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01章 女神医和农业专家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第201章 女神医和农业专家

簡繁轉換
作者:玄武湖的锖白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5 15:41:05 来源:源1

第201章女神医和农业专家(第1/2页)

这个问题,像一盆冰水。

祠堂里瞬间高涨的温度,“刺啦”一声,被浇灭了。

周大山和石头脸上的狂热,僵住了。

林雪眼里的光,也黯淡了下去。

她沉默了片刻,声音轻得像风一吹就会散。

“政委,这次收成看着多,但炮制损耗很大。我算过了,所有药材都用上,大概……能做五千个。”

“五千个?”

周大山愣住了。

他掰着手指头,脸上的喜色一点点褪去,最后变成了一片铁青。

“咱们一个师就上万人,一个纵队十几万大军……五千个,撒下去连个响儿都听不见啊!”

老族长和石头也傻了。

他们以为是座金山,没想到分到每个人头上,连块铜板都不够。

王铮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数字的分量。

“五千个……勉强够装备一个主力旅。”

他的声音沉得能滴出水来,带着一股子无力:“可手心手背都是肉。给了这个旅,那个团的战士怎么想?这东西,要么全都有,要么全都没有。不然,是要出大问题的。”

狂喜,变成了难题。

祠堂里的气氛,从滚开的热油,瞬间凝固成了冰。

一直靠在门边柱子阴影里的许峰,走了进来。

他走到桌边,拿起一个急救包,没打开,只是在掌心掂了掂。

他先看向林雪:“你的想法,很好。”

又看向王铮:“你的顾虑,也对。”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像三个月前在祠堂里一样,等着他拿出办法。

“所以呢?”王铮追问,声音沙哑。

许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林雪:“如果,我们需要的不是五千个,而是十五万个。需要多少地?多少种子?多少人?”

林雪显然早就想过,几乎是脱口而出:“地,要扩大至少三十倍。种子,要军区不计代价去搜集。人手……光靠这个村子不够,要动员周围几十个村子的百姓。”

三十倍。

王铮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种地,这是要在大别山里,再造一个后勤基地!

“夫君,你的意思是……”林雪看着许峰,眼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许峰将手里的药包轻轻放回桌上,目光扫过王铮和周大山,平静得像在下达命令。

“我的意思很简单。这件事,已经不是我们一个连队能决定的了。”

他转向王铮,眼神锐利如刀。

“王政委,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算这五千个怎么分。”

“是立刻给军区,给纵队司令部发电报。”

许峰往前走了一步,高大的身影带着一股迫人的气势。

“告诉他们,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一条能让弟兄们少死三成的路。”

“但这条路,光靠我们几个人,修不动。”

“要上面给政策,给资源,给人。让他们来决定,这条路,到底要不要修。要修多宽,修多远。”

王铮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死死地盯着许峰,脑子里像是有惊雷炸开。

是啊!他一直在想自己该怎么办,却忘了,他背后是整个军队!

这不是难题,这是天大的机遇!

“我明白了!”王铮猛地一拍桌子,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那不是在发火,而是一种被点燃的兴奋,“我马上就去写报告!不!我亲自去一趟军区!我要带着这个急救包,带着咱们药田里的土,去见首长!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咱们干了件多大的事!”

周大山也兴奋地一挥拳头:“对!让上面那些大首长们也开开眼!咱们不光能打仗,还能种地救命!”

亢奋的气氛中,会议结束了。

王铮像个刚领到冲锋号的战士,脚步匆匆地走了。

祠堂里,很快只剩下许峰和林雪。

林雪走到他身边,伸手,轻轻抚平他眉间的褶皱。

“你好像,从来不为这些事发愁。”她轻声说。

许峰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一下,眼神里带着一丝罕见的笑意。

“我只管种地,你只管救人。”

“发愁,那是他这个政委该干的活。”

林雪被他逗笑了,安心地靠在他肩膀上。

两人并肩走出祠堂,秋日的阳光暖洋洋的。

远处的田野,露出了深褐色的土壤,正等着下一轮播种。

许峰看着那片土地,眼神深邃。

……

半个月后,一道老牛喘气似的引擎声,撕开了大别山清晨的宁静。

一辆破旧的美式吉普,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着,终于爬到了村口。

车门打开,王铮第一个跳了下来。他的军装上沾满了黄泥,但那张脸上亢奋的红光,像是刚打了一场大胜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1章女神医和农业专家(第2/2页)

他快步绕到另一边,恭敬地拉开车门。

一只锃亮的军靴,踩在了泥地上。

接着,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军人下了车。他穿着一身浆洗得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星星在阴沉的天色下依旧醒目。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只是往那一站,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重了三分。

纵队副司令员,刘振。

紧跟着下车的,是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他年纪和刘司令相仿,身上却没什么杀伐之气,反而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味。

纵队总医院的院长,陈博文。

“刘司令,陈院长,路不好走,辛苦了。”王铮搓着手,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刘振摆了摆手,鹰隼般的目光扫过这个泥泞破败的山村,眉头微微皱起。

泥路,茅草屋,远处扛着锄头的农民。

他转过头,盯着王铮,声音低沉有力,像是小口径炮。

“王铮,你那份报告,我看了三遍。”

“你说的,能解决我们十几万大军药品问题的金山,在哪儿?”

“报告司令员!在这儿!”王铮挺直了腰板,大声应道,“请跟我来!”

他没有带他们去看田地,而是直接引向了祠堂。

祠堂里,那股常年不散的血腥和草药味,被一种干净的皂角水味道取代。

林雪正带着几个小护士,在一张张拼起来的桌子上忙碌。她们面前,摆放着一堆堆炮制好的药材和一个个已经封装好的急救包。

看到刘司令和陈院长进来,林雪只是停下手里的活,平静地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陈博文的目光,瞬间就被桌上的东西吸住了。

他没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到桌前,拿起一个急救包,小心翼翼地解开。

“三七粉,金银花,板蓝根,黄连……”他捻起一点三七粉,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指尖感受着粉末的粗细。

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藏不住的惊讶。

“这炮制手法很老道,火候正好,既去除了燥性,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药力。”

他抬起头,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了林雪身上,带着审视。

“小同志,这方子,是你拟的?”

“是。”林雪的回答不卑不亢,“但炮制的方法,是许峰教给乡亲们的。”

“许峰?”陈博文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没听过。

刘振的目光则更直接。他看着那些码放整齐的急救包,沉声问道:“林医生,王铮在报告里说,这东西,能把我们战士的伤亡率,降低三成。”

他盯着林雪的眼睛,像是在审问。

“这个数字,是你估算的?”

“报告司令员,三成,是保守估计。”林雪迎着他锐利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

“如果能保证人手一个,并且教会战士们如何第一时间自救,这个数字只会更高。”

她的声音清脆而专业,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战争减员,一半以上不是死于一枪毙命,是死于流血过多和伤口感染。这个急救包,就是针对这两点。”

刘振盯着她看了很久。

这个年轻的女医生,身上那股沉静而自信的气度,让他有些意外。

他点了点头,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了半分。

“带我们去看看你的底气。”他对王铮说,“药田。”

当一行人走到村外那片连绵的田地时,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刘振和陈博文,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哪里是乡下农民的田地?

平整的土地被规划得像棋盘一样整齐,一道道笔直的垄沟深浅一致,旁边是新挖的排水渠和蓄水坑。

远处山坡上,半阴半阳的地方,搭着整齐的遮阳棚。

村口那个巨大的,散发着古怪味道的土堆,更是让他们看不明白。

田间地头,几十个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喊着号子,动作整齐划一。

那不是在种地。

那像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土方工程作业。

“老刘……”陈博文推了推眼镜,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震惊,“这……这是在种地?”

刘振没有回答,只是喃喃自语:“这他娘的是在修工事。”

而指挥这一切的中心,是一个站在田埂上的高大男人。

他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裤腿卷着,赤着脚踩在泥里,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正在给几个村民讲解着什么。

阳光照在他身上,整个人像一尊沉默的,与土地融为一体的石像。

“他就是许峰。”王铮在旁边低声说。

刘振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瞬间锁定在了许峰身上。

这个男人,就是报告里那个神秘的“农业专家”?那个用两声枪响就让全村人交出土地的“狠人”?

“许峰同志!”王铮喊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