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 第五十五章 徐凤年看望徐龙象

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 第五十五章 徐凤年看望徐龙象

簡繁轉換
作者:风吹雨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2 02:39:04 来源:源1

第五十五章徐凤年看望徐龙象(第1/2页)

徐凤年牵着马,站在山脚下的“迎仙坊”前,抬头望了望。青石板路蜿蜒向上,被雾打湿后泛着油光,偶有背着药篓的道童经过,见他一身青衫,气质温沉,只当是来进香的富家子弟,笑着侧身让路。

他没穿世子蟒袍,没带凤字营,只带了青鸟和一小包从襄樊捎来的桂花糕——那是徐龙象小时候最爱吃的,总说甜得能把舌头化掉。

“殿下,要通报吗?”青鸟低声问,手按在腰间的匕首上。她知道徐凤年没练过武,这龙虎山虽清修之地,却也藏龙卧虎,尤其是掌教赵希抟,据说已窥得陆地神仙境,不得不防。

徐凤年摇头,指尖摩挲着马缰上的旧痕:“不用,我自己上去。”

他想悄悄看看,那个被他送到山上三年的弟弟,如今长多高了,是不是还像小时候那样,见了肉就眼睛发亮,被师父罚站时会偷偷往嘴里塞糖。

三年前,徐龙象天生神力,却心智未开,被钦天监批为“凶相”,说若不加以约束,恐成北椋祸根。徐骁没办法,才狠心将他送到龙虎山,托给赵希抟管教——一来借道家清气磨磨他的戾气,二来也是怕京城的人动歪心思。

这三年,徐凤年走了两趟江湖,从青州到襄樊,见过刀光剑影,也尝过人心诡谲,可每次夜深人静,总会想起那个抱着他腿、奶声奶气喊“哥”的小胖子。他没学过武,遇到危险时全靠青鸟和身边人护着,可唯独想起龙象,心里总憋着一股劲,想护着这个弟弟。

青石板路走得慢,雾渐渐散了些,露出路边的摩崖石刻,都是历代道人的手迹,笔力苍劲,透着一股子清静无为的道韵。徐凤年认得其中一幅“镇山符”,是赵希抟的手笔,符纹里藏着淡淡的罡气,寻常精怪靠近便会被震散。他不懂这些,只觉得那字里行间透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这位居士,请留步。”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路边的茶寮里传来。徐凤年转头,见一个穿灰布道袍的老道正坐在竹凳上,面前摆着个粗瓷茶壶,手里捻着三枚铜钱,眼皮半睁半闭,倒像是在打盹。

“道长有事?”徐凤年停下脚步,语气温和。

老道抬眼,眸子浑浊却深不见底,笑了笑:“居士面生得很,是来寻人的?”

“算是。”徐凤年没说透。

“寻山上的人?”老道又问,指尖铜钱转得更快,“是寻那个总偷着喂松鼠的小胖子?”

徐凤年心中一动。徐龙象小时候就爱跟动物打交道,见了猫狗都要追着跑,没想到在山上还是这性子。

“道长认识他?”

“认识,怎么不认识。”老道呷了口茶,咂咂嘴,“那小子力气大得能掀翻炼丹炉,却偏生心善,见了蚂蚁搬家都要绕着走。赵掌教常说,是块璞玉,就是得慢慢磨。”

徐凤年松了口气。听这意思,龙象在山上过得还算安稳。

“他现在在哪?”

“在后山练拳呢。”老道指了指云雾深处的一片竹林,“每日这个时辰,雷打不动。你顺着这条路往上走,过了‘试剑石’,就能听见他吼了——那嗓门,比山魈还响。”

徐凤年拱手道谢,牵着马继续上山。青鸟亦步亦趋跟在身侧,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她知道自己今日的担子更重些。

过了试剑石,果然听见竹林里传来“喝喝”的喊声,夹杂着拳头砸在树干上的闷响,“砰砰”的,震得竹叶簌簌往下掉。

徐凤年把马拴在竹外,让青鸟守着,自己拨开竹枝走了进去。

竹林深处,一个半大的少年正赤着上身,对着一棵合抱粗的古松出拳。少年很高,得有六尺多,肩宽背厚,胳膊比寻常成年人的腿还粗,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汗珠顺着肌肉线条往下淌,砸在地上洇出小水痕。

他的拳头又快又重,每一拳砸在松树上,树干就剧烈摇晃,松针落得像下雨,可他自己却眉头紧锁,像是在跟什么较劲,嘴里还念念有词:“师父说,要收力……收不住……”

正是徐龙象。

三年不见,他抽条了,不再是小时候圆滚滚的样子,可眉眼间那股憨直劲没变,尤其是抿嘴时嘴角微微下撇的模样,跟徐凤年记忆里的小胖子重合在一起。

徐凤年站在竹影里,看着他一拳拳砸树,忽然觉得鼻子发酸。这孩子天生神力,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天赋,对他而言却是负担——赵希抟教他收力,可他就像握着一团火,怎么也学不会轻拿轻放。而自己,连替他分担这份“负担”的力气都没有。

“哥?”

徐龙象忽然停了拳,猛地转头,眼睛瞪得溜圆,像是见了鬼。他身上的汗还在淌,可整个人僵在原地,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半晌才咧开嘴,露出两排白牙,声音带着点沙哑:“哥!你咋来了?”

徐凤年走过去,从怀里掏出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切成小块的桂花糕,还带着点余温:“给你带的,尝尝。”

徐龙象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小时候那样,伸手就去抓,可快碰到时又猛地缩回手,在裤腰上使劲蹭了蹭汗,才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块,塞进嘴里,慢慢嚼着,眼睛却一直盯着徐凤年,生怕他下一秒就消失。

“甜不甜?”徐凤年问。

“甜!”徐龙象使劲点头,又捏起一块,却没吃,而是往徐凤年手里塞,“哥,你吃。”

“我不爱吃甜的。”徐凤年笑着推回去,“你在山上,师父教你什么了?”

“教我吐纳,教我打拳,还教我认字。”徐龙象掰着手指头数,“师父说我是‘真武转世’,不能光靠力气,得修心。可我总记不住那些字,师父就罚我抄《道德经》,抄得手都酸了。”

他说着,有点委屈地撇撇嘴,却又赶紧补充:“不过师父人好,晚上会偷偷给我塞肉干,说练力气得吃饱。”

徐凤年笑了。赵希抟是出了名的孤僻,能对龙象这般,想必是真喜欢这孩子。

“刚才看你打拳,怎么老皱着眉?”

提到这个,徐龙象的脸垮了下来:“师父说我拳风太硬,伤己伤人,让我试着收力,可我一使劲就收不住,刚才那棵树,我明明想轻点打……”他说着,指了指那棵古松,树干上已经被砸出好几个凹坑,松脂都渗出来了。

徐凤年走过去,摸了摸那些凹坑,入手冰凉。他不懂什么拳理,只看得出龙象的每一拳都带着股蛮劲,像是要把心里的急躁全砸出去。

“哥教你个法子。”徐凤年蹲下身,捡起地上一片完整的竹叶,递给他,“你试着用拳头把这片叶子打下来,但是不能把它打碎,也不能让树枝晃得太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徐凤年看望徐龙象(第2/2页)

徐龙象愣住了,接过竹叶,又看了看头顶的竹枝,有点为难:“这么轻……我一碰就碎了啊。”

“试试嘛。”徐凤年鼓励道,“心里想着‘我要轻轻托住它’,不是‘打碎它’。”

徐龙象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盯着那片竹叶,慢慢抬起拳头。他的胳膊肌肉紧绷,显然在使劲憋着劲,拳头离竹叶还有寸许时,忽然轻轻一挑——竹叶悠悠飘了下来,落在他手心里,完好无损。

“成了!”徐龙象兴奋地跳起来,举着竹叶冲徐凤年喊,“哥!我做到了!”

“真棒。”徐凤年笑着点头,心里却掠过一丝隐忧。龙象的进步快得惊人,可这股天生的神力,若有朝一日失控,怕是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当年钦天监的话,他一直没忘。而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到时候能护着他吗?

“龙象!”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竹林外传来,带着点威严。赵希抟背着双手,缓步走了进来,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头发用木簪挽着,脸上满是皱纹,可眼神却锐利得很,扫过徐凤年时,微微顿了顿。

“师父!”徐龙象赶紧站好,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赵希抟没看他,径直走到徐凤年面前,上下打量着他:“北椋世子,倒是稀客。”

“晚辈徐凤年,特来拜谢道长照拂舍弟。”徐凤年拱手行礼,姿态放得很低。他知道自己没练武,在这位陆地神仙面前,更需谨守礼数。

“我照拂他,是因为他合我眼缘,跟你北椋无关。”赵希抟哼了一声,语气却不算差,“你这弟弟,是块好料子,就是性子太直,容易被人算计。你这次来,是想把他带走?”

“不是。”徐凤年道,“我知道龙虎山是他最好的去处,只是来看看他。”

赵希抟点点头,看向徐龙象:“去把衣服穿上,跟你哥说说话,下午的课晚点上。”

“欸!”徐龙象喜出望外,捡起地上的粗布短褂,飞快地套上,又往嘴里塞了块桂花糕。

赵希抟这才对徐凤年道:“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到竹林边缘,泸溪河的水声隐隐传来。

“龙象的根骨,是贫道这辈子仅见。”赵希抟望着远处的云海,缓缓道,“真武转世之说,虽有点玄乎,但他体内的阳气,确实霸道得很,若能修出‘玄武镇狱功’,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那隐患呢?”徐凤年直接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

赵希抟转头看他,眼神复杂:“隐患就在这‘霸道’上。他心智纯良,可一旦被激怒,或遇生死危机,体内阳气容易失控,到时候别说伤敌,怕是连他自己都要被活活烧死。”

徐凤年的手攥紧了,指节发白:“就没办法化解?”

“有。”赵希抟道,“需得找一样至阴至寒的东西,给他做个‘容器’,把多余的阳气收住。贫道寻了三年,只听说北境极寒之地有块‘玄冰玉’,可那地方是蛮族的禁地,你北椋的人也进不去。”

徐凤年沉默了。蛮族禁地,他知道,当年徐骁打了三年才勉强签下盟约,那里的蛮族战士个个悍不畏死。他没练武,自然不可能亲自去闯,可北椋有铁骑,有谋士,总有办法能拿到玄冰玉。

“我会想办法。”徐凤年缓缓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无论如何,我不会让龙象出事。”

赵希抟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你这当哥的,倒比你爹多了点软心肠。徐骁把他送来时,眼睛都没眨一下,你却……”

“他是我唯一的弟弟。”徐凤年打断他,声音不高,却重如千钧。

赵希抟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往道观走去,留下一句:“多陪他几天吧,这孩子,天天念叨你。”

竹林里,徐龙象正蹲在地上,给徐凤年讲他养的那只瘸腿松鼠,说它昨天偷了道童的核桃,被追得满山跑。阳光透过竹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笑得像个孩子。

徐凤年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听他絮絮叨叨地说山上的事:哪棵树上的野果最甜,哪块石头下面有肥虫,师父下棋总耍赖……

他没说襄樊的刀光剑影,没说京城的暗流涌动,只听着,偶尔应一声,心里却已经做了决定——玄冰玉的事,回去就交给魏叔阳和陈平谋划,北椋的势力虽不能轻易动,但若为了龙象,哪怕与蛮族再费些周折,也值得。

夕阳西下时,云雾被染成了金红色,泸溪河像一条发光的带子,绕着龙虎山蜿蜒流淌。徐凤年该走了,青鸟已经牵来了马。

“哥,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徐龙象站在路口,手里还攥着最后一块桂花糕。

“等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就来。”徐凤年摸了摸他的头,“在山上好好听师父的话,别再偷偷掀炼丹炉了,知道吗?”

“嗯!”徐龙象使劲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往徐凤年手里塞,“这个给哥。”

是一块打磨得很光滑的鹅卵石,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画着两个小人,一个高一个矮,手牵着手。

“我画的,哥和我。”徐龙象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父说,带在身上,就像我跟哥在一起。”

徐凤年握紧那块石头,入手温热。他翻身上马,没回头,怕龙象看见他眼里的湿意。他知道自己没练武,护不住这天下,可至少,要护住这块石头背后的人。

“哥!路上小心!”徐龙象的喊声从身后传来,带着点哽咽。

徐凤年挥了挥手,策马下山。

暮色里,龙虎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只有那金顶还亮着微光。徐凤年低头看了看掌心的鹅卵石,上面的两个小人仿佛活了过来,在夕阳下笑着。

他知道,这趟龙虎山之行,不只是为了看弟弟。从踏上青石板路的那一刻起,有些事就已经不一样了——为了龙象,为了北椋,也为了自己,他不必成为武林高手,但必须成为能撑起一片天的世子,用北椋的铁骑,用谋士的智计,用自己能握住的一切,护住该护的人。

泸溪河的水哗哗地流着,像是在说,前路还长,慢慢来。可徐凤年知道,他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慢慢来。襄樊的暗流,广陵的铁骑,京城的算计……还有龙象体内那股随时可能失控的阳气,都在推着他往前赶。

他勒住马,回头望了一眼云雾深处的龙虎山,轻声道:“龙象,等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