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 第93章 我要见陛下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第93章 我要见陛下

簡繁轉換
作者:李夏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03:52:24 来源:源1

第93章我要见陛下(第1/2页)

宣室殿。

群臣面色各异,当这份竹简内容被传阅之后,整个大殿的气氛为之一变。

公孙贺是丞相,但他没有急于开口,也没有做任何表态,他在等汉武帝开口。

不知过了多久,水衡都尉江充抵达宣室殿,拱手行礼道:“启奏陛下,李延年亲自承认命人送信,随微臣去的士卒皆可作证。”

汉武帝面色越来越愠怒,目眦欲裂,扬声笑道:“好,好啊!”

他目光阴沉,盯着众人,最后目光落在郭居身上,问道:“你是廷尉,此事你怎么看?”

郭居早就在思忖,已经想好答案,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李延年因为其弟的死亡,怨恨太子和皇孙,于是命人送此信件于燕王。”

“若此信件抵达燕国,燕王看后定会上呈给陛下,所谓借刀杀人,无外如是。”

刘屈氂立刻出列反驳道:“燕王难道不会查阅送信人身份?他若是知晓送信人不是太子宫,难道还不知有人陷害他?这种愚蠢的栽赃陷害,李延年会如此做吗?这里定有猫腻!”

“请陛下明鉴,勿要冤枉好人。”

李季可以死,因为刘屈氂需要将刘髆牢牢绑定在反太子的这条船上;但李延年不能再出事了,刘屈氂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延年也出事。刘髆聪慧,恐怕已经想明白李季的死有自己推波助澜在。

现在只有救下李延年,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好让刘髆知道自己的能量。

当他知道此事后,就一直在暗中分析,最后得出来的结果便是……太子宫的反击!

太子宫肯定不能任凭李季时间这么草草了却,若不做点事,怎能让外廷知晓太子宫的能力?道理是一样的。

公孙贺也跟着出列,拱手道:“刘向史此言差矣,送信人也分怎么送信,他可以不用接触燕王将信送给门子,通过门子交到燕王手中,送信人立刻离去。”

“最后这封信肯定还会被燕王呈交到陛下手中,那么就能做实栽赃太子的目的。”

刘屈氂平静的道:“陛下明察秋毫,李都尉跟随陛下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陛下英明擅断,难道看不出有人嫁祸太子宫?李都尉怎会做如此事?只要稍稍想一想,便知其中有问题!”

郭居出列道:“这很简单,本官断案已有数年,了解此番心态。即便最后燕王旦上呈给陛下看此反信,即便陛下明察秋毫识破诡计,但也不得不提防太子宫,只要埋下这么一颗怀疑的种子,那么目的就达到了。”

“而只要李延年杀了那名送信人,那么就永远不会有人知晓这份信是谁传给燕王的,计划可谓密不透风。”

“江都尉,你方才说了,李延年亲口承认,是他派奴仆传信去北疆的?”

江充拱手道:“是如此。”

刘屈氂蹙眉:“若真是他做的如此大逆不道的事,他会如此轻易承认?”

郭居道:“他承认,死的只是他一个。他不承认最后被查出来,死的可就不单单是他自己,还会牵连到他的家族,得不偿失,我想这种取舍,正常人都会知晓如何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3章我要见陛下(第2/2页)

公孙贺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廷尉郭居,不知想些什么。

汉武帝淡漠的开口道:“此事总归要审的,既然各都有理,那就明日提李延年来亲自审便是。”

“退朝吧。”

……

廷尉牢狱。

李延年被关押起来了,任何人不得靠近廷尉牢狱。

李延年瑟瑟发抖,从廷尉右监口中他才得知自己为什么会被抓起来。

“冤枉啊!”

“丙右监,我冤枉啊!有人栽赃我,定是太子宫的人,他们这是在报复,在报复啊!”

“我要见陛下,丙右监,我要见陛下,劳烦你通禀。”

“我随陛下二十余年,侍奉陛下左右,忠心耿耿,不看我的面上,也请陛下念及我死去的三妹面子,让他见我一面,让他见我一面呐!”

古时祭祀天地都有相应的乐曲,这样才能以礼祭祀神灵,但到汉朝的时候这种习俗丢失,汉武帝在灭南越后需要祭祀泰一和后土,却找不到通晓音律的人谱歌,于是这个时候李延年创造出来了郊祀歌乐曲,自此,汉朝开始在郊祀中使用乐舞。

从礼乐文化上来看,李延年立的功勋丝毫不小,而且还有他的妹妹李夫人嫁给了汉武帝,并且深受汉武帝宠爱。

当初李夫人死前,怎么也不愿见汉武帝一面,她此举就是为了给汉武帝留个念想,好使日后她的族人获罪,汉武帝能念在她的情义上饶她的族人一命。

所以李延年才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见汉武帝陈诉冤屈。

只是可惜,他们兄妹都低估了汉武帝作为帝王的冷静和绝情。

……

太子宫。

当公孙贺将今日宣室殿发生的事告知刘据、刘进和石德后,三人全部都震惊了。

石德老脸带着笑容:“好事,当饮三杯庆祝如此喜事!”

刘据哼道:“果然多行不义必自毙!”

刘进若有所思。

公孙贺惊愕的看着三人的反应,问道:“李延年此举,不是你们设计的?”

三人同时摇头。

公孙贺愣了很久,难道……真被廷尉郭居给分析对了?李延年就是在赌那封信能不能送到燕王府?

可问题是,长安戍门的卫士,为什么忽然查阅李延年的信件?

这解释不通啊,一切都太巧合了,巧合的好像是人为设计的一样,不然今日在宣室殿,众人也不会争论不休。

他不是没怀疑过是陛下所为,如果真是陛下所为,那陛下就不会开口要求明日在朝堂公审李延年了,因为这其中有太多巧合的地方,只要细细去查,去辩驳,事情总有转机的。

到底咋回事?

公孙贺揉了揉额头,他想不明白,怎么也想不通。

“对了。”

公孙贺想起什么,对刘据道:“郭廷尉此人可以争取为我们所用,他今日在朝所言所语都在偏着太子宫。”

刘据微微颔首道:“多谢姨夫,我知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