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隐龙 > 军器革新:近战破骑之道

明末隐龙 军器革新:近战破骑之道

簡繁轉換
作者:傻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15:25:34 来源:源1

军器革新:近战破骑之道(第1/2页)

夜幕降临,营地被笼罩在黑暗之中。篝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士兵们的影子在岩壁上晃来晃去,跟会动的老壁画似的。赵猛抱着一沓写满心得的糙纸,风风火火地冲进林宇的营帐,那脸上的表情,急得都快冒烟了。

“大人!”赵猛把纸往案几上一扔,麻溜地说道,“今天看到老百姓那惨样,我一下就想起早年在辽东跟满清干仗的时候。咱们那些火枪手,要是没长枪兵护着,碰上骑兵冲过来,那简直扛不住啊!现在咱们这二百火铳手,要是遇到骑兵,那可咋整……”他皱着眉头,眼神里全是担忧,右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刀,仿佛已经看到骑兵像潮水一般涌来的惊险画面。

林宇正借着油灯批改士兵们的识字作业呢,听到这话,笔尖猛地停住,墨汁在纸上晕开了一小团。他抬起头,目光落在赵猛那张紧绷的脸上,望着麾下士兵,心中满是欣慰。往昔,他们不过是只知闷头执行命令的粗豪汉子,每逢战事,唯有一腔热血,全然不顾战术优劣。可如今,竟能主动剖析战术短板,实在令人惊叹。想来这段时日,持续不断的思想教育,加之战场上残酷厮杀带来的切肤之痛,双重磨砺之下,终使这些士兵脱胎换骨,懂得思考,不再盲目冲锋陷阵。这只军队已非昔日只知执行命令的机械群体,历经多次战斗的磨砺与新式训练体系的塑造,他们开始主动思考战术策略、战场形势以及自身在军队中的职责,已然有了属于自己独立且鲜活的思想。

“好家伙!能琢磨到这儿,看来平日里给你们上课没白费唾沫星子!”林宇把毛笔一搁,起身用力拍了拍赵猛的肩膀,“以前那些个当兵的,打仗全凭一身傻力气,跟愣头青似的。咱现在可不能这么干,得动脑子,玩点高级的。火枪这玩意儿,看着挺唬人,实际上装填慢得像蜗牛爬,近战的时候又弱得一批,这毛病简直就是要人命呐!”他溜达着走到营帐的旮旯处,那儿挂着一张简易的战术地图,上面用木炭歪歪扭扭地标着成都府周边的地形。赵猛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我也是突然开窍了。还记得在辽东那一战,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咱们的火枪手虽严阵以待,可敌方骑兵来势汹汹,如黑色潮水般汹涌扑来。那些骑兵骑着高头大马,马蹄扬起滚滚尘土,瞬间便冲破了火枪阵列。火枪手们根本来不及装填弹药,被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一个个身影在混乱中倒下,不少人当场就被马蹄践踏,尸体都被踩成了肉泥,那场面,实在是惨不忍睹……”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很明显,那段惨烈的记忆还深深地刻在他脑子里。

林宇陷入了长久的沉思,脑海中诸多思绪如乱麻般纠结缠绕。须臾,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眼睛陡然一亮,神色间满是惊喜,恰似忆起了某个足以扭转乾坤的关键事物。只见他脚步匆匆,迅速行至案几前,一把抓起桌上的木炭,迫不及待地在纸张上奋笔疾书,动作急切而又充满力量。他一边画,一边难掩兴奋地开口说道:“哈哈,世间存在一种极为独特的兵器,名为****。三角形结构在刺击动作时,具备无与伦比的稳定性优势。而且可以打造出形制相仿的短刺,专门用于近身搏斗,在贴身厮杀时发挥出惊人威力。”林宇顿了顿,用木炭重重描了下纸上的血槽线条,接着道:“此****,最致命之处便在于这三面血槽,又称放血槽。当它刺入人体瞬间,空气会沿着血槽迅猛灌入,犹如汹涌潮水般肆意破坏人体组织,致使大面积创伤产生。与普通刀剑所留伤口截然不同,****造成的伤口呈规整的三角形,边缘如利刃般锋利,创面极深。这般特殊形状的伤口,愈合难度极大,令医者也颇感棘手。且三棱形状的精妙设计,赋予了它在刺击时无与伦比的稳定性,其穿透力更是远超寻常刀剑。即便是厚重坚实的皮革甲胄,在****面前,也仿若薄纸一般,难以抵挡其锋芒,瞬间便会被轻易穿透。”林宇一边比划,一边向赵猛详细描述着****的构造与精妙之处,从三角形截面的独特设计,到血槽在战场上的致命用途,无一遗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种神秘兵器的赞叹,仿佛它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秘密武器,即将在这个乱世中大放异彩。

“大人,这听着也太神了吧,真有这么厉害?”赵猛满脸怀疑,往前凑了好几步,脑袋都快贴到纸上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歪歪扭扭的线条。林宇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自信:心想“这可不是我瞎吹,这****的威力,那是经过实战检验的。当年在战场上,这玩意儿可让敌人吃了不少苦头。”他拍了拍赵猛的肩膀,继续说道:“咱们现在用在咱们的火铳上,这可是个大突破。”

赵猛眼睛瞪得老大,一脸难以置信:“还有这么牛的神兵?三面带槽的刺?听着就瘆人!”他的手指在纸上轻轻点着,好像已经握住了那神秘的兵器。

“没错!”林宇神色郑重,重重地点了点头,手中的木炭在粗糙的纸张上用力划过,留下一道浓黑且深邃的印记。他指着纸上那初具雏形的设计图,言辞笃定地说道:“咱们大可以依照此般设计,全力打造一批适配火铳口的****。如此一来,火铳这火器,于远距离时,能凭借弹药发射,精准制敌;一旦陷入近身搏杀,又可变身为长矛,发挥冷兵器的近战优势。届时,即便遭遇如潮水般凶猛的骑兵突袭,咱们的将士也能稳稳站住脚跟,拥有足以还手的底气与实力!”赵猛听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道:“将军,那咱可得赶紧动手,把这厉害玩意儿造出来,让兄弟们都配上,到时候杀他个片甲不留!”林宇看着赵猛急切的模样,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对未来战斗的期待。

第二天,天色刚破晓,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林宇便匆匆来到营地,寻到工匠老赵头,神色急切地吩咐他将队伍里的匠户们都速速召集起来。这些匠户们,皆因遭受官府压迫,无奈卷入叛乱,而后不得不逃离,一路颠沛流离,个个显得灰头土脸。他们身上沾满了劳作时留下的铁锈与木炭,衣衫破旧且污渍斑斑,然而,那一双双眼睛里,却透着专注与执着,仿佛手中的工具便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全部依靠,每一件工具都被打磨得锃亮,在微弱的晨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众人接到召集令,纷纷从各处赶来,围拢在临时搭建起来、还散发着新木香气的铁匠铺前。林宇见人已到齐,俯身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仔细地勾勒出****的草图轮廓。匠户们好奇地探身向前,脑袋几乎凑到了一起,看着那逐渐成型的图案,不禁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惊叹声此起彼伏,在这清冷的晨空中回荡。“诸位,这三面血槽的打造,绝非小事,必须做得规整异常。唯有如此,待利刃扎入敌军之时,方能将其威力发挥至极致,给予敌人最为致命的一击!”林宇神色凝重,单膝稳稳蹲在地上,右手紧握着一根干枯树枝,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用力指着勾勒出的草图,一字一句地强调道,“再者,诸位莫要忘了,这兵器还需与火铳紧密配合。因而,务必将其设计成可拆卸的样式,如此一来,战场上装填弹药便会便捷许多,能极大提升作战效率。”他边说边站起身,双手在空中不断比划着,眼神中满是憧憬,仿佛已然穿越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亲眼目睹这件精心设计的兵器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大杀四方的震撼画面。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户蹲下身,眯着眼睛仔细看草图,长满老茧的手在空中虚画着:“将军呐,您瞧这血槽,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活儿。得用錾子,一锤一锤、一下一下,慢慢儿地在这刃上凿。这过程,既费时间,又耗力气,可着实艰辛呐。但您再细想想,一旦做成,这兵器上有了血槽,那可就大不一样了。敌军挨上这一刀,血顺着槽往外涌,放血更快,威力更强,实实在在是杀敌的大杀器,定能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他的声音里带着点犹豫,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军器革新:近战破骑之道(第2/2页)

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制作,第一批****终于完工了。在阳光下,崭新的军刺泛着冷飕飕的光,三面血槽跟毒蛇的獠牙一样,看着就吓人。林宇拿起一支,稳稳地装在火铳口上,原本普普通通的火铳一下子变得威风凛凛,长度都快赶上长矛了。

“都来试试!”林宇把火铳递给旁边的张石头,又拿起新做的军刺,“还有这个,大家都瞧瞧。”张石头接过火铳,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挥了几下,感受了一下武器的重量和平衡,大声喊道:“好家伙!这下咱们可不怕骑兵近身了!”这时候,林宇指着旁边的盔甲说:“这是咱们明军常见的绵甲,用浸水晒干的棉花压制,再缀上铁片,又轻便又有一定的防护力。来,试试这军刺。”张石头接过军刺,朝着盔甲使劲一刺,居然轻轻松松就刺进去了。他眼睛瞪得老大,惊叹道:“这玩意儿太牛了!以后再碰上鞑子,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好像已经成了战场上的无敌战神。

林宇见此情形,心中主意已定,当即命人搬来一副明军军官的铁甲。此甲以精铁精心锻造而成,每一片甲叶皆经千锤百炼,其质地坚硬,防御力远非普通绵甲可比,在军中乃是军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张石头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握住军刺,运足力气,大喝一声,朝着那铁甲奋力挥去。只见寒光一闪,军刺毫无阻滞地穿透了铁甲,仿佛那坚硬的精铁不过是薄纸一般,军刺之锋利,威力之强大,令人咋舌。

紧接着,林宇为进一步探究军刺的极限,又命人取来军中总兵一级将领才有资格穿戴的顶级装备——铁甲与锁子甲的组合。这套装备集坚固与灵活于一身,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不仅铁甲厚重坚实,锁子甲更是由无数细密的铁环相互套接而成,密不透风。张石头抖擞精神,将全身的力量汇聚于右臂,使出浑身解数,手中军刺如闪电般刺向假人身上的这层双重防护。军刺先是刺破了外层的铁甲,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随后刺在锁子甲上,刹那间,金属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恰似金戈交鸣。众人屏气敛息,紧张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幕。最终,军刺卡在了锁子甲的铁环之间,再难寸进,这才勉强挡住了军刺凌厉的攻击。在明朝,像总兵这些高级将领才能配备这么精良的铁甲加锁子甲,普通中级军官大多装备质量还不错的铁甲,基层军官呢,基本穿的都是绵甲。可惨的是,底层士兵的军装那叫一个寒碜。本来应该是能抵御外敌的棉甲,结果因为层层克扣,到士兵手里的时候,材质差、做工糙,保暖和防护性能都不行,好多士兵只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上战场。

再看满清,其甲胄体系堪称完善精良。八旗精锐多披重型铠甲,外层以坚硬铁片打造,历经多道工序锤制而成,铁片之间相互交叠,缝隙处皆有巧妙加固。内层衬以厚实皮革或坚韧织物,皮革经特殊鞣制,不仅柔软贴合身体,还具备出色韧性;织物则选用上等棉麻,层层缝制,既保暖又能缓冲冲击力。如此设计,使其既能有效抵御冷兵器的砍刺,对早期火器如鸟铳发射的弹丸、佛郎机喷出的霰弹,也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普通士兵的甲胄虽在材质与工艺上稍逊精锐一筹,但相较于明军底层士兵装备,仍有显著优势。普通八旗士兵的甲胄,铁片虽稍薄,但分布合理,关键部位加厚防护,皮革内衬也能提供基本防护,整体质量远超明军底层的简陋装备。

两相对比,究其原因,颇为复杂。从材质角度看,明朝后期,火器发展迅速,鸟铳、佛郎机等火器威力大增。鸟铳射程较远,弹丸穿透力强,传统铁甲面对其射击,防护效果大打折扣。佛郎机射速较快,霰弹覆盖面广,铁甲难以周全防护。且铁甲极易生锈,在南方潮湿地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潮湿空气侵蚀铁甲,短时间内便会出现锈迹,削弱其强度与防护性能。而满清兴起于北方,气候干燥,铁甲保养相对容易。加之满清重视骑兵,重型铠甲在骑兵冲锋时,能抵御敌方箭矢与冷兵器攻击,为骑兵提供有力防护,确保冲锋的勇猛与安全。

工艺层面,明朝后期官场**丛生,军备制造环节深受其害。负责军备制造的官员为谋取私利,大肆偷工减料。在打造士兵甲胄时,选用劣质铁片,厚度不足且质地不均,缝制甲片的绳索也以次充好,导致普通士兵装备质量严重下降。反观满清,积极吸收周边先进技术,不断改进甲胄制作工艺。他们从被俘工匠处学习精湛技法,在甲片锻造、拼接工艺上持续钻研,使甲胄更加坚固耐用、合身舒适。

战争需求方面,明朝战事繁杂,南方需抗击倭寇侵扰,沿海地区地形复杂,水网交错,对装备灵活性要求高;北方要抵御鞑靼进犯,草原大漠环境下,装备需适应长途奔袭与大规模会战。不同环境对装备要求各异,难以统一标准,致使军备研发与制造分散且缺乏系统性。满清则以骑兵为主力,作战模式相对明确,主要依靠骑兵集团冲锋与长途奔袭,因此能集中精力打造适合骑兵作战的精良甲胄,从甲胄样式到防护重点,皆围绕骑兵作战特点设计。

经济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明朝后期,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内忧外患致使军费开支庞大,入不敷出。朝廷无力拨出足够资金为底层士兵更新装备,许多士兵只能身着破旧、防护力差的甲胄作战。满清则通过掠夺明朝边境城镇与贸易往来,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为其打造优质甲胄提供了充足资金,能够购买上等原材料,聘请优秀工匠,保障甲胄制作的高质量。

看到****如此惊人的威力,士兵们顿时炸开了锅。陈大虎一把推开身前的人,挤到最前面,抓起一支军刺反复端详,嘴里不停地念叨:“乖乖,这玩意儿要是捅在鞑子身上,还不得跟捅豆腐似的!以后咱们火铳手也能挺直腰板,跟骑兵硬碰硬了!”

“可不是嘛!”王二麻子凑过来,伸手摸了摸军刺锋利的刃口,又赶紧缩回来,生怕被割伤,“以前碰上骑兵,咱们除了躲就是跑,现在有了这宝贝,咱也能反杀他们了!等下次再见到那些满清骑兵,我非得用这军刺在他们身上开几个窟窿!”他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置身于战场之上。

李二狗更是激动得跳了起来,他夺过军刺,朝着旁边的木桩狠狠刺去,木屑飞溅。“这简直就是老天爷赐给咱们的杀器!”他大喊着,声音都有些嘶哑,“以后咱们就用这玩意儿,把那些欺负老百姓的狗东西,杀个片甲不留!让他们知道,咱们可不是好惹的!”周围的士兵们纷纷叫好,欢呼声、呐喊声在营地中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与自豪。

张石头站在一旁,看着手中的火铳和****,心中感慨万千:“将军果然神机妙算,有了这组合,咱们的战斗力怕是要翻好几倍!以后的仗,咱就痛痛快快地打,为那些受苦的老百姓报仇!”他的话语坚定有力,点燃了在场所有士兵的斗志。

林宇看着士兵们群情激昂的模样,欣慰地笑了。这批****不仅是一件兵器,更是点燃士兵们战斗热情的火种,是这支队伍走向强大的开端。他知道,前路或许依然艰难,但有了这群充满斗志的士兵,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终将成为守护百姓的钢铁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