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 第7章 秘密任务

魏晋不服周 第7章 秘密任务

簡繁轉換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0 来源:源1

第7章秘密任务(第1/2页)

羊祜为人谨慎,谋定而后动。因此羊氏族人不太喜欢找他商议大事。

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就好像某人觉得创业的机会在眼前了,胜率几乎是有九成以上,势必要把全部身家都赌上,一把全梭哈。

结果他找家里的某个亲戚商议,这位亲戚却说:还是风险太大,你得缓缓。

那个人会怎么想呢?大概率会失望透顶吧。

人们找其他人拿主意的时候,往往都不是想听什么意见,而是希望他人能首肯自己的想法,增加信心罢了。

因此久而久之,羊氏族内若是有大事,基本上都是找羊祜胞姐羊徽瑜商议。她不仅有智慧,而且还是司马家的寡妇,有这一层保护不怕被清算。

更重要的是,她也能代表羊祜这一支族人的意见。

伐蜀的传言愈演愈烈,尽管朝中不少大臣反对,如三朝元老陈骞、权臣贾充等司马家的核心班底,都不赞成伐蜀。

但各种军事准备,却依旧是稳步推进。

这天,太常羊耽之子羊琇,接到司马炎提供的秘密消息:司马昭已经确定让钟会领兵伐蜀,目标正是汉中!

羊琇和司马炎的关系可不一般,他们当年在太学里是同学,私交极好。司马炎的外祖母,亦是羊家女。

而羊徽瑜的祖父羊续与羊琇的祖父羊秘为亲兄弟,算是家族里不同的分支。

若是单看血缘,两家其实不算很近。羊徽瑜如果有子嗣,那么这位姓司马的子嗣,与羊琇所生姓羊的子嗣成亲,并无忌讳,甚至世家联姻就喜欢搞这种。

不过现在两家的子弟都在司马氏手下混,更像是政治同盟,因此经常往来,互相帮衬,早已超脱了一般家族之间的远亲关系。

得知这个消息后,暂住羊祜家的羊徽瑜,被请到羊琇家“串门”。

名义上只是为了话话家常,实则是羊琇一家向羊徽瑜征求意见,要不要参加此番伐蜀的行动。

据羊琇所说,司马昭的伐蜀“圣旨”都已经写了,但是还没有发出去,这位大将军依旧是在观察朝中风向,看似悬而未决。

手底下却是秘密调兵关中,做战争准备。可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只不过大将军府里,并不存在什么不透风的墙。就连司马炎看上了哪个女眷,在这里都不是什么秘密。

司马昭的调令还没下,大将军府里面几乎所有幕僚就都知道很多细节了!羊琇作为新入府的幕僚,自然也是部分知情的。

他很欣喜能参战混军功,但却也很担忧钟会这个人领兵。

羊琇家的堂屋内,一家人正在商议大事。羊琇给羊徽瑜倒酒,恭维她道:“堂姐气色越发好了,可是近期有什么好事么?”

听到好事二字,羊徽瑜面色有些不自然,随即轻咳一声喝了口酒。

那件好事,还真是件好事啊。那夜没怎么仔细看明白“正主”的真容还好,心中也没有多少念想,过去就过去了。

然而后面在弟弟羊祜家见了,看真切了,还部分了解了这个人的品行。

于是心中马厩的围栏,被拆掉了,现在已然是万马奔腾!

想起石守信在司马师陵墓前的言行,羊徽瑜就一阵阵脸红心跳。又刚又正,一板一眼!这是完全不同于司马师身上那种阴狠毒辣的阳刚之气!

羊徽瑜越是不想去想,就越是经常想到,想那一夜的亲吻,想石守信说话时的正气凛然,心中一会甜一会酸的。

有股不可明言的念头,如野草一般不断滋生。

“堂姐?”

看到羊徽瑜愣神,羊琇轻声喊了一句。

“叔子(羊祜表字)听闻钟会领军,已经决定不参与伐蜀,我刚才便是在权衡其中利害。”

羊徽瑜言不由衷的辩解了一句。她哪里是在想这件事,她在想野汉子呢!

听到这话,羊琇的母亲辛宪英大惊失色,连忙追问道:“瑜娘啊,这是真的吗?”

“嗯,确实是真的。叔子已经写好了辞官的文书,只待大将军的调令下来后,就直接呈上,然后回泰山祖宅。”

羊徽瑜微微点头道。

昨日羊祜已经跟羊徽瑜讨论过这件事了,他们一致认为,钟会这个人手段阴狠且没有容人之量。伐蜀事关重大,其中利益纠葛太多。羊祜左思右想,决定不再蹚浑水。

除非伐蜀的主将,换成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才会考虑参与其中。

对于他们这些世家天龙人来说,法令的威严几乎不存在,犯了事也可以狡辩!

因此德行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此番伐蜀,将会是一场司马昭发起,钟会领衔,一大堆天龙人二代参与镀金的盛宴!

领军之人如何,关系到他们这些天龙人的身家性命。

容不得半点侥幸。

“羊琇,你也不参加了吧。”

辛宪英那张苍老的脸上,此刻布满了愁容。

“母亲,这……”

羊琇有些不甘心。

但辛宪英立刻解释道:“钟会忠实执行大将军的命令,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如果战事顺利还好,如果战事不顺利,那么军中一定会发生变故,到时候你在里面便如同立于危墙之下,终究还是太危险了。富贵什么时候都可以求,命却只有一条!”

辛宪英是出了名的智者。当年若不是辛宪英提前预测到司马懿搞高平陵之变,进而提前站队,羊氏搞不好已经被灭门。

羊琇非常相信母亲的眼光,此外羊徽瑜也不是蠢人,乃是羊氏稳定与司马氏之间关系的定海神针!

那能没点智慧么?

“好,我这便写辞呈。”

羊琇点点头,没有固执己见。

他看了看苍老的母亲,又看了看完全显示不出岁月痕迹的羊徽瑜,心中黯然。其实辛宪英比羊徽瑜也就大个十来岁,但生孩子会极大损耗女人的青春。

没生过孩子的羊徽瑜,现在看着还像是个风姿绰约的美少妇。如果没有司马师遗孀的身份制约,贪图她美色,想娶她这个寡妇估计大有人在,但辛宪英却已经是个老太婆了。

为了操持家业,劳神费力,衰老得很快。

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太多,羊琇知道感恩,心中不忍。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不再固执己见。

其实此前羊琇已经答应了司马炎,一定会参加伐蜀,斩获军功。对朋友食言,很不妥当,羊琇还在想要如何跟司马炎去解释。

当年司马炎并不是世子,和司马攸之间竞争很激烈,只不过是矛盾没有摆在台面上而已。

是羊琇深入分析利弊,为老同窗出谋划策,这才让司马炎能够顺利成为了世子。

而今伐蜀在即,司马炎亦是提前布局,想让羊琇早点身居高位!

司马师当政的时候,司马昭就有自己的班底,其中钟会和贾充就是核心成员。

如今司马昭当政,司马炎亦是在准备自己的班底,如无意外,太子的位置迟早是他的。

当太子了,当皇帝也不会远,这都需要提前拉拢心腹。羊琇想了想,还是没将此事告知母亲和堂姐羊徽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章秘密任务(第2/2页)

……

石守信和裴楷聊得很开心,互相引为知己,不过并未像胡烈那样,与之结为兄弟。

裴楷毕竟是文化人,讲究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比武人的简单粗暴。二人分别之后,石守信来到嵇康隐居的河东解县。

他跑去县城里稍一打听,顿时晴天那个霹雳,嵇康居然举家搬迁,不知所踪了!

原来,上次钟会来河东拜会,携带厚礼上门请嵇康出仕,并许以高官厚禄。

但是嵇康压根不鸟他。

事后,不知道是不是担忧钟会报复,又或者仅仅只是担心被骚扰,于是嵇康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搬家离开了河东。

至于去了哪里,估计现在谁都说不清楚了。

白跑一趟,让石守信感觉异常沮丧。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在家里陪夫人玩耍呢,李婉是多有趣的一个小娘子啊,难道还不比自己来河东这一路风餐露宿快活?

拿出两份招聘公函,石守信无奈叹了口气,只觉得帛书比砖头还重。

嵇康的征辟文书是送不到了,干脆先去找这个叫吕巽的人,把司马昭招募他入大将军府的征辟书送过去吧。

不过在此之前,山涛叮嘱的事情,石守信还没忘,他要去河东几个大粮仓转一圈。

曹魏此前有校事府,专门对内刺探各种情报,也用于对各地官府明察暗访。

司马懿掌权后,第一时间废掉了校事府。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校事府,就是曹氏专门用来对付司马懿的快刀利刃。

里面一大堆跟司马家不对付的人!

可是,校事府虽然废除了,校事府的职能却不能废除。

司马氏根基不稳,更需要特务机构监察百官!

所以对内监视的职能不但不能废,反而要大幅度加强!

石守信拿出藏在腰间的一块木质腰牌,正面写着“司隶台”,背面写着“假佐”两个大字,左上角还有一个“权”字。

权是暂代之意,假佐乃是司隶校尉旗下的密探。简单说石守信现在就是暂代司隶校尉旗下密探,负责查案。

而如今担任司隶校尉的人是谁呢?

是石守信的义父石苞。

这位司隶校尉通过山涛之口传信,交给了石守信一项秘密任务:查河东的军粮是不是对得上号,以备伐蜀之用。

当然了,用于伐蜀这个是石守信自己猜的。

这件事不难办,但是很重要。伐蜀时如果来自河东的军粮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这个监察的功劳就会记在石守信身上。

升官总要有功绩才行。

之所以石苞不私下里面授机宜,那是因为他要避嫌,他得找个人品信得过的“证人”,来打消司马昭的顾虑。

事后司马昭若是想查,直接把山涛找来问一句就行,甚至压根不会让石苞知道!

如果事后查证属实,那么司马昭会对石苞更信任;如果不属实,那石苞就要倒大霉了。

是先去送信,还是先去查账?

蒲坂驿的客房内,石守信陷入了沉思之中,二者总要选一个。

左思右想,他还是决定先去查军粮。伐蜀是司马昭心心念念的事情,倘若出了什么乱子,那一位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主。

紧赶慢赶,几天之后,石守信带着细狗来到河东郡郡治安邑。找人一稍打听,才发现这里的局面还真是一言难尽。

河东这个地方,地理有点特殊,所以导致本地民风彪悍,而且豪强势力本钱雄厚。闻喜裴氏、解县柳氏、汾阴薛氏、平阳贾氏、安邑卫氏,每一家都是当地顶呱呱的一号。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县一个大户,不,已经不能叫大户了,应该叫巨户。

这些大户呢,如果里有什么大事情,就到郡治安邑的衙门里商议,听河东太守指挥。他们平时也会交点税,只是远不如其他直辖的郡县多。

但是各县县内,一般小事都是大户们自己处理,县令也不得不看他们眼色。曹魏的县衙没有那么多人员和精力去管理地方上的小事。

在这里,曹魏的统治基础很薄弱,本质上是在和大族们分享权力。

法治什么的,那是不存在的。

不过嘛,既然河东能保持稳定,没有被本地豪强吃干抹净,那么曹魏自然是想了办法,心中也是有底气的。

自曹操开始,便对河东地区持续动手术,概括就一句话:文取士,武屯田。

文取士好说,就是不断征辟世家大族里面的文化人,到中枢里面做官,甚至成为心腹。

武屯田则是要好好说道说道。

安邑不仅是河东郡治所,而且还是典农中郎将所管理的屯田区。所谓屯田,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营和划归出来的屯垦区。

屯丁和他们的家属,也都住在那里。白天一起出去耕作,晚上回来休息,实施军事化管理。

屯丁的儿子还是屯丁,已经有好几代人了。囤积于安邑城的粮秣,那是不用运到前线的,除非是战事紧急到了所有人都必须抱团取暖的程度。

要是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世家大族也就不配叫做大族了。

但是屯田区专属的粮仓,则是专供军需。

两个体系并行,兼顾了地方世家豪族的利益,也保证了军粮的供给。

石苞故意不说查哪里的粮仓,恐怕就是想考验石守信的判断能力。义父想看看义子的水平如何,然后再来权衡彼此间应该怎么相处。

考验可以,为难就不必了,所以这次的任务,绝对是石守信可以不借助外力完成的!

安邑治所的粮仓查了没用,那个坑深不见底,随便出来一个都是河东大族的抓手。

唯有屯田区的粮仓,要好好查,细细查,一点疏漏都不能放过。

能查,该查的,应查尽查!

不能查,不该查的,绝对不能碰!

司马昭是希望伐蜀的时候粮秣不出问题,后勤供应得上。河东地区到时候只需要完成分摊下来的军粮配额就行。

犯不着石守信去当啄木鸟,收拾河东本地大族。要是真查到世家大户在粮仓里面上下其手,难道石守信还能把这些天龙人,交给司马昭处置么?

他也没这个本事啊!

这些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如果犯了忌讳,那石苞也没办法帮他,只能说朽木不可雕也,不是做官的料,还是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吧。

“阿郎,您面色似乎不太好啊。”

安邑城门前,细狗看着石守信询问道。按理说,他们不该进城去,只要去屯田治所看看就行。

“听说,河东的典农中郎将,是司马氏的老乡谢缵,你猜猜,大将军对这位老乡是什么想法呢?”

石守信看向细狗问道。

“这个都是官面上的事情,奴哪里知道啊。”

细狗摸摸脑袋,感觉石守信有点过于高估他了。

“走,去查账。”

石守信冷哼一声。

他转过头朝屯田的治所去了,完全没有进城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