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 赤土商法·经纬天下·民企新章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赤土商法·经纬天下·民企新章

簡繁轉換
作者:紫霄流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22:50 来源:源1

赤土商法·经纬天下·民企新章(第1/2页)

堪培拉天极宫的紫宸殿,朝霞给雕梁画栋镶上了金边。金瓯院使司刘德华身着紫袍,立在大殿中,那袍子在金光里流动着深沉的光泽。殿外古柏参天,晨风吹过,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新生的炎华国低吟浅唱。胡泉站在高高的御案后,看着阶下六院重臣齐齐俯首,心头那股子建基立业的豪气又涌了上来。这万里江山,是他和大伙儿用智慧和血汗一寸寸夯筑起来的。

紫檀长案上,十二卷文书按六院方位端正摆放。最扎眼的是金瓯院那份《民企股权图谱》,红标签标着的纺织坊、糖寮、铁铺子,密密麻麻散落在炎华的疆域图上,像初春田野里破土而出的点点星火。胡泉的手指划过“悉尼织锦坊”一行朱砂批注——仿佛听见了那厂子里织机轰鸣、女工们清亮的号子声。他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震得殿宇微颤:

“今日,议立民营公司法,这将是咱们强国富民的根本。”

他拿起一方青铜镇纸,底面刻着的齿轮与橄榄枝在晨光中格外清晰。

“民营企业,根子在‘民有、民治、民享’。股东大会是主心骨,掌着根本大计,这叫‘同源’。但不能让它一手遮天,”胡泉目光扫过众人,在枢机院使司李文渊微蹙的眉峰上停顿了一下,“得设一个监事会,股东代表和工人代表平起平坐,再加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监事来主持公义,这叫‘共生’。就像那织锦坊,股东定方向,工人管干活儿,中立监事看公平,这三条腿立稳了,小舟才禁得起江海风浪!”

李文渊起身,捧着一卷竹简缓步上前。竹简上用朱砂勾画的法条在光线下红得如血似火,仿佛凝聚着建国先烈的魂魄。他声如洪钟:“枢机院以为,民营股份公司,当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柄。股东凭所持股份投票,一股一票,多数为定。然,为防奸商坏我国本,必设监督董事会!其人选由股东大会推选、罢免,以此制衡股东之权。”

胡泉微微颔首。他知道这民营公司法的命门,就在如何箍住资本逐利的野性,让它既能为国谋利,又不至于祸乱天下。李文渊续道:“公司的账本、每年怎么分利,都须经股东大会定夺;章程改易、分分合合等大事,更离不得股东点头。如此,既保股东权益,又防奸佞独霸企业。”

“大统领此言极是!”衡鉴院使司陈启明以指节轻叩腰间佩剑,剑身轻吟,似应和着殿外远处的打铁声。“依《同泽基本法》,企业非一人之私器,乃万民共享的饭碗。若监事会全是股东的人,将来若有不良商家勾结起来坑害国家,工人如何自保?昨日审的那件铁铺案子,工头克扣工钱,导致工匠断手!这等惨事,若有工人选出的监事在中间盯着,怎会闹到如此地步?”

金瓯院使司刘德华推过算盘,噼啪的珠响仿佛暗合着铸币厂有节奏的冲压声。“中立监事必不可少,得由民间明白人担任,此为‘同辉’关键。算过账,若行此法,工人和老板的纠纷能降七成,税收收缴效率能提三成。”他袖口铜戒的纹路,与胡泉案上的大印隐约呼应,如阴阳流转。

都察院使司王天行霍然起身,獬豸纹官袍的下摆拂过金砖,飒飒作响。他眼中寒光迸射:“为保企业清明,监事会非设不可!成员三分之二为股东代表,三分之一为工人代表,最后还得添一位坐中持衡的中立监事!此人选由劳资双方公推贤良充任,关键时刻可决断僵局,权力甚重!”

胡泉起身,踱至殿心,指节轻叩玄铁御案,目光如电,扫过群臣:

“我们基业初成,然炎华若想真正傲立东方,需得——工业立根基、贸易扩门路、农业保安稳、金融活血脉、民生安民心!诸策并施,缺一不可!”

“工业是命脉!”政务院使司张子轩朗声道,“关乎国运命脉的钢铁、机械、化工,必由国家掌控经营,战略物资不容有失。卧龙岗钢铁厂已成气候,当以此为核心,广招贤才,用新法管理,铸造国之重器!”

刘德华拨弄着算盘珠:“官家也不能一家独大,得跟民间作坊拧成一股绳!”他展开一张桑皮纸绘制的工坊分布图,“轻工、手艺活儿,国家给免税、低息贷款扶持,让民间的工坊铺子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给官家工厂做左膀右臂。”

陈启明展开一卷朱批的《炎华教育宪章》竹简:“要长远,就得‘引进’加‘自创’,两条腿走路。”他指点着条文,“设‘工业技术研究院’,延请番匠能人主事,结合咱们自家学堂培养的人才,埋头钻研。现下要紧的,是引进那西洋最新的炼钢造炮的法子。”

胡泉抚摸着御案上刻有龙鼠交融图案的玄铁剑鞘:“贸易兴国,同样紧要!”他转身望向殿外,工坊上空蒸腾的烟雾在朝霞中如同金龙腾跃,轰鸣声地动山摇,心中气象万千:“用咱们的宝贝资源换人家的精巧技术,拿咱们的好货去闯外面的大码头!该护着时就设关立卡,该放开了就大方迎客!”

此时殿外传来铺设铁路的哐当声——“自强铁路”正从堪培拉铺向墨尔本。胡泉凝视着地图上蜿蜒如龙蛇的线条,想起昨夜“工业共生”的灵机触动,声音如洪钟:

“官家富贵不独吞,红利当与民共享!所有官家工厂都设‘劳工会’,用工分账本白纸黑字记清,严禁监工盘剥!另,悉尼铸币厂新铸的‘龙元’,背面加刻‘共享’暗纹,昭告天下,钱里有民的血汗!”

“农业是根!”张子轩再次起身,他手中竹简的字迹由朱砂混着袋鼠血写成,别有一种厚重,“新南威尔士广推行‘贝塞麦农社’,用新奇的铁牛犁耙(拖拉机),把小块地拢成大田,种麦子用机器!昆士兰那儿,还按土人的老法子养牛,朝廷派兽医、送好牛种,帮扶他们腰杆子硬起来。”

都察院使司王天行按剑铿锵补充:“设‘储粮局’,由金瓯院监管!强令农民留十分之一余粮充公仓,做备荒之本!推行‘粮票制’,城里的百姓凭票买平价‘救命粮’,管够,超出部分按市价来,此乃制衡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赤土商法·经纬天下·民企新章(第2/2页)

“血脉要活,非钱不能转!”陈启明指向竹简,“银行搞双轨制:国有银行管着发龙元、控利息、做国债根基;放民间钱庄经营小本借贷,但得按规矩向国有银行上缴准备金。悉尼那边开‘交易所’,试着发‘工业债券’,钓民间的大钱来投重工大事!”

胡泉抬头望见殿柱上悬着的一支古旧骨笛,那是乔治湖大战的战利品:“民安,国方稳。征收矿产‘累进税’、工商税,这笔钱的四成,拿来起官家医馆和学塾!设‘工伤钱匣子’——厂子每雇一工人,每月须存其工钱一成半到我金瓯院账户。工人若因工致残,钱匣子保他后半生衣食!”

“工人得有‘抱团讲价权’,”政务院使司张子轩紧跟道,“许他们推代表去和东家谈工时,争个吃饭的底价!再设‘匠造创新赏’——哪个厂家先捣鼓出省力省人的机器,官家补你买机器钱的两成!”

胡泉话音落下,大殿一时静极。唯有殿角那座系统铸造的“自由钟”猛地自鸣起来,钟声里裹挟着铁水奔涌、枪栓碰撞、骨笛呜咽的混响,古老而又崭新。

三日后的卧龙岗,钢水如火。

胡泉策马来到国营钢铁大厂。巨兽般的转炉喷吐着赤龙般的钢水,映红了工匠们汗津津的脸膛。那位金发碧眼的番邦大匠(奥托·克虏伯),戴着护目镜,用生硬的官话吼着:“盯住火候!一千五某度!钢和铁,就隔这一条线!”

“督帅,”张子轩展开工业图,图上官厂的红与民坊的蓝互相勾嵌,犹如国徽上的龙鼠对称,“官办大炉已月出精钢千吨,足供兵工。民间的织锦坊、糖寮子也雨后春笋般冒头,布里斯班那家昨天献上了新式榨糖机,出糖陡增两成!”

胡泉驻足在技术研院的沙盘前。沙盘上精巧的“克虏伯炮钢”模型正徐徐运转,番邦匠人领着炎华学子们,围着图纸争论不休。

“这就是‘技利相生’!”胡泉对身旁的李文渊颔首,“哪家民坊有了好手艺献上来抵税捐,官厂民坊,就能像车子的双轮,鸟儿的两翼,一齐腾飞!”

悉尼港,海风腥咸。

海雾濛濛,“同泽号”三桅商船正在装卸羊毛和袋鼠皮。胡泉踏上船头,见船东陈敬之正和一位红须拂胸的“汉萨国”(德意志)商人汉斯·施密特比划手指。

“二十车铁矿石,换你们造炮的图样!”陈敬之抖开一张羊皮纸,“再加十箱祁门红茶,换机造的密法!”

施密特摩挲着金须,笑容狡黠:“贵国的羊毛纤细,袋鼠皮鞣制功夫更是独步。看那新开的免税码头(自贸区),机器能自由进出……”他指着港口,“有此气度,炎华商船直下爪哇,指日可待啊!”

胡泉望向海关署,税务正丈量一船从倭国(脚盆)来的高炉焦炭。

“暂时用关税作盾,开门做买卖当矛,”他对刘德华道,“待民间行商翅膀硬了,南洋便是他们的新猎场!”

新南威尔士的麦田里,铁牛犁地。

贝塞麦农社的“铁牛”(拖拉机)隆隆犁地,惊飞了一群七彩鹦鹉。老农王大爷摸着冰冷的犁铧,声音发颤:“这牲口……一天能耕我老汉一年的地哟!”一位系统派下的农技员递过一袋麦种:“大爷,试试这个!耐旱耐水,还不怕倒伏,一亩能多打三成粮!”

昆士兰牧场,盐砖喂牛。

土著卡鲁长老正给混了良种的牛犊喂盐砖。“官家派来的白人郎中学了咱们治牛瘟的方子,”他指着一头壮实的公牛犊,“如今一头牛犊,能多卖五块龙元咧!”胡泉翻看着牧民的账本,上面盖着储粮局收粮一成的红印。

“粮票护住城里人的口腹,农社牧社养壮了乡下人的筋骨,”胡泉对陈启明道,“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根子!”

悉尼交易所,铜锤敲响。

高大的穹顶下,刘德华敲响铜锤:“卧龙岗钢铁厂,五年债!百元一张,九十元起拍!”商贾们举牌如林,最终被华人巨商黄阿福以九十九元喊下。

“债以钢厂未来出息作保,”刘德华对胡泉低语,“钱活络了,市场才算真正活了!”

小钱庄、纺织厂。

街头巷尾的民营钱庄前,账房先生拨着算盘对主顾喊:“存银百龙元,年利五分!不过,要扣存十元官家作押金……”胡泉走过时,听见小贩们正议论“股民护身法”,报童脆声吆喝:“新报——!东家工钱要见光啦——!”

纺织厂的布告栏前,女工们一片欢呼。“争到了!争到了!”工会代表李姐指着新章程,“一天干不长过十个钟点!最低工钱三块龙元!”胡泉走进车间,崭新的自动换梭机正流畅运转。坊主满面红光,正从工头手里接过一块写有“创新赏”的银牌。

“这玩意儿省了四成人工呢!”坊主笑道,“官家补了两成本钱,我这小作坊,能多养二十个闺女哩!”

衡鉴院刑房,画押认罪。

冰冷的石室里,一个克扣工钱、导致矿工重伤的矿主正颤巍巍画押。陈启明将判决书重重拍在案上:“判赔工匠终身养伤钱!已从矿主户头划扣入‘工伤钱匣子’!此例一开,谁还敢拿工人当牛马使唤!”

此刻,大洋之外。

英伦唐宁街,首相将一份炎华商法抄本狠狠摔进壁炉。“该死的胡泉!”他盯着窜高的火苗,“他这套‘民企制衡’‘劳资共治’,是要挖空咱们殖民地的老根啊!”而在俄京圣彼得堡的冬宫深殿,沙皇却命人密译那份炎华法典:“这炎华新法……或能解开咱们农奴这死疙瘩……”

紫宸殿的铜铃在夜风中又轻轻摇响。铃舌内那枚英国炮栓碎铁片,正吸吮着冥冥中的能量,静待下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鸣唱。胡泉仰望南天银河,群星仿佛都为这部新法悄然生辉。炎华国,这艘载满民间希望的大船,已鼓满“同泽”的风帆,向着那片浩瀚汹涌的未来之海,稳稳启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