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 第四百零四章 苏长青:信你们会赈灾,还不

第四百零四章苏长青:信你们会赈灾,还不如信母猪会上树(第1/2页)

榆木县。

在得知苏长青是红党这一次的赈灾负责人之后。

汤恩伯立刻拉上了秘书处的张秘书,以及豫南省的一些高级官员。

一同与苏长青见面。

毕竟能在桌面上解决的事情,汤恩伯是不想在战场上与苏长青对上的。

搞摩擦什么的。

也是要在自己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去搞,在自己根本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搞什么摩擦。

那是脑子坏掉了。

谁知道阎老西眼下和红党,是不是穿一条裤子的呢?

这也是汤恩伯非要拉上豫南省一众高级官员的目的。

“听说这个苏长青!”

“不是个好对付的家伙啊!”

豫南省新上任的最高长官李培机,豫南省的秘书长马国琳和银行行长李汉珍,秘书处的秘书长张任德……

齐聚一堂!

在战场上,汤恩伯没有信心斗过苏长青。

但如果在谈判桌上,让这些精于扯皮的政客与苏长青周旋。

或许能将赈灾的主动权把握在青天党的手中。

你苏长青再如何跋扈,再如何嚣张。

也不能在明面上,将两党合作的决议给撕毁了吧。

想要赈灾!

就必须通过豫南省的这些官员组成的行政机构,由他们来进行工作。

有句老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

没了这些地头蛇。

想要赈灾,举步维艰。

而这些豫南省的青天党政府高级官员们,在得知苏长青是此番红党赈灾的负责人之后。

也立刻在榆林县的一座小酒楼中,弄出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

以招待苏长青!

边吃边谈!

“苏将军!”

“就是这里了!”

“你看你的枪,是不是下一下?”

守在门口的几个卫兵,看向苏长青说道。

苏长青嘴角一瞥,冷哼一声,“让一名军人,下掉自己的枪。”

“你知道这是在说什么吗?”

“枪在人在!”

“懂这个意思吗?”

苏长青经历过多少次沙场恶战?

这一番话说出来,冷酷至极。

那几个卫兵闻言,哪里敢再要求苏长青将枪交出来。

“你们留在外面!”苏长青对跟在自己身边的几个警卫员说道。

“是!”

待到几名卫兵站定之后,苏长青推开房门。

李云龙以及另外一名副官跟着苏长青走了进去。

苏长青未推开门前,便闻到有一阵饭菜香味传了出来。

如今推开门一看。

一众吃得膘肥体壮、满嘴流油的家伙,围绕着蒋鼎文将军与汤恩伯二人。

看到苏长青推开门走进来,这些油光满面的家伙立刻热情的招呼道。

“苏将军!”

“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哈哈哈,苏将军,早就听闻您的大名。”

“坐坐坐,我让酒楼的厨子们特地做了一些豫南的本地菜。”

“来招待苏将军!”

“希望能合苏将军的胃口。”

苏长青往酒桌上看去,琳琅满目的各式菜肴摆满了酒桌。

还有豫南省的特色酒——杜康酒。

这款杜康酒是大夏国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是客家人情感表达的载体,有“贡酒”、“仙酒”之誉。

杜康酒有5000多年历史,也是大夏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

杜康酒是以高粱、大米为原料,优质纯小麦制曲,用杜康泉的水造酒。

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中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句,成为千古绝唱。

曹植《七启》诗中有“春清漂酒,康狄所营,应化则变,感气而成”之句。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止酒》诗题材下自注云:“仪狄造,杜康润色之”。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吟“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曰:“杜康能解闷,萱草解忘忧。”

可见杜康的名声之大。

能够搭配杜康这种名酒的,自然不是寻常菜肴。

经典羽南菜,即豫菜,秉承“中与和”的烹饪哲学,口味适中,五味调和,兼具南北特色。

豫菜以开封为代表,历史悠久,被誉为“八大菜系之母”,融合宫廷、官府、市肆与民间菜肴,形成了独具中原风味的菜系。

摆在桌面上的几道菜,就是苏长青早就听说过的几道菜肴。

熘鱼焙面:开封传统名菜,由糖醋鱼与焙面组合而成,老妖婆曾赞为“古都一佳肴”。

鱼肉外酥里嫩,焙面吸汁入味,是豫菜中“软熘”技艺的代表。

炸紫酥肉:以猪五花肉经煮、腌、蒸、炸而成,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因使用紫苏叶腌制而得名。

煎扒青鱼头尾:开封传统技法,取青鱼头尾煎制后扒入味,鱼肉鲜嫩,汤汁浓郁,闻名中原,康某为就曾题字“味烹侯鲭”赞誉此菜。

牡丹燕菜:洛阳水席头道菜,以萝卜丝、火腿、海参、绿豆粉勾芡而成,酸辣开胃,软糯丝滑,象征“辣不见椒、酸不见醋、清汤不见油”的豫菜境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零四章苏长青:信你们会赈灾,还不如信母猪会上树(第2/2页)

汴京烤鸭:北宋宫廷名菜,用枣木炭烤制,皮脆肉嫩,肥而不腻,搭配高炉烧饼与荆芥,是豫菜中“烤法”的代表,传说为北平烤鸭的前身。

炸八块:将整鸡切八块油炸,外酥里嫩,撒花椒面食用,是开封夜市常见风味。

清汤鲍鱼:以鲍鱼与草菇炖煮,汤清味鲜,体现豫菜“以汤提味”的烹饪精髓。

套四宝:开封绝技,将鸡、鸭、鸽、鹌鹑层层套制,炖煮而成,食材丰富,工艺复杂,是豫菜“融汇四方”的体现。

酸辣乌鱼蛋汤:以墨鱼卵腺体为主料,酸辣开胃,是豫菜中独具特色的羹汤。

桶子鸡:开封传统卤制名菜,选用土鸡,经腌、煮、晾等多道工序,咸香脆嫩,越嚼越香。

除了这几样名菜之外,还有开封小笼灌汤包,道口烧鸡等等。

苏长青看着这琳琅满目的佳肴,并未生出多少口舌之欲。

相反!

此刻的苏长青,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是多么的血淋淋。

眼下!

豫南大旱,老百姓食不果腹。

多少老百姓抢着吃树皮,啃树根。

吃观音土!

面黄肌瘦!

尸骨累累?

别说是什么大鱼大肉了,就是有一口能够果腹的吃食。

他们都愿意付出一切。

长在乡间的狗尾巴草,都因为其与小米是近亲,而被饥饿的老百姓吃了个干净。

更别说是眼下这些菜肴。

要知道!

这些菜想做的好吃,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食材也是要极为新鲜的。

在外界饿死人的情况下,这些官员还鼓捣出这么一桌子丰盛的菜肴。

苏长青又怎么可能不愤怒?

只见苏长青冷冷一笑,他将两只手上的白手套脱下。

并没有急着坐下!

目光扫视了在场所有人,苏长青没有动筷子的打算。

“诸位!”

“我苏长青这人,向来是快人快语!”

“今天来这里,也不是为了吃什么!”

“说到底!”

“不过赈灾罢了,豫南大旱、饿殍千里。”

“我苏长青再不是人,也做不到在这个节骨眼上。”

“大吃大喝!”

“今天,我只有一件事想问一问诸位。”

“贵部在我方运输物资的路上设置关卡。”

“是什么意思?”

“还是说诸位,并不想赈济我豫南省受灾的老百姓们?”

苏长青的一双虎目,扫过了在场的这些人。

气氛!

瞬间变冷。

“咳咳!”

“苏将军别急,别急!”

“赈灾之事,我们也是极为忧心的。”

“不过豫南省的灾民数量庞大,其中各种关系更是盘根错节。”

“在哪里赈灾!”

“如何赈灾!”

“如何安排赈灾!!”

“如何避免动乱,都是需要组织与协调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重要的是,这赈灾之事,我想政府机构足以办到。”

“以政府牵头进行赈灾,方是合乎程序与规范的。”

“军队保家卫国!”

“政府保民安邦!”

“各有职业!”

“这也是我们设置路障的原因,设置路障不过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多动荡、更多问题。”

“像眼下这般大灾,一个不慎就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不得不防!”

“至于贵党转用之物资,我想由我党的接手。”

“再进行统筹安排!”

“方为上策!”

“贵部只需要将豫南省紧缺的物资运过来,交给我们处理就好。”

“军队有军队该做的事情。”

“想必苏将军也不愿意因为贵部军队擅自闯入我部辖区。”

“导致两党之间的合作出现问题吧!”

“这可不利于民族抗战之统一战线啊!”

“苏将军!”

“您认为呢?”

秘书处的张秘书,笑着看向苏长青。

他认为自己说的这番话没有什么毛病。

“你的意思是!”

“我们只管运物资过来,分发物资给灾民的事情。”

“交给你们处理就行?”

苏长青瞥了一眼这个张秘书,冷冷问道。

“苏将军!”

“在我们看来,这是解决豫南大灾的最好方式。”

“有我方政府行政机构出面,绝对能避免出现因大旱而造成的惨剧。”

“眼下豫南最需要的是粮食,是各种物资。”

“而不是两党摩擦后,爆发的战争!”

“苏将军,你只需要相信我们就好!”

“我们一定……”

张秘书长话还没说完,苏长青便直接挥手打断了此人的话头。

“不!”

“我不相信!”

“信你们,不如信母猪会上树。”

此言一出。

所有人都傻了眼。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