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二十章 李崇文结婚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二十章 李崇文结婚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5 来源:源1

第二十章李崇文结婚(第1/2页)

1950年6月15日,天气晴朗。

今天河内的带着些许凉意,却挡不住满城的喜庆氛围。今天是复兴军的委员长和安南的姑娘阮清荷喜结连理的日子。

经过前面几次的汉化行动,让安南的人民逐渐接受了自己成为汉人的结果,这次联姻就是对安南汉化放下一根定海神针。

总督府的花园里,红色的灯笼挂满枝头,红绸子挂满整个花园,汉族传统的喜字和安南民族的吉祥纹饰相互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文化交融之美。

今天,是李崇文与安南姑娘阮清荷的婚礼,也开启了复兴军中高层的联姻的契机。李崇文通过娶安南的姑娘为妻,让下面军官和官员们的人看到进入李崇文眼里的机会!

李崇文身穿黑色的稍微改良过的青年装,胸前佩戴着红花,站在花园的中央,目光温柔地看着身边穿着的传统安南奥黛婚服的阮清荷。

阮清如的奥黛服饰经过改良,既有安南传统的刺绣工艺,又融入了汉族的元素,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阮清荷的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阮清荷的父亲阮明远是河内大学的一名医学教授,是一名左派人士,因为对高卢鸡殖民政府发表过反对他们的言论后被抓了起来,直到复兴军占领河内后,放了出来。

本来,阮清荷的父亲对复兴军没什么好感的,毕竟复兴军和高卢鸡一样是外来的。直到复兴军开始给农民分田地,清洗安南的腐朽,特别是几个月前的河内超过十万百姓来找复兴军申冤的时候,阮清荷的父亲阮明远就明白了,复兴军得到了安南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还有李崇文来到河内大学开会时,加大了对理学,工学,医学的经费和教师的薪资。并且承诺会从西方引进先进的设备,未来还会让学生教师去西方留学。

所以阮明远就主动申请改名,并且把女儿阮氏秋改为阮清荷,知道李崇文看上自己的女儿也没有反对,反而鼓励他们相处。

今天,他的女儿就要嫁人,阮明远满眼泪光的看着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清荷,以后要经常回来看看,阿爸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阮明远看着挽着自己的女儿说道

“阿爸,我会的,我也舍不得你!“阮清荷紧紧的挽着阮明远的手臂。

“崇文,我把我的女儿交给你了!“

“你以后不可以欺负她!“阮明远把女儿的手递给李崇文郑重的说道!

“阿爸,你放心,我以后会好好照顾清荷的!“李崇文认真的向阮明远保证。

“欢迎诸位来到李崇文先生和阮清荷女士的婚礼!“

婚礼主持人陈德明拿出婚书递给两位新人让他们朗读证婚词。

李崇文和阮清荷牵着手,朗读证婚词!

“高堂在上,立此书为证!“

“两姓联姻,壹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新郎,李崇文!““

“新娘,阮清荷!“

李崇文和阮清荷在婚书上写下来自己的名字。

李崇文和阮清荷他们的婚书是用刺绣做成,汉字写的内容下面还有安南语标注,上面盖着安南自治委员会的朱红大印,这是李崇文亲自设计的“双语婚书“,象征着汉南文化的融合。

证婚人由李崇文父亲的老朋友李文桂担任,毕竟李崇文的父母已经去世很久了,李文桂不仅是他父亲的好友,更是亲手把李崇文带进桂系军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章李崇文结婚(第2/2页)

今天,他手持《礼记》,用汉语说着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台下的宾客中,有穿着奥黛的安南妇女,有穿着苗族百褶裙的苗族少女,有戴着壮族绣花帽的小孩,还有身着中山装的复兴军军官。

婚宴上,每道菜都有双语菜名:“龙凤呈祥(TáOPhOngXOay)““早生贵子(TOSinhQU贵子)“。

在李崇文和安南的姑娘结婚后,产生了连锁反应,复兴军和安南委员会中还没有结婚的中高层官员和军官纷纷响应委员长的“联姻“。

因为复兴军大扩军,已经晋升为第十二师第二旅旅长的赵立春娶了安南老街的苗族族长的女儿杨芳(苗名阿蛮),婚礼就在老街的苗寨举行。杨芳穿着苗族的婚服,戴上了苗族漂亮的银饰,那是用她父亲打了十几年铁才换来的。

“阿芳,以后你就是我的媳妇了。“

赵立春用浓重的八桂口音的汉语说道。

苗族姑娘杨芳羞赧地低下头,用别扭的汉语轻声回应

“你教我写汉字说汉语,我教你唱苗歌和跳舞。“

婚礼现场,苗族的小伙子们吹起芦笙,跳起了舞蹈。赵立春将一朵玫瑰花送给杨芳的,杨芳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仿佛拿着的是全世界最珍贵的宝物。

“阿春,要跳舞了,我教你吧!“

赵立春穿着复兴军的军装,跟着新娘的家人们舞跳,寨子里的老人们看着他笨拙的舞蹈,笑的很开心,很慈祥。

“会跳我们苗家的舞,就是我们的苗家的女婿了。“

第六师的指导员王军的婚礼则在壮族(越北侬族)聚居的高平举行。

王军的新娘是壮族姑娘韦秀兰,两人在对歌中定情。迎亲时,王建国用汉语唱着壮族的迎亲歌,虽然发音有些生硬,但王军真诚的态度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韦秀兰则穿着壮族的婚服,手里拿着壮族的绣球,笑的很灿烂。

“以后我们家,既有汉书,也有壮锦缎。“

委员会的秘书长李志文,在海防港迎娶了从八桂移民过来的瑶族姑娘盘五妹。

盘五妹戴着瑶族的传统婚礼服饰,李志文则穿着笔挺的青年装,两人在码头上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李志文不会唱歌,硬是靠着喝酒把瑶族的姑娘娶回家。

中高层官员和将领的联姻事件,如同一股春风吹遍安南大地。

安南各地的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复兴军创办的《安南日报》甚至开辟了“民族团结融合婚姻“专栏,刊登各地新人的故事。

在南定城,一个汉族青年和安南姑娘的婚礼吸引了城里上千人的围观,他们按照汉越混合的仪式举行婚礼,既有汉族的的传统,也有安南的礼节。

在学校里,老师们用这些联姻故事作为教材,给孩子们讲述“各民族一家亲“的道理。在工厂和农村,工人们和农民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也是这些联姻事件。

河内总督府,李崇文看着各地送来的联姻报告,很满意。这场由上而下的联姻潮,不仅仅是个人的婚姻选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通过婚姻,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得以深度融合,安南的民族隔阂正在逐渐消除。通过这场联姻,安南的民族融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汉文化将如同雨水一般,慢慢的渗透到安南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终会让安南变成汉文化的社会。

1950年6月30日

“委员长,有重要情报!“李志文抱着情报处送过来的情报跑了进来

“朝鲜半岛开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