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06章 化肥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06章 化肥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5 来源:源1

第106章化肥(第1/2页)

"万象通往安南的铁路,计划的怎么样了,可以修通吗?"

李崇文站在一个正在开采的钾盐矿边上,向志文问起铁路的事情。

南华政府已经正式对澜沧的钾盐矿进行开采,而化肥工厂正是安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原计划是打算在澜沧境内建立一系列的工厂的,但是经过政府的严密计算,发现想要在澜沧建设和钾盐矿相关关的工厂,不仅要建设一系列的配套工厂,还要平整土地,通水、通电、通路,等所有建设完善后才能进行生产。

而且万象盆地附近的地形崎岖,建设工厂和水利设施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远远不如修一条铁路划算。

南华政府在占领整个东印度地区后,已经有新的铁路计划了,澜沧作为内陆,拥有丰富的战略矿产资源,包括铜、金、钾盐、锡、铁、铝土矿。

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澜沧的森林覆盖率超80%,北部和中部出产柚木、花梨等名贵木材,川圹高原是重要林区。

所有,澜沧境内是一定要修,而且大修铁路的,让澜沧和高棉、占城和安南连接起来,这样才能盘活澜沧的经济,让东印度四个地区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考虑到安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考虑到钾盐的特殊性,在经过南华政府部门的紧急商讨后,决定临时紧急修建一条专用铁路。

把澜沧的钾盐运到安南,安南已经有配套的工厂、充足的电力以及大量的技术工人,运到就可以开工。

南华政府修建的这一条临时铁路,是以澜沧的万象为起点,途经澜沧甘蒙省他曲县,穿越澜沧和安南的边境纳宝-查洛过境点,最终抵达为安南的河静省永安港,最后会和安南原本的铁路连接起来。

万象–永安铁路的全长有554.7公里,其中澜沧段452公里,安南段103公里。

这也算是打通澜沧的出海口了,安南的永安港是距离澜沧最近的深水港,可以停靠5万吨级货轮。

本来李崇文觉得专门修建一条铁路用来运送钾盐是不是他小题大做了,直接通过湄公河进行航运不就可以了吗?

但是相关的政府部门经过测试,湄公河的航运能力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湄公河虽然贯通南华的内陆地区,但是湄公河的通航能力实在是太弱了,甚至还比不上一条普通铁路的运载能力。

在湄公河的下游河段(金边到出海口),可全年通航,通航能力也是最强,可以通行2000-4000吨级海上轮船。

在湄公河的中上游河段(万象至金边),通航能力大幅度减弱,因急流、瀑布(如孔恩瀑布)和旱季水位骤降,仅能通行300-500吨级小船,而且需要依赖季节性水位变化。

特别是巴色附近的锦马叻长滩有15处急流,在湄公河旱季的时候,这部分河段水深不足1米,船只常搁浅,根本不能通航。

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仅能通行百吨级以下小船,而且非常依赖雨季暴涨的雨水。

因为通航河段有限,导致湄公河的年货运量极低。根据南华政府的统计,湄公河全流域年货运量不足50万吨,而一条普通铁路的年运量就可以轻松达到百万吨。

所以,这也是南华政府为什么没想过通过湄公河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原因。而且在未来,这条铁路还会沿着湄公河的方向进行拓展,与占城和高棉境内的铁路连通。

"秘书长,铁路可以修通,不过难度比较大。因为铁路的修建,按照建设图纸需要穿过长山山脉,为此我们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隧道,工程难度与成本相对较高。"

"南华国内没有相应的技术,我们需要向鹰酱购买相关技术、雇佣鹰酱的相关技术团队以及购买大量建设桥梁和开凿隧道的工程设备。"

李志文把万象–永安铁路的困难都说出来,不过对于南华来说,这都不是问题。

现在南华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缺钱就去找德明这个财政部长要,尽快修通这条铁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6章化肥(第2/2页)

"澜沧的钾盐才是最重要的!"

李崇文毫不在意的说道,比起钾盐矿的重要作用,修铁路的那点费用根本不值一提。

自从半岛战争结束后,农民的收入暴跌,南华政府急需找到让农民收入增加的方法。

而南华政府的新农村发展计划还没有这么快有成效,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农作物的收入,那么化肥就是必不可缺的,而钾盐就是化肥的主要原料。

在农业方面,钾盐关系到南华的农业命脉,是南华粮食安全的基石。钾盐可用于制造钾肥(氯化钾、硫酸钾),是氮、磷、钾三大肥料之一。

钾肥能显著提升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光合作用,对水稻、小麦等主粮增产效果达15%-30%,氯化钾可用于水稻、玉米等耐碱作物,占钾肥用量70%以上。硫酸钾可用于烟草、茶叶等忌氯经济作物,提升产品附加值。

钾盐可缓解土壤板结,调节酸碱平衡,长期施用维持耕地肥力,防止因耕地质量退化,而导致粮食减产业。

在工业方面,钾盐是工业的关键原料。

钾盐是制造清洁剂、玻璃陶瓷和纺织印染的重要原材料。

钾盐还是炸药与火箭燃料的核心成分。

"我们现在钾盐矿的储量是多少?"

"澜沧境内已经探明钾盐矿的储量达到100亿吨。"

"万象盆地的钾盐矿主要在巴根、通芒、塔贡和班根这几个地方,占澜沧总储量的90%以上。"

"剩下的钾盐矿都分布在甘蒙省呵叻盆地的他曲和农波两地,储量只有10亿吨。"

"秘书长,我们在暹罗境内,也发现了大量的钾盐矿!"

志文说完澜沧的情况后,说道。

"在哪里?"

李崇文看向志远,问道。

"在呵叻高原,我们的势力范围内。"

"已经探明的储量高达54亿吨,分别是暹罗的孔敬府、沙空那空盆地以及乌隆府。"

志文在把标注着暹罗境内钾盐矿的地图拿出来,向李崇文更加详细的解释道。

"虽然,我们已经把沙空盆地和乌隆府都纳入了南华的领土,但是钾盐矿的绝大部分,还是分布在暹罗境内。"

"特别是孔敬府,这里的钾盐矿的质量是最高的。"

李崇文没有想到暹罗的呵叻高原不仅盛产粮食,还拥有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

这样一来,南华对暹罗呵叻高原的控制要进一步加紧,加快。

"最近退役的士兵都离开军营了吗?"

李崇文想起在澜沧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耕作的希望农业公司。

当初农业公司跟在复兴军的后面,在呵叻高原收购了大量的土地。

在今年,农业公司开始在呵叻高原建立了大量的定居点,并修建了大量专门的公路用来连接农业公司的每一个定居点。

农业公司为了让农业工人去呵叻高原定居,开出了较高的工资和较好的福利政策。

"并没有,今年服役期满,要退役的官兵非常多,而且不是每个军官和士兵都愿意去当雇佣兵的。"

志文说起那些退役的军官和士兵也很无奈,他们不想当雇佣兵,也不想变回普通的老百姓。

搞得南华政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初对这些士兵进行技能培训可是花费了许多经费的,现在居然有很多士兵不想当工人,特别是去过暹罗的士兵。

"让希望农业公司去招聘,就说需要他们继续在暹罗发光发热。"

李崇文做出安排,既然他们不想当雇佣兵也不想做工人,那只能让这些退役官兵回到暹罗,为南华吞并呵叻高原出份力。

正好他们在暹罗境内战斗过,熟悉当地的情况,而且都是退役官兵,要是遇到暴动,可以随时应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