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92章 账单不是证据,是投石问路的试探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92章 账单不是证据,是投石问路的试探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92章账单不是证据,是投石问路的试探(第1/2页)

返程车的空调开得很足,冷风顺着领口钻入脊背,肖锋却觉得后颈沁出薄汗,黏住了一缕碎发。

车窗外雨丝斜织,玻璃上蜿蜒的水痕将路灯拉成模糊的光带,像谁用指尖划过湿漉漉的画布。

苏绾接孙倩电话时压低的尾音像根细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跳——“市委收到匿名信了”,这六个字在雨声里滚了两滚,就成了压在他心尖的秤砣。

车内广播正播报晚间新闻,女声平稳,反衬出他耳膜内越来越清晰的嗡鸣。

他闭着眼,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阴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味的旧痛,从膝盖深处蔓延上来。

膝盖旧伤随着车速颠簸抽痛,倒让脑子愈发清醒。

那痛感像钝刀割肉,又似电流窜过神经,他甚至能回忆起八年前被周梅当街撕碎简历时,纸片纷飞如雪,风里夹着她冷笑的余音,他也是这样,疼得直不起腰,却把每句羞辱都刻进了骨头缝里。

现在不同了。

他摸了摸裤袋里皱巴巴的准考证,指腹擦过边缘被阿婆孙子用蜡笔涂的小国旗——

那红黄颜料已微微起皮,指尖摩挲时传来粗糙的颗粒感,像是孩子天真的执念在皮肤上留下微小的刺痒。

那是他在低洼村蹲点时,孩子们塞给他的“护身符”,带着泥土与阳光晒过的气息。

“孙记者问你要不要回应。”苏绾把手机递过来,指尖在屏幕上悬着,像怕惊扰某种平衡,“她说匿名信里写……写你和我有经济往来。”

肖锋接过手机,指节在屏幕上叩了两下,发出轻微的“嗒”声。

孙倩的来电显示还亮着,他按了回拨键,喉结动了动:“孙记者,等我消息。”说完就挂了,连解释都懒得给。

电话那头的忙音短促而冷,像一扇门在他身后砰然关上。

苏绾盯着他发顶翘起的碎发,忽然想起上次在党校听他讲课,他也是这样,把最难的案例拆解成线团,再慢条斯理地抽丝剥茧。

那时阳光从窗格斜照进来,落在他肩头,像披了层薄金。

“他们想撕什么?”肖锋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砂纸擦过铁皮,带着金属摩擦的粗粝感。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这类指控一旦发酵,公众会先入为主地怀疑利益输送,哪怕证据链断裂,信任的裂痕也已形成。”

苏绾的手指在车门扶手上轻轻敲了两下,指甲与金属碰撞出清脆的“嗒、嗒”声。

她太懂这种手段了——当年父亲被构陷时,政敌也是先往她和母亲身上泼脏水,说她们收了境外基金会的钱。

那些流言像毒藤,缠住呼吸,直到真相浮出水面,可伤痕早已渗入骨髓。

“需要我怎么做?”她问,声音像浸在冰水里的玉,凉得透却脆得清,每一个字都带着凛冽的质感。

“准备好过去三年的工资流水和租房合同。”肖锋把书推过去,封皮上“苏绾赠”三个字被翻得发亮,墨色边缘微微起卷,像是被时光反复摩挲过,“他们伪造转账记录,总会有破绽。”

当晚十点,苏绾的台灯在书房投下暖黄光晕,灯罩边缘落着一只飞蛾,翅膀轻轻颤动。

她把一沓银行流水摊开,纸页边缘微卷,指尖划过墨迹未干的打印行,钢笔尖停在某行记录上——“2021年5月12日,向肖锋转账50000元”。

她扯了扯嘴角,拨通房东张阿姨的电话:“阿姨,我2021年是不是租的景阳路17栋?”电话那头传来搓麻将的哗啦声,还有人喊“碰!”,背景音里油锅滋啦作响,烟火气扑面而来:“小苏啊,那时候你住的是17栋乙单元,隔壁18栋去年才盖好呢。”

她把流水往桌上一扣,纸页发出“啪”的一声轻响,给肖锋发了条消息:“他们连我住哪栋楼都搞错了。”末了又补一句:“老陈说可以暂缓初步调查,我让他等等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2章账单不是证据,是投石问路的试探(第2/2页)

手机屏幕映着她眼底的光,像寒夜里的星火——她太了解肖锋的布阵方式了,他从来不会硬扛,只会把对手引进自己的局里。

与此同时,肖锋正坐在低洼村村委会的老木桌前。

木桌斑驳,掌心贴着桌面,能感受到年轮的凹凸与虫蛀的小孔,像一段段沉默的往事。

***把伪造的账单拍在桌上,玻璃杯里的茉莉花茶被震得晃出涟漪,茶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泥土味,在鼻尖缭绕。

他撸起袖子,腕子上还沾着上午帮村民修拖拉机的机油,黑乎乎的油渍蹭在皮肤上,带着金属与汽油的刺鼻气味:

“肖主任在村里吃百家饭,张奶奶送俩鸡蛋他都要回两包盐,现在说他收钱?这是打我们全村人的脸!”

半小时后,村委会的大喇叭响了,电流声“滋啦”一响,接着是王大爷沙哑的喊声。

王大爷举着锄头冲进门,鞋底还沾着泥,张婶攥着刚摘的黄瓜,绿皮上还挂着露珠,清新的草木气息瞬间弥漫开来。

连阿婆都被孙子搀着来了,她身上裹着旧棉袄,袖口磨得发白,手微微发抖。

摄像机红灯亮起时,阿婆颤巍巍摸出块红布——是当年肖锋为救她孙子被钢筋划破腿时,她连夜缝的锦旗,布面粗糙,针脚歪斜,却绣着“人民好公仆”五个字。

她哽咽着:“我这把老骨头跪天跪地跪父母,可肖主任值得我跪。”

她孙子举着本《公务员法》站在边上,封皮被翻得卷了边,纸页泛黄,边角翘起,像是被无数个夜晚的指尖摩挲过,“我以后也要当肖主任这样的官!”

省委组织部小会议室里,老周把保温杯重重搁在桌上,杯底与桌面碰撞出沉闷的“咚”声,茶水晃了晃,几片茶叶打着旋儿沉下。

赵科盯着电脑里的复核材料,鼠标光标在“暂缓”按钮上悬了十分钟,指尖微微发颤。

他听见自己心跳在耳道里回响,像鼓点。

“去村里问问阿婆。”老周摸出盒烟,又想起什么似的收回去,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她孙子现在每天背《公务员法》,就为了考出来像肖主任。”

赵科的指节抵着太阳穴,突然笑了:“周组长,你这是拿民心当保票?”他点击“暂缓上报”,屏幕弹出确认窗口时,声音轻得像叹息,“给我个不后悔的理由。”

“我会让诬告者自己拆自己的台。”肖锋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低沉而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赵科这才发现他不知何时站在门口,膝盖缠着的绷带渗着淡红,血迹在布料上晕成一朵暗花。

“申请调阅苏绾同期财务审计报告,纪检介入核查,程序正义比清者自清更有用。”

凌晨两点,肖锋的手机震动起来,嗡鸣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匿名短信:“你以为这只是账单?”他回拨过去,提示是空号。

尾号“731”刺得他眼睛发疼——八年前周梅提分手时,也是用这个尾号的号码发的消息,“你这种人,一辈子都进不了苏家的门。”

他合上笔记本,窗外的雨正密,噼啪敲在铁皮屋檐上,像极了在低洼村连夜救人那天,雨水混着血水,把裤腿染成深褐,湿冷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手机屏幕亮起,是苏绾的消息:“老陈压下了初步调查,但提醒我——有人盯上了我爸旧案卷宗编号。”肖锋盯着“731”三个数字,指节捏得发白,指甲嵌进掌心,留下月牙形的红痕。

他摸出床头的护膝,那是母亲用旧毛衣织的,针脚歪歪扭扭,羊毛粗糙扎手,却裹着熟悉的体温。

明天是市委信访接待日,他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把警服挂回衣柜,转身拿了根竹节拐杖——膝盖还在疼,但他偏要让所有人看看,站不直的从来不是他的脊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