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 第488章 宋江重病,呼延灼三计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第488章 宋江重病,呼延灼三计

簡繁轉換
作者:优乐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15:22:59 来源:源1

第488章宋江重病,呼延灼三计(第1/2页)

殿帅府。

高俅穿着官服,命人送来茶水,又准备一些点心。

一旁呼延灼一阵拜谢,两人分主客坐定,高俅一只手靠着椅子的扶手,问道:“东昌府上次出了一些事情,幸亏你出手救了宋江。

不过,此人现在身体抱恙,怕也派不上用场。”

呼延灼道:“我见东平府的兵马都监董平,武艺不凡,此人做先锋官极好。”

高俅道:“此人暂且镇守东平府为佳,若是贸然跟随,一旦梁山偷袭两府,到时麻烦。”

呼延灼想了想道:“恩相,梁山积蓄日久,屡败官军,前后郓城、济州、青州,多地官军,都是大败而归,便是禁军精锐,都惨败梁山。

若是大败缘由,要么说乡兵实力不足,或者说梁山依仗水泊地利优势。

然而,前阵子与禁军陆上交锋,梁山歼灭官军大部,此战足可见梁山战力鼎盛。

小人觉得,梁山兵多将广,其中人才众多,有文有武,不可小视。”

高俅蹙眉道:“怎么?你是畏惧了吗?要知道现在童贯率领十几万大军,南下征剿方腊贼寇。

官家也授予本官调兵之权,你又畏惧什么?”

呼延灼赶忙解释道:“恩相,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非小人畏惧,而是此等贼寇,更要谨慎持重,小人有三策,定能拿下梁山贼。”

高俅脸色顿时舒缓,好言道:“指挥使果然是大才,愿闻其详。”

呼延灼道:“第一策,当要选取精兵良将,小人乞保两将为先锋,加上我们三将所司兵马,确保将士战力。”

高俅听完,顿时大喜,朗声道;“只管来说,只要是为国尽忠之辈,高某从不吝啬。”

呼延灼立马道:“兵者,国之大事,小人保举两人,一人名叫韩滔,原是东京人氏,眼下在陈州做团练使。

此人原本是武举出身,武艺非凡,擅用槊,此人若来的话,可以做正先锋官,有此人前驱,可保前路畅通!

还有一人,眼下在颍州做团练使,唤做彭玘,人称天目将军,也是东京人氏,乃是将门之后。

此人武艺非凡,擅使三尖两刃刀,若用此人,可为副先锋!”

高俅道:“本官不知韩滔、彭玘本领,可是由你举荐,自然无碍,此事本官来办,你无须忧虑。

至于你说的二三策又是什么?”

呼延灼道:“第二策,小人总结前面战例,还得扬长避短。

以前多从水路进攻,要么先去攻击梁山附庸之地。

小人觉得,我们马军最强,不如诱梁山主力出击,到时候在陆上与他们对决。”

“不错,考虑的周全。”高俅颔首。

“至于第三,小人觉得,光是厮杀还是不够,还得收买梁山头领才行,只要有人为我们官府送出消息,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把握先机,好处多多。”

高俅缓缓直起身子:“此事说来容易,却是很难办,之前慕容彦达也安排过一些细作,混进梁山中,不过都被查出,直接处死。

据我所知,梁山内部应该有调查内部细作的人员。”

“梁山一地,不管经营如何,内部肯定会有不满之人。只要找到那个人,事情就好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8章宋江重病,呼延灼三计(第2/2页)

“前面两件都好办,第三件需要耗费时间,不是一日之功。”高俅思考一阵,缓声说道。

两人寒暄一阵,高俅也不耽误,当即押了两道牒文,让枢密院派人前往陈州、颍州,调韩滔、彭玘两人入京。

这一次朝廷明显对待梁山,已与过去大为不同。

过去都是告令州郡,调兵遣将,这一次明显不同。

没几日,韩滔、彭玘两将火速赶赴京城,两人不敢耽误,直接到殿帅府拜见半高俅、呼延灼。

高俅先设宴,又约京城一些官员,简单吃了一顿。

等到下午,便令众人到了校场中,比试武艺,等一番演练之后,高俅很是满意,朗声道:“你们三部兵马,能有多少人?”

呼延灼立马道:“乃有六千之数。”

高俅要摇了摇头:“人马不够,官家已下诏令,此番要一战而胜。

本官会再调拨禁军一万人,这样就有一万六千兵马,会同青州、济州兵马六千到八千之数,作为辅助。

不过,青州、济州精锐已丧,新兵居多,参与主攻肯定不行。”

呼延灼一听这话,顿时大喜,想了想道:“禁军兵马,还要选拔,我部兵马,都是精熟之辈。

唯有一件事情,恐要殿帅相助。”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兵马用度,直接从京师军械库调拨,不管数目多少,一定要武备到位!”

呼延灼三将,都是大喜,纷纷拜谢,当即领了军令,前往军械库,这是大事,自然不敢有人怠慢。

当即领取铁甲五千,熟皮马甲又有六千,各类武器数不胜数。

等武备齐,高俅又特意前来,做了誓师,高俅这次也下了血本,请旨又调拨战马四千,还有火炮、铁炮五百多又准备金银开拨费,可谓一应俱全。

呼延灼信心大增,当即与韩滔、彭玘下了军令状,然后各自回各州,调动兵马,然后汇总在济州会合。

江南那边厮杀正酣,而山东之地,瞅着也要一场生死大战。

这一战事关重大,梁山藏头藏尾,终究是藏不住了。

...........

青州,清风寨。

正北的屋子中,飘荡着浓郁的中药味。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春雨,屋檐下站着燕顺、宋清两人。

两人神色黯淡,忽而一个白发郎中走出。

宋清赶忙上前,恭声道:“大夫,我兄长病情如何?”

郎中摇了摇头:“不妙,实在是不妙啊。”

宋清慌张问道:“莫不是有性命之危?”

“你家兄长,积劳成疾,思虑过重,屡受惊吓,心气已丧,伤到肝肾。眼下唯有静心调理,按时吃药,需要缓缓调理才是。”郎中长叹一声,“年纪轻轻,竟是伤到了本源,实在可惜。”

“不是,本源是什么意思?那我家兄长,何时能够康复?”宋清惊讶道。

郎中道:“起码要一年半载调理,不可操练兵马,也不能担惊受怕。

至于本源,在康复之前,不可有男女之事。”

宋清与燕顺对视一眼,满是绝望之色。

休养个一年,那他们还有什么前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