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 第72章 金光闪闪的大明将星!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第72章 金光闪闪的大明将星!

簡繁轉換
作者:一橛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8 03:36:22 来源:源1

第72章金光闪闪的大明将星!(第1/2页)

乾清宫。

朱由检一屁股坐在御案后的龙椅上,心情有些抑郁。

御案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样东西。

一样,是整理好的九边武官名单。

另一样,则是京中最新的各类邸报、小抄。

这其中本有他最期待的“抽卡”环节,但现在,他却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他将高时明翻出来的日讲日程,在手里烦躁地晃了两下,不满地问道:

“所以,这就是日讲的流程?”

高时明微微躬身,声音平稳无波:“回陛下,自世宗皇帝以来,日讲大体便是如此,未曾有过大的更易。”

朱由检“啪”的一声将册子丢在桌上,只感到一阵啼笑皆非。

如果说经筵是“大明公开课”,那这日讲,就是不折不扣的“大明暑假突击班”!

与经筵那种一个月三次的频率不同,日讲理论上是天天都要开的,只有常朝之日可以暂停。

四五个日讲官,跟车轮战一样,围着你一个人转。

上午讲《四书》《五经》,下午讲《帝鉴图说》《祖训》和《通鉴》。

讲完课还不算完,还得当场练习书法,写上几篇大字,由讲官们“品评”。

这一套流程下来,一两个时辰就没了。

有这个时间,他宁愿每天去勇卫营视察探班,好好操练他手里真正的力量。

朱由检摸着下巴上的短须,陷入了沉思。

他的眼神,从最初的烦躁、无奈,渐渐变得深邃、锐利。

让他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动地接受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投入的任何时间,都必须要有所产出!

这是他刻在灵魂深处的本能,不可磨灭。

既然这“日讲”躲不掉,那就干脆把它变成自己的工具!

朱由检的嘴角,慢慢勾起一抹邪恶的微笑。

他要让这大明的翰林们,深刻地体会一下,当一个“熊孩子”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后,究竟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

先从这份日讲官的名单入手,后面再挑选一些有趣的“话题”。

给他们来上一些21世纪的小小震撼。

至于现在……

朱由检的目光,重新落在了那本厚厚的武官名册上,眼神瞬间变得火热起来。

那当然是……抽卡啦!

……

朱由检完全沉浸在了那份巨大的名单之中。

从陕西到山西,从蓟辽到宣大,大明九边各镇。把总以上,再加上各营的中军、坐堂官,竟然凑出了一个三千余人的大名单。

他一边看,一边亲手抄录。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可能是一段传奇,或是一场悲歌。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殿中悄悄点起了蜡烛,灯火通明。

当他终于放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时,面前的纸上,已经写下了二十多个名字。

他看着这份凭记忆筛选出来的名单,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这三十多个人里,辽东出身和陕西出身的,竟然各占了将近一半。

剩下的一小半,也大多是山东或北直隶出身。

这或许就是古代的“战争红利”吧。

并不是南方的将士不能打,只是在承平已久的南方,根本没有像辽东、九边这样,有巨量的资金投入、海量的战事磨砺,自然也就难以诞生出真正的将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2章金光闪闪的大明将星!(第2/2页)

所谓名将,从来都是用山一样的银子和海一样的鲜血,硬生生堆出来的啊。

朱由检的手指,在这份墨迹未干的名单上缓缓划过。

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在他的指尖下浮现。

辽东本地将门的代表,吴襄、祖大寿、何可纲……

陕西杀出来的悍将,尤世威、侯世禄、赵率教……

还有山东出身的猛人,满桂、左良玉、刘泽清……

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吴三桂,这个时候甚至都不在名单之中。

有可能才十几岁?几岁?

他的父亲吴襄,如今也还不是辽东总兵,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中军坐营官。

未来的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此刻还在平辽总兵毛文龙的手下乖乖干活。

不知道是不是如后世传言的那样,在偷偷做着走私的买卖,还是如毛文龙在奏疏中所言,正在缺衣少食地苦苦挨饿。

祖大寿还没有在绝望中,亲手杀掉自己的同袍何可纲以向清军诈降。

赵率教和满桂,也还活得好好的,并未死于乙巳之变。

朱由检看着这些名字,不由得轻轻地发出了一声叹息。

事情,究竟是为什么,最后居然变成了那个样子呢?

……

朱由检转过头,对着一直静立在旁的高时明说道:

“高时明。”

“臣在。”

“前几日,朕下令九边各镇,选取精锐的队官和选锋入京。今日,朕要再专门调几个人入京。”

朱由检的目光重新回到名单上,不再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地一个个报出了名字:

“觉华岛把总,黄得功。”

“锦州左屯卫守备,周遇吉。”

——未来的勇卫营三大巨头,加上已经崭露头角的孙应元,这就提前凑齐了,不知道能不能激活什么特殊的“羁绊”加成。

他继续念道:

“辽东把总,祖宽。”

“东江参将,孔有德。”

“辽东车右营都司,左良玉。”

“辽东把总,曹变蛟。”

“陕西守备,贺人龙。”

——这几个人,则基本覆盖了宁锦、东江、山东、陕西、山西这几个关键地方。

他们能打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自己安插在各个军事山头里的眼睛和耳朵,和厂卫、文臣作为并行的消息来源。

他选的这些人,目前的官职普遍都比较低,唯有孔有德级别较高,但在东江那等地方,这参将也不会是实领一营人马的,问题应该不大。

调他们入京,不至于引起整个前线军镇部署的混乱。

高时明躬身领命,转身便去安排小太监拟旨、传令。

朱由检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幽幽地,又是一声长叹。

希望我的到来,能让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吧。

本来因为“抽卡”而兴奋起来的心情,被这历史的厚重感一压,无端地变得有些伤感起来。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御案另一侧的那些邸报和小抄上。

饱满的工作热情一时间突然消失殆尽。

罢了,今日就当放假,提前下班罢。

找长秋吃饭去!

-----------------

武将名单如图,祖宽、曹变蛟没查到,可能是这个时候官职太低微了,史书未记载,我杜撰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