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 > 第三十一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一)

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 第三十一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一)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5 14:44:11 来源:源1

第三十一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一)(第1/2页)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养心殿的烛火仍如星辰般亮着。萧萧月瑶揉了揉酸涩的眉心,案上堆叠的奏折已高过她的玉冠。朱砂笔在指间流转,留下一道殷红的批阅,落在关于江南水患的急报上。

“传旨,令工部尚书即刻带治水图入宫。”她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却依旧掷地有声。

侍立一旁的苏瑾连忙应声,目光掠过女帝苍白的面颊,欲言又止。青铜鹤灯的光晕里,萧萧月瑶鬓角新添的白发像落了层霜,那是登基五年来,她亲手拔除过三次的痕迹。

天刚蒙蒙亮,太和殿的铜钟便如惊雷般响彻皇城。萧萧月瑶身着十二章纹的衮服,缓步走上丹陛,玄色裙摆扫过冰凉的金砖,留下转瞬即逝的影子。阶下文武百官黑压压跪了一片,山呼万岁的声浪撞在梁柱上,震得她耳膜发疼。

“众卿平身。”她落座时,腰间的玉带硌得肋骨生疼,那是昨夜批阅奏折时不慎撞到案角的旧伤。

户部尚书颤巍巍出列,捧着奏本的双手抖得像秋风中的枯叶:“陛下,江北蝗灾已蔓延至三州,流民涌入京城者日逾千人,国库……恐难支撑赈灾。”

萧萧月瑶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叩,目光扫过阶下众人:“开常平仓,再令内库拨三成丝绸瓷器,由鸿胪寺转售西域。”

“陛下不可!”礼部尚书猛地跪倒,花白的胡须几乎触地,“内库之物乃列祖列宗所留,岂能轻动?”

她微微倾身,玄色的垂珠流苏随之晃动:“列祖列宗留下的,是万里江山和亿万子民。若子民流离失所,留着这些锦绣绸缎,给谁看?”

争论声此起彼伏,萧萧月瑶耐心地听着,忽然注意到兵部尚书始终低着头。她记得此人昨日递上的奏折里,隐晦提及北境蛮族异动。

“秦大人,”她忽然开口,殿内瞬间安静,“北境驻军的冬衣,备齐了吗?”

秦尚书浑身一震,叩首道:“回陛下,尚、尚有缺口。”

“缺口多少?”

“……三万套。”

萧萧月瑶缓缓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转:“三日后,朕要看到所有冬衣送抵雁门关。若延误军机,秦大人,你可知罪?”

她的声音不高,却让这位须发半白的老将额头渗出冷汗。

亥时的梆子声敲过,萧萧月瑶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苏瑾。小姑娘捧着刚温好的参茶,眼圈红红的:“陛下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再这样下去……”

“把这份密函送到镇北将军手中。”萧萧月瑶将蜡封的信件递给她,指尖因过度劳累而微微颤抖,“告诉林将军,蛮族异动恐非偶然,让他暗中查探,切勿打草惊蛇。”

苏瑾接过信函,犹豫道:“陛下,太医院的李院判还在偏殿等着,说有要事求见。”

萧萧月瑶揉了揉太阳穴,挥手道:“让他进来。”

李院判捧着药箱进来时,见女帝正对着一幅地图出神,案上的参茶一口未动。他跪地行礼,从药箱里取出脉枕:“陛下,臣斗胆请为您诊脉。”

萧萧月瑶依言伸出手腕,目光仍落在地图上的北境:“李院判,你说人要是不用睡觉,是不是能做更多事?”

老御医叹了口气,收回手指:“陛下,您的脉象虚浮,已是劳损之兆。若再如此操劳,恐伤及根本。”

他从药箱里取出一个锦盒,“这是臣特制的安神丸,陛下每晚睡前服一粒,至少要睡三个时辰。”

萧萧月瑶接过锦盒,随手放在案上:“知道了。”

李院判还想说什么,却被她挥手制止:“你退下吧,让御膳房送些清淡的宵夜过来。”

待众人都退下,萧萧月瑶重新拿起那份江北灾情的奏折。上面说有流民因饥饿闹事,被地方官镇压,已经出了人命。她握紧拳头,指节泛白。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极轻的响动。萧萧月瑶厉声喝道:“谁?”

一道黑影从窗棂翻入,单膝跪地:“属下参见陛下。”

是暗卫统领夜影。萧萧月瑶松了口气:“查到了什么?”

“回陛下,秦尚书与北境蛮族暗中勾结,以冬衣为筹码,换取蛮族在边境制造事端,妄图趁机掌控兵权。”夜影递上一份密信。

萧萧月瑶看完,冷笑道:“好,很好。传旨,明日早朝,朕要亲自审问秦尚书。”

夜影迟疑道:“陛下,秦尚书党羽众多,恐生变故。”

“变故?”萧萧月瑶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朕倒要看看,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次日早朝,秦尚书果然带着一众党羽,气势汹汹地跪在殿中。

“陛下,臣要弹劾镇北将军林啸通敌叛国!”秦尚书高举奏本,声音洪亮。

萧萧月瑶端坐龙椅,冷冷地看着他:“哦?秦大人有何证据?”

“臣有林啸与蛮族往来的密信为证!”秦尚书说着,便要呈上密信。

“不必了。”萧萧月瑶挥了挥手,夜影从殿外走进,将一叠卷宗扔在秦尚书面前,“秦大人还是先看看这些吧。”

卷宗里是秦尚书与蛮族往来的书信,还有他私吞军饷的账目。秦尚书脸色煞白,浑身颤抖。

“你……你血口喷人!”他指着萧萧月瑶,状若疯狂。

萧萧月瑶缓缓起身,目光扫过阶下众人:“秦大人,你勾结蛮族,私吞军饷,致使我大乾将士在北境受冻挨饿。你可知罪?”

秦尚书的党羽纷纷跪地求饶,秦尚书却兀自嘴硬:“我乃朝廷重臣,你一个女子,凭什么处置我?”

萧萧月瑶冷笑:“凭朕是大乾的皇帝,凭朕手里的玉玺,凭这万里江山的百姓!”她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来人,将秦尚书及其党羽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上前,将秦尚书等人拖了下去。萧萧月瑶看着空荡荡的殿角,忽然感到一阵眩晕。她强撑着站稳,对众人道:“秦尚书一案,交由刑部审理。北境之事,由镇北将军全权负责。众卿还有何事启奏?”

户部尚书出列:“陛下,江北赈灾之事,还需陛下定夺。”

萧萧月瑶沉吟片刻:“朕决定亲赴江北,安抚灾民。”

“陛下不可!”众臣异口同声地反对。

“江北灾情严重,疫病横行,陛下万金之躯,岂能冒险?”吏部尚书忧心忡忡。

萧萧月瑶摇了摇头:“朕是大乾的皇帝,子民受难,朕岂能坐视不理?苏瑾,传旨下去,准备仪仗,三日后启程。”

三日后,萧萧月瑶带着少量随从,踏上了前往江北的路途。一路之上,满目疮痍,饿殍遍野。萧萧月瑶看着这一切,心如刀绞。

到了江北,萧萧月瑶立刻召集地方官,了解灾情。得知已有疫病发生,她当即下令设立隔离区,并命太医院的御医全力救治病患。

为了安抚灾民,萧萧月瑶亲自到灾民安置点探望。她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乡亲们,是朕无能,让你们受苦了。朕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尽快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灾民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陛下圣明!”

萧萧月瑶扶起一位老者:“老人家,快起来。大家都是大乾的子民,朕理应与大家同甘共苦。”

在江北的日子里,萧萧月瑶每天都忙到深夜。她不仅要处理灾情,还要处理朝中传来的各种奏折。苏瑾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身影,心疼不已:“陛下,您就休息一会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一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一)(第2/2页)

萧萧月瑶摇了摇头:“还有很多事要做,朕不能休息。”

就在这时,夜影匆匆赶来:“陛下,北境传来急报,蛮族大举入侵,镇北将军请求支援。”

萧萧月瑶接过急报,眉头紧锁:“传旨,令兵部即刻调兵三万,支援北境。另外,让户部拨款五百万两,作为军饷。”

夜影领命而去,萧萧月瑶看着窗外,喃喃自语:“蛮族,你们竟敢趁火打劫,朕定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在萧萧月瑶的精心治理下,江北的灾情逐渐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北境的战事也传来捷报,镇北将军大败蛮族,凯旋而归。

萧萧月瑶决定班师回朝。临行前,江北的百姓纷纷前来送行,他们自发地在道路两旁跪了下来,高呼“陛下圣明”。

萧萧月瑶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京城,萧萧月瑶立刻召开朝会,商议战后事宜。她下令对有功将士进行封赏,同时也对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家属进行安抚。

朝会结束后,萧萧月瑶回到养心殿,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苏瑾为她端来一碗参汤:“陛下,您终于可以歇歇了。”

萧萧月瑶接过参汤,一饮而尽:“是啊,终于可以歇歇了。”她看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大乾一定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然而,萧萧月瑶知道,她的责任还远远没有结束。大乾王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她必须继续努力,为子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夜深了,养心殿的烛火依旧亮着。萧萧月瑶又拿起了奏折,开始了她新的工作。她知道,作为大乾的女帝,她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辜负子民们的期望。

江南的梅雨浸透朱漆宫墙时,萧月瑶正对着两淮盐运司的账册蹙眉。案头堆叠的黄册已积了半寸灰,苏瑾刚用银箸挑亮灯芯,便见女帝指节在“盐引私售”四个字上反复摩挲。

“传户部侍郎周显。”她忽然开口,朱砂笔在账册上圈出一串可疑的数字,墨迹透过纸背洇成暗红。

周显进殿时,官靴上还沾着宫外的泥泞。他跪倒在地,偷瞄着那本摊开的账册,额角的汗珠顺着皱纹滚进花白的胡须里。

“两淮盐税短少三百万两,周大人可知为何?”萧月瑶的声音很轻,却让殿内的铜鹤香炉都似凝住了烟。

老侍郎叩首如捣蒜:“陛下,两淮盐商勾结地方官,伪造盐引之事……臣、臣正在彻查。”

“正在?”萧月瑶将账册掷在他面前,纸页翻飞间露出夹着的密信,“去年冬,你收了盐商张万霖的翡翠屏风,就摆在你书房第三进的暖阁里。需要朕让人去取来对质吗?”

周显面如死灰,瘫软在地。苏瑾捧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她记得昨夜整理奏折时,女帝对着这封暗卫呈来的密信,枯坐到天光大亮。

“盐税乃国之根本,”萧月瑶起身时,龙袍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中浮动,“传旨,革去周显职务,押入天牢。另派御史台严查两淮盐运司,所有涉案人员,无论官阶高低,一律就地免职,听候发落。”

夜影从梁上飘落,领旨而去。萧月瑶望着窗外连绵的雨幕,忽然一阵眩晕,扶住案角才稳住身形。苏瑾慌忙上前搀扶,却被她挥手推开:“无妨,取些浓茶来。”

浓茶刚沏好,吏部尚书的急报又送到了。江南贡院科举舞弊,新科进士中有三十人实为买通考官的纨绔子弟,已激起寒门士子联名上书。萧月瑶捏着那份血书般的联名状,指腹被粗糙的纸边磨得发红。

“备轿,去贡院。”她将茶盏重重顿在案上,茶水溅出的水花在奏折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三更的贡院弥漫着墨香与潮湿的霉味。萧月瑶坐在临时设下的案前,面前跪着主考官李太傅与三十名涉嫌舞弊的进士。

“李太傅,”她把玩着那枚象征主考权的鎏金令牌,“您是朕的启蒙恩师,当年教朕‘唯贤是举’四个字时,声音比今日殿外的惊雷还要响亮。”

白发苍苍的太傅伏在冰冷的青砖上,脊背抖得像风中残烛:“老臣……老臣糊涂。”

萧月瑶看向那群锦衣华服的进士,其中几人腰间还挂着玉质的腰牌,一看便知是勋贵子弟。她忽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贡院回荡,带着说不出的寒意:“你们可知,江北流民中,有多少学子捧着残破的书卷,冻毙在赶考的路上?”

最前排的吏部侍郎之子李轩梗着脖子道:“陛下,我等家世显赫,本就该……”

“该什么?”萧月瑶猛地拍案,令牌震落在地,“该凭着祖宗的荫庇,窃居寒门士子十年寒窗换来的功名?”

她拾起令牌,重重砸在李轩面前,“传旨,所有涉案人员,其父兄在职者一律降三级,家产罚没三成充作助学银。李太傅革去一切职务,永禁宗人府。”

处理完舞弊案,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萧月瑶走出贡院时,见寒门士子们自发跪在雨里,举着“陛下圣明”的牌匾。雨水打湿了她的衮服,十二章纹在晨光中失去了光泽,倒像是缀了层冰冷的霜。

苏瑾撑着伞追上来,见女帝嘴唇泛白,忍不住道:“陛下,您已经两夜没合眼了,太医院的方子……”

“去兵部。”萧月瑶打断她,声音被冷风撕得发碎,“北境急报说,蛮族余部又在雁门关外聚集,朕要亲自看看防务图。”

兵部的防务图刚铺开,西域都护府的八百里加急便撞开了殿门。信使跪在地上,呈上染血的奏报:“陛下,吐谷浑联合西域七国,在玉门关外陈兵十万,扬言要……要陛下亲赴西境会盟,否则便挥师东进。”

萧月瑶捏着奏报的手指深深陷进纸里,血字般的墨迹染了指尖。吐谷浑可汗是前朝公主之子,一直对大乾心存芥蒂,此番联合诸国,显然是看准了大乾刚平定北境,国力空虚。

“诸位将军以为,当如何应对?”她看向兵部众将,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凝重或愤慨的脸。

镇西将军赵烈猛地拍案:“陛下,臣愿率军西征,定将这帮蛮夷打回老家!”

“不可。”萧月瑶摇头,指尖在地图上划过玉门关,“我军刚经北境之战,粮草不济,若再启战端,恐难支撑。”她沉吟片刻,“传旨,朕亲赴西境会盟。”

“陛下万万不可!”众将异口同声地反对,赵烈更是叩首出血,“吐谷浑狼子野心,此去必是鸿门宴!”

萧月瑶扶起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正因是鸿门宴,朕才必须去。朕要让西域诸国看看,我大乾虽不愿动武,却也不惧战。”她转向夜影,“令暗卫营精选百人,伪装成侍卫随行。再传旨给镇西军,暗中布防于玉门关外三十里,若会盟有变,即刻驰援。”

苏瑾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待众将退下,才颤声道:“陛下,西境苦寒,您的身子……”

“苏瑾,”萧月瑶忽然按住她的手,那只常年握笔的手布满薄茧,此刻却冰凉,“你说,朕这个女帝,是不是比先皇要难做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