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末隐龙 > 仗义救佃寻踪迹

明末隐龙 仗义救佃寻踪迹

簡繁轉換
作者:傻老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15:25:34 来源:源1

仗义救佃寻踪迹(第1/2页)

萧长风的队伍在泥泞的官道上艰难跋涉,马蹄溅起的泥浆糊满了马腿,士兵们的裤脚也结了一层厚厚的泥壳,活脱脱像套着两截“泥巴铠甲”。寒风裹挟着沙砾,抽在脸上生疼。抬头瞅瞅,铅云压顶,跟一张浸满墨汁的破抹布似的,把天地捂得严严实实。官道旁的芦苇东倒西歪,叶尖挂着冰碴子,“簌簌”地响,仿佛在疯狂吐槽:“这日子没法过啦!”

转过山道,黄家村的影子在雾里若隐若现。村口那棵老槐树,光秃秃的枝丫上挂着几片破布,随风晃悠,跟给村子系了几条招魂幡似的。几间茅草屋歪歪斜斜地挤在路边,墙皮掉得不成样子,露出里头黑乎乎的土坯,屋顶的茅草被风掀得七零八落,竹篾条在风中吱呀乱叫,活脱脱一首“破落户交响曲”。村道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几条瘦得皮包骨头的野狗夹着尾巴乱窜,时不时呜咽几声。石头瞅见了,撇撇嘴说:“头儿,这些狗瘦得跟柴火棍似的,该不会是被这村子的穷气吸干了吧?我看啊,它们要是能说话,指定能整出一出《黄家村血泪史》!”

萧长风勒住缰绳,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村巷,只见远处晒谷场扬起一片尘土,隐约传来哭喊声和叫骂声。石头紧了紧披风,小声嘀咕:“头儿,这村子透着股邪乎劲儿,该不会藏着什么‘妖魔鬼怪’吧?我这心里直发毛,跟揣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萧长风伸手按住腰间刀柄,嘴角一勾:“那敢情好,正好为民除害。要是真有妖怪,抓回去给兄弟们当下酒菜!说不定还能从妖怪嘴里撬出黄举人欺压百姓的‘独家秘方’呢!”

一行人顺着声音走近,晒谷场的景象让人心里一揪。十几个家丁拿着棍棒,把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围在中间。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穿着织金锦袍,蹬着镶玉皂靴,正用马鞭挑起一位老汉的下巴,恶狠狠地说:“王老头,今年交的这点粮食,连牙缝都塞不满!拿你女儿抵债,那是给你面子!别忘了,我这举人功名,那可是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县试、府试、院试成了秀才,又在乡试中杀出重围才拿到的!按律我能免三十亩税赋,你们这些佃户,生来就是给我交粮的!这就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懂不懂?”老汉满脸是泪,死死护着身后吓得发抖的少女,嗓子都喊哑了:“黄举人,求求您!今年大旱,地里根本打不出粮食啊……您就看在孔圣人的份上,高抬贵手吧!我家闺女还小,您要是把她带走,这不是要了我们老两口的命吗!”

萧长风怒火“噌”地一下就冒起来了,他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冲进晒谷场,扯着嗓子大喊:“都给我住手!光天化日之下,搞这么大动静,是想开‘恶霸展销会’吗?我看你这‘举人老爷’,怕是把‘仁义礼智信’都当厕纸给扔了吧!”这一嗓子跟炸雷似的,惊得家丁们纷纷回头,手里的棍棒差点掉地上。黄举人也吓得一哆嗦,手里的马鞭差点滑落,他扭头一看,见是一队士兵,脸色瞬间变得跟调色盘似的,扯着嗓子喊:“哪来的兵痞?少管闲事!这是我和佃户的私事!我这举人身份,见县官都不用行礼,你们惹得起吗!我可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你们这些大老粗懂个啥!”

萧长风翻身下马,靴底碾过地上的碎石,“咯吱”作响,他挑了挑眉,调侃道:“私事?我看您这是‘吃着百姓的饭,砸着百姓的锅’,比那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戏子还绝!强抢民女,逼债逼命,可真让我开了眼,您这是把自己当土皇帝了?依我看,你这举人怕是花钱买来的吧?真正读圣贤书的人,会像你这样鱼肉百姓?要知道,太祖皇帝定下科举,是为了选拔经世济民的人才,可不是让你用来作威作福的!有本事跟我对对子,看看你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我出个上联‘贪得无厌,黄举人巧取豪夺’,你来对?”

黄举人气得脸都紫了,脖子上的肥肉直抖,涨红着脸吼道:“放肆!我十年寒窗,熟读《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文章,哪是你这个大字不识的武夫能比的!我这举人功名,那可是实打实从八股文里考出来的!你知道乡试吗?每三年一次,全省的才子都汇聚在省城贡院,那号舍小得可怜,晚上睡觉腿都伸不直,多少人在里头熬得人不人鬼不鬼,就为了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光!我能脱颖而出,那能是侥幸吗!我对‘寒窗苦读,真才子金榜题名’,怎么样?”

萧长风听了,心里那叫一个气,当下冷笑一声,话跟刀子似的就飞出去了:“哼,瞧你这德行,怕是靠着八股文爬上来的吧?我看你考的哪是什么经史子集,分明是‘如何欺压百姓’的特科!孔圣人以仁爱立教,门下向来推崇德义,要是泉下有知,知道有你这么个不忠不义、鱼肉乡里的败类混在里头,怕是气得要从庙里跳出来,亲手清理门户!再说科举取士,本是为朝廷选拔栋梁,你却滥用举人特权,这跟科举的初衷背道而驰,就不怕被读书人笑话?你这‘真才子’,可真是让天下读书人丢脸!”

黄举人恼羞成怒,脖子上的肥肉抖得更厉害了,吼道:“家丁们,给我把这些多管闲事的家伙赶出去!我这举人身份,按律可免徭役,还有一堆优待,你们能把我咋地!我看你们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家丁们挥舞着棍棒,咋咋呼呼地冲了上来。萧长风身后的士兵们迅速列阵,火枪林立,寒光闪闪。“杀!”萧长风一声令下,士兵们跟下山的猛虎似的,扑向家丁。

石头一马当先,面对一个挥舞大棒的家丁,他身子灵活地一闪,大棒擦着他肩膀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碎石。石头趁机一脚踢在家丁膝盖上,只听“咔嚓”一声,家丁惨叫着单膝跪地。石头顺势夺过大棒,反手一棒就把家丁打翻在地,嘴里还念叨着:“就你这两下子,还敢在军爷面前耍横?我看你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另一边,老周长刀一抖,刀尖直逼一个家丁咽喉,家丁吓得脸都白了,慌忙举棍抵挡。老周手腕一转,长枪跟灵蛇似的绕过棍棒,挑中家丁手腕,棍棒“当啷”一声掉地上。老周紧接着一个横扫,长枪重重砸在家丁胸口,家丁被砸得倒飞出去,撞在旁边石磨上,瘫倒在地。一番激烈打斗,黄举人的家丁们被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黄举人见势不妙,偷偷往后缩,想趁乱开溜,那模样活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耗子,慌不择路。可他那胖得像小山似的身材太显眼了,萧长风一个箭步冲过去,伸手跟老鹰抓小鸡似的,揪住他后衣领,把他提了回来。“黄举人,您这是要去哪儿啊?戏还没演完,主角可不能提前退场!”萧长风冷笑着,手上使劲,把黄举人拽到跟前。黄举人双脚乱蹬,嘴里还在嚷嚷:“你们不能这么对我,我是有功名的人,你们会遭报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仗义救佃寻踪迹(第2/2页)

一个瘦瘦小小、面容青涩的年轻佃户,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额头上全是细密汗珠,壮着胆子从人群缝里挤到前面。他双腿微微发抖,声音也因为紧张抖个不停:“军爷,您不知道啊。前些日子,正好有一支部队路过咱这穷地方。那领头的将军,看着就面善,听了我们被黄举人欺负的事儿,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就带着手下帮我们赶走了黄举人。走的时候,还念着我们日子苦,特意留了好多粮食。可谁能想到,他们前脚刚走,黄举人后脚就带着一帮打手回来了,跟变了个人似的,比以前还凶,张嘴就说我们勾结外人。不光逼着我们补齐往年被他七扣八扣的租子,还瞎搞了个‘赎罪银’的名目,让我们交一大笔钱,这不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嘛……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哦?那支部队啥样?”萧长风心里一动,上前一步追问,还不忘调侃一句,“该不会是天兵天将,踩着祥云来的吧?说不定还会撒下‘救济粮’,来个‘天女散粮’?”

佃户挠挠头,努力回忆:“他们的铠甲上绣着云纹,军纪可严了,一点都不骚扰百姓。领头的将军说话特和气,还说要让百姓都能吃饱饭……走的时候,还教我们念‘耕读传家’,说读书明理才能过上好日子。他还讲,太祖皇帝重视科举,广招贤才,就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不像那黄举人,把科举功名给糟蹋了。那将军说,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像范文正公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不像黄举人……”

萧长风听了,跟石头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喜,一拍大腿笑道:“嘿!这不就是咱们天天念叨的林宇将军的部队嘛!别人找金子得挖地三尺,咱们找林将军,听两句描述就对上号了,这运气,不去赌坊都可惜了!林大人熟读兵书,治军用的都是孙子、吴起那一套,跟某些读死书的人可不一样!人家明白科举的意义,是要为百姓谋福利,不像黄举人,把功名当成欺负人的工具!林大人要是知道黄举人这样,指定气得要写篇《讨黄举人檄文》!”

“黄举人,把卖身契交出来。”萧长风转身,目光像刀子一样,直刺黄举人,“别逼我动手,不然您这一身肥肉,可经不起折腾,到时候‘胖猪滚泥潭’,那场面可不好看!你读了那么多书,却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简直是浪费那些圣贤文章!你滥用举人特权,按大明律例,也是有罪的!我看你这举人,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科举的旗号干坏事!”

黄举人脖子一梗,嘴硬道:“休想!这些都是我花钱买的!你们要是敢动,我就……我就去官府告你们!我这举人身份,见官不跪,你们敢动我?我熟读大明律例,你们这是犯法!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才有今天的功名,岂能被你们这些武夫踩在脚下!我看你们是‘老虎嘴里拔牙——胆子不小’!”萧长风冷哼一声,上前一步,一把揪住黄举人的衣领,把他提了起来,恶狠狠地说:“你以为官府会护着你这种败类?今天我就替天行道,教教你啥叫王法!你既然熟读大明律例,就该知道欺压百姓是啥下场!我看你这‘熟读律例’,就是用来钻空子害百姓的!”黄举人双脚离地,在空中扑腾着,吓得脸白得跟纸似的,结结巴巴地说:“你……你敢动我?我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啊!我这功名,是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换来的,你们不能这么对我!”萧长风猛地一甩,把黄举人扔在地上,啐了一口道:“举人又怎样?在我眼里,你就是个披着人皮的畜生!你这‘三更灯火五更鸡’,怕是都用来琢磨怎么害人了!”

“搜!”萧长风目光如炬,一声令下。没过多久,就见石头抱着一摞泛黄的契约,一路小跑过来,脸上那得意劲儿都快溢出来了。他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喊:“头儿,在密室里找到的!那密室藏得可深了,要不是我鼻子灵得跟警犬似的,在那弯弯绕绕的回廊尽头,闻到了一股腐朽纸张的味儿,差点就错过了。这黄举人,平时装得人模人样,藏东西的本事比老鼠打洞还厉害。他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全用在歪门邪道上了,拿着这些契约,坑蒙拐骗,不知道害了多少穷苦百姓。他还整天把科举挂在嘴边,妄想靠科举飞黄腾达,好进一步欺负乡亲,简直是科举的耻辱,读书人的败类!我看他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坏事做绝,早晚遭报应!”萧长风接过契约,高举火把,火光映得他面容坚毅,大声喊道:“乡亲们看好了!这些害人的契约,今天就送它们去‘西天取经’!读书是为了济世救人,不是让某些人拿来作威作福的!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任人欺负的奴仆,而是大明的子民!太祖皇帝设立科举,是为了让有才学、有德行的人治国安民,黄举人这样,违背了科举的初心!让我们一起送这些害人的契约‘上西天’,大伙说好不好?”火苗舔着契约,纸张卷起来、变黑,化作灰烬随风飘走。村民们先是一愣,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有的跪地磕头,有的抱在一起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拉着萧长风的手,老泪纵横:“军爷啊,你们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这些年,我们被黄举人害惨了,如今可算盼到救星了!他总说自己读了多少书,却干尽坏事,哪比得上军爷们行侠仗义!科举本是好事,却被他这种人给毁了!他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风光,里头烂透了!”

等人渐渐安静下来,萧长风翻身上马,向村民们抱拳:“大伙好好过日子!要是还有人敢欺负你们,就去投奔林宇大人的部队!跟着林大人,保证让你们顿顿有饭吃,不再受这窝囊气!跟着他,咱们也能学些真本事、读些好书!他懂科举的意义,会带着咱们过上好日子,让科举真正给百姓带来好处!以后咱们村,也要多出几个像林大人这样的人物,让‘耕读传家’的好风气传遍十里八乡!”说完,一声呼哨,队伍调转马头,扬起的尘土里,他们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苍茫暮色里,继续踏上寻找林宇的路。石头还不忘回头喊一嗓子:“黄举人,记得好好反省,有空多读点《弟子规》,学学怎么做人!再不改,小心被革去举人功名,到时候你连‘臭老九’都不如!我看你啊,得先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再干那些缺德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