势平息、稳定后再行考虑。

……

“遵命,臣明白了。”

程昱点头回应。

“好了,我唤你前来,是想让你负责筹备庆功宴,务必隆重,让许昌城里的百姓,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能得知此事。”

曹操眯着眼睛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5章大汉经不起两代权臣的操控(第2/2页)

“这……”

程昱有些迟疑,“丞相,苏祭酒生性散漫,不爱喧闹,若是这般操办,怕会让他不满。”

“嘿嘿……”

曹操冷笑道,“我不过是借这场宴席,打压一下城中的宵小罢了。”

程昱瞬间领会,跟着曹操笑了起来:“臣懂了,这样一来,天子身边的人,怕是要坐立不安了。”

“嗯,你去准备吧,苏晨从江陵快马加鞭赶回,不过三五日便会到。”

曹操笑着说道。

“是。”

程昱随即离去。

“仲康,走,随我去看看节儿。”

曹操起身,朝院子外走去。

二人登上马车,没过多久,便抵达了一座宅院。

这处庭院虽不算宽敞,却整洁有序,处处透着细腻用心,也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曹操踏入后,一眼瞧见一名女子正端坐石桌边,专注地翻阅书卷。

那人正是曹节。

即便只是侧影,也足以让人感受到她曼妙的身姿和清雅脱俗的容颜。

此时的曹节不过十四五岁,恰是天真烂漫的年华。

眉宇间还带着些许活泼与稚气。

身边的侍女见曹操到来,急忙要行礼,却被他轻摆手阻止。

他缓步上前,立于曹节身后,静静观看。

过了一会儿,曹节察觉到异样,连忙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曹操那布满浓密胡须的脸庞,瞬间愣住,忙起身向他施礼:“孩儿拜见父亲。”

“嗯,近来可还好?”

曹操笑着点头询问。

“回禀父亲,女儿一切都好。”

曹节乖巧地回应,心中却有些疑惑,因曹操平日里甚少来看她。

“适才见你在读诗文,可感兴趣?”

曹操又问。

“自然是感兴趣的。”

曹节答道。

“哈哈……很好!”

曹操朗声一笑,随后说道,“几日之后,我会引荐一人给你认识,此人胸怀才智,学识渊博,你可以多与他交谈。”

“真的吗?”

曹节双眸闪烁喜悦,但随即又有些失落,“父亲又在哄我,许昌城中的所谓贤能,唯有三哥稍具才情,其他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

“尤其是那个姓杨的,行事轻浮散漫,我曾在三哥的诗词会见过他一面,对他颇为反感。”

曹节年幼,心事都写在脸上。

此刻仿佛是在向父亲倾诉不满,脸颊鼓起,眉宇间尽显不悦。

“倘若那人也似那杨修一般,女儿宁愿不见。”

曹操忍俊不禁。

将杨修与苏晨相提并论?

实属荒谬。

尽管杨修身为弘农杨氏的少年英才,声名远播,在许昌城内亦有不少赞誉。

可在曹操心中,杨修连给苏晨提鞋都不配。

“节儿无需担忧,我所说的此人,恰似天际明月,而杨修不过萤火之光,怎能同日而语?”

“等他归返,你自会明白,届时,我会设法让你们相逢。”

曹操言罢,曹节一时怔住。

父亲这话何意?

怎似有意将自己许配于他?

随即紧抿双唇,心中满是对这位从未谋面者的厌恶与警惕。

“哼,待相见时,就说厌恶于他,如此父亲或许便不会将我嫁与此人。”

曹节暗自盘算,但表面仍不敢违逆曹操半分。

而曹操哪里知道女儿心底的小九九,只觉今日前来,不过顺水推舟,竟令曹节对苏晨生出反感,全是他无心之举。

反倒自得其乐,以为自己女儿喜好诗书、才情兼备,苏晨正与其匹配,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美谈。

心满意足地笑着,曹操转身离去。

身旁的许褚却满脸愁绪,即便愚钝如他也察觉到主公方才之意。

顿时心中五味杂陈。

曹节虽好,却身形纤弱,好似一阵风都能吹倒,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想起自家族妹,那体魄健壮,一看便知能孕育后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