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 第486章 呼延灼担忧,皇帝的恐惧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第486章 呼延灼担忧,皇帝的恐惧

簡繁轉換
作者:优乐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15:22:59 来源:源1

第486章呼延灼担忧,皇帝的恐惧(第1/2页)

高俅拱手道:“微臣已让此人提前到京师候着,便是怕陛下召见。”

官家大喜:“速速让他过来。”

高俅立马领旨,亲自去宫外请人。

皇城外,殿帅府。

呼延灼早早来到衙门,坐在班房中,哪里都不敢去。

高俅要举荐他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到底能否讨伐梁山,他心中也是杂念纷飞。

为国效力,乃是本分。

只是想到上一次营救宋江,又与梁山兵马简单交锋,他心中格外沉重。

尤其是远远望了一眼梁山首领,那人的气势,实在非比寻常。

纵然人群中,都能够知道,谁是统御大将。

听说他只是个文人,真是奇怪。

一个落地的读书人,摇身一变成为梁山贼寇,竟然能文能武,战绩斐然。

呼延灼放下手中的文书,百思不得其解。

文书卷宗,他已看了大半,不看还好,越看越是心惊。

此人从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投奔梁山开始,好似神仙附体,连败官军,积小胜而达大胜,最可怕的还是,原本六七百人的小寨子,在他的经营之下,雄踞水泊梁山,吞噬周遭小贼。

最关键广招江湖贼人,擅长经营地方,与乡绅地主,互动频繁,收买人心更是一绝。

竟然蛇吞大象一样,从六七百人规模,眼下膨胀到两三万之数,霸占济州一半之地,过往商道,堂而皇之收取税赋。

更是在郓城设置官府机构,俨然地方王国架势,实在匪夷所思。

这样的人,好似一夜之间化作了神仙。

呼延灼为官多年,太清楚治理地方极为艰难,尤其是看他作战的战绩,仿若此人有预测未来之能。

最让呼延灼心悸的还是落松坡一战,王禀统御的禁军精锐,居然大败而归,便是万斌都被生擒。

“令行禁止,武将善战,军纪严明,甲胄齐全,哪里是什么山贼?简直就是节度使一般的人物。”呼延灼自言自语说道,心中感慨万分。

他忍不住代入一下,若他是王伦,想要成功发展到今日规模,呼延灼都想不通,到底如何养活两万兵马。

“无妨!王禀拿不下的梁山,若是我能拿下,便是光宗耀祖,又是不同了。”呼延灼下了决心。

正想着,外面一阵马蹄声,没一会,便见好几个禁军军士冲进来。

“呼延都统制,高太尉已来,还请接圣旨!”

呼延灼又惊又喜,急忙将衣衫一整,疾步走出。

等刚入大厅,便见高俅跟一名圣旨特使一同前来。

呼延灼立马下跪,听了圣旨,左右恭贺一番,呼延灼又拜谢高俅、特使一干人等。

高俅上下打量呼延灼,很是满意,催促道:“莫要行这些虚礼了。官家急着见你,你跟我们走,快些觐见。”

高俅特意为呼延灼备了好马,一群人赶忙赶赴皇宫。

呼延灼心中紧张,这也是他第一次拜见皇帝陛下,他忍不住又整理一番衣衫,生怕失了礼仪。

至于此番出征,呼延灼心中又拿了主意!

为国征战,乃是将领本分,根本不需要多想。

只是,为何心中总觉得哪里不对呢?

呼延灼也不知道为何,他一直忘不掉王伦直视他的那个眼神,犀利而又清醒,仿若能一眼看看穿过去与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6章呼延灼担忧,皇帝的恐惧(第2/2页)

高俅侧目道:“觐见官家,莫要走神,也不要太过慌张,失了分寸,那才是大不敬。”

呼延灼急忙道:“多谢太尉提点,在下明白。”

高俅又道:“梁山王伦与林冲,合谋害死我的儿子!

本官与梁山乃是生死大仇,只要你能剿灭梁山,从今往后,你便是本官的恩人。”

“不敢,卑职岂敢做太尉的恩人!此事若官家应允,卑职自然尽心竭力,不敢有半分怠慢!”呼延灼赶忙说道。

等众人进入宫中,文武百官早已左右等候,呼延灼深吸一口气,阔步上前,跪伏行礼。

终究是历练过,呼延灼不曾失了礼数。

“平身,快些抬起头来。”官家高声说道。

呼延灼大咧咧起身,平视前方,却不敢与皇帝对视。

官家俯瞰下方,这呼延灼身高八尺,身材魁梧,面向周正,自有一股虎威,尤其一双眼睛,内蕴精芒,很是威猛。

官家忍不住抚掌赞叹:“好,好生一个猛将,不愧是名门之后,仪表堂堂。

呼延灼,朕赐你踢雪乌骓马,此马日行千里,乃是上上之马,便赐你做坐骑,若能剿灭梁山贼寇,朕庇佑重赏!”官家勉励说道。

呼延灼又惊又喜,赶忙跪地叩谢:“官家厚赐,下官定要勤勉操持,剿灭梁山。”

官家勉励一番,高俅、呼延灼等人陆续退下。

等人出去之后,官家回到寝殿的书房。

赵佶的心情并不是很好,纵然作为一国君王,可是操控人心,本身就是艰难的事情。

臣子是否忠心,又无法看穿其心?

皇帝看似站在高位,可是皇帝一样有看不到的地方,因为他只有一双眼睛。

他们每个人都会说着好听的话,可是有些真话和假话混合在一起,往往会让人无法判断。

有时候混合的话语,假话也会变成真话,真话也会变成假话。

最为重要的还是,作为一朝皇帝,面对的这些进士出身的文臣们,可以说乃是全国最为聪明的一批人。

皇帝如果不够聪明的话,就会被文臣们拿捏。

皇帝的权利看似神圣无比,然而如何传达意志,又团结到文臣的支持与敬畏,这本身就是一个浩大而繁杂的问题。

既要使用,又要防备,皇帝只有他一个人,而臣子们,却有很多很多人。

聪明人的心眼很多,他们说话漂亮,有时候极容易被他们的话语所迷惑。

而到底是真的,又什么是假的?

这本身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偌大的朝堂,黑压压一群大臣,看似恭顺,一个个低眉顺眼,可是有多少人指望皇权之名,达成他们的升官发财?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世人都以为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可以随意决定人的生死。

事实上哪有那么简单。

“梁师成,北边的情况如何了?”赵佶提起笔,在白色的纸上写了两个字。

梁山。

这时,一个宦官悄然走近,帮着磨墨,低声道:“官家,有个好消息呢。”

“说!”

“童枢密在江南取得大胜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