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 第219章 他乡遇故知,有时候也挺尴尬的

第219章他乡遇故知,有时候也挺尴尬的(第1/2页)

接下来的三天,是漫长而又平静的等待。

许峰没有再联系伊万,他知道这个时候,任何多余的接触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像一个真正的游客,白天在莫斯科的街头闲逛,晚上则回到旅馆,用雷达监控着周围的一切。

他去了红场,看着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在铅灰色的天幕下闪耀。

他去了列宁墓,随着沉默的人流,瞻仰了那位伟大导师的遗容。

他走过莫斯科大学,看着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学生,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谈论着国家的重建和未来的理想。

这座城市,像一个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手术的巨人,虽然步履间还带着蹒跚和疲惫,但每一个细胞里,都迸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许峰的心里,却始终有一块地方是空着的。

他想起了林雪。

他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他离开的时候,淮海战役还没有开始。

如今算算时间,那片中原大地上,恐怕早已是炮火连天,血流成河。

她所在的华野总医院,肯定是最忙碌的地方。

他能想象到,她穿着白大褂,不知疲倦地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清瘦的脸上沾着血污和汗水。

他甚至能想象到,当她面对军中某些浑人时,会是怎样一副倔强又不肯服输的模样。

那个女人,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比谁都硬。

他从怀里摸出那张写了一半的信纸,上面的墨迹已经有些模糊。

他想给她发一封电报,告诉她自己在这里,一切顺利。

告诉她,他很快就会带着希望回去。

可是,电台还没到手。

这种等待,比在战场上等待冲锋号角还要煎熬。

他的心,一半在莫斯科冰冷的寒风里,一半在淮海泥泞的战壕边。

第三天上午,许峰再次来到阿尔巴特街的旧书店。

还是那个储藏室,米哈伊尔已经在等他了。

这一次,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严肃,反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元帅同意了你的所有条件。”米哈伊尔开门见山,将一份重新拟定的文件递给许峰:“粮食五十万吨,一年付清。价格按国际市场价七成。猪肉的事,以后再说。你看一下,没问题就签字吧。”

许峰接过文件,仔细看了一遍。条款清晰,权责分明,确实是他提出的版本。

“元帅还让我告诉你,”米哈伊尔指了指文件的末尾:“他私人赠送你一个步兵团的冬季装备,包括棉衣、毡靴和防寒手套。他说,东方来的战士,不能在东北的冬天里冻着。”

许峰的心头一热。这位铁血元帅,在冷酷的政治算计之下,还保留着一份军人之间的温情。

“替我谢谢元帅。”许峰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米哈伊尔也签了字,将其中一份递给许峰:“好了,我们的‘生意’,现在正式开始了。第一批装备,半个月后会抵达黑龙江边的拉夫罗夫卡。你们的人,准备好接收。”

他顿了顿,又从脚边的一个帆布包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铁盒子。

“这是你要的电台。美式的,体积小,功率大,我们从德军手里缴获的。密码本和呼号在里面。为了安全,我们只会单向联络,每周三晚上九点,我们会向你通报装备的运输进度。”

许峰接过电台,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合作愉快。”他伸出手。

“合作愉快。”米哈伊尔握了握他的手,转身离开了。

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

然而,就在许峰提着电台,准备离开书店的时候,伊万却行色匆匆地从外面闯了进来。

他一把拉住许峰,将他拽回了储藏室。

“出事了。”伊万的脸色很难看,声音压得极低。

“怎么了?”许峰的心往下一沉。

“贝利亚的人,好像闻到味儿了。”伊万喘着粗气:“就在昨天晚上,国防部主管后勤装备报废的副部长,安德烈耶夫少将,被国安部的人带走了。理由是‘生活作风问题’。”

许峰的瞳孔猛地一缩。

安德烈耶夫,这个名字他虽然不熟,但也知道,他是罗科索夫斯基计划里,负责在文件上签字的关键人物之一。没有他的签字,那批“报废装备”根本出不了仓库。

贝利亚这招太狠了。他不直接动罗科索夫斯基,而是把他手下的关键人物给端了。这就好比下棋,不吃你的“帅”,而是吃掉你的“车”,让你寸步难行。

“元帅知道吗?”许峰问。

“肯定知道了。现在整个国防部都人心惶惶。”伊万的脸上满是忧虑,“许,这件事恐怕要黄了。安德烈耶夫一倒,谁还敢在这份文件上签字?这口黑锅,没人背得起。”

许峰沉默了。他看着手里的电台,又看了看那份刚刚签署的协议。煮熟的鸭子,难道真的要飞了?

他脑子里飞速地转动着。

退缩是不可能的。他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

硬顶也不行。跟贝利亚的国安部硬碰硬,罗科索夫斯基也得掂量掂量。

必须想个办法,绕开这个死结。

“伊万,你马上联系元帅。”许峰忽然开口,眼睛里闪着光,“不,你联系不上他。你帮我给米哈伊尔带个话。”

“什么话?”

“让他告诉元帅,别在‘报废装备’这棵树上吊死。”许峰的语速很快,“既然这条路被堵了,我们就换一条路走。”

“换什么路?”伊万一脸茫然。

“我们的部队,现在叫什么?”许峰反问。

“龙国人民解放军啊。”

“对,人民解放军。我们是兄弟般的军队,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许峰的嘴角,勾起一个有些古怪的弧度,“既然是兄弟,哥哥支援一下弟弟,不是很正常吗?”

伊万还是没明白。

“我的意思是,”许峰一字一句地说道,“把这批装备的性质,从‘报废军事装备处理’,改成‘对兄弟国家农业生产的无偿援助’!”

“什么?”伊万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坦克是农业援助?冲锋枪是农业援助?”

“T-26怎么就不能是拖拉机了?”许峰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它有履带,动力强劲,非常适合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开荒。把炮塔拆了,后面加个犁,就是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沙冲锋枪,火力猛,射速快,可以用来打野猪、打黑熊,保护农田嘛。至于那些大炮,可以用来在山区开山炸石,修建水库。这都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有什么问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9章他乡遇故知,有时候也挺尴尬的(第2/2页)

伊万张大了嘴,目瞪口呆地看着许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觉得这家伙简直是个天才。不,是个疯子。

把坦克说成拖拉机,把冲锋枪说成猎枪,把大炮说成开山工具……这种指鹿为马的本事,他只在那些最不要脸的政客身上见过。

“这……这能行吗?”伊万结结巴巴地问。

“怎么不行?”许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么一来,这件事就不归国防部管了,也不归安德烈耶夫管了。它变成了农业委员会和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的事。元帅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虽然不大,但找两个委员会的委员,签署一份‘援助东北兄弟进行农业生产’的文件,总比在国防部内部顶着贝利亚的压力要容易得多吧?”

“而且,名头也好听。将来就算有人翻旧账,这也是元帅高瞻远瞩,提前布局,巩固我们两国兄弟般的情谊。这不仅不是黑锅,反而是一份政治功绩!”

伊万彻底服了。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他看着许峰,就像在看一个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的魔术师。

“好,我马上去找米哈伊尔。”伊万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异样的光彩,“许,你这家伙,不去克里姆林宫当官,真是屈才了。”

说完,他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许峰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也不想这样。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想办成点事,有时候就得比官僚更官僚,比流氓更流氓。

他提着电台,走出了书店。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知道,最后的难题已经抛出去了。

现在,就看罗科索夫斯基有没有魄力,陪他一起“指鹿为马”了。

……

一个星期后。

莫斯科郊外的一片白桦林里,许峰见到了米哈伊尔。

这位元帅副官的表情,像是刚打完一场恶仗,疲惫中又带着一丝兴奋。他递给许峰一个信封,里面是全新的通行文件和运输计划。

“元帅说,你是个天才的混蛋。”米哈伊尔的语气里,有钦佩,也有哭笑不得,“农业委员会和外经委那边,已经搞定了。第一批‘农用机械’,三天后出发。路线不变。”

许峰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罗科索夫斯基,终究还是选择陪他赌了这一把。

“替我再次感谢元帅。”许峰郑重地说道。

“元帅还说,”米哈伊尔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你们的粮食运到莫斯科,他要亲自请你喝一杯。用你说的,打野猪的‘猎枪’,去打真正的黑熊。”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事情办妥,许峰也该准备离开了。他在这里多待一天,就多一分暴露的风险。他订了三天后返回哈城的火车票。

离开之前,他想去一个地方。

新圣女公墓。

那里,安葬着许多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苏军将士,其中,有几个是他曾经的战友。

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天空中飘着细密的雪粉。公墓里很安静,只有寒风吹过松枝的呜咽声。一座座覆盖着白雪的墓碑,像一排排沉默的士兵,庄严而肃穆。

许峰穿着一件深色的旧大衣,手里拿着一束红色的康乃馨。他找到了那几座熟悉的墓碑,将鲜花一一放下,用手拂去墓碑上的积雪,露出上面镌刻的红星和名字。

“瓦洛佳,我来看你了。我们胜利了,你看到了吗?”

“米歇尔,你小子总说打完仗要去当个诗人,现在可以安安稳稳地写了。”

“米沙,你最喜欢的伏特加,我带来了。”

他拧开随身带着的酒壶,将辛辣的液体洒在墓前。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任由冰冷的雪花落在他的头发和肩膀上。

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在战火中一起抽烟、一起骂娘、一起冲锋的兄弟,仿佛就在眼前。

他们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而他,还活着,还要继续战斗。

不知站了多久,直到双脚都有些麻木,许峰才准备转身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了墓园的小径尽头。

那人也穿着一件厚重的军大衣,戴着一顶毛绒绒的军帽,帽檐压得很低。

她捧着一束白色的雏菊,正缓缓地向这边走来。

她的步伐很稳,但不知为何,许峰却从她的背影里,看出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当她走近,抬起头,看到站在墓碑前的许峰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手里的那束雏菊,“啪”地一声掉在了雪地里。

那张被冻得有些发红的脸上,一双湛蓝色的眼睛里,瞬间涌上了震惊、狂喜、委屈,以及难以置信的复杂情绪。

“许峰?”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一丝不确定,仿佛怕眼前的一切只是幻觉。

许峰也愣住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再次见到她。

伊莉莎。

两年不见,她似乎清瘦了一些,脸部的轮廓更加分明,少了几分当年的飞扬跳脱,多了几分风霜沉淀后的沉静。

但那双眼睛,还是和以前一样,像西伯利亚的蓝天,清澈而炽热。

“伊莉莎。”许峰叫出了她的名字,声音有些干涩。

他乡遇故知,本该是件喜事。

但想起了在西伯利亚那个冰冷的夜晚,她将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

这个女人,为他付出了太多。而他,却给不了她任何承诺。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伊莉莎快步走上前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仿佛要把这两年错过的时光,都一眼看回来。

“我来办点事。顺便,看看他们。”许峰指了指身后的墓碑。

伊莉莎的目光也落到那些墓碑上,神色黯淡了几分:“我也是。今天是我哥哥的祭日。”

她弯腰捡起那束散落的雏菊,轻轻地放在其中一座墓碑前,低声说了几句俄语。

两人一时间都沉默了,只有雪花无声地飘落。

“你还好吗?”还是许峰先开了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