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 第112章:改编俘虏部队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第112章:改编俘虏部队

簡繁轉換
作者:后留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5 15:19:02 来源:源1

第112章:改编俘虏部队(第1/2页)

卫辉城东,一片被铁丝网和警戒哨严密地环绕的区域。

这里,“临时战俘收容管理区”。

两千多名投降的楚云飞部官兵,被集中于此。

师政委赵刚站在收容区外,眉头紧锁。

他身边站着政治部主任以及几个经验丰富的敌工干事(专门负责敌军工作的干部)。

“政委,初步统计和甄别结果出来了。”

政治部主任递上一份厚厚的名册,“俘虏总数两千二百七十八人。”

赵刚接过名册,没有立刻翻看。

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麻木、惶恐的面孔上。

“人心惶惶,一盘散沙。”

“两千多人,就是两千多颗不定时的炸弹。”

“处理不好,轻则拖垮我们的后勤,重则引发哗变、敌特渗透,甚至成为楚云飞卷土重来的内应。”

“是啊政委,”

“消化吸收,比打一场硬仗更难。”

赵刚深吸一口气,“但再难,也要做!而且要做好!”

“这两千人,既是包袱,更是财富!”

“把他们改造好了,就是两千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是解放全国的新生力量!”

他转身,对政治部主任下令:“立刻执行‘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彻底打乱,釜底抽薪!”

命令迅速下达。

收容区内,手持花名册的解放军干部和荷枪实弹的警卫战士开始行动。

“所有人听好了!按顺序排队!念到名字的出列!”

“张三!李四!王五!”

“赵六!钱七!孙八!”

“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闭嘴!服从命令!”

带队的解放军连长眼睛一瞪,毫不客气。

………

“第二步:忆苦思甜,诉苦挖根!”

紧接着,政治部的干部登场了。

他们没有高喊口号,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从最根本的问题讲起:

“兄弟们!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几句!”

“你们被抓壮丁的时候,家里爹娘哭瞎了眼没有?”

“你们在国民党军队里,挨过当官的皮带、枪托没有?”

“你们打仗是为了谁?是为了你们自己?还是为了那些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喝兵血、抢民财的官老爷?”

………

一个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如同重锤,敲打着俘虏们麻木的心。

“我们解放军不一样!”

干部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强烈的感染力,“我们打仗,是为了啥?是为了天下像台上这些大爷大娘一样的穷苦人!”

“为了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不受欺负!”

“我们队伍里,官兵平等!干部吃啥,战士吃啥!一切缴获要归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我们的战士,是为人民扛枪打仗!是光荣的人民子弟兵!”

“你们想想!你们在国民党那边,是替谁卖命?”

“是替四大家族!替地主老财!替那些喝你们血的官僚!”

“你们死了,抚恤金能落到你们爹娘手里吗?”

“现在,解放了!你们自由了!愿意回家的,我们发路费!愿意留下的,欢迎加入我们人民解放军!”

“一起打老蒋!为穷人打天下!为自己挣一个好前程!”

忆苦思甜,诉苦挖根,思想引导,政策宣讲……

许多人开始认真思考,眼神中的茫然和恐惧,渐渐被一种新的、带着希望和挣扎的光芒所取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章:改编俘虏部队(第2/2页)

“第三步:甄别转化,融入熔炉!”

自愿留下的士兵,被打散编入各旅新兵补充营,开始进行基本纪律教育和解放军传统教育。

炮手、汽车兵、电台兵、军医……这些宝贵的技术人才被单独甄别出来。

政工干部反复宣讲解放军的优待政策,强调技术报国、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军官层面:这是最难啃的骨头。

甄别工作慎之又慎。

对于思想顽固、劣迹斑斑、有血债的军官,经查实,直接移交军法处审判处理。

李云龙本人也并非完全置身事外。

他深知自己的“威慑力”对这些旧军官的特殊作用。

一天下午,他带着魏大勇,突然出现在关押原254团副团长王振彪的临时禁闭室。

王振彪是个典型的旧式军人,四十多岁,黄埔分校出身,对楚云飞忠心耿耿,在俘虏中颇有影响力,但态度顽固,拒绝合作。

“王副团长,日子过得挺清闲啊?”

王振彪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楚云飞跑了,你知道不?”李云龙慢悠悠地说。

王振彪身体一僵,脸色铁青。

“你黄埔出身,懂军事,是个带兵的材料。”

“可你睁眼看看!你替楚云飞卖命,替老蒋卖命,打的是什么仗?是让老百姓戳脊梁骨的仗!是注定要失败的仗!”

“我们解放军,打的是解放穷苦人的仗!是民心所向的仗!大势所趋,懂不懂?”

李云龙站起身,走到他面前,

“两条路:一条,死抱着你那套愚忠,跟楚云飞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另一条,幡然醒悟,加入人民军队,用你学的本事,为老百姓打天下!”

“给自己,也给子孙后代,挣一个堂堂正正的前程!你自己选!”

说完,李云龙不再看他,转身带着魏大勇离开。

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头也不回地丢下一句:

“对了,你老家前些日子刚解放,你老娘托人捎信来,说分了十亩地,盼着你回去看看。”

“娘……”

王振彪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看着李云龙离去的背影,这个在战场上没流过泪的汉子,此刻眼泪却夺眶而出。

李云龙最后那句话,像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他紧闭的心门。

几天后,王振彪主动找到赵刚,要求参加学习改造。

他的转变,在旧军官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改编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自愿回家的俘虏,经过教育,发放了路费和简单的边区票,分批离开。

军官中,除少数顽固分子被处理外,大部分进入师教导团,接受系统化的政治学习和军事整训。

新6师各旅的驻地内,出现了许多新面孔。

老兵们虽然依旧带着审视的目光,但在指导员的引导下,也开始尝试接纳这些“新同志”。

“政委,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李云龙对身边的赵刚说道。

“是啊,不容易。”

赵刚点点头,“但这才刚开始。思想改造是个长期过程,要把他们真正锻造成合格的人民战士,融入我们的队伍,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和战斗的考验。”

“不怕!有了这批新鲜血液,再加上咱们缴获的那些美式装备……”

他目光转向远处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仓库,嘴角咧开一个豪迈的弧度:

“老子这新6师,可真是要鸟枪换炮,越打越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