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03章 开春了,没等到的丰收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第203章 开春了,没等到的丰收

簡繁轉換
作者:玄武湖的锖白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5 15:41:05 来源:源1

第203章开春了,没等到的丰收(第1/2页)

许峰听着,不置可否。等王铮说完,他才伸出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把好几个村子都圈了进去。

“思路,错了。”许峰淡淡地开口。

“错了?”王铮一愣。

“你们总想着,一块地,就该种一种东西。沙土地就只能种红薯,水田就只能种水稻。这是老天爷赏饭吃,你们就只会被动地接着。”

许峰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平静:“但地,是可以改造的。人,也是可以改造的。”

他指着那片被标记为“沙土地”的王家坪:“这里,挖塘蓄水,塘里的泥挖出来,掺进沙土地里。水养鱼,鱼肥田,沙土变沃土。水田旱田,都能种。”

他又指向张家湾那片陡峭的山坡:“这里,不能顺着山坡种。要修梯田。把山坡变成一层层的平地。这样既能保水保土,又能多种粮食。”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了那片最大的药田上:“药田里,也不是只能种药。”他拿起一根铅笔,在代表药田的格子里,画上了另外的符号,金银花要搭架子,架子下面,可以套种喜阴的豆子。”

“板蓝根行距宽,中间那点空地,正好可以种一季小白菜。这叫立体种植,向天上要地。”

一番话,说得王铮和周大山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个农民讲种地,而是在听一个军事天才讲解一场闻所未闻的立体战争。

周大山张着嘴,半天憋出一句:“我的乖乖……这地还能这么种?又是挖塘又是修梯田的,这得是多大的工程?”

“工程大,才要干。”许峰的目光,重新落回王铮身上,“政委,这又是你的活了。”

王铮的额头,又开始冒汗了。

但他这次的汗,不是愁出来的,是兴奋出来的。

他看着许峰,感觉眼前这个男人,总能把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局,变成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棋盘。

“你把具体的章程写下来,剩下的,思想工作,人员调配,都交给我!”王铮猛地一拍桌子,那股子政委的豪情又回来了。

时间像大别山里的溪水,悄无声息地流淌。

转眼,便是初冬。

整个基地,彻底变成了许峰脑中那张立体蓝图的现实模样。

王家坪的村民们,真的在自家地头挖出了一个几十亩大的水塘。

张家湾的男人,则把祖祖辈辈都懒得爬的野山坡,愣是用锄头和背篓,修成了一层层像绿色腰带似的梯田。

而基地的核心,那两千亩药田,更是变了模样。

金银花的藤蔓爬满了新搭的竹架,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

而在屏风之下,一排排矮壮的黑豆,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豆荚。

村口那个被称作“千层糕”的堆肥堆,已经扩建到了三个。

石头现在是堆肥场的大总管,每天带着一帮半大小子,严格按照许峰教的“独家秘方”,一层草一层粪地码放,宝贝得跟炼丹似的。

他现在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懂不懂?这叫科学!许哥说的,这叫农业科学!”

……

夜,已经很深了。

耳房里,炭火烧得正旺。

林雪正借着灯光,整理着一叠厚厚的卡片。

那是她给基地所有人都建立的健康档案,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自从陈院长派来的医疗队进驻后,她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也更繁重了。

许峰坐在她对面,没有看书,也没有擦拭他的武器。

他手里拿着一截木头,正用一把小刀,专注地削着什么。

木屑簌簌落下,在火光下像飞舞的金色粉末。

“今天又有人来找我,说你坏话了。”林雪头也没抬,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

“嗯?”

“李家坳的妇女主任,说你把她们村的男人都使唤瘦了。”林雪放下卡片,看着他:“还说你是个周扒皮,比地主都狠。”

许峰手上的动作没停,嘴角却微微向上牵了一下:“那她有没有说,村里的大灶,这个月已经吃了三次肉了?”

“说了。”林雪笑了起来:“所以她一边骂你,一边又托我问你,她家那块背阴地,能不能也学着药田里,套种点什么。”

两人相视一笑,屋子里的空气,都变得温暖起来。

“在做什么?”林雪好奇地凑过去。

许峰摊开手,掌心里是一个已经初具雏形的小木梳。梳齿还没刻出来,但整体的线条流畅而温润。

“看你那把旧的,都快秃了。”许峰的声音很低。

林雪的心,猛地一软。她拿起那把木梳胚子,贴在脸颊上,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3章开春了,没等到的丰收(第2/2页)

她没有说谢谢,只是靠得更近了些,将头枕在他的肩膀上。

“夫君。”

“嗯。”

“等仗打完了,我们就留在这里,好不好?”她的声音很轻,像梦呓:“我们就守着这片地,你种药,我开一间小小的医馆。谁家孩子病了,谁家老人生了风寒,就来找我。”

许峰停下了手里的刀,伸出手臂,将她紧紧搂在怀里。

他没有回答。

但林雪知道,他答应了。

因为这个男人,正在用他的方式,将她梦里描绘的那个未来,一锄头一锄头地,变成现实。

这个在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男人,他那颗曾经被冰封的心,正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一点点地,重新长出根来。

……

春天,总是在人不经意的时候,一夜之间就铺满了山野。

大别山的春天,来得尤其生机勃勃。

梯田上,麦苗返青,绿得像一块块翡翠。

水塘里,投放的鱼苗已经长到了巴掌大,不时跃出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药田里更是不用说,金银花抽出了新藤,板蓝根的叶子肥厚得能掐出水来,而被照顾得最精细的三七,也长到了半尺高,每一株都透着一股金贵的劲儿。

丰收的景象,仿佛已经近在眼前。

整个基地都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

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干活的号子也更响亮了。

就连周大山,都开始盘算着等粮食和药材下来,要怎么跟别的部队“炫耀”他们基地的富庶。

只有许峰,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雷打不动地巡视每一片土地。

他看得比任何人都仔细,不是看长势,而是看那些最细微的变化。

这天中午,日头正毒。

许峰站在王家坪那片改造过的土地上。这里的红薯藤已经爬满了田垄,长势喜人。

他蹲下身,没有去看那肥硕的叶子,而是轻轻拨开了一丛藤蔓,目光落在叶子背面。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叶子背面,有一些针尖大小的黄褐色斑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站起身,又接连检查了好几处。每一处,都能看到同样的斑点。

跟在他身后的石头,看他脸色不对,也凑了过来,扒拉着叶子看了半天,满脸疑惑:“许哥,咋了?这红薯长得多好啊,叶子都快赶上巴掌大了。”

“你看这里。”许峰指着那些斑点。

石头凑近了,眯着眼看了半天,才不在乎地咧嘴一笑:“嗨,我当是啥呢。不就是几个虫眼嘛,年年都有,碍不着啥事。等结了红薯,一个能有三五斤重呢!”

“这不是虫眼。”许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语气里听不出情绪:“这是病。叫黑斑病。”

“病?”石头愣住了:“地还会生病,这庄稼……也会生病?”

许峰没有再解释,只是对石头说:“去,把王政委和周连长叫来。就说,出事了。”

石头看许峰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心里“咯噔”一下,不敢再嬉皮笑脸,撒腿就往村里跑。

半个小时后,王铮和周大山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地头。

“许峰同志,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有敌情?”周大山一只手还按在腰间的枪套上,满脸戒备。

王铮也紧张地环顾四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怎么看也不像出事的样子。

许峰没有说话,只是蹲下身,翻开一片病叶,递到他们面前。

周大山瞅了一眼,大大咧咧地道:“不就是几个斑点吗?我还以为是敌人摸进来了,吓我一跳。”

王铮则要细心得多,他看着许峰凝重的脸色,心里渐渐沉了下去:“许峰同志,这……很严重?”

“现在不严重。”许峰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看似繁茂的田地:“但如果不处理,半个月之内,这片地里的红薯藤,会全部烂掉。等到秋天,你们挖出来的,就不是红薯,是一堆发黑发臭的毒疙瘩。”

“什么?!”周大山跳了起来,嗓门大得像打雷:“全烂掉?这怎么可能!”

“这种病,会传染。靠风,靠水,靠人。速度很快。”

许峰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众人心上:“而且,不光是红薯。旁边的土豆,再远一点的苞谷,都有可能被传染。”

王铮的脸,“唰”一下就白了。

他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几百亩粮食,是整个基地几千人的命根子。

如果真的全烂在地里,那后果……他根本不敢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