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74章太子妃再次吃醋(第1/2页)
天色微亮,晨曦透过窗格,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荆云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书房,他将一卷整理好的名册,恭敬地放在了李轩的桌案上。
“殿下,京中二品以上大员府中的适龄嫡女,共计一十七人,所有信息,尽在于此。”
李轩点了点头,示意他退下。
他没有立刻翻看,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闭目养神,脑海中推演着今日入宫觐见的种种可能。
脚步声轻响,萧凝霜走了进来。
她也已起身,换上了一身宫装,繁复的裙摆拖曳在地,更衬得她身姿窈窕,清冷高贵。
一夜的长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疲惫,反而让她眉眼间的冰霜化开了些许,添了几分柔和。
她的视线落在了桌案上那卷扎着明黄色丝绦的名册上,瞳孔微不可查地缩了一下。
李轩睁开眼,恰好捕捉到她神情的变化。
他没有解释,只是拿起名册,缓缓展开,仿佛在认真审阅。
名册上,一个个娟秀的名字映入眼帘。
“左丞相宋明之女,宋清婉,年十七,京城第一才女,温柔贤淑……”
“吏部尚书周文之女,周玉瑶,年十六,娴静端庄,善琴……”
“兵部侍郎陈敬之女,陈月娥,年十八,将门虎女,性情爽朗……”
李轩看得极为仔细,手指甚至还在几个名字上轻轻敲了敲,似乎在权衡比较。
殿内的空气,一点点冷了下去。
萧凝霜就那么站着,看着他专注的神情,心中刚刚融化的那池春水,仿佛在瞬间又被冻结成了坚冰。
她想起了昨夜他温柔的话语,想起了他许下的“我们一起”的承诺。
原来,都只是为了安抚她,为了让她这个萧家的女儿,更死心塌地地为他所用吗?
北境的功勋刚刚到手,战神的名号刚刚传遍京城,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扩充自己的后宫,拉拢朝臣,巩固自己的地位了。
是了,这才是皇子,这才是储君。
是自己太天真了。
她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失望与自嘲。
“殿下真是……雷厉风行。”她的声音,恢复了以往的清冷,甚至比以往更冷,带着刺骨的寒意,“北境的尘埃尚未洗净,便已开始为东宫的未来,绸缪规划了。”
李轩放下名册,抬起头,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怎么,你不高兴?”
“不敢。”萧凝霜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殿下是储君,充实后宫,开枝散叶,本就是分内之事。臣妾身为太子妃,理应为殿下分忧,替殿下掌眼,为这些妹妹们把关。”
她刻意加重了“妹妹们”三个字。
李轩忽然笑了。
他站起身,一步步走到萧凝霜面前,逼视着她的眼睛。
“你觉得,我是要为自己纳妾?”
萧凝霜没有回答,但她紧抿的嘴唇,已经说明了一切。
“你啊……”李轩叹了口气,抬手,想要像昨夜那样为她理一理发丝,却被她下意识地侧头避开。
他的手停在半空,也不尴尬,顺势收了回来。
“看来,我昨晚教你的东西,你还是没学到家。”
萧凝霜蹙眉,不解地看着他。
“你以为,今日入宫,父皇会如何对我?”李轩没有直接解释,反而抛出了一个问题。
“敲打、试探,甚至……问罪。”萧凝霜冷静地分析。
“没错。”李轩赞许地点了点头,“功高震主,民心所向,这些都是悬在我头顶的刀。三哥不是已经让柳妃准备好说辞,要说我这个太子是靠着你这个将门虎女,才屡立奇功的吗?”
“他想让父皇以为,我是萧家的傀儡。”
“那我要如何破局?”李轩又问。
萧凝霜沉默了。她可以应对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却对这人心鬼蜮的朝堂之争,感到一阵无力。
“你只想着防守,却忘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李轩的语调变得锐利起来。
“他想给我扣一顶‘被女人控制’的帽子,那我就索性把这顶帽子戴上,然后,再亲手送给别人。”
他拿起那份名册,在萧凝霜面前晃了晃。
“这份名册,不是为我准备的。”
“这是我为二哥、三哥,还有朝中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们,准备的一份大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74章太子妃再次吃醋(第2/2页)
萧凝霜彻底愣住了,她呆呆地看着李轩,脑子一时没有转过来。
“柳妃会说,我能赢,全靠你。我会顺着她的话承认,告诉父皇,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正因太子妃贤德淑惠,才貌双全,才更显得我东宫冷清,配不上她的风华。”
“所以,我恳请父皇,从这满朝文武的千金之中,为我那些尚无正妃的兄弟们赐下婚事。一来,可以彰显皇家恩德,亲近群臣。二来,也算是我这个做兄长的,为弟弟们的一点心意。”
李轩的声音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萧凝霜的心上。
她终于明白了他的意图。
这根本不是选妃,这是一把刀!
一把递到皇帝面前,让他去砍向自己儿子的刀!
皇帝一旦同意,无论是将哪家的女子赐给哪位皇子,都会瞬间打破朝堂的平衡,引起新的猜忌与争斗。
而李轩,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为兄弟着想、为君父分忧的“好太子”。
他将自己从漩涡的中心摘了出去,反而成了那个搅动风云的棋手。
“你……”萧凝霜看着他,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这个男人的心计,深沉得让她感到一阵心悸。
“现在,还觉得我是急着纳妾吗?”李轩的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弧度。
萧凝霜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
她为自己方才的猜忌感到羞愧,更为自己与他在格局上的巨大差距,感到一阵挫败。
“对……对不起。”她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蝇。
“傻瓜。”李轩这次没有再给她躲闪的机会,伸手轻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记住,你是我的太子妃,是我唯一认定的、能与我并肩看这万里江山的人。你的敌人,从来不是这些名册上的女人,而是那些想置我们于死地的豺狼。”
他的话,驱散了她心中最后的阴霾。
萧凝霜抬起头,那双清冷的眸子里,重新燃起了光彩。
“我明白了。”
“走吧。”李轩牵起她的手,“好戏,该开场了。”
这一次,萧凝霜没有挣脱。
她任由他牵着,掌心传来的温度,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
……
皇宫,紫宸殿。
当李轩与萧凝霜并肩踏入这座象征着大周最高权力的殿堂时,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有惊艳,有审视,有嫉妒,也有隐藏极深的忌惮。
李轩目不斜视,牵着萧凝霜的手,缓步上前,姿态从容,仿佛不是来接受审判,而是来接受加冕。
“儿臣(臣媳),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齐齐跪拜。
“平身吧。”
龙椅之上,皇帝李承业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他今天没有穿龙袍,而是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家主的随和。
但他越是如此,李轩心中越是警惕。
“轩儿,凝霜,一路辛苦了。”李承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仿佛一个寻常的父亲,在关心远行归来的孩子。
“为父皇分忧,为大周尽忠,不辛苦。”李轩的回答滴水不漏。
“哈哈,好一个不辛苦。”李承-业大笑起来,“你在北境做下的那些大事,朕都听说了。以三百人头筑京观,震慑宵小;在丰祥郡开仓放粮,收拢民心。好,很好!”
他一连说了两个“好”字,但殿内的温度,却仿佛又降了几分。
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夸赞的背后,是何等锐利的敲打。
筑京观,是手段酷烈,有失仁德。
开仓放粮,是僭越君权,收买人心。
“父皇谬赞了。”李轩面色不变,躬身道,“儿臣所为,皆是事急从权。敌寇凶残,若不以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其狼子野心。丰祥郡百姓流离失所,若不及时安抚,恐生内乱。儿臣人微言轻,只能用这些笨办法,为父皇守好边疆,稳住后方,还望父皇恕罪。”
他将一切都归结为“为君分忧”,姿态放得极低。
李承业不置可否,将视线转向了萧凝霜。
“凝霜啊,朕听说,此次北境大捷,你也是功不可没啊。”
来了。
李轩与萧凝霜对视一眼,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