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96章 活着便好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第96章 活着便好

簡繁轉換
作者:清闲艺术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40 来源:源1

第96章活着便好(第1/2页)

刘备见状,忧心地上前询问:“军师,可是有何不妥?”

诸葛亮凝重地回答:“主公,我们恐已被曹军重重包围。”

刘备大惊失色,未料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包围。

诸葛亮手指地图:“翼德困于夏口,曹军在此部署万余兵力。云长来报,江夏至夏口沿途皆是曹军伏兵,西面局势危急。”

“此外,曹军必将攻打鄂城,断我军退路,东边亦被封锁。”

“北面高山连绵,安陆城已失,北进之路断绝。”

“南面长江天险,曾是江东抵御曹军之处,如今却成阻碍。”

刘备听后,意识到处境之危。愣神片刻,紧握诸葛亮之手,毅然道:“军师,撤军吧。趁曹军未完全合围,速速撤离。”

刘备虽为夺取江夏付出良多,却不得不放弃。内心的痛苦不言而喻。

不撤,又能如何?难道坐等曹军围剿?

“好!”诸葛亮点头赞同。

坚守无望,兵力不足,且城中有两万降兵。

这些俘虏兵心中本就疑虑重重,一旦得知曹军逼近,恐怕会立即叛乱。

此等腹背受敌之境,生存无望。

“军师,请问在这绝境中,我们如何脱困?”刘备问道。

“向东突围!”诸葛亮略作思考后回答。

“为何?”刘备不解。

西面与东面皆可能有曹军埋伏,唯北山与南江相对安全。

刘备心中更愿北撤。

但若能避开安陆,顺山路向东,可达蕲春,而蕲春尚在江东之手,较为安全。

“其一,主公可与鄂城士元会师。”

“其二,我军自东而来,沿途侦察兵未见曹军,说明曹军未在此埋伏。若曹军欲突袭鄂城,必兵力有限,因人多则补给重。”

“我反复思量,向东更为稳妥。”诸葛亮解释。

“好,就依军师之计。”刘备果断决定,随即转向周仓。

“周仓,速往鄂城告知士元先生此地情况,令其坚守,我随后率军赶到。”

“遵命!”周仓稍作休整,急忙拱手离去。

周仓走后,刘备对亲卫下令:“速去各营传令,集合部队,半个时辰后全军向东撤离。”

“遵命!”

安排妥当,刘备仍忧心忡忡。

“但若我走了,翼德怎么办?”

“他孤军奋战,必被曹操所擒。”

“不行,我不能弃他于不顾。”

“军师,你带城里两千士兵去支援士元,我亲自带两千人去救翼德,定要救出三弟。”

刘备始终挂念张飞。

自结义以来,张飞多次救他于危难,他又岂能在张飞有难时不顾?

“主公,大局为重。”诸葛亮急忙劝阻,“翼德勇猛无比,世间难逢敌手,亮相信,他定能冲破曹操的包围。”

“主公若轻率出兵,既扰翼德心智,又易陷曹军诡计。”

“主公若陷敌阵,我等何以颜面偷生?”

诸葛亮竭力劝阻。

“我……”

“唉……”

刘备心忧兵微将寡,无奈叹息。

“报,关将军归来。”

侍卫入门禀报。

“云长回来了?速领我见之。”

刘备面露喜色,急随侍卫而出,诸葛亮随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6章活着便好(第2/2页)

刘备见关羽骑赤兔马至,眼眶湿润。

“云长!”

“大哥!”

关羽下马,扶刘备。

“归来便好,我与军师议定,全军东撤,速集汝部,共退。”

刘备紧握关羽手言。

关羽惊问:“三弟何在?”

刘备复述诸葛亮言。

关羽沉思,后道:“三弟虽有三千将士,难破曹军万步,且曹军主帅武艺或与三弟相当,三弟被困,脱身无望。我愿领千精兵救三弟,联手破敌,大哥与军师东撤,待我救回三弟,再寻大哥。”

诸葛亮急止:“将军不可,汝若去,谁护主公?”

实则,张飞此行凶多吉少,唯舍一人以全大局。

关羽回,沿途曹军埋伏,无异于自投罗网。

牺牲张飞,已是定局。

关羽两难。

兄弟情深与君臣之义,难以抉择。

“云长,速救翼德。”

刘备忽言。

“主公?”

诸葛亮愕然。

主公此言何意?莫非欲置关羽于险地?

关羽同样面露惑色,望向刘备。

“军师,不必再劝,我心意已决。”

刘备摆手对诸葛亮言罢,目光坚定地转向关羽,“云长,你与翼德二人务必生还。”

“桃园誓约,同生共死,若失其一,吾亦不独生!”

刘备言及此处,声带哽咽,紧握关羽臂膀。

“大哥!”

关羽心潮澎湃,郑重许诺,“大哥放心,吾必携翼德归来。”

“速去,迟则翼德恐有不测。”

刘备松开关羽,催促道。

“大哥,我去了。”

关羽点头,跃上赤兔马,率千余兵马直奔夏口。

刘备望着关羽背影,无奈叹息。

他真的想让关羽留下吗?

实则不然。

若阻关羽救张飞,以其性情,或生嫌隙。

毕竟,他们是兄弟。

怎能只顾己安,不顾张飞生死?

况且,刘备深知曹操赏识关羽,关羽前往,曹军或不伤他,甚至善待。

关羽若在,张飞无忧。

如此,反而间接救了张飞性命。

只要二人不死,终有重逢之日。

因刘备深知,关羽、张飞绝不会弃他而去。

“云长此行,归期难定。”

诸葛亮洞悉刘备心思,苦笑言之。

“罢了,活着便好。”

刘备摇头,望着城中七千降卒,眉头紧蹙。

“军师,城中已有两万降兵,今又增此数,如何应对?”

刘备问。

“收缴铠甲兵器,放蔡和、蔡中带残部离去。”

诸葛亮建议。

“此举岂不太冒险?若二人复叛,岂不弄巧成拙?”

刘备心中忧虑。

“绝不可能,蔡和、蔡中不过是平庸之辈,怎敢与主公正面对抗?即便没有他们,主公也需警惕江夏的威胁;而今多了这两人,反而可能让江夏士兵自行溃逃。”

诸葛亮肯定地说。

“好吧,就按军师的意思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