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七章太子救驾拜兄弟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七章太子救驾拜兄弟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35 来源:源1

第七章太子救驾拜兄弟(第1/2页)

秋雨如针,扎透了林夏单薄的囚衣。

他蜷缩在监牢角落,铁链与石壁碰撞的脆响在空旷的地牢里回荡。潮湿的霉味混着血腥气钻进鼻腔,这是他被关进来的第三个月圆夜。左手腕上的旧伤又开始作痛,那是三年前随太子李承煜在漠北狩猎时,为护驾被野狼撕开的口子。

“林夏,出来。”

沉重的铁门被推开,狱卒阴鸷的脸在火把映照下像块浸了血的猪肝。林夏扶着墙站起来,铁链在脚踝处磨出的血痂又裂开了,温热的液体顺着小腿滑进草鞋。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从吏部尚书张启年在府邸密室被毒杀,那枚刻着“林”字的玉佩出现在现场后,这样的“提审”就成了家常便饭。

刑房里的烙铁已经烧得通红,空气中飘着皮肉焦糊的气味。主审官是大理寺少卿王显,此人是张启年的门生,此刻正把玩着案上的青铜酒樽,看他的眼神像在打量待宰的牲畜。

“林护卫,”王显慢悠悠开口,指尖在樽沿划着圈,“张大人临终前,可是握着你的玉佩呢。”

林夏挺直脊背,铁链哗啦作响:“下官与张大人素无往来,玉佩半年前便已遗失。”

“哦?”王显挑眉,从袖中甩出一卷纸,“那这通敌密信,又是怎么回事?”

宣纸在火把下泛着诡异的黄,上面的字迹模仿得惟妙惟肖。林夏瞳孔骤缩——信中竟写着他将边关布防图卖给北狄的细节,落款处赫然是他的名字。

“伪造!这是伪造的!”他猛地向前冲,铁链骤然绷紧,勒得锁骨生疼,“王大人明察,北狄细作惯用此等伎俩!”

王显冷笑一声,将信纸扔在地上:“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张大人手握你通敌的证据,你这才痛下杀手吧。”

烙铁带着呼啸的风声朝他面门压来,林夏下意识偏头,滚烫的金属擦过耳廓,皮肉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剧痛让他眼前发黑,却咬着牙没发出半点**。

他看见王显眼中一闪而过的诧异,随即被狠戾取代:“看来林护卫是铁了心要扛着。也好,咱家有的是法子让你开口。”

鞭子如毒蛇般缠上脊背,棉布瞬间被撕裂。林夏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石板,意识在剧痛中渐渐模糊。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漠北草原,少年李承煜笑着将一壶烈酒抛给他:“林夏,待我登基,你便是镇国大将军。”

那时的风是热的,酒是烈的,少年人的誓言比星辰还亮。

再次醒来时,林夏发现自己被扔进了死牢。

这里比普通监牢更阴暗潮湿,角落里堆着半腐的稻草,墙角爬满了白色的蛆虫。隔壁牢房的犯人不知何时没了声息,尸体就那样横陈着,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尝到满口铁锈味。耳廓的伤口已经溃烂,每动一下都牵扯着神经末梢的剧痛。更可怕的是,他感觉到一股寒气正从脚底往上爬——这是中毒的征兆。

那些人根本没打算让他活着招供。

意识沉沦的前一刻,林夏望着牢顶唯一的气窗。秋雨还在下,月光偶尔会透过云层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想起李承煜曾说,月光是天地间最公正的东西,无论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沐浴其辉。

可此刻的月光,为何照不进这不见天日的地牢?

第二章龙影现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林夏。

他费力地睁开眼,视线模糊中看到一队身着玄色锦袍的侍卫站在牢门外,腰间的鱼袋在火把下泛着银光。为首那人背对着他,墨色长发用玉冠束起,身形挺拔如松。

“都查清楚了?”清冷的嗓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使隔着牢门也让人心头一震。

“回殿下,”王显谄媚的声音响起,与昨日的凶狠判若两人,“人证物证确凿,林夏通敌弑官,罪无可赦。”

“哦?”那人缓缓转过身,火把的光芒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剑眉入鬓,凤眸狭长,鼻梁高挺,正是当朝太子李承煜。

三年不见,他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帝王的沉凝。

林夏的心脏猛地一缩,下意识想低下头,却被李承煜的目光牢牢锁住。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他满身的伤痕,掠过他脚踝渗血的镣铐,最后停留在他溃烂的耳廓上。

“王少卿,”李承煜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本王记得,林夏是父皇亲封的翊麾校尉,何时成了阶下囚?”

王显额头冒汗:“殿下有所不知,此案涉及通敌叛国,案情重大……”

“重大到可以不经三司会审,就将朝廷命官打成这副模样?”李承煜打断他,缓步走到牢门前,目光落在林夏身上,“林夏,抬起头来。”

林夏咬着牙撑起身子,血腥味在喉咙里翻涌。他望着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喉头哽咽:“殿下……”

李承煜的指尖在牢门上的铁栏杆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如炬:“王显,张启年案的卷宗,本王要立刻查看。”

“这……”王显面露难色,“卷宗已封存,需得陛下旨意……”

“本王的话,不好使吗?”李承煜眼神骤冷,周身散发出的威压让刑房内的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分。

王显脸色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臣……臣这就去取!”

待王显仓皇离去,李承煜挥了挥手,侍卫们识趣地退出刑房。地牢里只剩下他们两人,铁链拖地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疼吗?”李承煜的声音放柔了些,伸手想触碰林夏的伤口,却被铁栏杆挡住。

林夏别过头,眼眶有些发热:“劳殿下挂心,臣……无碍。”

“无碍?”李承煜自嘲地笑了笑,“你总是这样,从小到大,就算断了骨头也不肯说个疼字。”

他从袖中取出一小瓶药膏,透过栏杆缝隙递过去:“先涂着,本王会查清此事。”

林夏接过药瓶,入手微凉。这是太医院特制的金疮药,寻常人根本得不到。他捏着药瓶的手指微微颤抖,低声道:“谢殿下。”

“林夏,”李承煜忽然开口,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三年前在漠北,你说过会永远信我。现在,你信不信我能还你清白?”

林夏猛地抬头,撞进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仿佛有暖流从心底涌起,驱散了地牢的寒意。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因激动而沙哑:“臣信。”

李承煜笑了,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瞬间照亮了阴暗的刑房:“好。”

两个字,却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李承煜的贴身侍卫赵虎匆匆跑来,神色凝重:“殿下,宫里来人了,说是……贵妃娘娘请您即刻回东宫。”

李承煜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他那位好二叔——靖王李承泽的手笔。张启年是靖王的心腹,如今死了,他们必然要找个替罪羊,而自己身边最得力的林夏,无疑是最好的目标。

“告诉来人,本王处理完公务自会回去。”李承煜淡淡道。

赵虎面露难色:“殿下,他们说……贵妃娘娘身子不适,陛下让您即刻回去侍疾。”

李承煜眸色沉了沉。父皇近来身体抱恙,朝政多由靖王把持,连带着那位贵妃也越发有恃无恐。这分明是逼他离开。

他看向林夏,后者正靠在墙上闭目养神,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可李承煜分明看到,他紧握的双拳指节泛白。

“赵虎,”李承煜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将林夏转移到天字监,派专人看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

“还有,”李承煜补充道,“去太医院请李院判,让他亲自来给林夏诊治。”

赵虎领命而去,刑房里再次安静下来。

李承煜望着牢中的林夏,轻声道:“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章太子救驾拜兄弟(第2/2页)

林夏没有睁眼,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脚步声渐远,牢门重新锁上。林夏缓缓睁开眼,看着那瓶金疮药,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

他就知道,他的殿下不会丢下他。

第三章暗流涌

东宫,凝香殿。

李承煜端坐在紫檀木椅上,听着太医为贵妃诊脉。殿内熏着昂贵的龙涎香,却掩不住空气中若有似无的火药味。

“贵妃娘娘只是忧思过度,气血不畅,开几副安神汤调理便是。”太医恭敬地回话。

贵妃柳眉微蹙,语气带着几分不满:“本宫心口疼得厉害,怎会只是忧思过度?”

李承煜淡淡开口:“既然太医说无碍,娘娘便安心休养吧。父皇还在寝宫等着回话,儿臣先行告退。”

“站住!”贵妃厉声喝道,“太子眼里还有没有本宫这个长辈?本宫身子不适,你竟如此敷衍!”

李承煜转过身,目光平静无波:“儿臣并非敷衍,只是父皇龙体为重。若娘娘真有不适,儿臣这就传旨,让太医院所有院判都来为娘娘诊治。”

贵妃脸色一白,她本就是装病想拖住李承煜,哪敢真让太医院的人来。

“不必了,”她强压下怒气,“本宫歇会儿便好。只是听闻太子今日去了大理寺狱,还将那通敌叛国的林夏转移了牢房?”

“是。”李承煜坦然承认,“林夏是儿臣旧部,儿臣相信他的为人,此事定有蹊跷,需得仔细查探。”

“太子真是太天真了,”贵妃嗤笑一声,“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什么好查的?依本宫看,这林夏就是狼子野心,说不定……还想连累太子呢。”

李承煜眸光微冷:“娘娘多虑了。林夏忠心耿耿,儿臣信得过他。”

“信得过?”贵妃站起身,走到李承煜面前,压低声音,“太子可别忘了,林夏的父亲林啸,当年可是因通敌叛国被满门抄斩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林夏怕是也没安好心!”

这话如同一根针,狠狠刺在李承煜心上。

林啸是前镇国大将军,十二年前被诬陷通敌,林家满门抄斩,只有年幼的林夏被他暗中救下,寄养在忠仆家中。这件事是林夏心中最深的痛,也是李承煜一直想为林家洗刷的冤屈。

“娘娘慎言!”李承煜的声音冷得像冰,“林将军是忠是奸,自有公论。林夏更是儿臣亲自举荐入宫,若他有罪,儿臣愿一力承担!”

贵妃被他眼中的寒意吓得后退一步,随即又挺直腰板:“太子何必为了一个罪臣之后如此动怒?此事闹到父皇那里,怕是对太子也没好处。”

李承煜不再看她,转身便走:“儿臣告退。”

看着他决绝的背影,贵妃气得浑身发抖,对身边的宫女厉声道:“去,告诉靖王,太子护着林夏,恐怕会坏了我们的事!”

宫女领命匆匆离去,殿内只剩下贵妃一人。她望着李承煜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李承煜,你和你那个死鬼母亲一样,都碍眼得很!

离开凝香殿,李承煜没有去父皇寝宫,而是径直回了自己的书房——明德堂。

赵虎早已等候在那里,见李承煜回来,立刻上前禀报:“殿下,王显那边已经按您的吩咐,将张启年案的卷宗送来了。”

“嗯,”李承煜点头,“放桌上吧。另外,林夏那边怎么样了?”

“李院判已经去看过了,林护卫伤得很重,还有中毒的迹象,不过幸好发现及时,已经稳住了病情。”赵虎回话,“属下按您的吩咐,派了亲信看守天字监,任何人都靠近不了。”

“好。”李承煜松了口气,“你去查一下,张启年死的那天晚上,林夏在何处,有何人可以作证。”

“是,属下这就去办。”

赵虎离开后,李承煜拿起卷宗,仔细翻阅起来。

卷宗里的证据确实很“完整”:刻着“林”字的玉佩、通敌的密信、还有几个声称看到林夏在张启年府邸附近出现的证人。

一切都指向林夏,仿佛他就是凶手无疑。

但李承煜知道,这恰恰是最大的破绽。林夏行事向来谨慎,若真要杀人,怎会留下如此多的痕迹?

他翻到张启年的尸检报告,上面写着张启年是中了一种名为“牵机引”的剧毒而死。这种毒药发作极快,且无色无味,寻常人根本得不到。

能接触到“牵机引”,又能布置得如此天衣无缝,背后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李承煜放下卷宗,揉了揉眉心。他隐隐觉得,张启年的死,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陷害林夏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不好了!”赵虎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林护卫……林护卫在牢里自尽了!”

李承煜猛地站起身,脸色骤变:“你说什么?!”

第四章生死劫

李承煜赶到天字监时,牢门外围满了侍卫。他一把推开人群,冲了进去。

林夏躺在冰冷的地上,手腕上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染红了身下的稻草。他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眼看就要不行了。

“林夏!”李承煜冲过去,一把将他抱在怀里,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你醒醒!不准睡!”

林夏缓缓睁开眼,看到李承煜焦急的脸,虚弱地笑了笑:“殿下……我没事……”

“还说没事!”李承煜怒吼道,眼中却泛起了红血丝,“谁让你做傻事的?!”

“我……”林夏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咳出一口血来。

“快传太医!”李承煜对着门外大喊。

很快,李院判带着医童匆匆赶来。他看到牢里的情景,也是一惊,连忙上前为林夏诊治。

“怎么样?”李承煜紧张地问道。

李院判把了脉,又查看了伤口,眉头紧锁:“回殿下,林护卫失血过多,又中了慢性毒药,本就虚弱,这一下……恐怕是凶多吉少。”

“我不管!”李承煜抓住李院判的胳膊,“你必须救活他!要是他死了,本王拆了你们太医院!”

“殿下息怒,”李院判连忙道,“臣定会尽力,但能不能挺过去,还要看林护卫自己的求生意志。”

他一边说着,一边让医童拿出金针和药材,开始为林夏施针止血,喂药解毒。

李承煜守在一旁,紧紧握着林夏冰冷的手。他看着林夏毫无血色的脸,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愤怒。

是他没用,没能保护好林夏,让他受了这么多苦。

不知过了多久,李院判终于松了口气:“殿下,血止住了,毒药也暂时压制住了。只是林护卫身子太虚,还需好生静养。”

李承煜这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有劳李院判了,一定要好好照料他。”

“臣遵命。”

李院判带着医童离开后,李承煜让侍卫把林夏抬到自己在监牢附近的一处临时住处,又派了专人看守。

他坐在床边,看着沉睡的林夏,心中疑窦丛生。

林夏不是个会轻易放弃生命的人,他为什么要自尽?

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就在这时,赵虎悄悄走了进来:“殿下,属下查到一些线索。”

“说。”李承煜头也不抬地说道。

“属下刚才去查林护卫自尽前的情况,发现有个狱卒形迹可疑。属下抓住他盘问,他招了,说是有人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让他在林护卫的饭里下了迷药,还把一把匕首偷偷放在了林护卫的牢房里。”赵虎回话。

“是谁指使他的?”李承煜冷声问道。

“他说……是靖王身边的亲信,赵德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