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何日雁北归 > 第七十二回 全都埋了吧 杨妙珍谈心

何日雁北归 第七十二回 全都埋了吧 杨妙珍谈心

簡繁轉換
作者:只是笑而不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4 16:02:27 来源:源1

第七十二回全都埋了吧杨妙珍谈心(第1/2页)

宋宇笑着对彭义斌点了点头“:那就好,这件事交给彭兄弟算是找对人了。记住,囚犯中老弱病残一概不要。等监牢位置腾出来了,就把前院的人都扔进去。”

彭义斌听到宋宇命令,并未急着行动,反倒是有些不开心的对宋宇说道“:太子兄弟,你让俺放囚犯俺没有意见,但你让俺把那些官老爷还有他们的家眷全都关进监牢,俺不乐意。”

宋宇正要回彭义斌话,却见杨妙珍和谢道清俩人走了过来。

谢道清当先一步开口道“;殿下,前院那么多贪官和家属,不知殿下您要怎么处置?”

“:先关进监牢,余阶还有事在忙,咱这文官又太少,等他闲下来,交给他处置。”

谢道清面露不悦“:殿下,关起来太便宜他们了,还等余阶?你打算审问他们?”

“:啊,证据确凿的依大宋律法处理。”

“:殿下,直接拉去闹市全部砍头吧。这些人清儿听余阶说了,最少的也是数万两起步,若是依照大宋律法,当年太祖皇帝一次就杀了二十多个贪污几千两的贪官。”

“:我大宋对贪官下手这么狠的吗?”

谢道清见宋宇对大宋律法一窍不通,白了宋宇一眼“:殿下,开国初年,制定律法时便开篇明义,凡马上就要灭亡的国家,必然其律法先乱。而这乱律法者,又以贪腐为最。不重罚难以平天下悠悠众口。后来靖康之耻后,高宗皇帝开始有意纵容官员贪腐,这才导致我大宋少有被杀的贪官,最严重,也就是抓进去住几年罢了。殿下,贪腐的惩罚如此轻,这些官员全都视大宋法律如无物,抱着赶紧贪,贪完就往周边大理呀,金国呀跑,就算真被抓进去,也不过住几年的事。尤其现在史弥远当权,我大宋更是十数年没有人因为贪腐被抓进去。殿下您要真想救大宋百姓于水火,把这些贪官当着满城老百姓的面杀了吧。”

宋宇盯着一脸认真的谢道清,陷入了沉思:清儿这么恨贪官,是个性使然吗?

要说谢道清在历史上,那真是笔墨颇多。虽然爷爷是宰相,但一出生母亲就病死了,只剩父亲一身是病。

年幼的她不得不开始操持家务,独立生活。后来父亲病故,谢道清的人生直接跌入谷底。

却在这时,杨太后感恩当年谢道清爷爷的恩情,又为了制衡史弥远集团,便让谢道清成为了皇后。

理宗不喜欢谢道清,整日跟别的妃子快活,谢道清倒也乐得清静,依旧简朴的生活在深宫之中。

直到蒙古人跨过长江,直逼临安,理宗想要迁都逃跑,谢道清第一次站了出来,怒斥提议迁都的群臣和理宗。理宗这才打消了逃跑的心思。这也是谢道清第一次在朝堂上显露锋芒。

后来宋恭帝即位,年仅四岁。大宋已是日薄西山。谢道清再次被请出来垂帘听政。此时谢道清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

面对一个个投降的将军,以及卷款私逃的官员,甚至还有临阵逃跑的宰相。谢道清说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宋谢幕语:我大宋三百年来,对士大夫不薄,现在老婆子和幼帝遭遇危难,你们这些士大夫除了丢弃官印,争相逃跑。就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气节在。你看看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家伙,哪还有一点人样?之后谢道清面对亡国危机,对天下发布求贤令,名言,国家将亡,愿救国者,赐宰相高位。

想到这,宋宇缓缓回过神,却听一旁的杨妙珍一脸义愤填膺地说道“:殿下,要是这些贪官碰上我爹,脑袋早搬家了。殿下若在犹豫,我看不起你。”

宋宇一拍大腿“:好,这件事就交给妙珍你去办。不过砍头都是血,他们血脏,流出来脏了街道还得打扫。彭兄弟你三人率领一队忠义军,去襄阳城最热闹的十字路口,撬开石板路,挖个大坑,直接把他们活埋在里面,让全襄阳城的百姓,每日从他们脑袋上经过踩踏。待到埋了他们,再去释放囚犯。”

“:喏。”

彭义斌爽快的接了命令,随即呼喝一队忠义军带上工具,便奔着十字路口而去。

谢道清这才消气了“:殿下如此处置,才能服天下人之心。”言罢,转身而去。

“:王焕君听令。”

“:小妹在。”

“:府外有那些官员留下的马匹,小妹你任意挑选,先行一步去枣阳周边打探敌情。”

“;定不辱使命。”

王焕君利落的领了命令,奔着府外走去。

将一切吩咐妥当,宋宇揉了揉紧皱的眉头“;也不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张三丰在旁答道“:快晌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二回全都埋了吧杨妙珍谈心(第2/2页)

宋宇见是张三丰,笑着说道“:多谢真人数次相帮,大恩大德,感激不尽。”

张三丰捋着胡须笑道“:殿下是少见的仁德之主,贫道几世修来的福分,能和殿下相遇。至于帮忙,举手之劳罢了,殿下不必放在心上。倒是我那远在临安的徒儿华岳,以后就托付给殿下了,要说我那华岳徒儿,天资聪慧,却时常冲动误事,不懂得隐忍变通,以至有此劫难,今番大难不死,愿他宝剑锋从磨砺出,所学的本领,能帮助殿下,一路劈山开路,斩妖除魔,将我大宋,带入大唐那般,外无强敌,内无隐忧的盛世。让我大宋子民,能像那南飞的大雁,再次飞回北方故土。”

张三丰一席话说完,宋宇百感交集“:我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必将谨遵道长之言。”

张三丰微笑着拱了拱手“:那贫道便告退了。”言罢与杨妙珍一前一后向后院走去。

目送张三丰和杨妙珍身影远去,宋宇自言自语“:想不到不光清儿嫉恶如仇,就连杨妙珍也是恨贪官入骨,话说这样性格得杨妙珍,一身武艺,回到李全身边,只会悲剧收场,有时候实在不懂,性格相差如此大得你为何屈身与李全那厮?”

宋宇话音刚落,却听余阶声音传来“;殿下,这山东形式混乱,蒙金与我大宋,再加上他忠义军,势利犬牙交错。像杨姑娘这样,手下有兵却无钱粮的将军,怕是不在少数。想来杨姑娘最初是因钱粮屈居李全之下,现在,这杨姑娘怕是碍于面皮,正在犹豫之中。”

宋宇听了余阶所言,继续说道“;你觉得杨姑娘,会不会为我效力?”

余阶见宋宇直接问起此事,犹豫了片刻答道“:杨姑娘虽是女儿身,确是甚为义气,殿下若不用些手段,恐怕杨姑娘不会改变心意。”

“;唉,现在本殿下就想拖,托一日算一日,反正不能让杨姑娘再回山东。不然本殿下定会悔恨终身。”宋宇摇头叹息道。

余阶盯着一脸难色的宋宇,笑着劝道“;这拖,也是个好办法,待到拖得杨姑娘对李全之心淡化,殿下再趁机而动。指不定便能留下她。”

宋宇转头看向了余阶,见他黑眼圈少退,开口问道“:不在多睡会?”

“:小弟还有大批查抄的银钱没有清点入库。”

“:要是把刘克庄他俩带在身边就好了,能帮兄弟你分担不少压力。”

“:多谢殿下关心,小弟还顶得住。殿下若无事,小弟就去忙了。”

言罢,余阶向着后院仓库走去。

宋宇目送余阶走远,再次坐回了主位,谢道清从旁端着一碗鸡汤走了过来“:殿下,喝点鸡汤吧。”

宋宇一脸感激的端过鸡汤,却听谢道清再次开口道“:殿下,清儿送你的那面龙旗可还在?”

“:一直在身边带着呢,就在卧室包袱里。”

“;殿下,这面旗,是时候派上用场了,清儿取来,寻两个人绑在旗杆之上,让它随殿下出征。”

谢道清言罢,向着宋宇卧室走去。留下宋宇一人津津有味的喝着鸡汤。

此时结伴往后院去的张三丰与杨妙珍,正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殿下处理政务,有条不紊,对待下属,亲如兄弟,姑娘就不动心?”

“:不知真人说的是哪方面的动心?”杨妙珍恭敬的对张三丰说道。

张三丰笑着摇了摇头“:杨姑娘,莫不是你对殿下还有那方面的想法?”

听了张三丰之言,顿觉脸上发烫“:真人莫要乱说,让人听了去。”

张三丰哈哈一笑“:看来姑娘对跟随殿下之事,心中已有计较。”

杨妙珍听了张三丰话语,怕他乱想,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妙珍觉得殿下这人,很是奇怪,让人很是摸不透。”

“:此话怎讲?”张三丰追问道。

杨妙珍平静的回道“:殿下这人,很是矛盾。既温柔洒脱,不拘小节,却又处事严谨,办事认真。既不计仇怨,善解人心,却又粗枝大叶,古怪陆离。时不时的出个鬼点子,戏弄那些像是史嵩之似的烂人。”

张三丰听这杨妙珍,一口气说了太子这么多特点,笑着问道“:姑娘,贫道虽则只与你们相处了一日,但却也看出些门道。太子对你,似是不如其他兄弟那般随意,反倒是以客礼视之。仿佛你们之间,总隔着一层窗户纸。”

杨妙珍见张三丰说到此事,便停下了脚步,飘然坐到了走廊护栏上。把在长江上的那场大战,大略说给了张三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