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让诸子百家共赴咸阳!(第1/2页)
不多时,萧何匆匆赶来,青色官袍上还沾着夜露,显然是一接到传召就立即动身。
他恭敬地行了一礼。
“公子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赢子夜负手立于窗前,玄色衣袍上的暗金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萧何,你可听闻前日章台宫前之事?”
萧何神色一凛,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下官略有耳闻,淳于越等儒臣跪宫请命,陛下震怒……”
“你对此有何看法?”
赢子夜突然转身,瞳孔直视萧何。
萧何心头一紧,斟酌片刻才谨慎开口。
“儒家固守礼法,固然可敬,但治国之道,当与时俱进,一味守旧,恐非长久之计。”
赢子夜嘴角微扬。
“说得好。”
他缓步走向案几,指尖轻抚上面堆积如山的竹简。
“我欲纳百家之长,为帝国所用。”
“至于其中无用之物……”
他眼中精芒一闪。
“便焚了吧。”
萧何闻言一震。
“公子是要……”
“此事交由你负责。”
赢子夜打断他,从案几上取出一卷空白竹简。
“整理诸子百家典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撰一部能为大秦所用的治国方略。”
萧何双手接过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下官领命,只是……”
他犹豫片刻。
“百家学说纷繁复杂,若要取其精要……”
“所以我要你下帖。”
赢子夜突然话锋一转。
“请百家之人前来咸阳,共商此事。”
萧何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疑惑。
“公子,此事您一人便可决断,为何……”
话未说完,他突然顿住。
只见赢子夜嘴角含笑,瞳孔中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
萧何何等聪明,略一思索便恍然大悟。
“公子是想……借此机会分化百家?”
“不错。”
赢子夜满意地点头,转身望向窗外月色。
“百家之中,有顽固不化者,亦有识时务者。”
“若能借此机会分辨忠奸,岂不一举两得?”
萧何眼中精光闪烁,立即领会其中深意。
“下官明白了,那些固守旧制、不愿为朝廷所用的,正好借机剔除!”
“而愿意归顺的,则可收为己用。”
赢子夜指尖轻叩窗棂。
“墨家、儒家之举,已经证明了一点——”
“若不能为我所用,留着终是祸患。”
萧何深深一揖。
“公子深谋远虑,下官这就去准备请帖,旬日内必让百家主要人物齐聚咸阳。”
“记住。”
赢子夜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
“此事要办得光明正大,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是真心实意要采纳百家之长。”
萧何会意。
“下官明白,定会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来,心服口服地留。”
赢子夜挥了挥手。
“去吧。”
待萧何退下后,书房内重归寂静。
赢子夜独自立于窗前,望着远处章台宫的轮廓。
月光洒在他玄色衣袍上,勾勒出一条若隐若现的龙形。
他知道,这场“百家论道”一旦开始,将彻底改变大秦与诸子百家的关系。
那些顽固派会被淘汰,而愿意归顺的……将成为他赢子夜的力量。
“儒家、农家……”
他轻声念着这些名字,眼中金光流转。
“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
与此同时,萧何快步走出公子府,手中紧握那卷空白竹简。
夜风吹拂着他的官袍,却吹不散他眼中的兴奋。
作为法家出身的他,深知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仅能为大秦编撰一部治国宝典,更能借此机会,让法家思想成为朝廷正统!
“来人!”
他对着等候多时的随从吩咐。
“立即去请陈平大人过府议事。”
“就说……有要事相商。”
随从领命而去。
萧何站在街道中央,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赢子夜那双瞳孔。
那里面蕴含的,不仅是帝王般的威严,更有一种超乎常人的……野心。
“百家归一……”
萧何低声自语。
“公子所图,恐怕远不止于此啊。”
夜更深了。
咸阳城的街道上,萧何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
数日之余。
诸子百家皆收到了咸阳的消息。
名家府邸内,公孙玲珑捏着烫金名帖,孔雀羽扇“啪”地合上。
“哟,这六公子倒是会玩。”
“焚书之后又来请人论道,莫不是要来个瓮中捉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6章让诸子百家共赴咸阳!(第2/2页)
她肥硕的身躯在软榻上翻了个身,眼中精光闪烁。
“不过……”
“倒是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
杂家院落中,许慎将名帖反复查看,眉头紧锁。
“取百家之长?哼,说得好听!”
他猛地将名帖拍在案几上。
“分明是要断我杂家根基!”
一旁弟子怯生生道:“老师,那我们还去吗?”
许慎冷笑:“去!”
“为何不去?”
“正好让天下人看看,什么叫‘杂而有序’!”
……
小圣贤庄内,伏念将名帖递给颜路。
“师弟怎么看?”
颜路苦笑着摇头。
“恐怕是个陷阱啊。”
张良把玩着铜板,忽然笑道:“我倒觉得,是个机会。”
见二人诧异看来,他轻声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阴阳家蜃楼上,月神将名帖呈给闭关中的东皇太一。
许久,殿内传出沙哑的声音:
“让星魂带人去。”
月神迟疑道:“那少司命……”
东皇太一的声音陡然转冷:
“她现在已经是赢子夜的人了。”
……
丞相府上,萧何恭敬站立。
李斯摩挲着名帖,忽然笑道:
“办得好。”
“本相会立即联络法家同侪们齐聚咸阳!”
“记住,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提前替六公子标记好!”
萧何深深一揖:“下官明白。”
夜色渐深,各路人马或忐忑或激昂,却都不约而同地朝着咸阳进发。
而在六公子府的露台上,赢子夜玄衣飘飘,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车马灯火。
瞳孔中倒映着整个天下的缩影。
……
十八公子府内.
胡亥斜倚在软榻上,指尖轻轻拨弄着一只小巧金铃,叮当作响。
熏香袅袅,案几上的名帖早已翻开,烛火在他眼中映出一抹近乎天真的光。
“老师。”
他语气温柔,甚至带着点困倦,“你说,我那六哥…他是突然慈悲了?还是良心发现了?”
赵高从帘后现身,慢慢俯首:“老奴愚钝,不敢妄言。”
胡亥笑了,笑得温和而迟缓。
他拿起名帖,缓缓摩挲着上面的“纳百家之言”,一字一句念出来,像是念着哪句荒唐笑话。
“焚书之后请百家进宫。”
“呵…若不是疯了,便是……想让所有人陪他疯。”
他放下名帖,坐直了身子。
语气忽然平静得像水面,“桑海城那一夜,墨家连根拔起。”
“前日章台宫外,儒门差点除名。”
“可他现在,说要‘取其精华’?”
他缓缓眨了下眼睛,声音如蚊:“你说,他是喜欢看血,还是喜欢看人……挣扎?”
赵高低眉顺目,声音轻得几不可闻:“公子高见。”
胡亥像是没听见他的话,自顾自笑起来。
“真聪明啊……六哥。”
“他知道百家之人怕什么,想什么,信什么。”
“他给他们希望,再一口吞下去。”
“就像养蛊。”
他望着窗外树影轻晃,唇边慢慢勾起一抹笑,那笑容太温和了,温和得像要哄婴儿入睡。
“老师。”
他轻声唤道,“罗网安插在百家的眼线,多久没传消息了?”
赵高答:“已有五日。”
胡亥“哦”了一声,慢吞吞道:“该死了。”
赵高身子一颤。
胡亥转头看向他,眼神干净得像池水。
“这次换些不怕死的。”
“还有,把我养在书院里的那批人,全叫出来。”
赵高迟疑:“那批人……未满二十。”
胡亥笑:“越小越好,嘴甜,不惹人怀疑。”
说着,他忽然低声笑了出来,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极有趣的事。
他举起名帖,举在烛前,看那金线反光在指间跳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说得真好。”
“那我就亲眼看看,谁是精华,谁是糟粕。”
他抬头看赵高,声音仍旧温软:“老师,你也想知道吧?”
赵高躬身到底:“老奴……惶恐。”
胡亥收起笑,脸上一片无波。
他缓缓站起身,指尖轻点棋盘的一颗白子,低声呢喃:
“让他们进咸阳。”
“让他们跪着,讲他们的道。”
“然后……再一个个,灭了。”
棋子“啪”地落下,一声脆响,恰好熄灭了一盏灯。
赵高悄然退入暗影,只留厅内那少年似的声音悠然响起:
“六哥啊六哥…你走得太快,我都有点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