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我和女儿共长生 > 第四十三章: 知己难寻,百年苦短

我和女儿共长生 第四十三章: 知己难寻,百年苦短

簡繁轉換
作者:Oo闲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6 15:26:37 来源:源1

第四十三章:知己难寻,百年苦短(第1/2页)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岁月悠悠而过。

稷下学宫依旧是那个文风鼎盛的学府,但某些细微之处,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曾经门可罗雀的格物堂,如今已是学宫最热门的讲堂之一,每逢江山长开讲,总是座无虚席,连窗外都挤满了旁听的学子。

江修远所讲授的“格物学”,从最初的“引力”、“浮力”,到后来的“电磁感应”、“光学折射”、“物质三态”,再到“元素周期”的雏形……他用一场场生动直观的实验,一个个严谨缜密的逻辑推理,将一个基于物理和化学的科学世界观,潜移默化地植入了这些儒修学子的心中。

“格物致知”不再是一句空话,它变成了一门可以被学习、被验证、被发展的显学。学子们开始习惯于用“为什么”和“如何证明”去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引用圣人经典。一股前所未有的、崇尚实证与逻辑的思辨之风,在稷下学宫悄然兴起。

当然,反对与攻讦从未停止。许多老学究痛心疾首,称江山长是“乱道之贼”,他的格物学是“动摇学宫根基的洪水猛兽”。然而,江修远从不与他们辩论,他只是用一个又一个无法辩驳的实验事实,让所谓的“天道威严”在客观规律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在这股思想浪潮中,有两道身影总是形影不离。

一个是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的江一一,岁月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丝毫痕迹,她的眼神却比三十年前更加深邃、沉静。另一个,则是当年的清瘦少年,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蓄着短须的子墨。

子墨无疑是江修远最出色的学生。他拥有着儒修的浩然正气与文采风流,又兼具了格物学的理性与逻辑。他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写下的文章既有文采,又富含哲理,常常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圣人经典,名声早已传遍整个学宫。他成为了“新学”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而江一一,则成了子墨唯一的知己。

他们一起在格物堂听课,课后,便会去学宫的“论道台”进行辩论。

“一一,今日江山长所言‘能量守恒’,我有一惑。”子墨目光灼灼地看着江一一,“若能量既不凭空产生,也不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那我辈儒修,吐纳天地灵气,炼化为浩然正气,这是否也算是一种能量转化?那灵气,又是从何而来?它是否也有耗尽的一天?”

江一一歪着头,想了想,用爹爹教她的方式回答:“爹爹说,灵气或许是这个世界诞生之初,某种更高维度的能量逸散和沉淀下来的。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池塘,我们修士修行,就是从池塘里舀水。如果只舀不蓄,总有一天会干涸。所以,或许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在为这个池塘补充水源,比如……星辰之力?虚空潮汐?”

子墨听得目光发亮,抚掌大笑:“妙啊!星辰之力,虚空潮汐!以格物之理,解修行之谜,一一,你的想法总是如此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与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江一一也笑了,眉眼弯弯。这种纯粹的、基于思想碰撞的快乐,是她在百草谷、在御兽林家从未体验过的。在这里,没人关心她的修为,没人敬畏她的背景,子墨将她视为一个完全平等的、可以自由交流思想的“道友”。

这种友谊,纯粹而珍贵。

他们会一起在深夜登上观星台,用江修远制作的简易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子墨会吟诵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而江一一则会告诉他,那些闪烁的星辰,每一颗都可能是一个像太阳一样巨大炽热的火球,距离他们有遥不可及的距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知己难寻,百年苦短(第2/2页)

他们也会在春日里,去解剖一朵花,观察它的构造,探讨它为何能通过蜜蜂授粉,繁衍后代。子墨会感慨于造物之神奇,而江一一则会解释“协同进化”的理论。

时光就在这样充实而快乐的交流中飞速流逝。

又一个三十年过去。

江修远依旧是那个“江山长”,容颜不改。江一一也依旧是那个二十岁模样的少女。

但子墨,已经步入了花甲之年。他的头发开始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曾经挺拔的身姿也微微佝偻。他依旧是稷下学宫最受尊敬的大儒,他的《格物新论》初稿已经完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他身体的衰老,却是任何学问都无法阻挡的。

这一日,他们依旧坐在论道台旁的老槐树下。

“咳咳……”子墨忍不住一阵剧烈的咳嗽,他用手帕捂住嘴,拿下时,上面有一抹刺眼的殷红。

江一一的心猛地一紧。她知道,子墨的寿元,快要到尽头了。儒修虽能以浩然正气延年益寿,但子墨天生体弱,加之早年为钻研学问耗费了太多心血,百岁,或许就是他的极限。

“我没事。”子墨摆了摆手,对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人食五谷,总有生老病死,自然之理罢了。”

他看着江一一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年轻容颜,眼神中闪过一丝羡慕,但更多的是坦然和释怀。他轻声问道:“一一,你和江山长,究竟是何来历?你们……会长生吗?”

江一一沉默了。这是他们之间第一次触及这个禁忌的话题。

江一一沉思许久,她和阿爹到现在好像三四千年了也没有任何变化。

她才轻轻点头:“嗯。”

子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里,有遗憾,有感慨,却没有嫉妒。他笑着说:“真好。真想……能再多看一看这个世界,看一看格物学发展下去,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可惜,百年苦短,终究是看不到了。”

江一一的眼眶微微泛红。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残酷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对于她和爹爹来说,六十年不过是打个盹的功夫,但对于子墨而言,这已是从少年到暮年的大半生。

她看着眼前这位两鬓斑白、气息衰弱的挚友,再回想起六十年前那个在格物堂里眼神明亮的少年,一种前所未有的悲伤与无力感涌上心头。

长生,原来不仅仅是拥有无尽的时间,更意味着要一次又一次地,目送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走向不可避免的终点。

这是一种送别的宿命。

“子墨……”江一一的声音有些哽咽,“若有来生,我……”

“没有来生。”子墨打断了她,他的眼神清明而坚定,“江山长教过我们,精神或许可以传承,但独立的‘我’,消散了,便是消散了。我不求来生,只求此生无憾。”

他颤巍巍地站起身,望着天边的夕阳,金色的余晖洒在他苍老的脸上,竟有一种神圣的光辉。

“能与你和山长相识,窥见天地之大,已是我此生最大的幸事。一一,答应我,替我……继续看下去,继续走下去,将这个世界的‘所以然’,都看个明白。”

江一一用力地点头,泪水终于滑落。

她与这位人生中第二位真正意义上的知己,告别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而这场送别,将成为她漫长生命中,第二道深刻而痛苦的烙印,第一道在安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