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 第9章 投降输一半

魏晋不服周 第9章 投降输一半

簡繁轉換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0 来源:源1

第9章投降输一半(第1/2页)

安邑城外的河东驿内,石守信正在客房内吃面饼。

这种饼又酥又软,也不知道是怎么制作的,很可能已经使用了酵母发酵。夫人李婉做的饼虽然味道不错,但都是死面,口感欠佳。

于是石守信去驿站的后厨找到了厨子,询问这发酵之法。

本以为对方会守口如瓶,本以为会很难打听到,没想到这厨子居然洋洋自得的将所谓“秘方”和盘托出:只是拿酸浆与粳米混合发酵,然后晒干磨成粉,便成了发酵剂。和面的时候加进去,就可以使得面饼蓬松。

就这么简单!

不知道的时候以为千难万难,没想到谜底揭开,就是这样轻松简便!

厨子担心石守信不相信他,于是在厨房里取出发酵剂和面团当场演示。

将面粉与发酵剂混合加水,揉面后放置一段时间等待发酵,最后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烤炉内烘烤。

不一会就得到了驿站内批量给官员们食用的面饼。

和石守信之前吃的一样,味道和口感都非常稳定!

为了感谢这位厨子的“授艺”之恩,石守信给了他好多五铢钱。

似乎是因为遇到了知己,又或者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这位厨子居然将他所知道的好几道拿手菜肴的秘方,都告知了石守信,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个没完。

大概,他这样的底层人从来都是被那些来往官员们呼来喝去,有时候半夜到了贵客,他睡着了都得爬起来做菜,却从来没有官员真正尊重过他。

遇到一个把他当人看的,那简直比在河东看到大熊猫还稀罕。

这一番攀谈下来石守信收获满满,他还从厨子口中探知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比如说那几家河东的大族手眼通天之类的,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回到客房,石守信沉闷的心情有了很大缓解,在这驿站内等了两三天,安邑城内亦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说不着急是假的,他离家已经有一段时日,此刻用归心似箭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是没办法,这是一场不能退让的博弈,就算心急也要等下去。

“阿郎,河东那些大户,据说都是良田万顷,仆僮千人不止,家中佃户无数。您这单枪匹马的和他们谈,会不会被他们欺负呀?”

细狗有些担忧的问道。

“这个就是你不懂了,我并不是一个人。”

石守信哼哼两声,并没有解释。

正在这时,房门被人敲了三下,外面传来王濬之子王矩的声音:“谒者,河东的大户,已经派人来安邑商议大事了。现在他们在府衙里等候,就等您去之后就开席。”

他们果然心虚了!听到这个消息石守信心中大定!

“某身体不适,不方便吃酒。如果他们要来拜会我的话,可以单独来驿站拜会。

当然了,来者都是客,他们一起来也是可以的。”

石守信用平静的语气回复道,简单说就是油盐不进。

既然是为了大事,那就必须要端着架子不能松口。去太守府衙门赴宴,只怕是宴无好宴,要被人反客为主,这种宴席又有什么好去的!

“这,恐怕……”

门外的王矩有些迟疑。

他感觉石守信有些托大了,但想想司马氏平日里的风格,又感觉对方并非毫无依仗。

“回去告知王府君便是,即便是天塌了也轮不到你顶着呀。”

石守信提点了一句。

王矩恍然大悟,随即转身离去。

是啊,他操个什么心呢?反正倒霉的人又不是他,起码他不是最先倒霉的那个。

没过多久,驿站外头一阵嘈杂之声。

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河东驿,包括王濬在内,都是河东郡有头有脸的人物。

清场,送客,守住四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石守信来到驿站大堂的时候,王濬已经带着几个衣着华贵的男子落座,其中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

除了王濬外,其他人都是河东本地大族的代表,他们的仆从则是在驿站外面等候。

“诸位,有件事,你们大概已经听到了风声,是朝中关于伐蜀的议论。

没有听过这件事的,或者装作没有听过的,现在便离开此地吧。”

石守信环顾众人,沉声说道,言语之中丝毫不客气。

不过大堂内那些河东世家的代表们,一个个互相交换着眼神,都是频频点头。完全没有因为石守信言语上的生硬而感觉气恼。

司马昭伐蜀的声势造得那么大,他们这些河东大户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既然知道大事在即,谁会那么傻往枪口上撞啊!

“谒者所言不虚,只是不知道您是为何而来。”

河东裴氏的裴黎不动声色问道,他是裴秀的堂兄尚未出仕,只是负责打理家族的杂务。而裴秀则是司马昭的亲信。

这么看来,大世家的子弟,也不是人人都出仕为官,总要有人来打理家业的。

石守信拿出那份“借据汇总”,在手中展开,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知道你是哪家?”

“裴氏子弟,裴黎,字伯宗。”

裴黎对石守信作揖行了一礼,脸上的表情略有些拘谨。

“嗯,裴氏在当年淮南首叛时,找典农中郎将借过五万斛粮食,借据鄙人亲眼核验过。你能说说裴氏借这些粮食是为了做什么吗?

五万斛,不少了,你们家几口人,要吃五万斛粮食?”

石守信抬起头看着裴黎询问道。

是为了……裴黎瞬间卡壳了,他总不能说当年就是担心司马家镇不住场子,所以才趁火打劫薅羊毛吧?如果司马氏被掀翻,那么这五万斛粮秣就不用还了呀!

看到裴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石守信又“恍然大悟”一般拍拍脑袋说道:“这件事有点久,你可能不记得了。诸葛诞之叛应该是不远的事情吧?啧啧,那时候你们家足足借了十万斛啊,借这么多粮食,该不会是想配合诸葛诞招兵买马吧?”

石守信微笑问道,只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有些冷峻!

裴黎瞬间如坠冰窟,因为……石守信还真踏马说对了!当时就是因为司马昭带着大军在淮南对阵诸葛诞久攻不下,将近一年时间,河东大族才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司马家被诸葛诞掀翻,那为了自保,裴氏可不得招兵买马么!没有粮食,招个什么兵啊!

“谒者,这件事别有内情,裴氏借粮,只是为了赈灾,赈灾而已。”

裴黎讪笑道,早已没了刚才的气势。他还想狡辩,却见石守信抬起手,示意他闭嘴。

“我就给你们交个底吧,河东的典农中郎将因为这件事,已经准备向朝廷自首了!

到时候,大将军若是怀疑他在配合某些人谋反,肯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既然诸位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石某只能秉公办事,将情况报与大将军了。”

石守信摇头叹息道,一个劲的啧啧感慨。

“谒者,我卫氏绝无此意,都是误会,误会,这件事万万不可报与大将军。”

一旁坐如针毡的卫寔,连忙打圆场说道。裴黎这个小年轻不会说话,卫寔人到中年还不懂这些套路吗?

如果真要置他们于死地,派兵上门抓人再抄家就行了,何必绕这么多弯子呢?

“你们有自己的困难我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章投降输一半(第2/2页)

但是大将军伐蜀在即,粮秣奇缺,所以这些欠条上的数目……不能当做不存在。

这样吧,你们今年先还半数,剩下的,分两年还清。

如何?”

石守信沉声问道。

在场众人都松了口气。

分批借的粮食,很多都用来周转了,如果一次拿出来,那还不如要他们的命。

现在只要一半,已经是很宽容了。再说了,借的粮食本来就该还呀,他们赖着,是仗着司马昭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得罪他们。现在吐出来,不赚不亏!

“谒者所言极是,我等一定照办。”

卫寔点头说道。

“但是。”

石守信忽然大喊了一句,在场众人都是屏息凝神,知道真正的“肉戏”要来了。

“大将军对河东大户当初在淮南三叛时的作为,依旧是有些疑虑,他始终都不明白你们那时候借粮是为了什么。

不如每家写一封悔过书,由石某带回洛阳,在大将军那边也有个说法,这样如何?”

写悔过书,那就是公开表态了,这种事情可不能随便做。

在场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唯有河东太守王濬看着石守信,似乎明白了他的想法。

石守信看了看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心中暗暗庆幸。

司马氏这些年的残暴与言而无信,已经让很多世家大户都心惊胆颤,并且引为禁忌。要他们补齐粮秣,他们一句话反对的话都没有。然而要他们写悔过书,一个个都像是被毒蛇盯住一样,面孔都有些扭曲。

“这个悔过书,不能写。要不这样,我们想办法把历年借的粮食都补齐,然后让典农中郎将把借条都烧掉,只当是一切无事发生,这样如何?”

卫寔询问道,已经亮出了底牌。

“这样,会不会有点为难啊。那可是一百多万斛的粮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石守信故作为难道。

“不麻烦,真的不麻烦。”

卫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虽然心中十分肉疼,却也明白,能把证据销了,那便万事大吉。司马昭这个人心眼小,这件事留底,始终是个祸患。

“那行,我这里有一份倡议书,你们在上面署名吧。”

石守信从袖口里掏出一封帛书,只见上面写着:听闻朝廷要对外用兵,我等河东大族也想出一份力。此前借的粮秣,这次一并奉还。朝廷若有差遣,一定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这踏马不是一样的么?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只有王濬稳如老狗,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

“谒者,这签名跟写悔过书有区别么?”

裴黎疑惑问道。

“当然有区别,悔过书是给大将军看的,倡议书是给司隶校尉看的,这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石守信笑道。众人恍然大悟,心中那点不可启齿的小九九,也瞬间消散。

这年头,捏着把柄的话,大家都可以放心。

万一把借条烧了,证据灭了,将来你们报复我怎么办?我可不得留着后手嘛。

“诸位,快点把这件事了结吧,拖下去也没什么好处。”

王濬沉声说道,他也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不然,司马昭治罪于他是迟早的事情!

众人只好不情不愿的签上名字。

石守信将那本“借据汇总”递给王濬道:“府君先把安邑库房里的粮秣转运过去填补亏空,然后各家把粮秣送到安邑的库房,这本册子当面烧掉。稳住屯田粮仓,保证战事顺利,便不会节外生枝。此事便拜托王府君了。”

一听这话,在场河东世家的代表,都是暗叹石守信心思缜密,这一波把河东所有大户都拖下水了。

世家要还粮食,直接送到郡治府库就行。王濬则是要把郡治府库里的粮食运到屯田粮仓,补齐亏空。至于郡治府库内的粮秣要怎么运作,那就是他这个太守和本地世家之间的问题了。

出了事,大家都落不到好!

众人纷纷在那份“倡议书”上签名,墨迹干了以后,石守信看了又看,满意的将其收入袖口。等回洛阳以后,将其交给石苞,这件事就算了结了。

很妥当,而且不必担心这些大户们秋后算账反攻倒算。

“诸位,石某这便知会典农中郎将一声,敦促他收到粮秣后烧掉借条,然后便返回洛阳了。

如今天下虽然不太平,但河东到洛阳之间的商路还是挺安稳的。相信石某这一路上不会出什么意外。

但若是真的有什么不可知之事发生,大将军会认为,在下是因为知道了什么要害机密被人灭口,到时候司隶校尉恐怕会派大批谒者前来河东查案,那可就麻烦了呀。

若真有那天,各位就多多保重吧,其他谒者未必有石某好说话。”

石守信忍不住摇头叹息,一副遗憾的模样。

裴黎等人都是面色微变,连忙说可以派人护送石守信返回洛阳,却是被后者拒绝。

这些人只好悻悻离开,返回家中跟家里人商议此事。

待众人散去后,五十多岁的王濬走上前来,上下打量着石守信。

“谒者年纪轻轻,倒是颇有手腕啊。”

王濬点点头道,眼里藏不住对石守信的欣赏。

王濬为官多年,深知这些世家大户最是难缠。这些人不仅是地头蛇,而且家里还有人在朝中做官,可谓是软硬不吃。

但石守信就是让那些人把原本打算霸占不还的粮秣乖乖吐出来了。

“王府君谬赞了,都是分内之事。”

石守信谦逊说道,对着王濬作揖行了一礼。这次,他也是帮王濬拆了个地雷。

“放心,明日某便会让人把粮秣运到屯田治所的粮仓。”

王濬很是郑重的说道,他沉默片刻,忽然开口询问道:“王某有一事不解,谒者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那些世家大户的人写悔过书?”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石守信哈哈大笑道:“王府君可把我难住了,石某哪里有那么多心思呢,都是恰逢其会罢了。”

他轻轻摆手,既不承认,亦不否认。

王濬也是哈哈大笑,没有点破。随即他邀请石守信去太守府上吃顿便饭,石守信觉得此举可能节外生枝,以“复命要紧”的理由拒绝了。

等回到驿站客房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

细狗一看石守信春风满面,便上前询问道:“阿郎,事情办妥了?”

“妥了,明日就回家!嗯,顺便送一份征辟文书,不打紧。”

石守信心情极好,终于把正经事办完了,而且让世家大户们把那些粮秣都给吐出来了。至于说向司马昭告密,那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招玉石俱焚的狠棋。

就跟核武器一样,用是不能拿来用的,拿手里随时处于“将要使用”的状态,才是最优解。

真用了,那就是两败俱伤。

细狗忽然低声问道:“阿郎,此番事关重大,那些大户们,没有给阿郎金银珠宝什么的吗?”

“没给,就算给了也不能要啊。拿了贿赂,就是把魂魄出卖给了恶鬼,想回头就难了。”

石守信意味深长的说道。细狗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莫名的感觉石守信说得很有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