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七十三章萧式夺命十三剑(一)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七十三章萧式夺命十三剑(一)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1 03:50:09 来源:源1

第七十三章萧式夺命十三剑(一)(第1/2页)

残阳如血,洒在苍莽的断云峰上。萧琰拄着断裂的铁剑,踉跄地走在布满碎石的山路上,胸口的伤口还在渗着血——三个时辰前,他刚从黑风寨盗匪的追杀中侥幸逃脱,若不是师父临终前塞给他的那枚保命玉佩挡了致命一击,此刻他早已沦为山涧中的孤魂。

“咳……咳咳……”剧烈的咳嗽让他弯下腰,指缝间溢出的血迹滴落在脚下一块刻着模糊纹路的青石板上。就在这时,石板突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竟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暗洞。一股带着铁锈与陈旧纸张气息的冷风从洞中涌出,萧琰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却又被强烈的求生欲驱使着——黑风寨的人随时可能追来,这暗洞或许是唯一的生路。

他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弯腰钻进暗洞。通道狭窄而潮湿,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座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矗立着一座半人高的石台,台上摆放着一个布满铜绿的剑匣,匣身雕刻着繁复的云纹,在火光的映照下,云纹间似乎有流光闪动。

萧琰屏住呼吸,缓步走近石台。当他的手指触碰到剑匣时,匣身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仿佛有生命一般。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剑匣——里面没有剑,只有一本泛黄的绢册,封面上用古篆写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夺命十三剑。

“夺命十三剑……难道是传说中那位剑仙萧长风的绝学?”萧琰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曾听师父说过,百年前,剑仙萧长风凭一套夺命十三剑纵横江湖,杀贪官、诛恶寇,却在巅峰时期突然销声匿迹,有人说他羽化登仙,也有人说他被仇家暗算,尸骨无存。没想到,这失传百年的绝世剑法,竟藏在这断云峰的石室之中。

他颤抖着翻开绢册,第一页上写着:“夺命十三剑,剑剑索命,非大恨大仇者不可练,非有必死之心者不可成。”萧琰的目光变得坚定——他的师父被黑风寨的人残忍杀害,他的同门师兄妹无一幸免,这血海深仇,若不能报,他苟活于世还有何意义?

“师父,师兄妹,你们放心,我萧琰定要练成此剑,将黑风寨的恶贼全部斩于剑下,为你们报仇雪恨!”他对着绢册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渗出血迹也浑然不觉。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只剩下一个目标——苦练夺命十三剑。

石室中没有日夜之分,萧琰便以火折子燃烧的次数来计算时间。他将绢册小心翼翼地铺在石台上,逐字逐句地研读第一式“断水”的口诀:“剑起如惊鸿,落如断水流,气沉丹田,力贯剑身,一招破敌,不留余地。”

口诀看似简单,可真正练起来却难如登天。萧琰从剑匣旁找到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这应该是萧长风当年用过的佩剑,剑身虽已生锈,但依旧锋利无比。他按照口诀的指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剑,试图将内力灌注到剑身之中。可刚一运气,胸口的伤口就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疼痛,内力在经脉中紊乱地冲撞,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手中的铁剑也“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难道我连第一式都练不成吗?”萧琰看着地上的铁剑,眼中闪过一丝沮丧,但很快又被复仇的决心取代。他捡起铁剑,靠在石壁上,一边调息疗伤,一边回忆师父生前教给他的内力运行法门。师父曾说过,内力运行就像水流,遇阻则绕,遇隙则通,切不可强行冲撞,否则只会伤及自身。

休息了约莫一个时辰,萧琰感觉体内的内力逐渐平稳,便再次握剑起身。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将内力全部灌注到剑身,而是先深呼吸,让气息慢慢沉入丹田,再引导着内力一点点顺着手臂流向剑柄,再从剑柄传到剑身。当内力抵达剑尖的那一刻,他猛地将剑向前刺出——“唰”的一声,剑尖划破空气,竟真的带出了一丝如水波般的剑气,将石台上的一张枯叶切成了两半。

“成了!我终于迈出第一步了!”萧琰激动得浑身发抖,这小小的进步,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从那以后,他便在石室中开始了不分昼夜的苦练。

白天,他反复练习“断水”式的起手、出剑、收剑,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手臂酸了,就用布条绑住手臂继续练;手掌磨出了血泡,就用草药敷一下,等血泡破了结成茧,再接着练。晚上,他就坐在石台前,背诵口诀,感悟剑意,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夜。

有一次,他在练习出剑时,因为太过疲惫,手腕一软,铁剑险些脱手,剑尖擦着他的脸颊划过,在石壁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剑痕。他吓出一身冷汗,却没有停下休息,反而更加专注——夺命十三剑本就是险中求胜的剑法,若是连这点风险都承受不了,又何谈报仇雪恨?

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萧琰不知道自己在石室中待了多久,只知道火折子用了一捆又一捆,身上的伤口好了又裂,裂了又好,手掌上的茧子也越来越厚。他的“断水”式越来越熟练,出剑的速度越来越快,剑气也越来越强。到后来,他一剑刺出,不仅能将石台上的枯叶切成碎片,还能在石壁上留下清晰的剑痕。

这天,当萧琰再次练习“断水”式时,铁剑刺出的瞬间,竟发出一阵清脆的剑鸣,剑气如流水般涌向对面的石壁,“轰隆”一声,石壁上竟被划出一道半尺深的沟壑。他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他终于将“断水”式练至大成!

“师父,我做到了!我练成第一式了!”萧琰对着空无一人的石室大喊,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因为他知道,“断水”式只是夺命十三剑的开端,后面还有十二式,每一式都比前一式更加凶险,更加难以练成。

他收起激动的心情,翻开绢册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第二式“惊风”的口诀:“剑走如风,变幻莫测,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破敌于瞬息之间。”萧琰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他握紧手中的铁剑,再次开始了新的苦修。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萧琰在石室中已经苦修了三年。这三年里,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天赋,先后练成了“断水”“惊风”“落雷”“破山”“斩浪”五式夺命十三剑。他的剑法日益精湛,内力也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变得愈发深厚,曾经那个瘦弱的少年,如今已长成身形挺拔、眼神锐利的青年,周身散发着一股凌厉的剑气。

然而,就在他准备修炼第六式“锁魂”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锁魂”式讲究的是“以剑锁魂,以气制敌”,需要将内力与剑意完美融合,通过剑招直接攻击敌人的心神,使其陷入恐惧与混乱之中。可萧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以剑锁魂”,每次出剑,要么内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心神攻击,要么剑意过盛,导致内力紊乱,反噬自身。

更让他苦恼的是,随着剑法的精进,他心中的戾气也越来越重。每当他练剑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师父和师兄妹惨死的画面,黑风寨盗匪的狞笑、鲜血染红的土地、同门临死前的哀嚎……这些画面像一根根毒刺,扎在他的心头,让他变得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偏执。有时练剑不顺,他会忍不住对着石壁疯狂劈砍,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才会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这天,萧琰又一次在修炼“锁魂”式时失败了。他愤怒地将铁剑掷在地上,剑身在石台上发出刺耳的碰撞声。“为什么?为什么我就是练不成?难道我真的这么没用吗?”他双手抓着头发,痛苦地嘶吼着,眼中布满了血丝。

就在这时,石室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萧琰猛地抬起头,警惕地看向角落——那里有一只受伤的小松鼠,正缩在石缝中,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小松鼠的腿上有一道伤口,鲜血染红了它棕色的皮毛,看起来十分可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三章萧式夺命十三剑(一)(第2/2页)

萧琰的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小时候,师父曾教过他,习武之人不仅要有惩恶扬善的决心,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可如今的他,满脑子都是复仇,心中只剩下戾气,早已忘记了师父的教诲。他缓缓站起身,走到角落,小心翼翼地将小松鼠捧在手中。小松鼠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没有挣扎,只是用小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心。

萧琰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草药,仔细地为小松鼠包扎伤口。在这个过程中,他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看着手中的小松鼠,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一直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被戾气污染了剑心。夺命十三剑虽是绝世凶剑,但剑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善恶只在执剑之人。如果他一味地被仇恨驱使,就算练成了夺命十三剑,也只会变成一个嗜杀成性的恶魔,而不是一个为正义而战的剑客。

“师父,我错了。”萧琰轻声说道,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他终于明白,“锁魂”式之所以练不成,不是因为他的内力不够,也不是因为他的剑意不足,而是因为他的剑心蒙尘,无法做到心剑合一。

想通了这一点,萧琰重新捡起地上的铁剑,回到石台前。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出剑,而是先闭上眼睛,深呼吸,将脑海中那些负面的画面一一驱散,只留下一片空明。他回忆起师父的教诲,回忆起师兄妹们的笑容,回忆起自己最初习武的初心——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为了守护世间的正义。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中已没有了往日的暴躁与偏执,只剩下平静与坚定。他双手握剑,按照“锁魂”式的口诀,缓缓将内力与剑意融合。这一次,内力在他的经脉中平稳地运行,剑意也变得柔和而坚定,不再像以前那样狂暴。他猛地将剑向前刺出,剑尖没有发出刺耳的剑鸣,反而带着一股柔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剑气,直直射向对面的石壁。

“嗡——”剑气击中石壁的瞬间,石壁没有像往常一样被划出沟壑,而是出现了一圈圈淡淡的波纹,仿佛水面被石子击中一般。萧琰知道,这是“锁魂”式练成的征兆——他终于做到了“以剑锁魂,以气制敌”。

他看着手中的铁剑,露出了三年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不仅突破了修炼的困境,更突破了内心的枷锁。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一个被仇恨驱使的复仇者,而是一个真正的剑客,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剑心的剑客。

又过了两年,萧琰终于将夺命十三剑的前十一式全部练成。此时的他,内力浑厚,剑法精湛,周身的剑气收放自如,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凌厉与暴躁,反而多了一份沉稳与内敛。他知道,是时候离开石室,去验证自己的剑法,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离开石室的那天,天刚蒙蒙亮。萧琰背着铁剑,站在断云峰的山顶,看着东方渐渐升起的朝阳,心中感慨万千。五年了,整整五年,他在石室中度过了一千八百多个日夜,如今终于可以重见天日,去面对那些等待他复仇的敌人。

他沿着山路缓缓走下断云峰,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被黑风寨盗匪迫害的百姓——有的人家破人亡,流落街头;有的人为了躲避盗匪,躲在深山老林里,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些景象让萧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握紧了手中的铁剑,加快了脚步。

萧琰一路打听,得知黑风寨的势力比五年前更加庞大,他们不仅在断云峰一带烧杀抢掠,还勾结官府,欺压百姓,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祸害。黑风寨的寨主周熊,武功高强,心狠手辣,据说他练了一种邪功,双手能生裂虎豹,江湖上很少有人能敌。

这天,萧琰来到了离黑风寨最近的清风镇。刚进镇口,就看到一群穿着黑衣的盗匪正在抢夺一个老汉的粮食。老汉死死地抱着粮袋,苦苦哀求着:“各位大爷,这是我家唯一的粮食,要是被你们抢走了,我和我那生病的老伴就活不下去了,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

“老东西,少废话!”一个满脸横肉的盗匪一脚踹在老汉的胸口,老汉惨叫一声,倒在地上,粮袋也掉在了地上。盗匪们哈哈大笑,正准备把粮食搬走,突然一道凌厉的剑气袭来,“唰”的一声,盗匪手中的麻袋被切成了两半,粮食撒了一地。

“是谁?敢管我们黑风寨的闲事!”盗匪们愤怒地转过身,看到一个身穿青衫、背着铁剑的青年正站在不远处,眼神冰冷地看着他们。这个青年,正是萧琰。

“小子,我看你是活腻了!”一个盗匪举着大刀,朝着萧琰砍来。萧琰不闪不避,抽出背上的铁剑,轻轻一挥,“断水”式出手,剑尖精准地刺中了盗匪的手腕。盗匪惨叫一声,大刀掉在地上,手腕上鲜血直流。

其他盗匪见状,纷纷挥舞着武器围攻上来。萧琰眼中寒光一闪,“惊风”式展开,剑走如风,变幻莫测。他的身影在盗匪之间穿梭,手中的铁剑如同一道流光,每一次出剑,都能准确地击中盗匪的要害。盗匪们根本看不清他的动作,只能在惊恐中不断倒下。

短短片刻,十几个盗匪就全部倒在了地上,有的重伤昏迷,有的当场死亡。萧琰收剑入鞘,走到老汉身边,将他扶起来,轻声说道:“老人家,你没事吧?”

老汉看着地上的盗匪,又看了看萧琰,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少侠,多谢少侠救命之恩!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周围的百姓也围了过来,纷纷向萧琰道谢,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萧琰摆了摆手,说道:“大家不用谢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黑风寨的盗匪作恶多端,我定要将他们全部铲除,还大家一个太平。”百姓们听了,都欢呼起来,他们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太久太久。

然而,萧琰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清风镇的这些盗匪,只不过是黑风寨的小喽啰,真正的敌人,还在黑风寨的寨子里。他告别了百姓,背着铁剑,朝着黑风寨的方向走去。他的步伐坚定,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一股不容侵犯的气势——夺命十三剑的锋芒,终于要在江湖中展露,而黑风寨,将成为他剑下的第一个祭品。

黑风寨位于断云峰西侧的黑风岭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寨门前矗立着两座高大的石狮子,狮子口中各叼着一个骷髅头,显得阴森恐怖。寨墙上布满了箭孔,十几个手持弓箭的盗匪正警惕地巡视着四周,一旦发现有陌生人靠近,就会立刻放箭。

萧琰没有贸然进攻,他躲在黑风岭下的一片树林中,观察着黑风寨的布防。他发现,黑风寨的寨门是唯一的入口,而且防守极为严密,想要从正面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他也注意到,黑风寨的后山有一处悬崖,悬崖上长满了藤蔓,或许可以从那里爬上去,潜入寨中。

夜幕降临,月色朦胧。萧琰趁着夜色,悄悄地绕到黑风寨的后山。悬崖高达数十丈,藤蔓密密麻麻地缠绕在石壁上,看起来十分脆弱,稍不留意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但萧琰没有丝毫犹豫,他抓住一根粗壮的藤蔓,双脚蹬着石壁,一步步向上攀爬。

夜风呼啸,吹得藤蔓不断摇晃,萧琰的身体也随之晃动着。他紧紧地抓住藤蔓,目光警惕地观察着上方的动静。就在他快要爬到悬崖顶端时,突然听到上方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心中一紧,立刻停下动作,将身体贴在石壁上,屏住呼吸。

一个巡夜的盗匪提着灯笼,走到悬崖边,向下望了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