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13章 造船业起步(一)拆船业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13章 造船业起步(一)拆船业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5 来源:源1

第113章造船业起步(一)拆船业(第1/2页)

1953年11月12日,爪哇国的军队向婆罗洲的坤甸和巴厘巴板进军的时候,李崇文来到朝歌府(西贡),来看看这边的造船业建设的怎么样了。

在获得暹罗的大量财富后,南华政府原本计划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甚至是三五计划才会建设的重要项目,可以提前启动了,这其中就包括造船业。

南华共和国选择造船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半岛战争。

半岛战争爆发后,引发西方国家战略物资囤积,全球航运贸易量激增16%,运费飙升至二战后的最高点。

再加上欧洲和樱花国的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了干散货船的需求增长,专业干散货船舶开始规模化建造,在这期间大量船只被建造出来。

但是,在半岛战争停战后,世界的航运需求骤降,叠加前期过度扩张的运力(新船交付量占已有船队15%),导致运费暴跌75%,船舶价格下跌70%,船舶闲置率升至7%。

全球搁置船舶吨位大幅增加,拆船率显著上升,这让南华政府可以从拆船业开始逐步积累造船的经验和技术人才。

和东南亚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关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各个武装势力在得到荷澜殖民政府的许诺后,纷纷招兵买马,用自己领土内的一切资源换取南华共和国的武器弹药。

而新桂系就有些与众不同了,新桂系在成立兰芳邦国后,不仅在积极备战,还努力开发兰芳的内陆地区。

兰芳内陆地区环境恶劣,开发难度极大,想要获得内陆的资源,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段时间兰芳邦国不断向南华共和国申请移民。

这让原本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大量闲置的自由轮都忙碌起来。

前往荷属东印度群岛各地的自由轮上,都载着占城和高棉的移民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

而回来南华的自由轮上都装着大量原材料,包括橡胶、煤炭、铁矿石等等。

而在战后,这些已经被打的千疮百孔的国家,将会没有任何能力建造船只,但是,这些岛屿国家又离不开船只,而南华的造船业正好可以填补一部分低端产业的空白。

南华政府在决定启动造船业的时候,发现国内的造船业经过一年时间的整合,却只能做到对小型渔船进行维修和建造的地步,连中型渔船的维修都会面临技术、材料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南华政府原本还想要从东南亚招募一些造船厂的技术人员,结果发现东南亚各国的造船业和南华共和国现在的造船业不相上下,这里面还包括被鹰酱扶持的吕宋。

考虑到南华共和国造船业那几乎为零的基础,李崇文决定从拆船业开始,逐步为南华的造船业积累技术人员和经验。

与此同时,李崇文听从了史密斯离开前的建议,把购买鹰酱战后剩余物资这一件事,交给了华府的一位重要的高级官员。

在这份价值接近10亿美元的订单影响下,这位高级官员很快就发挥了他的影响力。

在南华的拆船厂保证价格会和樱花国保持一致后,鹰酱调整了拆解船只的方案,减少了分配给樱花国用于拆解船只的份额,从40%降到25%,另外的15%分配到南华政府。

另外,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导致鹰酱国内造船厂的订单锐减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大量造船厂被迫倒闭。

这样的状况,进一步导致大量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被裁。根据不完全统计,鹰酱全国的船舶设计工程师有40%被解雇,技术岗位的技术人员有60%失业。

还有许多濒临倒闭的造船厂开始拍卖机械设备,这其中包括,100吨级龙门吊、模块化焊接生产线。

还有一些专用机械,包括高精度钢板切割机、铆接设备等以废铁价流向二手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章造船业起步(一)拆船业(第2/2页)

在这种情况下,李崇文联系了已经回到鹰酱的史密斯,希望他为南华共和国驻华府的使馆提供一些帮助。

最后,南华政府得到大量的造船工程师,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大量熟练工人,还有各种工业设备以及技术。

南华政府从最开始的一点一点的引进,到后来变成整座整座造船厂引进,搬到南华后,经过调整,可以立刻投入生产。

为了统合这庞大的资源,南华政府决定成立南华船舶工业集团,负责整理和调配这一切资源,同时在船舶工业集团的下面成立,南北两家国营造船公司以及相关的附属公司。

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长安府的海防港,以军舰制造为主。南方的造船公司位于朝歌府(西贡)的港口,靠近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和东南亚市场,以制造民用船只为主。

南华政府为此还成立了船舶学校和大量相关的专科院校,并与这些造船厂签订合作协议,来培养需要的人才。

看着冲滩上的博格级护航航母,在工人的忙碌下已经逐渐被拆解。

"赵经理,直接在冲滩上搭建临时工地,对工人来说会不会不太安全?"

"还有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拆完一艘船?"

李崇文觉得眼前的拆解船只的工地,实在是太简陋了,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秘书长,在冲滩上拆解船只,对拆船的工人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安全,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则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昂贵,而且也不是必须的。"

"二则是,鹰酱和欧洲那样的干船坞和半机械的拆解方法,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这样做,我们的利润会大大的缩减。"

拆解船只公司现在只能这么做,谁让南华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才能获得拆解船只的订单的。

这份利润还是在南华政府提供低息贷款和进行补贴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的,不然南华的拆船业真的竞争不过樱花国。

赵经理也是现在才明白,这都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代价,人命有的时候是真的不值钱。

"至于工人的安全问题,秘书长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拆船厂会进行改进的,尽可能保证一些重要工人的安全。"

赵经理对李崇文保证道。

至于什么是重要的工人,当然是华人和汉化最深的安南、澜沧的人了。这些人都是南华政府统治南华共和国的根基,所以南华政府的任何重大的项目,这些人的伤亡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

赵经理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些人的安全,以及尽可能的培养这些人成为技术人员,让他们远离这样恶劣的环境。

然而即便是这样,这些重要的工人还是会经常出现伤亡,最主要的是废油、石棉、重金属(铅、汞)直接排海或露天堆放,工人暴露于致癌物中,事故频发。

"我们预估要最快用3个月的时间才能拆完这一条船,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如果慢的话,估计要用6个月的时间。"

"很好,我们继续看看!"

李崇文来之前也看过各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了,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与所获得的利益想比,这点影响不算什么。

拆船所得废钢占南华钢铁原料的65%,成本远低于进口铁矿石,在南华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前,这是南华最重要的钢铁原料来源。

同时,废钢回收成材率达40%以上,为造船、机械制造提供廉价原料,降低了南华工业的15%的生产成本。

而且拆船业是南华共和国目前主要换取外汇的产业之一,可以为国家积累外汇储备,支撑技术引进和设备升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