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188章 全军启程,渡江回江夏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第188章 全军启程,渡江回江夏

簡繁轉換
作者:清闲艺术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1 15:13:40 来源:源1

第188章全军启程,渡江回江夏(第1/2页)

当然,他对苏晨在竹简中所说的话更为恼火。

“遵命!”

诸葛亮和庞统立刻点头,此刻撤军正合他们的心意。

“那就尽快准备吧,半个时晨内全军有序撤离江陵,不得有误。”

刘备一刻都不想拖延,恨不得插翅飞往江夏。

“什么?那大哥,不去见百姓了吗?”

张飞睁大眼睛问。

“军情紧急,顾不上见百姓了。”

刘备摆了摆手,“不过我这样突然离开,终究对不住城里的百姓。

这样吧,军师替我写个告示,让人抄写后张贴于城中各处,安抚民心。”

刘备思索片刻。

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掉显然不妥。

百姓会如何看待他?

他不愿失去江陵城百姓的信任。

但同时,他也明白自己远不及诸葛亮文采出众,索性将此事托付给他。

“主公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诸葛亮答道。

“辛苦军师了,越快越好。”

刘备叮嘱道。

诸葛亮点头,随即转身离去。

“翼德,你也赶紧去召集部队吧。”

刘备转向张飞说道。

“是,大哥,俺明白了。”

张飞转身离去。

片刻之后,江陵城的大街小巷就被贴满了诸葛亮事先准备好的告示。

起初,江东的士兵想要阻拦,但当周瑜得知刘备计划撤军,并且这些告示是对百姓的解释后,他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命令手下主动抄录告示,协助刘备张贴,因此才在极短的时间内遍布全城。

无论走到哪里,城里的居民都能立刻看到。

然而,民众看完后却陷入了茫然。

他们苦苦等待的刘皇叔,那位收下了他们的万民书的刘皇叔,竟然要放弃江陵,撤军离开。

消息一经传出,民众坐立难安,纷纷赶往北城请求留下。

等到刘备率军到达城门时,这里早已被翘首期盼的民众围得水泄不通。

顿时,刘备心中满是失落。

若非苏贼从中作梗,凭他在江陵的威望,周瑜怎敢与他争夺?

可恨!实在可恨!

想起苏贼在竹简上的留言,刘备的愤怒愈发强烈!

“江陵民心所向,百姓竟不愿主公离去。”

“主公果然英明。”

诸葛亮骑马跟随在刘备身旁,不禁感慨道:“只可惜时机不允许,如今只能白白错过这样的机会了。”

诸葛亮自己也感到十分惋惜……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主公虽已赢得江陵民心,却无法善加利用!

这既令人惋惜,又让人痛心。

“唉……”

庞统也跟着叹息。

只见大军停滞不前,百姓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刘备的身影。

诸葛亮提议道:“主公,北城已被百姓占据,难以通过。

为了避免麻烦,不如绕道而行,从周瑜那里借西门出城。”

“我……”

刘备很是不舍,这么多百姓正等着他。

但想到江夏以及自己的两位夫人,刘备只能咬紧牙关,转身上马,改道前往西门。

至于大军,则由张飞带领,缓缓从北门撤出。

毕竟,周瑜也不是傻子,若只是刘备等人借门而出也就罢了,若是大军行动,周瑜绝不会答应。

几人刚走,就有百姓认出了刘备,激动地喊道:“是皇叔!”

“叔父欲往何方?”

前方便有百姓发问,后方随之附和,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刘备所在之处。

诸葛亮神色骤变,急忙命令亲兵护住刘备,自己则迅速策马离开。

途中。

刘备双眼泛红,强忍疼痛不曾回首。

“吾辜负了这些百姓。”

刘备叹息道。

“主公勿忧,日后定助主公夺回江陵,届时必当厚待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8章全军启程,渡江回江夏(第2/2页)

诸葛亮在旁宽慰。

“也只能如此了。”

刘备点头,随即扬鞭策马疾驰而去。

“叔父?”

之前目睹刘备的百姓见他远去,不禁茫然呼喊。

自然无人应答。

百姓似失魂般环顾四周,继而摇头,转身返回。

身后有人询问,他咬牙说道:“叔父已离去,我等何必苦候!”

民心尽散!

众人皆神情沮丧。

统率一军的赵云见状,不由摇头。

“贤弟此举甚是毒辣。”

言毕。

赵云催动座下白马,率军徐徐出城。

西城。

周瑜亲自守在城门,料定刘备会由此出城。

果不其然,未久便见刘备与诸葛亮带数十骑前来。

周瑜笑迎上前。

“叔父,真要走吗?”

说话间,他目光却落在诸葛亮身上。

因他怀疑,这或许是诸葛亮的计谋。

“确实如此,时局所迫,不得不行。”

刘备了解周瑜心思,朗声笑道,“大都督无需疑虑,此次别过,吾定不会再返。”

周瑜拱手笑道:“哈哈,如此,我便预祝叔父一路顺风。”

“就此别过。”

刘备点头,随后驱马朝城外而去。

诸葛亮临行前仍忍不住叮嘱周瑜:“大都督,切记提防苏祭酒,依我推测,我军离去后,他恐会对您下手。”

“江陵局势复杂,大都督未必能安然得手。”

周瑜神色平静地颔首:“这事你无需挂怀,我自问不会逊色于他。”

“若如此,我便告退了。”

诸葛亮见周瑜胸有成竹,也就不再多言,策马追赶刘备离开城池。

瞧见此景,周瑜眯着眼注视两人背影,对身旁的吕蒙下令:“立即接管城内防务,严密布控,提防曹军来袭!”

“是!”

吕蒙拱手答道。

---

江陵城外。

刘备轻装简行出城不久,便与诸葛亮率领数十骑继续前行半里,随后停下等待后续部队。

不久后。

张飞统领万余人赶到,旗帜飘扬,烟尘漫天,气势磅礴。

然而刘备心中满是失落,本带了五万兵马,如今却只剩下这一万多人,不仅无功而返,还得放弃江陵,愧对百姓,只好转道回江夏。

一时之间,悲从中来,眉宇间尽显忧愁。

“大哥莫忧,待江夏之危解除,我定助你夺回江陵。”

张飞关切地看着刘备,拍胸脯保证。

“好。”

刘备点头,强压情绪,振作精神,挥手下令:“全军启程,渡江回江夏。”

大军西进。

途中,刘备望向诸葛亮,建议道:“军师,襄阳那边的援军不知何时能到江夏,咱们得加快脚步。”

“不如直接走江陵渡口渡江吧。”

“不可。”

诸葛亮急忙摆手制止:“魏延与曹洪的大军现已潜伏在江陵附近,那苏祭酒逼我们回江夏,必会在沿途设伏,江陵渡口正是最佳埋伏点。”

“哪怕多绕些路,也绝不能从那里过江!”

诸葛亮的话虽有一定道理,但刘备仍蹙眉道:“若改道夷陵渡口,则至少要多花一天时间,实在太迟缓了。

军师可知南郡还有其他捷径?”

“主公这一问,倒是问到了点子上。”

诸葛亮笑意盈盈,轻摇羽扇,“早前我已向南郡的农夫与猎户打听,得知江陵与夷陵间有一支流叫枝江,水深可通舟楫,主公可遣快骑前往,告知驻军将停泊于夷陵渡口的战船调来。”

“不过,还得派探子去枝江沿岸侦查一番,以防曹军设伏。”

“好!”

刘备大喜,随即令张飞着手安排。

大军于是稍作转向,朝枝江进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