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八十八章民族主义的熄灭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八十八章民族主义的熄灭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5 来源:源1

第八十八章民族主义的熄灭(第1/2页)

“占城和高棉的耕地有多少?“

“大审判过后,每个安南老百姓分到耕地有多少亩?“

李崇文看向志文急忙的问道,

“长官,你稍等,我这就去查一查。“

志文听到李长官的话后,连忙去找资料。

李崇文想到一个一箭双雕的想法,如果占城和高棉的耕地足够的话,那么他的计划就可以实行了。

李崇文最近看到下面的报告,在城市中的华人移民在澜沧分到土地后,有许多已经分到土地的华人移民和安南人纷纷表示,他们想要用安南的土地置换澜沧的土地,以及希望购买澜沧的土地。

当初安南分田的时候,是军人优先分田的,复兴军的士兵和家属,分到的都是龙首原(红河平原)上,最肥沃的土地。在军人分完后,再轮到到华人移民分田,移民也是按照到达的顺序分田的,移民越早到达安南,分到的土地也就越多越肥沃,反之,就越少越贫瘠,分完之后就没有了。

而安南人分到的土地就更不用说了,每个人分到土地不仅少,还有些贫瘠。

特别是那些分到贫瘠土地的人们,看到在过去的一年中,分到土地肥沃和数量比较多的农民,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吃上肉,还住上了大瓦房。

这让许多的华人移民和安南人对复兴军的土地分配方式感到不满。

李崇文收到下面反馈的消息后,有些感慨,李崇文第一次感觉的人心是多么的复杂。

他还记得当初下去视察的时候,人们纷纷表示,对能够分到土地表示就已经足够了,并不在乎土地的肥沃多寡,这才三年的时间,就已经变得这么快了。

不过,这也让李崇文有了重新回收安南的土地机会,在澜沧实行农业机械化的结果看来,土地只有集中起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才能是安南未来农业的出路。

李崇文打算把安南人、占城人、澜沧人和华人一起打乱分配在占城、澜沧和高棉三地,让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以及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居住在一起。

至于怎么让不同的人居住在一起,除了政府的让大山上的人们强制搬下山的措施外,还会用土地利益作为利诱,占城人、高棉人想要分到土地就需要根据复兴军的安排,而澜沧人、安南人和华人移民想要得到更多更肥沃的土地也需要根据政府的安排。

李崇文通过混居的方式,尽可能的削弱各民族的特性,到时候,所有人就只能跟着政府的脚步走了。

这时候,李崇文的强制汉化政策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了,当人们习惯通过说汉语,写汉字来进行沟通交流,当人们习惯他们的汉名,当人们习惯过上汉族的传统习俗,当人们习惯自己的孩子被送到汉族的学校上学,学汉语,写汉字,改汉名,学习汉族的历史的时候。

一个新的汉族就会在东印度地区诞生,一个由李崇文构想设计的新民族,而复兴军在东印度地区的统治就彻底稳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八章民族主义的熄灭(第2/2页)

“长官,这是您要的数据文件。“

李志文走了进来,把关于占城和高棉的耕地的报告放到李崇文的办公桌上,有些气喘的说道。

安南老百姓在大审判过后,每个家庭分到的土地不到5亩,有的更少,和华人移民的差距太大了。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后面的问题就大了。

高棉目前的耕地面积达到260万公顷(3900万亩耕地),基本都集中在中部平原和洞里萨湖区的核心农业区,这里土壤肥沃而且都是平原。同时,根据情报部门的统计,高棉的平原耕地经过开发后,耕地面积可以达到600万公顷(9000万亩)。

占城目前的湄公河三角洲的平原耕地面积到达200万公顷(3000万亩),占城的平原耕地完全开发后,其面积可以达到400万公顷(6000万亩)。

东印度地区的中部沿海平原的耕地面积达到50万公顷(750万亩)。

李崇文看完这份数据,呼吸都有些急促了,他知道东印度南方地区一直是高卢鸡的统治的核心地区,也知道这里的土地广袤无垠,土壤肥沃,但没想到耕地面积有这么多,完全开发出来的耕地达到1亿5750万亩的土地,哪怕是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耕地已经接近7000万亩,最重要的都是这些耕地都在大平原和湄公河沿岸地区,很容易开发出来。

“长官,关于这次南下的经费,我想要和你商讨一下。“

财政部的部长陈德明拿着南下预算经费的报告走了进来,看到李崇文紧紧盯着手中文件,一动也不动。

“长官——“

陈德明又到李崇文的身边大喊一声,才把李崇文唤醒过来。

“德明,你怎么在这里?“

李崇文醒来后,看到陈德明也在这里表示很疑惑。

“我是来跟你商讨,复兴军南下的经费问题的,经过财政部的估算,我们在1953年的财政支出非常庞大。“

陈德明把文件递给李崇文说道。

“德明,你先听我说!“

李崇文把他关于土地置换的想法,和各民族混居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怎么样?“

“李长官,想法很好,执行起来也不会很困难,安南本来就有很多人都想要换土地,而高棉和占城到时候是处于军管的状态,把当地的老百姓动员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这不仅可以解决因为之前土地分配有些不公平的问题,同时可以稳固我们在高棉和占城的统治,让他们的民族主义逐渐熄灭。“

陈德明仔细的想了想,李长官的想法没有多大的问题,只要复兴军和政府的执行能力够呛,就没有太大的问题,至于高棉和占城的老百姓愿不愿意的问题,显然不在他考虑的范围。

“长官,我有个问题!“

李志文听完李长官的想法后,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