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何日雁北归 > 第十回 先生的袖筒 史弥远的兵

何日雁北归 第十回 先生的袖筒 史弥远的兵

簡繁轉換
作者:只是笑而不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1 15:26:55 来源:源1

第十回先生的袖筒史弥远的兵(第1/2页)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宋宇整理了下措辞,不温不火的解释道“:冲上去送死,匹夫之勇。不如等待时机,一举扭转乾坤。”

“:好,好个等待时机,扭转乾坤。有这等志向,殿下将来定能大有作为。”叶绍翁再次夸耀宋宇。

真德秀收起了愤怒的表情“:殿下,你可知道那小小的来历?”

宋宇心道:自己只知道这小小是史弥远派来的间谍,其他细节,还真就无从知晓。

此时听真德秀问起,故作不知的样子摇了摇头“:这,先生知道?”

真德秀叹口气“:老夫托人调查,得知这小小是秦淮河上专门从小圈养的妓女。是史弥远拉拢其他官员的礼物。”

原来小小是这等身世。平日里看这丫头笑得很开心,没想到身世如此凄惨。

现在想想,史弥远送小小来,是不是也有拉拢自己的意思?前太子却说要流放史弥远。自己现在又打了史弥远的儿子,坏了史弥远结交谢家的计划。这恩怨,不好解了啊。

想到这,宋宇一脸惆怅地说道“:想不到这姑娘,身世如此可怜。”

真德秀却不以为然“:殿下心肠太好。人心这东西,就像是关不住的野兽。要吃人的。”

宋宇见真德秀并没有惩罚小小的意思,心里松了口气“:学生已经迁出了竹楼。至于处罚,大错已经铸成。也不能怪人家姑娘。学生打算先将这姑娘寄养在府中。一来安抚史弥远,二来,这方天下,让这姑娘自小便成了一件物品,竑不想再让她被送来送去了。”

真德秀听了宋宇的解释,并没有生气,反倒是一脸欣慰的说道“;殿下想的很是周到。只要殿下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老夫也没有什么需要再苛求殿下的。”

说到这,真德秀又想起了什么“;殿下,去给您送信之人?”

宋宇忙将之前和余阶发生的一连串的事原原本本讲给真德秀听。

听的真德秀笑意盈盈“:殿下以前不是总嫌弃落魄穷酸书生吗?嫌他们文嗖嗖,酸溜溜,还一身的汗臭?”

宋宇再次听到了前太子的性格,心想这前太子毛病缺点还真是不少“:竑以前年少无知,自从见了余学弟,才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天下英雄,不问出处。”

说完,又看向了叶绍翁,意思很明显,这农夫写的诗,就是证据啊。

真德秀哈哈大笑“:这余阶当时还对老夫信誓旦旦,说要是不能劝得殿下悔改,就不再回来了。现在想来,真是君子无戏言啊。”

宋宇暗自偷笑,要照着前太子的心性,这余阶绝对会被打出门去。而这余阶没脸回来,一生气北上投了军。

“:除了余学弟,今日竑还在路上结识了一位壮士。”说着,宋宇将巧遇谢道清一事,详细的讲给了真德秀俩人听。

听的俩老头不住的点头。尤其是真德秀,初听史施德所为时怒气满面,但等到宋宇说完,不禁转怒为喜。

抚着胡须说道“:殿下敢作敢为,老夫甚是欣慰,说起这谢家,老夫倒是想说几句,这谢家因当年谢深甫助杨皇后上位,而备受杨皇后感激,虽现在无人在朝为官,可却颇有实力,而这谢家姑娘,老夫倒也是见过几面,虽然长得端庄,可却是黑了些,想那史施德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断然不会因色心而做出此事。依老夫来看,此中定然另有文章。”

宋宇一听,不禁暗自琢磨,黑了些就不漂亮了?那后世那些拼命晒古铜色皮肤的女子,岂不都是想变丑?看来这古人的审美,还真是和后世不大一样。

“:学生也这么想。这次坏了史弥远好事,只怕来日史弥远会报复。”

真德秀却是一摆手,满脸无所谓的说道“:任他史弥远如何笼络人心,这朝堂上,还不是他一家说了算。殿下尽管放心。”

宋宇见老头说的很有底气,心想自己这根大腿算是抱对了。这趟真是没白来。

一旁的叶绍翁也满脸得色的对着宋宇夸赞起真德秀“:殿下,你这位先生,虽然没有兵权,可袖筒里装着咱大宋无数忠臣义士的信任。有他在,史弥远断然不敢撒野。”

宋宇听着夸赞不住的点头。真德秀那边示意仆人把余阶俩人叫进来。

不多时,余阶和陈达进了堂内,真德秀招呼众人落座,满眼微笑的对余阶说道“:这次还真亏了你,本来今日你毛遂自荐,说要为老夫劝殿下醒悟,老夫还以为是大言不惭,现在看来,是老夫走眼了。老夫在这里谢过义士。”说完起身对余阶微微拱手致谢。

余阶赶紧起身“:其实这并非余某之功,全赖殿下深明大义,幡然醒悟。阶可不敢领受先生此礼。”

真德秀立马看向了宋宇,宋宇起身说道“:余兄弟太过自谦了,若非你舍身送信,哪有今时今地的赵竑?竑再次谢过余兄弟。”

说完对余阶一抱拳,又对着真德秀说道“:今日先生府上一行,学生收获颇多,更是结实了一位英雄人物。”说完用手指了指跟随余阶一道进来的陈达。

陈达赶紧起身对真德秀施礼“:小人陈达,见过真老先生。”

宋宇继续介绍道“:陈达乃是忠义之后,对我大宋更是忠心耿耿。”

真德秀满意的点点头“:看到殿下愿意礼贤下士,老夫甚是欣慰,我大宋就是要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才有希望。”

说到这,真德秀黯然神伤“:自打靖康之耻以来,我汉人好久没有遇到明君了。”说着看了看宋宇“:殿下,老夫毕生的梦想,都寄托在您身上了。”

看着一脸真诚目光炙热的真德秀,宋宇忙回道“:学生谨记先生今日嘱托。”

真德秀得了宋宇答复,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老夫今日如此想见殿下,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想要告知殿下。”

宋宇他们那里商量更重要的事,而此时史弥远的府上却是寂静异常,下人们大气都不敢出,规规矩矩的排队站在一座花园之内的雅阁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回先生的袖筒史弥远的兵(第2/2页)

阁内不时有打骂摔砸之声传出,更是让外面那些家丁们个个胆战心惊。循着声音向阁内看去,只见一个长得肥硕无比的男人,气急败坏的在屋内踱着步。屋内同样跪着一群人,一个个抖得跟筛糠似的。

不错,这胖子就是当朝丞相史弥远。下边跪的,则是狗爷他们。

突然,史弥远转过头来,目露凶光,喷着唾沫星子吼道“:你们这群没用的狗东西,全都给本相拉出去,照死里打。”

阁外侍卫应声而动,也不管狗爷他们如何的磕头如捣蒜,拉着便往外走。

史弥远仍不解气,继续吼道“: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一群人打不过四个手无寸铁的肮咂货。本相养你们何用?今日我儿没事便好,有事,你们这帮废物全去陪葬。”

吼完,又要找东西咂,可这身边该砸的都砸的差不多了,正要寻找,一旁站立的一个儒生打扮之人,慌忙从桌上端起一个茶杯,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恩相请摔...”

而那个捧着茶杯谄媚的儒生打扮之人,名叫郑清之,虽然只是一个九品小官国子学录。却因为极力舔史弥远腚眼而被史弥远时时带在身边。

史弥远看着这位极力巴结自己的郑清之,又好气又好笑。袖子一甩哼了一声,便转过头去生闷气了。

郑清之像条狗一样,摇头摆尾的说道“:恩相哪,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眼下你差小人办的事,已初见成效。只等天变,恩相便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何必因此小事而坏了大计?”那说话的模样,要多贱有多贱。简直不忍视之。

一旁一个武人打扮之人,重重的冷哼了一声“:哼...妇人之仁。”

说完满眼鄙夷的看了郑清之一眼“:要本殿帅说,干脆起兵灭了这姓赵的。以恩相的实力,这天下便是姓史,谁人又敢说半个不字?”

这人名叫夏镇,时任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掌握大宋三衙之一的殿前司。手握兵权,怪不得如此霸道。

一旁的郑清之看对方如此轻视自己,也来了脾气“:粗莽武夫,你懂个什么国家大计。难道你想让恩相背负千古骂名吗?”

俩人在这咬的厉害,那边史弥远怒了“:够了,都给本相住嘴。”

都说这狗仗人势,一声呼喝还真管用,两条狗立马夹起了尾巴。

史弥远恶狠狠的说道“:事到临头,你们净扯些没用的,本相现在是咽不下这口气。这赵竑小儿都骑到本相脑袋顶拉屎了。可有谁有办法帮本相报了此仇?”

屋内众人顿时哑然,沉默一阵后,有一头戴东坡巾,方脸粗颈,约莫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站了出来,缓缓说道“:相爷想报仇,何不明日六参朝会参他一本。就说他赵竑当街调戏良家妇女,正被公子撞上,一言不合,赵竑纵奴行凶,重伤公子。岂不妙哉?”

出这么损主意的这个人名叫薛极,兵部尚书。可见史弥远身边这些掌握兵权的人何其之多。

史弥远却无奈摇了摇头“:本相岂不知参他一本?本相基本每次朝会都会参他,可恨的是,赵扩(宋宁宗真名)这老糊涂虫每次都将奏本压下。也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薛极继续说道“:恩相,此事好办,可将写好的奏折交给临安府尹,让他再找几位证人,明日朝堂之上,参他赵竑一本,我们则在旁煽风点火,看他赵竑如何脱身?”

史弥远深以为然,转身看着屋内这些人“:临安府尹可在?”

话音刚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站了出来“:老朽王俞,悉听恩相吩咐。”

就这模样,少说也得七十开外了。一屋贼子,狼狈为奸,在这里商量怎么祸害赵竑。而赵竑那边对此却还全然不知。

看着外面天色已晚,宋宇起身向真德秀告辞“:先生,天色不早了,学生不想过多叨扰。就此拜别。”

真德秀笑呵呵的站起身来“:殿下可要记得今日商量好的事,明日也好应对。”

“:学生谨记。”宋宇说道。一旁的余阶也起身告辞“:那先生,学生这里也随殿下回府了。”

“:嗯,好好,有你在殿下身边,老夫这心也能放肚里了。”说完抚须点头微笑。

由于宋宇等人来时步行,走时真德秀便让府内马车送他们回去。辞别了真德秀,宋宇一行踏上了归途。

说实话,宋宇这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只觉颠簸得紧。毕竟这古代车轮还都是木制的,没有柔软的橡胶敷在表面。

纵使临安这御街全由石板铺就,但轻微一点颠簸,这车内就能清楚的感觉到。

挑开车帘向外看去,只见日暮西山,有的店家已经掌灯准备夜市了。看着窗外古意盎然的景色,宋宇不禁怅惘,自己莫名其妙来到这大宋,还成了太子。前路未卜,身临险境。不知稍稍改变了一下人际关系,能不能挺过三年后被史弥远弄死的悲剧?

历史人物传:真德秀,理学实干派,并且是个北伐主战派。于宋宇穿越前曾向宁宗进言,停止向金国贡献岁币,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此时的金国已经被成吉思汗打得屁滚尿流,只能龟缩于黄河以南。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因为大宋不进供,而大举攻宋,只可惜当年纵横驰聘的大金国,早已到了日暮西山的地步,这场战争一打,就是数年,耗死了大金,耗穷了大宋。可以说真德秀虽然忠直,但毕竟是文臣一个,在总体战略上并不出众。

历史人物传:本书第一个挡在主角面前的人登场了,第一卷烟雨江南,也算正式进入了主题,史弥远,一个被人忽略的巨奸。初时勾结杨皇后,在御花园杖杀了韩侂胄,后更是饲养四木三凶,为乱朝纲,娇诏篡立一个山林野人为帝。乱发纸币,物价飞涨,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打压异己,以致豺狼遍布庙堂,忠直之士无奈隐于山野。对外,勾结蒙古,合力灭了金国,却给大宋朝留下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其行甚于秦桧。可就这样一个人,却没秦桧出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