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66章 :丰收(求追读)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第66章 :丰收(求追读)

簡繁轉換
作者:辣椒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7 03:21:12 来源:源1

第66章:丰收(求追读)(第1/2页)

将图纸拿去交给了韩暨,叮嘱他在搭建连体窑的同时顺带将熔铁炉给修建出来。

图纸上熔铁炉的各项参数他都尽量贴合汉代的术语去书写,一些实在无法用白话写出来的他也用了大段的注释。

拿到图纸,韩暨对熔铁炉的炉型没有太多的神情变化,反而是对手里这张洁白如雪纸体厚实的a4纸喜爱万分。

“主公,此纸为何如此洁白与强韧?这比蔡侯改良的纸张更加适合书写。”

韩暨摩挲着白纸喜爱的不行。

张显呵呵一笑:“你先造炉子,再过几天你就知晓了。”

“唯——。”

韩暨拱手转身继续督造起了连体窑。

成千上万的青砖整齐码放在一处,现下韩暨正领着人在那平整着土地。

糯米浆石灰浆也在准备。

张显看了几眼便也离开了,他跟韩暨说过几天就知晓纸张的奥秘不是空话。

造纸这个事从他有心建造蒙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了。

【学识技能:逆向2::你可以通过实物逆向出制作方法。】

他早利用【逆向2】的技能在反推a4纸张的制作流程,逆向的过程中,a4纸从原材料到成纸的每一步都在他的脑海中像放视频一样播放过上百次了。

造纸术他早已熟络于心。

如今桃源溪流的下游他就已经沤了两千多斤的构树皮在那,已经差不多快有一个半月了,应该是可以用了。

溪水潺潺,张显站在下游的沤池边,望着浸泡了一个半月的构树皮。两千多斤树皮在浑浊的水中已经软化,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气息。他弯腰捞起一片,手指轻轻一捻,坚韧的树皮便如棉絮般散开。

“显哥儿,这些树皮当真能造出您说的那种白纸?”身后传来夏侯兰疑惑的声音。

张显回头,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当然。”

“你怎的过来了?”

他脑海中闪过通过【逆向2】技能看到的现代造纸画面——巨大的蒸煮锅、精密的筛网、高速运转的烘干滚筒。虽然桃源没有那些机械设备,但基本原理相通。这一个半月来,他反复推演如何在汉代条件下实现类似效果,每一步骤都在心中演练了上百遍。

夏侯兰:“公至先生那边要我的事不多,就是给人给资材就行,我看你急匆匆的往这边走便跟过来看了。”

张显点头,也正好。

“去叫二十个手脚麻利的庄户来,再准备十根硬木棒和五个石臼。”张显吩咐道,“今日我们开始造纸。”

黄昏的阳光偏斜,张显站在沤池旁,指导庄户们将沤软的构树皮捞出。树皮经过长时间浸泡,外层粗皮已经自然脱落,剩下洁白的内皮纤维。

“先把这些树皮铺在石板上捶打。”张显拿起一根硬木棒示范,“要用力但均匀,直到皮絮完全散开。”

木棒击打在树皮上的闷响此起彼伏。张显穿梭在庄户之间,不时纠正他们的手法:“不是砸,是捶!要让纤维分散而不是断裂。”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这项工作比他想象的更耗费体力,但看着原本粗糙的树皮逐渐变成细密的纤维团,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庄主,这些够细了吗?”一个庄户捧着一团雪白的纤维问道。

张显捻了捻,摇头道:”还不够。放入石臼中继续捣,直到能拉出丝来。”

日头西斜时,第一批合格的纸浆终于制备完成。张显将纤维团放入大木桶中,加入清水搅拌,乳白色的浆液在桶中旋转,如同一场微型风暴。

次日清晨,张显指挥庄户们在溪边搭建了十口大陶锅,下面垒起柴火灶。

“这一步最关键。”他小心翼翼地将纸浆倒入锅中,加入少量石灰水,“蒸煮能进一步软化纤维,还能漂白。”

火焰舔舐着锅底,锅中的浆液逐渐沸腾。张显手持长木棍不停推搅,防止纤维结块。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盯着锅中变化。

”主公,为何要加石灰?”韩暨腋下夹着竹简闻声而来。

他正要去授课,只不过听说自家主公开始造纸了便好奇过来看看。

“石灰能去除杂质,让纸张更白。”张显抹了把汗,“蔡侯当年若有此法,造出的纸会更上乘。”

蒸煮持续了整整一天,当最后一锅浆液变成纯白色时,夕阳已经染红了溪水,张显精疲力竭,但看着这些洁白如雪的纸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第三天,张显取出了已准备好的竹框以及干草横编的帘子。

这是他按照【逆向2】技能中看到的现代造纸设备原理简化,造法十分简单,所以他让桃源的妇老连夜赶制了许多出来。

当然,是给钱的那种,竹框不算,大小半米长宽的草帘二十个一钱,桃源妇老一晚上让他支付了千钱出去。

“这个是抄纸帘。”他拿起竹框跟草帘扣在了一起:”将浆液均匀铺在上面,水分会从缝隙流走,留下皮絮层。”

他来到纸浆缸近前,看着缸中沉淀下去的浆水扭头看向一名庄户。

“熬煮的榆树皮汁呢?”

“煮好了庄主,我去取来。”那庄户跑向一处去。

造纸植胶也是关键,能够让纸张变得更加的坚韧。

待那庄户取来熬煮好的榆树皮胶质,张显往纸浆缸中倒入,而后快速前后推搅。

待混合的差不多了,他便将竹帘浸入浆液沉底,晃荡几下然后平稳地抬起。

水流哗哗落下,帘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纸絮。

“妙啊!”韩暨眼放惊奇。

他又是在授课路上转道而来。

张显笑而不语,只是将草帘从竹框上取下放置一旁,而后重复几次。

“都记住了?”他问。

“记住了庄主。”一众庄户答。

“那好,你们也开始吧。”

“诺!”

十几个庄户轮流操作,张显在一旁看着,时不时上前提醒。

“手稳一些。”

.....

“也要注意纸絮的量,太多了纸便不匀!”

......

“不错,继续保持。”

.......

一个晌午,一万多张草帘整齐斜放在简易木架上晾晒。

纸浆的量全部用完,草帘也只剩下不多,索性他也让跟他来造纸的庄户歇着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6章:丰收(求追读)(第2/2页)

随着草帘上水分的逐渐蒸发,纸的模样也跃然在了草帘上。

有石灰漂白,纸的颜色仅是微微有点灰。

有胶质增稠,纸的韧度看上去也很不错。

“等晾干就完成了。”

脱去了长衫穿着有伤风化的短袖,张显来回在晾纸架中来回踱步,时不时的蹲下身子质检纸张质量。

一连晃悠到了黄昏,晾纸架上的纸张基本都完全干透,他这才叫来了人将这些纸全部收了起来。

两万张半米长宽的灰白纸摞起来足有两米高,纸张坚韧适合书写,重达百斤。

第一次造纸,虽然是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但成纸质量如此之好还是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成了。”

“主公大才!”比起张显,闻声而来的韩暨更加的兴奋。

他已经捧着那张a4纸琢磨了三天了,每天脑海中都在幻想如果用其书写会怎么怎么样。

这才不过三日,自家主公就弄出了这么多,虽然摸上去有些不如主公给他的那张,但用来书写却是足够了。

“公至来啦,你看看,这些纸只需裁剪一二便可用来钉册成书、”

“有了这个我等何愁桃源文道不兴!”

“是极是极。”

韩暨摸着这些纸张犹如在抚摸少女的肌肤,眼神中满是爱惜。

“主公,暨想求些白纸用来奖励给学童中成绩优异者,好激发他们的上进之心。”

“公至自取便是,不过这些纸还是要裁剪才行,这边角着实不雅观。”

张显自无不可点头应允,纸张弄出来就是用来书写的,奖励学童自然也行。

不过说到了学童他朝韩暨问询:“公至授课已有五日有余,如何,某这桃源学子?”

听到自家主公的问话,韩暨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有善进者,但不多,余者皆是厮混。”

“心性尚未扭转过来,幼童多贪玩,公至还得费心才是。”张显微微摇头朝一众庄户道:“将纸张送入库房。”

在一阵应‘诺’声中,两人各自捧了一沓纸往住宅走去。

“暨敢不效死力。”

“近来暨也在思考如何提高这些学童们的进取心,想来治学如治军,赏罚分明方为上上之选。”

“是这个理、”张显点头:“公至也可从圣人之学中挑些有趣的道理编成故事,孩童嘛,多是对有趣二字上心。”

“我这倒有几个,你听听,先听这掩耳盗铃,相传这春秋晋国有一男子.........

还有这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守株待兔..........”

回返的路上,张显一口气连讲好几则寓言故事,口不带停的。

“主公大才。”韩暨又是一阵吹捧,随又感叹:“怪不得桃源一众最喜爱的就是闲暇时听主公讲那话本,这短短几则故事里却是蕴含了许多道理又十分的有趣。”

“寓教于乐嘛。”张显呵呵一笑:“连体窑如何了?”他侧首看向韩暨。

“已经在拱顶了,这窑不仅可以闷烧木炭,烧瓷烧陶烧砖也不无不可。”

“公至劳心了,来这桃源还尚未有一日停歇。”

“暨也乐在其中,能将书中技艺一一展现,也是暨的幸事。”

小院门前,韩暨朝张显拱手一礼。

“主公志向暨已有几分明悟,若能为主公大业贡献几分薄力,暨这家传也不算埋没。”

张显眼睛一闪看向其双眸惊喜的问道:“你愿将家传授与桃源?”

“主公以国士相待,暨自然不可辜负主公。”

“暨这家传兵书最早传自春秋韩国王室,主公想必也知,暨之先祖乃韩王信,随高祖皇帝开国有功受封异姓王,只可惜白马之围时某这先祖投降了匈奴,若不然我韩姓一脉也沦落不到如此。”

韩暨自嘲的笑了笑。

张显也不好说些什么,人家能说自己的先祖那是因为人家是正二八经的后裔,他这外人若是跟着说上两句那可就成嘲笑他人祖先了。

看到自家主公脸上那几分变化,韩暨反应了过来:“让主公见笑了,暨这便去默写兵书。”

“公至费心。”张显微微拱手。

-----

桃源依旧朝气蓬勃,演武场日日喊声不止。

溪流边上锻锤敲打之音不迭。

学童们摇头晃脑,念着那‘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构皮造纸可行,常山的构皮树榆树纷纷是遭了殃,在桃源外寻求工作的流民们四散外出,见构树榆树便上前砍之。

好在张显往尔乡乡所跑了一趟交了一笔柴薪税,要不然各个亭长那就有事干了。

如此闹哄哄的场面到了六月中旬戛然而止。

这一天演武场空无一人,水锻锤也停止了摆动,学童之声不在,流民不见。

人去哪了?

田野!

该收成了!

数千人在田垄间欢声,镰刀挥舞的有劲。

成片的高粱倒下。

豆梗被割,小米挂着穗弯下了腰,黄灿灿的。

一颗颗的南瓜硕大。

几天的时间,作物相继采收,桃源库房里堆满了湿粮,演武场被征用,晾晒起了大豆,一两日的暴晒便见庄户们开始了拍打收集豆粒。

然后是小米,高粱。

这几日,桃源杀猪宰鸡宰鸭就没停过。

除了张显自己的【家园系列】没动以外,其他的肉食都在这几天供应了出来。

农忙的丰收是喜人的,但累也是真累。

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采收农忙,张显自己也亲自上了阵,不仅是他,桃源众也是放下了操演加入了采收队伍。

拢共**百亩的种植田,在几千人的同心同力下迅速被割完,若不是成熟的时间不一,就这点田恐怕是要不了半日。

不过地里有了收成就是好事,桃源在不是全靠采购了,自己也可以产出。

晾粮结束后,夏侯兰第一时间进行了称重统计。

高粱田七百七十亩,得高粱米十万斤,亩产平均百二三十斤。

大豆小米双圃田得豆两万五千斤,得小米两万一千斤。

南瓜田九亩,得南瓜四万斤,亩产均四千两百五十斤。

荒地新田,如此收成当得句。

大丰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