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 第五十四章陆诩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第五十四章陆诩

簡繁轉換
作者:风吹雨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2 02:39:04 来源:源1

第五十四章陆诩(第1/2页)

襄樊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南城门已熙熙攘攘。挑担的货郎、赶早的商旅、巡街的兵卒,踩着青石板路往来穿梭,吆喝声、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烟火气。

城门左侧的老槐树下,却有一处格外安静。一个瞎眼的青衫书生坐在小马扎上,身前摆着块粗糙的木棋盘,黑白棋子用石子代替,黑石子是河滩捡的卵石,白石子则磨得圆润光滑。他约莫二十七八岁,双目紧闭,眼窝微微凹陷,脸上带着几分病容,却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这便是襄樊城最近多出来的奇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他是个瞎子,每天天不亮就来城门下棋,自己跟自己下,偶尔也会对路过的人说一句:“这位先生,要不要手谈一局?”

起初还有好事者想逗逗他,可一坐上棋盘,便被他那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步步紧逼的棋路逼得手忙脚乱,不出十步便败下阵来。久而久之,没人再敢轻易应战,只有些看热闹的人远远站着,看他指尖捻着石子,在棋盘上落子如飞,自己与自己厮杀。

“听说了吗?广陵王世子前些日子在驿馆大闹了一场,摔了杯子,说要踏平襄樊呢!”

“小声点!这话要是被兵爷听到,有你好果子吃!”

“怕什么?我听巡街的张大哥说,广陵的铁骑都开到边境了,说不定过几日就要打过来了!”

“那可怎么办?我刚买了两亩地,还指望种金穗稻呢……”

议论声传到青衫书生耳中,他捏着白石子的手指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随即落下一子,正好堵死了黑棋的退路。

就在这时,一队玄甲骑兵自北而来,为首的正是赵珣。他今日换下锦袍,穿了身轻便的皮甲,带着宁峨眉和十余名亲卫,想去南城外的棉田看看长势。行至城门,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老槐树,便被那盲眼书生和棋盘吸引了注意。

“那是谁?”赵珣勒住马缰,低声问道。

宁峨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答道:“回主公,是个瞎眼的书生,约莫半个月前出现在襄樊的,每天都在这儿下棋,挺古怪的。”

赵珣挑眉:“自己跟自己下?”

“是,而且棋路刁钻得很,前几日有个走南闯北的老棋客不服气,跟他下了一局,输得那叫一个惨。”

“哦?”赵珣来了兴致,翻身下马,“去看看。”

亲卫们散开,护住四周,赵珣独自走到棋盘前,低头打量。木棋盘上的局势正到关键处,黑棋攻势凶猛,已占据大半棋盘,白棋却在角落隐忍不发,看似岌岌可危,实则暗藏杀机。

“这位先生,好棋路。”赵珣赞了一句。

青衫书生闻声,微微侧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这位公子也懂棋?”他的声音清润,带着几分书卷气,却又不像寻常书生那般柔弱。

“略懂皮毛。”赵珣在他对面蹲下,“先生这棋,白棋看似被动,实则在等黑棋露出破绽,一旦黑棋贪功冒进,白棋便可借势反扑,断其退路,是吗?”

青衫书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公子好眼力。寻常人只看到黑棋的势,却看不到白棋的韧。”他指尖在棋盘上摸索片刻,准确地捏起一枚黑石子,“就像这襄樊的局势,看似风雨欲来,实则……”

“实则暗流之下,已有生机?”赵珣接过他的话,目光落在他紧闭的双眼上,“先生虽是盲眼,却似能看透棋局之外的东西。”

“公子说笑了。”青衫书生放下石子,“瞎子看不见,只能用心听,用脑子想。听着城门的马蹄声比往日沉了三成,便知守军换了重甲;闻着南来的商队带着水汽却少了江淮的咸腥,便知广陵的商路怕是紧了;看着……哦不,听着百姓谈论金穗稻时的笑声比谈论战事时响,便知民心未散。”

赵珣心中暗惊。这人仅凭听声辨味,便将襄樊的局势猜得**不离十,绝非寻常书生!

“先生高见。”赵珣语气郑重了几分,“在下赵珣,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姓陆,名诩。”青衫书生微微欠身,“瞎眼之人,不敢称‘高见’,不过是胡说八道罢了。”

陆诩……赵珣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却想不起在哪听过。但他敢肯定,这个盲眼书生,绝不是偶然出现在襄樊城门的。

“陆先生在此下棋,是在等人?”赵珣试探着问道。

陆诩笑了笑:“等一个懂棋的人。襄樊城虽大,懂棋的人却不多。公子刚才说略懂皮毛,不知可否赐教一局?”

“固所愿也。”赵珣点头,“只是我棋艺疏浅,怕是要让先生见笑了。”

“公子客气。”陆诩将棋盘上的石子归拢,“公子执黑先行吧。”

赵珣捻起一枚黑石子,落在棋盘中央的“天元”位,气势开阔,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锐气。这是他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直指核心。

陆诩指尖微动,一枚白石子落在黑棋斜对角,看似平淡,却守住了自己的阵脚。

两人你来我往,落子无声,却自有一股无形的张力。赵珣的棋风凌厉,步步紧逼,如同他扩军备战、应对广陵威胁的手段,直截了当,锋芒毕露;陆诩的棋路则看似舒缓,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化解攻势,于细微处布下陷阱,像极了陈平的谋算,润物无声,却暗藏杀机。

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屏住呼吸看着。有懂棋的人越看越心惊——这盲眼书生的棋艺也就罢了,没想到这位年轻公子(许多人已认出是赵珣)的棋路竟也如此霸道,两人一攻一守,一刚一柔,看得人眼花缭乱。

“公子这步棋,太急了。”陆诩落下一子,恰好截断了黑棋的一条大龙,“就像广陵的铁骑,虽锐不可当,却也怕孤军深入,粮草不济。”

赵珣看着棋盘,眉头微皱。他刚才确实有些贪功,想一举突破白棋的防线,结果被抓住了破绽。这正如他昨日与陈平商议的——广陵铁骑虽强,但襄樊若能守住要道,断其粮道,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先生说得是。”赵珣承认失误,调整棋路,开始稳扎稳打。

陆诩笑道:“公子能知错即改,难得。许多人明明看到了破绽,却因为贪念,不肯回头,结果满盘皆输。”他这话,像是在说棋,又像是在说人。

就在这时,几个带着广陵口音的汉子挤了进来,为首的满脸横肉,看着棋盘啐了一口:“什么破棋,有什么好看的!一个瞎子,一个黄口小儿,也配在这里装模作样?”

这几人正是广陵王派来的探子,前些日子被赵骠带着来襄樊,赵骠走后,他们便留在城里打探消息,此刻见赵珣与一个瞎子下棋,便想上前挑衅。

宁峨眉眼神一冷,正要上前,却被赵珣用眼色制止了。

陆诩仿佛没听到那汉子的话,只是对赵珣道:“公子,该你落子了。”

那汉子见没人理他,更是嚣张,伸手就要去掀棋盘:“下什么下!给老子滚开!”

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棋盘时,陆诩放在膝上的手指忽然动了。没人看清他是怎么动作的,只听“啪”的一声,一枚白石子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弹在那汉子的手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陆诩(第2/2页)

汉子惨叫一声,捂着手背后退几步,只见手背上红了一片,火辣辣地疼。

“阁下这是做什么?”陆诩依旧闭着眼,语气平淡,“我与这位公子下棋,碍着阁下了?”

“你个瞎子敢打我?”汉子又惊又怒,挥拳就要打向陆诩。

赵珣眼神一沉,正要起身,却见陆诩微微摇头,似乎在说“不必”。紧接着,陆诩脚下的小马扎不知何时到了他手中,他手腕一翻,小马扎带着风声砸向汉子的膝盖。

汉子只觉腿弯一麻,“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其他几个广陵探子见状,纷纷拔刀:“敢伤我们大哥!找死!”

“在襄樊城闹事,问过我们了吗?”宁峨眉大喝一声,亲卫们拔刀上前,瞬间将几个探子围了起来。

那几个探子见状,知道讨不到好,扶起地上的汉子,恶狠狠地瞪了陆诩一眼,骂骂咧咧地走了。

围观的百姓一阵哄笑,看向陆诩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陆先生好身手。”赵珣看着他,眼中的好奇更浓了。一个盲眼书生,不仅棋艺高超,心思敏锐,竟还有这般身手,实在不简单。

陆诩将小马扎放回原位,淡淡道:“雕虫小技,让公子见笑了。只是有些人,你不给他点教训,他就不知道什么叫规矩。”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就像广陵王,你一味退让,他只会觉得你软弱可欺,唯有让他知道疼,他才会收敛。”

赵珣心中一动:“先生似乎对广陵王很了解?”

“略知一二。”陆诩落下一子,“广陵王赵毅,看似勇猛,实则多疑。他派儿子来襄樊施压,自己却按兵不动,一是想看看襄樊的虚实,二是怕南楚和西域趁机偷袭他的后路。公子若是能联合南楚,稳住西域,广陵便不敢轻易动兵。”

这正是陈平近日一直在筹划的策略!赵珣猛地看向陆诩,问道:“先生到底是谁?”

陆诩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指着棋盘道:“公子你看,这盘棋现在是不是明朗多了?”

赵珣低头看去,只见经过刚才一番交锋,黑棋虽不再像之前那般咄咄逼人,却稳住了阵脚,与白棋形成了对峙之势,且隐隐占据了主动。他知道,陆诩这是在借棋给他指点——对付广陵,不能只靠硬拼,还要懂得借力打力,纵横捭阖。

“多谢先生指点。”赵珣站起身,郑重地拱手,“不知先生可否愿随我回府一叙?也好让赵珣尽地主之谊。”

陆诩沉吟片刻,也缓缓起身:“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只是我这瞎眼之人,怕是会给公子添麻烦。”

“先生说笑了。”赵珣亲自扶了他一把,“先生的眼睛虽看不见,心里却比谁都亮堂。襄樊能得先生相助,是赵珣之幸。”

宁峨眉让人牵来一匹温顺的老马,赵珣扶着陆诩上马,自己则牵着马缰,慢慢往听雪轩走去。亲卫们跟在后面,看着自家主公对一个盲眼书生如此礼遇,都暗自惊讶。

一路上,陆诩虽闭着眼,却时不时开口询问:“左边是不是有个卖糖画的?我闻着有焦糖味。”“前面是不是有座石桥?听着水声变了。”“刚才过去的是支商队吧?听马蹄声,至少有十匹马,还带着铁器的声音。”

赵珣一一应答,心中的震撼越来越深。陆诩的感知之敏锐,简直匪夷所思,他甚至能从马蹄声中听出马匹的数量和负载的货物,这绝不是普通的“用心听”就能做到的。

到了听雪轩,赵珣请陆诩到书房坐下,侍女奉上茶来。

“先生,”赵珣开门见山,“襄樊现在处境艰难,有广陵铁骑压境,内部虽稍有安定,却也根基未稳。先生若有良策,还请不吝赐教。”

陆诩端起茶杯,放在鼻尖轻嗅,笑道:“好茶。公子不必急着问策,我且问公子几个问题。”

“先生请讲。”

“公子觉得,广陵王最想要的是什么?”

“襄樊的铁矿、稻种、棉种,还有这条通往西域的商路。”

“不全是。”陆诩摇头,“赵毅年近五十,野心早已不如当年,他更想要的是‘安稳’——守住广陵的家业,让儿子赵骠能顺利接班。他之所以对襄樊施压,一是怕襄樊壮大后威胁广陵,二是想借着‘打压襄樊’的由头,整合内部的反对势力。”

赵珣愣住了。他一直以为赵毅是贪念襄樊的资源,却没想过这一层。

陆诩的话,如同一盏明灯,将赵珣心中的迷雾驱散了不少。他看着陆诩,越看越觉得此人深不可测。

“先生这些见解,与我军中一位谋士不谋而合。”赵珣道,“若是先生不嫌弃,不如留在襄樊,赵珣愿拜先生为军师,共谋大事。”

陆诩笑了笑:“公子厚爱,陆诩心领了。只是我闲散惯了,怕是受不得拘束。”

赵珣有些失望,却也不强求:“既然如此,先生便在听雪轩住下,何时想走,何时便走。襄樊的大门,永远为先生敞开。”

“多谢公子。”

傍晚时分,陈平从外面回来,听闻赵珣请了个盲眼书生回府,还在城门下下了一局棋,顿时来了兴趣,特意来书房拜访。

两人一见,便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襄樊的局势,到天下的大势,从农商水利,到兵法谋略,相谈甚欢,直到深夜,陈平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此人之才,不在我之下。”回到自己的房间,陈平对身边的亲卫感叹道,“尤其是他对人心的洞察,简直是匪夷所思。主公能得此人,如虎添翼啊。”

而书房里,赵珣看着陆诩在棋盘上独自推演,忍不住问道:“先生,你说这天下大势,像不像一盘棋?”

陆诩落下一子,声音平静:“像,也不像。棋局有定数,天下却无常。但无论如何,落子无悔,走一步,就要承担一步的后果。公子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走下去。”

赵珣点头。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路,充满了荆棘和危险,但他别无选择。为了襄樊,为了身边的人,也为了自己的野心,他必须走下去。

“先生,明日陪我去黑石山看看铁矿吧?”赵珣道,“那里是襄樊的根基,也是广陵最眼馋的地方。”

夜色渐深,听雪轩的灯火依旧明亮。赵珣知道,陆诩的到来,绝不是偶然。他就像一颗突然落下的棋子,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改变整个襄樊的棋局。

而远在广陵的赵毅,此刻也收到了探子的回报,得知襄樊城出现一个神秘的盲眼书生,与赵珣过从甚密,棋艺高超,身手不凡。

“盲眼书生?”赵毅坐在灯下,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查清楚他的底细了吗?”

“还没有,此人半个月前突然出现在襄樊,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赵毅沉吟片刻,道:“给我盯紧他。赵珣那小子身边有个陈平就够麻烦了,要是再添个厉害角色,事情就不好办了。”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