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97章 配角翻身,才是最痛的耳光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97章 配角翻身,才是最痛的耳光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97章配角翻身,才是最痛的耳光(第1/2页)

肖锋把钢笔尖抵在稿纸上,墨水滴在“标准化流程”几个字上,晕开一小团深色的花——那墨迹边缘微微颤动,像一颗坠落的心在纸上洇出无声的回响。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扫过玻璃,风里夹着初秋的凉意,拂过他裸露的手腕,激起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关于建立干部舆情应对标准化流程的建议》,喉结动了动——

这是他在办公室熬了三个通宵的成果,此刻纸页边缘还沾着速溶咖啡的褐色痕迹,指尖蹭过那斑驳的渍印,粗糙而苦涩的触感仿佛提醒着他每一夜的清醒与煎熬。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他低声念出草稿里引用的《孙子兵法》,声音干哑,像是从砂纸上磨出来的。

指节叩了叩“群众证言纳入考察”那行加粗的字,金属笔帽轻碰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嗒”,如同心跳的节拍器。

三天前收到的威胁短信还躺在手机备忘录里,尾号7371的号码像根刺扎在视网膜上,但此刻他握笔的手稳得像量过水平仪——

四年前周梅在出租屋摔门时说“你这种人永远进不了苏家的门”的冷笑,此刻倒成了最好的磨刀石。

那声音仿佛又在耳畔响起,带着口红摩擦门框的吱呀声,还有她高跟鞋踩在水泥楼梯上的回响,一步步远去,却在他骨头上刻下印记。

办公室门被敲响时,他正把最后一页装订夹按紧。

金属夹子咬合的“咔哒”声刚落,赵科探进半张脸,领带歪在锁骨处,额角沁着细汗,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牛皮纸袋,纸袋边缘已被手指揉得发毛:“肖处,市委办刚催材料,说王书记要亲自看。”

他说着把纸袋往桌上一放,袋口露出半截蓝白封皮的《干部考察条例》,封皮上的烫金字在顶灯下闪了一下,冷而锐利。

肖锋把建议稿装进文件袋,指腹蹭过袋口的烫金市委徽章——那徽章微微凸起,触感如刀刻,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抓起外套往外走,经过赵科身边时顿了顿,“你昨晚在老周那说的话,我听见了。”

赵科耳尖瞬间通红——他记得自己凌晨两点在巡视组办公室嘀咕“这哪是建议,分明是宣言”。

老周的搪瓷杯磕出脆响:“这小子要把阳谋写进制度。”那声音混着热水倒进杯中的汩汩声,至今还在他耳膜里震荡。

“肖处!”赵科追出两步,声音发紧,“李某今早被留置了。”肖锋脚步微滞,转头时目光扫过走廊尽头的公告栏——

那里还贴着他正处公示的红纸,边角被风吹得卷起,像面小旗,在穿堂风中轻轻扑动,发出细微的“啪啪”声。

“谁通报的?”“省纪委。”赵科摸出手机划拉两下,屏幕亮光照得他眼尾发青,“老陈说苏主任今早带着材料冲进去的,没哭没闹,就往桌上甩了三沓纸。”那“甩”字说得格外重,仿佛能听见纸张砸在会议桌上的闷响。

肖锋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摸出手机,微信对话框停在苏绾凌晨三点发来的“等我消息”,此刻提示音突然炸响——

是张照片,省纪委大楼的玻璃门映着晨光,苏绾站在台阶上,白衬衫下摆扎得整整齐齐,手里的文件袋被攥出褶皱,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配文只有两个字:“成了。”

他盯着照片里苏绾紧绷的下颌线,想起三天前她语音里像刀刃擦玻璃的冷:“这次,我不想再等别人替我们说话。”此刻阳光透过走廊窗户斜切进来,照得他后颈发烫——

那是四年前在律所被周梅当众甩了工牌时,后颈也这么烫过,只不过那时是羞辱,现在是灼烧般的痛快,像火焰舔过旧伤,却不再疼痛,反而唤醒了某种沉睡的力量。

“肖处!市委小会议室!”通讯员的喊声从楼梯口飘来,混着皮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回响,由远及近。

肖锋把手机塞进西装内袋,能隔着布料摸到苏绾照片的轮廓——那硬挺的边角抵着胸口,像一枚藏在心口的勋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7章配角翻身,才是最痛的耳光(第2/2页)

推开门时,市委常委们的目光刷地扫过来,王书记正翻着他的建议稿,金丝眼镜滑到鼻尖:“小肖,你说‘群众证言要建档备查’,不怕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怕。”肖锋声音沙哑,这是连续熬夜的代价,喉咙像被砂纸裹住,“但更怕有人利用制度漏洞,把真话捂在档案袋里。”

他想起苏绾父亲当年被构陷时被篡改的证人笔录,想起老陈说“当年要是有人敢这么做”时泛红的眼眶,喉结滚动着补充:

“能而示之不能,不是虚伪,是给想捂盖子的人设陷阱,等他们以为能瞒天过海时,制度的网已经收紧了。”

会议室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秒针每走一格,都像敲在人心上。

王书记突然笑了,把建议稿往桌上一合:“我看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一个时代的答卷。”

他转头对秘书长说,“加进今年干部培训教材,让新来的年轻人看看,什么叫在规则里破局。”

散会时赵科追上来,会议记录本在他手里翻得哗哗响:“我特意补了句‘肖锋同志未提个人委屈,只谈制度建设’。”他压低声音,“老周说这会是您晋升的关键背书。”

肖锋拍了拍他肩膀,没说话,他更在意的是刚才王书记批示时,自己瞥见文件末尾“张某”两个字被红笔圈了圈,那是老周今早塞给他的张某项目资金流向图。

傍晚回到办公室,***的电话准时打进来,背景音是汽车引擎的轰鸣:“肖哥,您让盯的张某公司会议,录到东西了。”

他的声音带着兴奋的哑,“那孙子说‘周梅就是个棋子,现在该弃了’,跟您猜的一样,在甩锅。”

肖锋把录音文件转发给老周时,屏幕亮了又暗——苏绾发来新照片,是间古色古香的书房,墙上挂着“清流自持”四个大字,墨迹苍劲,笔锋如刀,仿佛能听见当年挥毫时毛笔划破宣纸的嘶响。

“我爸说,真正的清流,不是不沾泥,是沾了泥还能走得直。”她的消息让肖锋想起第一次见她时,在乡镇调研会上,她踩着高跟鞋走进破落的村部,白裙子沾了泥点,却依然挺直腰板说“数据造假毁的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

那时雨刚停,屋檐滴水砸在水泥地上,溅起的泥星子落在她鞋面,她看都没看一眼。

此刻他盯着“清流自持”四个字,拇指在屏幕上按了又按,最后只回了个“好”。

手机突然震动,尾号7371的号码再次跳出:“你离真相越近,离安全越远。”肖锋把手机倒扣在桌上,玻璃屏压着苏绾发来的照片,冰凉的触感从掌心蔓延至心口。

窗外的夜色漫进来,他想起八年前周梅分手那晚,她涂着玫红指甲油的手戳着他胸口:“就你这没背景的穷酸样,苏家大门朝哪开都摸不着。”

那时他蹲在出租屋地上捡被撕碎的简历,碎纸片里飘出张北大录取通知书,边角已经发黄,指尖触到那泛脆的纸页,像碰到了自己被踩碎的尊严。

“原来他们不是想毁我,是怕我打开那扇门。”他低声说,伸手合上桌上的笔记本,扉页上“阳谋不止破局,更要布势”的字迹被新添的“善战者致人,善治者立法”衬得更浓,墨迹未干,指尖蹭过,留下一道淡淡的黑痕。

远处山峦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极了他走过的每一步——从乡镇科员到正处公示,从被羞辱的“书呆子”到让对手睡不着觉的“布局者”。

电话铃声突然炸响,是省委组织部的号码。

肖锋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时,月光刚好漫过他膝盖上的旧伤——那是三年前在暴雨里追着村民签拆迁协议时摔的,此刻绷带上的血渍已经凝结,像朵褪色的花。

“肖锋同志。”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惯常的严肃,“省委组织部关于你职级晋升的正式通知,明天上午九点到办公室领取。”

窗外的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文件沙沙作响,其中一页飘落在地,“张某”两个字正对着他的鞋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