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0章 《诗刊》过稿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0章 《诗刊》过稿

簡繁轉換
作者:最能编的狗牙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4:52 来源:源1

第30章《诗刊》过稿(第1/2页)

刘一民的手稿在《诗刊》编辑部内传来传去,毫无意外地将在《诗刊》的下一期进行发表。

甚至邹获凡大声地嚷嚷,这样的诗歌不发表,天理难容。完全忘了,他打开信封的时候说过什么。

“大家都别看了,争取也发现像这样诗歌!”严晨摆了摆手,编辑部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了很多。

“这样的诗歌,老邹,稿费你觉得给多少合适?”

“多少?千字七块吧,这样的诗歌,稿费太低了,咱们也拿不出手啊!”邹获凡笑着说道,诗歌十行按照一千字算,也就是十行七块!

“七块?是不是太多了,多少老作者都拿不到七块,一个诗坛新人,拿这么高不合适吧?而且稿费太高了,不利于年轻人奋斗,应该给年轻人一点进步空间。”

副主编邵燕向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这是不少编辑看到新人稿子的第一想法,对于新人,即使稿子跟老人的差不多,也会往下压一压价格,大部分能拿到的稿费都是千三和千四,千五的都极少。

这就能看出《人民文艺》是多么大的魄力!

严晨听完邵燕向的话,露出思考的神色。

邹获凡赶紧说道:“老邵,你这说的不对,咱们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为诗坛抡才是我们的责任。不能因为是新人,就降低稿费。照你的意思,把你的工资砍半,工资太高是不是也不利于你奋斗,应该给你点进步空间。

你看看,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副编辑,努努力就能成为主编了。”

“老邹,你说的跟我说的是一个意思吗?”邵燕向顿时急了,工资砍半,他还活不活了?今天砍半,明天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风。

“怎么不是一个意思?”

邹获凡毫不客气地回怼道。在《诗刊》的编辑部,除了严晨他保持一点尊重之外,其余人没有他不敢怼的。

别看邹获凡是新来的编辑,他就像《亮剑》里面八路军战士说李云龙的那句:“他可不新了,H军时就是团长,资格老,面子就大。”

邹获凡17年出生,邹荻帆以笔作枪,参与发起并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40年因各种原因进入复旦学习,毕业后,当过香港《华商报》特约编辑,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联络处长,《文艺报》副秘书长、编辑部主任,

经历十分丰富,人生中还创办过各种救亡诗刊,参加救亡运动。跟艾青和夏言等人都很熟悉。

邵燕向的资格虽然也不俗,在抗大学习过,解放时是随军记者,可是跟邹获凡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邹获凡副主编的任命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下来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严晨之后的主编。

邵燕向无奈说道:“我持保留意见。”

“我也觉得不给七块,至少也要给五块或者六块,或者我们问一下崔道逸,参考一下他们的稿费,总之,过低是不合适的。中央为什么恢复稿费?

除了体现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是按劳分配的方式外,还有一种用意,那就是鼓励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参与创作。我觉得,极低的稿酬是没办法鼓励他们的。”副主编葛落也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诗刊》过稿(第2/2页)

“老葛,你这样说的话,我不同意。我们是作家和诗人,怎么能谈钱呢?这太有损诗人的形象了。”邵燕向像是抓到了话里的漏洞一样,急忙说道。

这个年代,文人是羞于谈钱的,大家对文人的印象就是脱俗,不沾染铜臭气。

“老邵,你的工资?”

“这不一样,这是我的工资。”邵燕向赶紧说道。

“那以后老邵要多在我们杂志发表诗歌,稿酬嘛,就按照3元算。”

邵燕向:“......”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最终,严晨给《人民文艺》打了一个电话,把刘一民的稿费同样确定为千字六元。崔道逸得知刘一民要发表诗歌了,一个劲儿地要求严晨给他念一念。

结果得到的只有一句:“等过几天发表后再看吧!”

邹获凡中午吃饭的时候,遇到葛落,笑着说道:“感谢你今天说话。”

葛落平常很沉默,向来不怎么发表意见。

“我说话,也是有私心的。一是写的好,二是刘一民是我老乡。老家相距估计只有几十公里,都在洛市,我们那边走出来一个作家和诗人不容易。”

葛落开心地说道。

“原来如此,不采取高稿费,是没办法吸引作者的。《星星》下个月就复刊了,到时候作者的选择可就多了。”

《星星》作为一家同领域的杂志,虽然在川省,但影响力不弱于《诗刊》。

........

文化馆宿舍内,刘一民开着台灯,认真地趴在桌子上写作,时不时随机打死一只过于亲昵的蚊子,瞻仰一下它的尸体后,再将它摔在地上。

忽然窗户被人敲了两下,打开窗户,拉开窗帘,看到刘运生正一脸惊讶地站在窗口。

宿舍楼是筒子楼,一条长廊连两边,通风就靠左右的窗户。不过老张给刘一民了特殊照顾,他的这个房间位于走廊中间,原来是值班室,门口开了一个窗户。

“一民,这么晚了你还在写书?”刘运生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感到不可思议。

“还早着呢,这才11点半。”刘一民看了看手表,笑着说道。

刘运生听到刘一民的话,一下子睡意就没了,什么叫才11点半,有天赋也就罢了,怎么写作也这么努力?

“一民,十一点半了?我都睡一觉了。”刘运生是起夜看到了这屋子的亮光,还以为刘一民睡着了没关灯。

“马上就睡,主要是现在灵感有点多,不写下来,我怕明天忘了。”

刘运生一听来劲了,急忙问道:“一民,我能进去看看吗?”

“进来吧!”刘一民打开了房门。

刘运生看了看自己下身,讪讪一笑,忙说道:“我过会儿再来,你别上门,我马上就来。”

过了一会儿,刘运生穿戴整齐,坐到刘一民的旁边,看起了刘一民的稿子,又随口探讨起了文学创作。

“《高考1977》?这是写高考的小说?”

“对,我参加了高考,有点感悟,就试一试将他们写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