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 第100章 惊讶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第100章 惊讶

簡繁轉換
作者:李夏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8 03:52:24 来源:源1

第100章惊讶(第1/2页)

椒房殿,从大汉建立之初到现在,这座宫殿一直都是皇后专属。

卫子夫平日多在椒房殿内织布,很少过问外面的事,但军中依旧有许多人脉被她掌控,尽管汉武帝这些年已经处理掉很多,但他自己都不敢确定,究竟还有哪些中低层将领和卫家有联系,会不会为卫子夫所用。

这也是此前卫子夫对刘进说,汉武帝怕她的原因。

实则就是汉武帝多疑,卫青从未背叛过汉武帝,又怎会给卫子夫留下任何政治军事资产?

钩弋夫人曾多次在汉武帝耳边吹耳旁风,请求汉武帝废除卫皇后,但苦于卫子夫素日低调,从未犯错,即便汉武帝想找借口都找不到。

真要无缘无故废后,激起的后果,他自己都不敢保证会不会动摇社稷根本。

今日一早,卫子夫一如往日一样坐在织机面前织布。

小婢送来一件衣裳,对卫子夫道:“皇后殿下,皇长孙命人送来一件长衫,说是他在外买的。”

卫子夫哦了一声,道:“拿来吧。”

他将这件鹅黄长衫穿在身上,转动着凸凹有致的身躯,韵味十足。

直到她看到殿外站着的汉武帝,她顿时停下转动的身体,惊愕的看盯着汉武帝。

她已记不清有多久,陛下没有来过椒房殿。

“参见陛下。”

卫子夫拱手行礼,同时心中布满疑问,他为什么会来椒房殿?

“陛下找我有事吗?”

方才的笑容不再,卫子夫面色如常,彬彬有礼,但却和汉武帝保持着距离,恪守礼法。

汉武帝摇摇头:“没事,朕路过这里,便进来看看。”

“嗯,你忙吧。”

汉武帝来的也快,去的也快。

夫妻已经太久没有好好说一说贴己话,感情逐渐冷淡,宛如熟悉的陌生人,此时再见,双双无语,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椒房殿的小婢兴高采烈,雀跃的道:“殿下殿下,陛下回心转意啦!”

作为椒房殿的小婢和宦官们,他们比谁都希望卫子夫重新得宠。

尽管卫子夫是皇后,尽管她们是皇后的奴婢,但每每出去,总会被尧母宫的人看不起,甚至揶揄欺负。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钩弋夫人得宠?皇后失宠?

现在陛下时隔多年再次来椒房殿,会不会意味着卫皇后要重新得宠了呢?

这些小婢心思简单,自然也不会考虑太多。

倒是卫子夫,秀眉微蹙,神色带着几分疑惑和不解,他为什么忽然来椒房殿?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卫子夫脸上露出几分警惕,吩咐椒房殿内的小婢和太监最近要更加低调。

……

汉武帝回到宣室殿后。

一封竹简正放在他的案头,他将刘据上奏的奏简看完,便随意丢在一旁。

“还真替你父亲考虑啊!”

没多时,宗正卿桑弘羊和少府上官桀便抵达宣室殿。

上官桀拱手行礼,旋即开口道:“启奏陛下,五畤和甘泉宫工程即将结束,已不需要那么多灾民。”

“臣建议将灾民分批送到各郡国,让他们安排灾民安置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0章惊讶(第2/2页)

这是汉武帝曾教过刘进的御下之策,很多事不能臣僚将问题抛出来就不管不顾,若是没解决方案,那么这名臣僚一定是才不配位的。

不管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好是坏,前提得有。

汉武帝将竹简交给苏文,淡淡的开口道:“拿给少府看。”

“喏。”

“桑大卿你也看看。”

“遵旨。”

两人很快便将竹简上的内容看完,这是一封关于安置灾民流民的竹简,建议将这群人用于朝廷开荒。

“同时还撰写了关于发展人口的建议。”

都是切合当下国情提出的增加农业税收和增长人口的政策建言。

“什么看法?”汉武帝问。

桑弘羊蹙眉道:“陛下,臣觉得这其中有些想法还是太过激进,比如朝廷将罪犯、俘虏全部用于开荒,那么这些人每日都要提供足够的粮食,对财政来说是个负担。”

“这只是其一。”

“目前铁器大量都用于战争,用于农耕上的铁器存量不够,若生产铁器,又会耗一部分钱财,这是其二。”

“地方上若是知晓朝廷开荒,豪强们会联合地方官将荒地归为己有,到时候荒地开垦出来,白白给他们做了嫁衣,这是其三。”

“近水源的良田都有归属,打井引水的成本亦需要考虑在内,这是其四。”

“微臣觉得此建言政策不妥。”

汉武帝听完后眉宇微蹙。

上官桀似乎心有所感,拱手道:“启奏陛下,臣有不同的看法。”

“桑大卿所考虑的都是个体小民们独自去开荒。当初高祖建国后,组织过军队在北疆开荒成功。”

“而这篇建议则是调动国家力量统一开荒,开荒出来的地归国家所有,再重新分配给小民,那么桑大卿口中的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而现在陛下已下令去百姓休养生息,那么铁场生产出来的铁器可先为开荒所用,各地耕牛也可借调,如此两三年内,不知能开垦出多少荒地,这部分荒地再分配给小民,非但可以满足小民种植需求,还能增加财政收入。”

“所谓富国无外乎开源节流,这不恰好是个开源的方法吗?”

“若陛下还有顾忌,不妨先就京畿三辅之地试点,在实践中找问题。不然依旧会止步不前。”

汉武帝满意的点点头,对上官桀道:“你的想法倒是与朕不谋而合。”

上官桀忙不迭问道:“臣斗胆,敢问如此绝妙之策,不知是谁提出来的?”

汉武帝道:“太子宫那边送来的建言。”

果然如此,上官桀猜对了。

倒是桑弘羊有些狐疑了起来,古怪的看了一眼上官桀,这个家伙,倒真如陛下说的那样,足够圆滑。

桑弘羊当然不会再坚持,拱手道:“臣附议。”

“此事若做好,与社稷有大功,可拜侯。”汉武帝对上官桀道,“此事你负责,诸多不解就与太子宫那边对接便是。”

上官桀激动的道:“微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