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98章 账本不会说话,但人会害怕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第98章 账本不会说话,但人会害怕

簡繁轉換
作者:高山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52 来源:源1

第98章账本不会说话,但人会害怕(第1/2页)

省委组织部的电话挂断后,肖锋捏着手机的指节微微发白,金属外壳被攥得发烫,指腹摩挲着屏幕边缘那道细小划痕——那是上周在档案室翻查张某资料时磕的。

窗外的月光斜斜切进来,在他膝盖的绷带上投下一片模糊的阴影,像一道未愈的旧伤口。

阴雨天里,那处枪伤总隐隐作痛,湿冷的空气仿佛渗进骨髓,可此刻,心跳如擂鼓,震得整条右腿都麻木了。

门被敲响时,他正盯着桌上那页飘落在地的“张某”文件,纸角卷起,沾着一点泥灰,像是被人匆忙踩过又踢开。

赵科的脸从门缝里探进来,额角沾着细汗,发丝黏在皮肤上,喉结上下滚动,左手还提着半凉的豆浆,杯壁凝着水珠,滴落在地毯上,洇出一小片深色。

他关上门,背抵着门板,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动走廊尽头的监控:“肖处长。”

“刚在电梯里听见周部长跟张主任说,您的正式调令是去柳河村当第一书记。”

肖锋的瞳孔微微一缩,耳膜嗡地一响,仿佛有根针从太阳穴刺入。

柳河村他知道,南江市出了名的“烂摊子”——集体资产流失、扶贫资金窟窿、青藤会势力渗透,三任第一书记要么被挤兑走,要么被拖下水。

但他面上只垂眼摩挲着膝盖的绷带,指尖触到纱布粗糙的纹理,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铁皮:“组织部的安排,我服从。”

赵科急得直搓手,掌心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指甲边缘泛红:“您没听出来?这不是提拔!上回您查张某公司的事,早把有些人得罪死了——

柳河村就是个流放地,等您把那滩浑水搅臭,正好借机……”他突然噤声,喉结动了动,像是吞下一句命案。

他从西装内袋摸出张皱巴巴的便签纸,纸面带着体温,边角卷曲,拍在桌上时发出“啪”的轻响。

“这是我从部务会记录里抄的,柳河村的‘特殊情况说明’。”

便签上的字歪歪扭扭,蓝黑墨水洇开,像一群挣扎的蚂蚁,却刺得肖锋眉心发紧。

他扫过“历史遗留问题复杂”“不宜安排重要干部”等字眼,指尖在“青藤会”三个字上顿了顿,纸面粗糙,摩擦着指腹。

抬头时,他已换上一副云淡风轻的笑,嘴角微扬,却没到眼底:“正好养伤。”

赵科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三秒,呼吸放轻,突然重重叹了口气,那声音像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

这个总把“组织原则”挂在嘴边的小科员,此刻竟伸手扯了扯肖锋的衣袖,布料摩擦发出细微的“窸窣”声,指尖带着汗意。

“您要是需要……”他又咽了回去,喉结一滚,抓起桌上的豆浆杯转身就走,杯底在桌面划出一道水痕。

临到门口,他顿了顿,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明早八点,我在部里侧门等您拿调令。”

门“咔嗒”一声关上,锁舌咬合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肖锋展开便签纸,在“青藤会”下方画了个圈,钢笔尖刺破纸张,发出“嗤”的一声,墨点溅开,像一滴凝固的血,在桌面压出道浅痕。

他想起三天前***发来的录音——“周梅就是个棋子,现在该弃了”,电流杂音里,那句话像刀片划过耳膜。

原来这盘棋,早从四年前就开始下了。

村民大会那天,柳河村村部的破电扇“吱呀”转着,扇叶积满灰尘,每转一圈,就抖落几粒灰絮,在斜照的阳光下如尘雾般飞舞。

肖锋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布料贴着后背,已被汗水浸出一片深色。

他瘸着腿走上土台时,木板“咯吱”作响,台下传来零星的嗤笑,夹杂着瓜子壳被咬碎的“咔嚓”声。

老魏派来的联络员坐在第一排,翘着二郎腿嗑瓜子,油亮的发梢沾着片草屑,阳光照在上面,泛着微黄的光。

“各位乡亲。”肖锋翻开扶贫资金台账,纸页泛黄,边角卷曲,指尖停在“村级误工补贴”那页,故意皱起眉,嗓音低沉,“这数字我看不懂啊——王婶家上个月就干了三天活,咋记了七天?”

台下炸开一片议论,像锅烧开的水。

联络员的瓜子突然停在嘴边,眯眼盯着他,嘴角的笑意僵住。

肖锋却像没看见似的,挠了挠后颈,指甲刮过皮肤,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我这人笨,要不大家跟我一块儿看?”他把台账往台前一推,动作带得桌上的搪瓷杯晃了晃,杯壁“叮”地撞上台面,泼出半杯凉茶,褐色的水渍在账本上晕开,像一道无声的控诉。

联络员“噗”地笑出声,重新翘起二郎腿,鞋底沾着泥,轻轻晃着。

他身后的几个青壮汉子也跟着笑,其中一个拍着大腿喊:“肖书记这文化水平,还不如我家娃!”声音粗粝,震得窗玻璃微微颤动。

散会后,肖锋蹲在村部后墙根儿抽烟。

风卷着稻草香和泥土的湿气吹过来,带着远处牛棚的腥臊味。

他望着联络员钻进黑色轿车扬长而去,尾灯在土路上划出两道红光,引擎声渐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8章账本不会说话,但人会害怕(第2/2页)

指尖的烟灰簌簌落在洗旧的裤管上,烫出几个小洞,布料焦糊的气味钻进鼻腔。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苏绾的消息:“柳河村的老槐树,有三百岁了。”配图里,虬结的枝干间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清光绪年间立”,字迹斑驳,像被岁月啃噬过。

他对着屏幕发了会儿呆,把烟蒂按进泥里,火星“滋”地熄灭,留下一缕青烟。

从那天起,柳河村的人都看见新来的肖书记按时打卡、帮张奶奶提水、陪李大爷下象棋,偶尔在村部抄文件,钢笔尖在纸上划拉得沙沙响,像春蚕啃叶。

可谁也没注意到,他抄的不是政策文件,是三年来所有村级账目的流水号;更没人发现,每晚他锁上村部后,会打着手电筒翻出地窖里的旧档案——

那些落满灰的牛皮纸袋,藏着被人刻意遗忘的“村级误工补贴”发放表。

“陈会计。”第七天傍晚,肖锋堵在村部门口。

小陈抱着个蓝布包正要走,听见他的声音浑身一僵,布包“啪”地掉在地上,露出半截粉色U盘,塑料外壳泛着廉价的反光。

他弯腰帮她捡,指尖触到U盘时顿了顿——这东西太新,和她磨破边的布包格格不入,像一颗误入贫瘠土壤的糖果。

“我想问问……”他把布包递给她,声音放得极轻,像怕惊扰一只受惊的鸟,“三年前四月的误工补贴,领款人签字是‘王有福’,可王大爷说他那年四月在县城住院。”

小陈的睫毛剧烈颤动,眼底迅速漫上水雾,呼吸变得急促。

她张了张嘴,又闭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指节泛白。

肖锋看着她泛红的眼尾,想起自己刚被周梅羞辱那晚,蹲在出租屋地上捡碎简历的模样——都是怕被碾碎的人,才会把棱角藏得那么深。

“你怕不怕?”他突然问。

小陈猛地抬头,眼泪“啪嗒”掉在布包上,湿出一小片深色。

肖锋关紧村部的门,U盘插进老掉牙的台式机时,屏幕闪了闪,发出“嘀”的一声,风扇嗡嗡启动。

当资金流向图在Excel里铺展开时,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胸口起伏,指尖在键盘上微微发抖——

县财政局的拨款到乡镇账户后,七成资金会被“预拨”到青藤会的合作社,半年后才“结算”,期间产生的利息,竟全进了个尾号8888的私人账户!

他抓起外套冲出门,迎面撞上抱着一摞红薯的李婶。

老人颤巍巍递来两个:“肖书记,自家种的,甜。”他接过时,李婶的手在他手背上快速拍了两下——

粗糙的掌心,带着泥土的颗粒感,这是三天前他帮她找土地确权证底册时,两人约好的暗号。

深夜,村部的台灯晕着暖黄的光,灯罩边缘积着飞蛾的尸体。

肖锋在笔记本上写下“小陈”,画了个星号;又添上“李婶”,旁边注“土地底册”;最后写上“李所长”,括号里是“去年处理过合作社围堵村部事件”。

窗外虫鸣渐密,蛙声与蟋蟀声交织,像一张无形的网。

他翻到扉页,“阳谋不止破局,更要布势”的字迹旁,新写的“善战者致人,善治者立法”墨迹未干,笔尖在纸上留下微小的凹痕。

手机突然震动,尾号7371的短信跳出来:“柳河村的土,埋得住秘密,也埋得住人。”

他盯着屏幕看了足有一分钟,呼吸平稳,指尖却微微发冷。

然后拨通老周的电话。

“帮我查件事。”他摩挲着笔记本的硬壳封面,皮革纹理摩擦着指腹,“青藤会有没有人做村级财务软件运维?”

电话那头沉默了五秒,老周的声音突然低了八度:“你这是……”

“建棋盘。”肖锋望着窗外的老槐树,月光透过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像极了他笔记本上那些名字和线索,“我需要知道,他们的手伸到了多深。”

挂了电话,他翻开笔记本新页,在“可信名单·一期”下画了道粗线,笔尖用力,纸面微凹。

远处传来夜归的狗吠,一声接一声。

他站起身,把U盘和土地底册锁进铁皮柜最底层,锁舌“咔哒”咬合。

洗旧的蓝衬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藏在腰间的录音笔——那里面,是今天和李所长的对话:“您说合作社总改财务系统?巧了,我也觉得这软件有问题。”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肩头,斑驳的光影在衬衫上跳动,把褶皱照得一清二楚。

风掀起他的衬衫下摆,露出里面别着的钢笔——笔帽上沾着点墨迹,像是刚写过什么。

远处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的“叮铃”划破晨雾,是小陈骑着车过来了,蓝布包在车筐里颠得欢快。

肖锋弯腰捡起片落叶,夹进笔记本,扉页上的新批注在晨光里泛着墨香:“阳谋不止破局,更要布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